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教学案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考目标定位】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纲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结构基础: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二、兴奋的传导1.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传导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由突出前膜.突出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传导形式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方向双向传导单向传导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3.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四.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如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与人的语言行为密切相关。【要点名师精解】一、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2.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只有感觉无效应【例1】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A.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C.用%HCl溶液刺激趾尖D.剪去牛蛙的脑【解析】该实验是证明感受器是完成屈腿反射的必要环节,则感受器应为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即感受器的有无,破坏牛蛙的脊髓无论有无感受器都不会发生屈腿反射。【答案】B二、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细胞体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轴突突起树突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1)过程(2)特点①生理完整性: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②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包含着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被称为传导的绝缘性。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刺激神经9~12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其传导能力,因此神经纤维是不容易发生疲劳的。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如图):(2)过程(3)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例2】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进入,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解析】(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2)由题意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故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3)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因此,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2)不能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3)能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感悟高考真题】1.(2022·全国卷Ⅰ高考)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⑴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其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中。⑵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______所决定的。⑶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第⑴小题中,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和粘膜中,神经中枢主要是脑和脊髓,结合题意,本小题的答案为:皮肤,脊髓。第⑵小题中,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第⑶小题中,刺激A端,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但是该活动的进行,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不符合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生物体对内外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不能称为反射;刺激B端,兴奋无法传到效应器,不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答案】⑴皮肤脊髓⑵突触的结构⑶能不能不能该活动不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进行的2.(2022·新课标高考)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的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Na+内流导致,如果减少溶液S中的Na+的浓度,则会导致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量减少,而使峰值降低。【答案】D3.(2022·重庆高考)正常人即使闭眼,伸出手指也能触摸自己的鼻尖,这个动作属于A.印随行为B.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活动C.本能行为D.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控制的活动【解析】印随行为一般在动物刚刚孵化或出生后立即发生,而正常人一直都具备这个能力,故答案A错。完成这个动作要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控制,而本能是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的顺序连锁发生的,故答案C错。正常人即使闭眼,伸出手指也能触摸自己的鼻尖,在这个叙述中没有刺激,故不能为反射,所以答案B错。而这里强调的是动作,没有起因,这种运动是由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控制的活动,所以答案D正确。【答案】B4.(2022·浙江高考)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图⑤表示甲电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去极化状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神经调节,①中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甲和乙都为极化状态且电位大小相同,②中指针偏向乙,说明乙为受刺激的部位,甲为极化状态,乙为反极化状态,处于去极化过程,③中指针不偏转,说明甲和乙都为极化状态,④指针偏向甲,说明甲为受刺激部位,处于去极化过程,乙未极化状态,⑤指针不偏转,说明甲乙都处于极化状态,所以答案为D。【答案】D5.(2022·北京高考)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后迅速被分解了,否则下一个神经元一直处于兴奋或抑制状态,对传来的刺激或兴奋无法作出反应。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C6.(10·江苏高考)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田,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b抻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解析】本题以反射弧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反射弧结构识别及神经调节等。从图示可看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与伸肌相连,所以伸肌肌群中含有感受器和效应器,A项正确。b为该反射弧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肌肉伸缩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而大脑皮层通过控制低级反射中枢来实现其控制功能,B项正确。Ⅰ处受刺激后,产生兴奋传导到a处,a处由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然后恢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C项正确。Ⅱ处施加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该过程没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完成,因此不属于反射,D项错误。【答案】D第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高考目标定位】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4.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考纲知识梳理】一.激素调节的含义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垂体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素等卵巢雌性激素等睾丸雄性激素等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等胸腺胸腺激素等胰腺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二、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2.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的调节方式,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三、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主要内容。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体温调节(1)途径:①产热途径: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②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其次还有排气.排尿和排便等。(2)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水盐调节(1)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2)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尿量减少。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要点名师精解】一.稳态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3.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4.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例1】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分别表示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解析】该题从考试大纲理解能力之“(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入手。以下丘脑的特殊性为命题点,将神经调节的激素调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只要知道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体温调节.渗透压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的较高级中区是下丘脑,就可以做对此题。【答案】C。【例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解析】大脑皮层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和内脏器官,散热主要是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出汗从而促进散热。【答案】C二.动物激素的功能及研究方法1.动物激素名称分泌部位化学性质主要生理作用分泌调节的时期与途径抗利尿激素(加压素)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蛋白质在细胞外渗透压升高时,促进肾小管和收集管多吸收水,使细胞外渗透压下降,减少尿的排除[血钠]升高.细胞外渗透压升高时分泌。由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与神经中枢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蛋白质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的调节(负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蛋白质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受血液中性激素浓度的调节(负反馈调节)催产素下丘脑蛋白质促甲状腺激素垂体蛋白质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受下丘脑控制和体液中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垂体促进相应器官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控制和体液中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促进肝糖元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兴奋剂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促进新陈代谢(主要是异化作用—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含量变化).促进生长发育(主要是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并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受下丘脑.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的调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促进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升高血糖①血糖浓度降低时分泌,②受下丘脑及相关神经的控制(③胰岛素分泌时受抑制)。胰岛素胰岛B细胞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抑制非塘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低血糖①血糖浓度升高时分泌;②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时兴奋时分泌;③监控胰高血糖素的分泌。2.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激素方法具体操作举例甲状腺激素饲喂法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蝌蚪摘除法摘除小狗的甲状腺生长素切除法切除幼年动物的垂体注射法注射一定浓度的生长激素性激素割除法割除性腺移植法移植性腺【例3】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激素A是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B.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各类生物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分泌【解析】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作用于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答案】C【感悟高考真题】1.(2022·北京高考)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H分别处理对照组和试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每天1次,连续21天,n=20)。实验结束后,对每只小鼠产生的精子计数。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对照组实验组12注射物玉米油H(浓度100mg/L)H(浓度200mg/L)精子数均值(个)请分析并回答:(1)表中数据显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___________。(2)小鼠脑中的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释放的相关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并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____________细胞(2n)经_________发育来的。(3)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4)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DNA分子发生__________和DNA片段___________所致。(5)环境激素可沿着___________传递进入人体,被靶__________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从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答案】⑴减小⑵下丘脑;垂体精原;减数分裂⑶负反馈调节⑷断裂。丢失⑸食物链;2.(2022·山东高考)为了更好的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应。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_____。
(2)试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传感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____兴奋,导致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
(3)试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长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导致了糖代谢一场。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缺乏。【答案】3.(2022·江苏高考)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了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与体内雌性激素有关,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正确选项为BCD。【答案】BCD4.(2022·福建高考)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索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及其结构基础。胰岛素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使血糖浓度降低的途径是,1.加快细胞加速摄取血糖,使血糖浓度降低;2.阻止肝糖原分解;3.促使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受体缺失使得细胞无法识别胰岛素,从而使胰岛素作用丧失,哪么就会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答案】A5.(2022·福建高考)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索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及其结构基础。胰岛素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使血糖浓度降低的途径是,1.加快细胞加速摄取血糖,使血糖浓度降低;2.阻止肝糖原分解;3.促使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受体缺失使得细胞无法识别胰岛素,从而使胰岛素作用丧失,哪么就会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答案】A第4节免疫调节【高考目标定位】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考纲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淋巴结等。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二、免疫系统的调节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过程①体液调节②细胞免疫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三、免疫疾病1.防卫过弱: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2.防卫过度(1)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2)过敏反应:如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四、免疫学应用1.疫苗——根除了许多传染病。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要点名师精解】一、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例1】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解析】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分别是骨髓和胸腺,而T淋巴细胞参与部分体液免疫反应。结合题干的实验结果可判断,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B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B细胞T细胞分泌物质特异性抗体淋巴因子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作用过程关系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例2】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解析】本题考察了免疫的相关的知识。A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暴露,可以直接传递给淋巴细胞完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C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B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D中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答案】B三.免疫失调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这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举例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例3】长时间不住人的老屋充满灰尘,某人进人后立即出现了打喷嚏.全身痛痒等症状,离开老屋后不久症状消失,以下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机体B细胞首次接触到尘土中的过敏原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抗体B.该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虽然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但一般对机体组织不会造成损伤,C.可与尘土中的过敏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浆中,再次遇到相应过敏原时,抗体与过敏原发生反应,引发过敏反应D.要避免该症状再次出现,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过敏原【解析】过敏反应的抗体吸附于呼吸道.消化道上皮细胞的表面和某些血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侵入时,与过敏原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浆中。【答案】C【感悟高考真题】1.(2022·新课标高考将同种大鼠分为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1)上述实验验可以说明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任何检测相应的抗体。(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__。【解析】因为A组去除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能力丧失,而重新移植后又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因此免疫反应所需要的是淋巴细胞。如果要证明A组大鼠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就应该给大鼠注射抗原,从而刺激其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进入动物体后,通过体液免疫的过程,可以使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消灭抗原。编码抗体的基因属于遗传物质,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答案】⑴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⑵抗原;⑶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⑷编码抗体的基因.红细胞2.(2022·重庆高考)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题31图I所示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填“无机碳”或“有机碳”)。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填“高”或“低”④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解析】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高压蒸汽(98KPa蒸汽)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有机碳,因炭疽杆菌代谢的同化方式为异养型。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因细菌比较微小,必须放大后才能看见。③接种可疑菌后,35℃④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因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师范生顶岗实习报告汇编五篇
- 加入学生会自我介绍15篇
- 某建筑公司安全生产文明目标及措施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 动物生理学-第十二章-生殖生理课件
- 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参考计划
- 个人租车给公司合同协议范本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书模板
- 2025年医护管理通讯装置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水性色浆项目发展计划
- 政治-2025年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考试暨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教研联盟高三年级统一监测试题和答案
- 2024年中国医药研发蓝皮书
- 坍塌、垮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篇)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心内科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发生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2023年初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期末测试卷 (有答案)
- 2025蛇年学校元旦联欢晚会模板
-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WPS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教学教案
- 2024年度租赁期满退房检查清单:租户与房东的交接确认单
- 第八版糖尿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