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1和物理化学1期末复习宝典_第1页
分析化学1和物理化学1期末复习宝典_第2页
分析化学1和物理化学1期末复习宝典_第3页
分析化学1和物理化学1期末复习宝典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分析化学1和物理化学1期末复习宝典12月5号1.络合物的分布分数?Mln仅是?L?配离子的函数。?MLn?,通过?MLn????L?n和C?nMCM??M???ML???ML2?????MLn?带入得:?MLn??n?L?ni1???i?L?可见?平均配位数n?CL??L?CM(CL总浓度、?L?、平衡浓度)其中CL??L???ML??2?ML2????n?MLn?得:?i??L?inin?i?11???i?L?i?1ni??ML??ML2???n?MLn??i?i?1nMLI可见n仅为L配离子的浓度函数。?2.副反应系数(○1中心离子的络合效应;○2配位离子的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表示未参与主反应的中心或配离子的总浓度;??表示平衡浓度)12n2就①而言:?M(L)?M???M???ML???ML?????ML??1???L????L???M??M?12????n?L?n?M(L')''?M???M???ML????ML2?????MLn???L??2????n??L??n???1??1??L????2?M??M?-1-假使计算M的总副反应系数?M???ML1???ML2????MLn???ML1??????MLn???M??M?2n??L??2????n??L??n?1??1?L???2?L?????n?L???1??L????2??M(L)??M(L?)?1同理推出?M??M(L)??M(L?)??M(L??)?2…就②而言,酸效应系数?Y(H?)??1??1H???2H?共存离子效应?Y(N)????Y????Y???HY???H2Y?????H6Y??Y??Y?而?n?1K1?K2?K3?Kn?1??2????6H???6?Kn?Y????Y???YN??1?K??N?YN?Y??Y?若计算总副反应系数?Y??Y(H?)??Y(N)-112月8号1.条件稳定常数lgK??lgK?lg?M?lg?Y??lg金属离子缓冲溶液pM?lgKMY?Y???MY??-2-2.滴定?M??spspCM(条件;KMY≥107)?KMY?(终点时,Mep?lgKMIn??MIn?M?In?In??MIn??1即KMIn??MIn??1)?M???In??M?影响突跃的因素:浓度、条件稳定常数均与突跃正相关3.Fe、Al、Cu、Co、Ni3?3?2?2?2?与EBT、XO有封闭作用铬黑T,适合的pH为6.3~11.6,游离色蓝,络合色红二甲酚橙,适合的pH为<6.3,游离色亮黄,络合色红4.指示剂僵化的原因: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生成难溶于水的有色络合物,虽然它的稳定性比该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螯合物差,但反应速率慢,使色变拖长。5.终点误差:Ringbom公式:Et?10?pM?10??pMCsp?K?6?100%(?pM?p?Mep?p?Msp)sp??10?由Ringbom公式,?pM?0.2,Et?0.1%可导出?,??105时,Et小于等6.确凿滴定判别式CM?KMY同理可以导出当CM?KMYsp于0.1%(?pM?0.2,Et?0.3%,由Ringbom公式可以导出)连续滴定判别式?lg(cK?)?5,7.最高酸度的计算:?lg?Y?H???lgKMY?lgKMY假设只考虑EDTA的酸效应和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则-3-lgK??lgK?lg?Y(H?)?lg?M(OH?),强酸环境中,可以近似认为lgK??lgK?lg?Y(H?)?lg?M(OH?),即:lg?Y(H?)?lgK?lgK?但是当体系存在共存离子N时,最高酸度?Y(H?)??Y(N)8.掩蔽:三乙醇胺——Al3+、Fe2+氟——Al3+解蔽:Zn(CN)412月9号1.质量摩尔浓度mB=2?氰根——Zn2+?HCHO???Zn2?甲醛和CN-反应nBmAmol?Kg-1溶质/溶剂2.偏摩尔量:①只等温等压条件下,某种容量性质的【偏微分才叫偏摩尔量②只广度性质(V、U、G、S、A等)才有偏摩尔量,而偏摩尔量本身是强度性质。③任何偏摩尔量都是T、P组成的函数④偏摩尔量的加和公式:Z?他偏摩尔量的变化求得3.化学势(1)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公式?nB?1kBdZB?偏摩尔量之间存在关系,某一偏摩尔量的变化可以从其dU?TdS?pdV???BdnBdH?TdS?VdP???BdnB-4-dG??SdT?VdP???BdnBdA??SdT?PdV???BdnB特别是:化学反应一般在温度、压力恒定的条件下进行,故?B?(学势的作用——判断相变、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2)单个理气化学势表达式:?(T,P)??(T,P)?RTln???G?nB)T,P,nC(C?B)化PP???B(T,P)??B(T)?RTln???B(T)?RTlnPBP?理气混合物中气体B化学势的表达式:???Daltan分压定律P?P???B(T)?RTln??RTlnxBP*??B(T,P)?RTlnxBP?xB12月11号1.稀溶液的依数性:①根源是蒸汽压下降,使用Raoult`slaw②凝固点降低,?Tf?K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