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练习题整理版-打印-学生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1.gif)
![高中文言文练习题整理版-打印-学生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2.gif)
![高中文言文练习题整理版-打印-学生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3.gif)
![高中文言文练习题整理版-打印-学生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4.gif)
![高中文言文练习题整理版-打印-学生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931900709ef274319fbcbd40b9518b7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高考文言文习题一、文言文阅读之实词练习题(一)、通假字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张良出,要项伯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晒B.距关,毋内诸侯距:距离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识:记住D.小知不及大知知:智慧(二)、同形异义词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①约为婚姻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项伯许诺⑤所以遣将守关者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⑦臣战河南⑧君王为人不忍A.①④⑧B.②③⑥C.②⑤⑦D.④⑥⑧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一日之内,一宫之中,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C.春光融融,风雨凄凄(《阿房宫赋》)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鱼肉:鱼和肉,比喻被欺对象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地方:土地方圆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其中夹杂D.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将军收河南河北》)妻子:爱人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过秦论》)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三)、词类活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亡:逃跑的人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万千:千变万化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D.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坚固的铠甲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幸而偶我偶:婚配,匹配B.吾从而师之师:学习C.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响:像回声D.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二、文言文虚词基础练习题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承,那么)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表假设,如果)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并列,并且)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可是)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B.邻国之民不加多,何也C.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D.今日之事何如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幽独处乎山中A.噫吁嚱,危乎高哉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去时里正与裹头A.是谁之过与B.蜩与学鸠笑之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乃与平原君计三、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练习题(一)、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1.灭六国者,六国也。[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形式:2、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形式: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形式:4、 环滁皆山也。[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形式: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形式:(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2004上海高考题)[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形式: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我实在怕被你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形式:4.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答案]如果不这样,你们都将要被(他)俘虏。形式: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答案]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被人控制。形式:参考答案实词题1.解析:B项的“倍”通“背”,C项的“取”通“娶”,D项的“颁”通“斑”。答案:A2.解析:B项的“有”通“又”,“暴”通“曝”,“车柔”通“煣”。C项的“知”通“智”。D项的“生”通“性”。答案:A3.解析:B项的“景”通“影”,C项的“从”通“纵”,D项的“要”通“邀”。答案:A4.解析:B项的“距”通“拒”,抗拒、抵御。A项的“暴”通“曝”,C项的“识”通“志”,D项的“知”通“智”。答案:B二、同形异义词1.解析:①“婚姻”为“儿女亲家”。②“无主”为“没有人主持”。③“非常”为“意外的变故”。⑤“所以”为“……的缘故”。⑦“河南”为“黄河以南”。答案:D2.解析:C项的“融融”,古今都指“暖和”。A项的“气候”,古义指“天气”,文中指“气氛“;今义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B项的“经营”,古义指“统治”,文中指“统治者搜刮的珠宝等物”,今义指“筹划并管理(企业等)”。D项的“因为”,古义为“于是写”,今义为“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答案:C3.解析:D项的“妻子”,是两个单音词,即“妻子和子女”的意思。答案:D4.解析:D项的“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为省名,其他三项古今同义。答案:D5.解析:B项的“须臾”,古今义都是“一会儿”。A项的“不能”,古义为“不及,不到”,今义为“不能够,不可以”。C项的“爪牙”,古义为“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义为“帮凶”。D项的“江河”,古义为“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答案:B三、词类活用1.解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现象。C项的“至”为动词作名词,指“到达的人”。A项的“亡”为动词作名词,B项的“万千”为数词作动词,D项的“坚”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C2.解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现象。B项的“师”为名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之)为师”;A项的“偶”为名词作动词;C项的“响”为名词作状语;D项的“荣”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答案:B二、虚词题参考答案1、【解析】“而”主要可用作代词、连词,常常考查用作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本题C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义为“并且、而且”。【答案】C2、【解析】“何”主要可用作副词、代词,常常考查用作副词、代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何”作副词,放在形容词之前,加强程度,“怎么”,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代词,“什么”;B项是疑问代词,“为什么”;D项是复音虚词,“怎么样”。【答案】C3、【解析】“乎”主要可用作介词、助词,常常考查用作介词时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乎”作介词,“于”,C项的“乎”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的“乎”是语气助词,表感叹,“啊”;B项的“乎”是副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D项的“乎”是介词,“比”。【答案】C4、【解析】“乃”常常考查用作副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乃”为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却、竟然、反而”,D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判断词,“就是、是”;B项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副词,“于是、就”;C项是表限制性的副词,“才”。【答案】D5、【解析】“其”主要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常常考查用作副词、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其”为表示反问语气的副词,义为“难道”,B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表推测语气的副词,义为“大概”;C项为表示祈使语气的副词,义为“可要”;D项为表示婉商语气的副词,义为“还是”。【答案】B6、【解析】“且”主要可用作副词、连词。例句的“且”作副词,“将要、将”,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连词,“并且”;B项是副词,“尚且”;D项是连词,“那么”。【答案】C7、【解析】“若”主要可用作动词、代词、连词,常常考查用作代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若”作代词,“你”,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指示代词,“那样”;B项是动词,“好像、像”;D项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若”。【答案】C8解析“所”主要可用作名词、助词。例句的“所”作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事(东西、人、地方)”,B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名词,“处所”;C项是助词,与“为”组合表示被动,不译;D项是助词,帮助宾语提前,无义。答案】B9、【解析】“为”主要可用作动词、介词、语气助词。例句的“为”作表示反问的语气助词,“呢”,A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B项是动词,“创作、写”;C项是动词,“变为、成为”;D项是表被动的介词,“被”。【答案】A10、【解析】“焉”主要可用作代词、兼词、助词,常常考查用作助词、兼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焉”作兼词,相当于“于之”,可译为“在这里、在那里”,B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助词,用于形容词之后作词尾,义为“……的样子”;C项为疑问代词,义为“怎么”;D项为语气词,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炭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羧甲淀粉钠项目建议书
- 实施均衡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
- 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供求信息真实性
- 公司内部事务处理方案
- 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协议
- 电杆运输合同
- 2025年雕刻雕铣设备控制系统项目建议书
- 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及流程
- 房屋租赁提前终止合同协议
- 《不同血流限制训练方案对膝关节损伤运动员下肢功能的影响》
- 弱电智能化劳务分包合同
- 药品经营企业(批发和零售)面临的风险点和应对措施
-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设备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课件 项目1任务1 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组装调试
- 甲状腺乳腺外科ERAS实施流程(模板)
- 中国通 用技术集团招聘笔试题库
- 自动化部门的发展规划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课件
- 2024年中国天然橡胶产业数据分析简报-农小蜂
- 《S公司客户开发与维护策略改进探究》开题报告10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