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_第1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_第2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_第3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_第4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第1页/共72页国民收入帐户:重要性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务部回顾其历史成就,美国商务部部长威廉•戴利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他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收入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他的评价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第2页/共72页国民收入帐户:重要性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联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第3页/共72页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2·1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2·2国民收入核算指标2·3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2·4国民收入核算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关系2·5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第4页/共72页2.1

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三面等值原则”二、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第5页/共72页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三面等值原则”企业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生产要素的收入=整个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支出产出=收入=支出?为什么“支出=收入”?第6页/共72页TheEconomy’s

IncomeandExpenditureForaneconomyasawhole,incomemustequalexpenditure

because:Everytransactionhasabuyerandaseller.在每个合同中,

买方的支出就是卖方的收入.因此,总支出就等于总收入.第7页/共72页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FirmsHouseholdsMarketforFactorsofProductionMarketforGoodsandServicesSpendingRevenueWages,rent,andprofitIncomeGoods&ServicessoldGoods&ServicesboughtLabor,capital,landandentrepreneurInputsforproduction二、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第8页/共72页FirmsHouseholds企业的支出,家庭的收入家庭的支出,企业的收入“支出形成收入,收入形成支出”。第9页/共72页图2—2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居民户

厂商消费支出

收入

金融机构投资储蓄

在经济学上,储蓄是这一循环的漏出(withdrawal),投资是对这一循环的注入(injection)。第10页/共72页

税收

直接税

间接税

纳税人

政府

所得税

纳税人

政府

中介

消费税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第11页/共72页图2—3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居民户

厂商

收入消费支出

金融机构

政府储蓄投资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第12页/共72页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居民户

厂商

金融机构储蓄投资消费支出收入

政府国外政府购买

税收

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图2—4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第13页/共72页2.2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一、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指标三、国民收入核算中几个总量的关系四、要说明的几个问题第14页/共72页一、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生产法:从企业通过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的角度来核算。收入法:从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取得收入的角度来核算。支出法:从各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形成的支出的角度来核算。第15页/共72页农民小麦面粉厂面粉面包厂面包0亿20亿25亿100亿45亿55亿165亿65亿45亿20亿20亿合计100亿GNP第16页/共72页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指标国民收入核算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国内生产净值NDP—NetDomesticProduct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ersonalDisposableIncome国民生产净值NNP—NetNationalProduct第17页/共72页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的市场价值”:GDP是以货币表示的一个量值。◎“……最终……”:GDP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避免对中间物品的重复计算。

◎“……产品与劳务……”:GDP既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1、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第18页/共72页◎“……所生产的……”:GDP指的仅仅是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一定时期内所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GDP也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二手货(usedgoods)出售并不包括在GDP中。◎“……一个国家之内……”:GDP衡量的生产价值是在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国土原则)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内由一国永久居民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原则)◎“……在一定时期内……”:GDP衡量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通常这个时期是一年或一个季度。GDP衡量在这一段时期中经济收入与支出的流量。第19页/共72页

定义: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是一个国民概念。2、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这里常住居民一般包括:①居住在本国领土内的本国公民;②居住于外国的本国公民;③永久居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外国公民。◎

GNP是以货币表示的一个量值。

◎GNP是一个流量而非存量。◎

GNP是本国国民“所生产的”而非“所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第20页/共72页定义: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以后新增加的价值。◎

NDP=GDP-折旧(固定资本的折旧,约GDP的10%)3、国内生产净值NDP—NetDomesticProduct4、国民生产净值NNP—NetNationalProduct定义: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NNP=GNP-折旧第21页/共72页定义: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收入广义的国民收入:GNP、GDP等狭义的国民收入:NI5、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第22页/共72页定义:个人收入(PI)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总和。6、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7、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ersonalDisposableIncome定义: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可以由个人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第23页/共72页摘自2002年9月16日《扬子晚报》第24页/共72页1.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NFP)=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全部产值与收入三、国民收入核算中几个总量的关系第25页/共72页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即:GNP=GDP+NFP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即:GDP=GNP-NFP如果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为正数,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反之,如果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数,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第26页/共72页美国从1991年11月使用GDP的原因:国际间的比较容易国外净收入的数据不足GDP可更好衡量经济的就业能力第27页/共72页2.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3.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

4.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5.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

6.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第28页/共72页

总结GNPNNP折旧NI-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PIBPDI所得税

A第29页/共72页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GDP)是按当年价格所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变动的可能原因:①实际产量的变动;②价格的变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GDP)是按不变价格所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它仅仅反应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四、要说明的几个问题第30页/共72页

为了准确反映一国实际经济水平的变化(即产量的变化),有必要将各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第31页/共72页美国的实际GDP与名义GDP,1967-2001第32页/共72页第33页/共72页2、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第34页/共72页3、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市场价值。最终产品(Finalproduct)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product)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不是以产品本身的物质属性来区别的,而是以它在再生产的循环流转中的功能来区分的。事实上,最终产品的价值中已经包含了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在计算GDP时,不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就会重复计算。第35页/共72页100元0元100元100元180元80元240元180元60元240元310元70元合计830元520元310元GNP棉农棉花纺纱厂纱织布厂布制衣厂衣服第36页/共72页4、国内生产总值考核指标的局限性现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虽然被广泛的使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GDP是好的指标吗?第37页/共72页1.GDP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的实际产出。存在非市场经济活动:有些产品不进入市场交易。忽视地下经济

目前全球地下经济规模高达1.5万亿美元。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也出现了地下经济,个别地区还很严重。地下经济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经济黑洞”,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非法经济———如走私、贩毒、卖淫、拐卖人口、开办地下工厂、制假贩假、贪污贿赂、洗钱、赌博等;

未申报经济———主要表现为经济主体没有取得合法经营资格、无照经营、不缴纳税款和管理费用、不遵守有关规定等经济活动;

未统计经济———它是指政府没有进行统计或遗漏统计的一些经济活动。第38页/共72页2.国民收入核算不能很好地反映福利状况。忽略了闲暇和心理不反映收入分配状况,环境,产品质量等福利性指标

没有考虑孩子的健康、教育或享受游戏的快乐;没有包括诗歌之美和婚姻的稳定;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和对祖国的热爱。他衡量了一切,除了使我们生活有意义的东西。(罗伯特.肯尼迪,1968)第39页/共72页2.3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收入法二、支出法第40页/共72页收入法(也称所得法)又称要素收入法,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从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来测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按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可以写成: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一、收入法第41页/共72页第42页/共72页美国:收入法计算的GDP1、雇员报酬(71%),工人的工资与福利津贴2、业主收入(8%),非公司企业收入3、租金收入(2%),房东得到的收入4、公司利润(12%),公司的收入5、净利息(7%)国内企业支付的利息减得到的利息,加上从国外获得的。第43页/共72页支出法又称产品支出法、产品流动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社会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即把购买的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最终产品货币价值的总和。二、支出法第44页/共72页支出法计算GDP消费C(consumption)投资I(investment)政府购买G(governmentpurchase)净出口NX(netexport)第45页/共72页

消费(C)包括:耐用品支出

使用时间长,如:汽车,家用设备非耐用品支出

使用时间短,如:食物、衣物劳务支出

为消费者所做的工作,如:教育、医疗、旅游定义:居民户购买的所有商品与服务的消费支出.(排除买债券、中间物品)第46页/共72页

投资(I)定义1:对资本[生产要素]的支出.定义2:对将来使用的商品的支出.宏观经济学的投资是创造新资本,不包括债券和股票。企业固定投资:为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而购买的厂房和设备。居民的住宅固定投资:家庭和房东购买的新住房。存货投资:企业存货的变动(企业存货增加,企业购买了自己的产品)。第47页/共72页投资vs.资本如(假设没有折旧):1/1/2003:

经济系统有$500b资本during2003:

投资=$37b1/1/2004:

经济系统将有$537b资本第48页/共72页

政府购买(G)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例如政府出钱修建公路、购买飞机、建立国防等。政府购买不包括转移支付(如:失业保险支付),因为这是收入再分配,而不反映实际生产情况。第49页/共72页转移支付(TransferPayment)?富人(纳税人)

穷人

行善政府

税收

转移支付第50页/共72页

净出口(NX=EX-IM)定义:总出口(EX)—

总进口(IM)第51页/共72页总结:用支出法计算GDPGDP=C+I+G+NX第52页/共72页2.4

国民收入核算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关系一、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三、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第53页/共72页在国民收入统计时,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在国民收入统计时,有所谓“三面等值”原则:既三种统计方法得到的国民收入相等。(但“三面等值”是一种定义性相等,或人为的相等.)如果把总支出代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需求,总收入代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总供给,我们可以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来分析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恒等关系。第54页/共72页两部门经济是指经济中只有居民和厂商两个部门的经济。

一、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第55页/共72页

企业

家庭GDP消费C储蓄S

可以将一定期间内创造的GDP视为总供给,这一总供给最终会作为收入全部被分配,且收入流向了消费和储蓄。总供给=国民收入=GDP=消费+储蓄第56页/共72页

企业

家庭GDP消费C储蓄S投资I

可以将一定期间内的国民收入总支出视为总需求,这一总需求可以区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大部分。

国民收入=GDP=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第57页/共72页从支出的角度看,

Y=C+I(Y:国民收入,C:consumption—消费,I:investment—投资)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国民收入;从收入的角度看,

Y=C+S(S:savings—储蓄)这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国民收入;根据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三面等值”原则

C+I=Y=C+SI=S---这就是投资--储蓄恒等式。

第58页/共72页二、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是指包括居民、厂商和政府部门的经济。

第59页/共72页

企业

家庭GDP消费C储蓄S投资I

政府净税收T政府开支GAS:aggregatesupplyAD:aggregatedemand第60页/共72页一方面,从支出角度看,Y=C+I+G

这也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国民收入;另一方面,从收入角度看,Y=C+S+T

这也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国民收入。因此,得到:

C+I+G=Y=C+S+TI+G=S+T即:

I=S+(T-G)第61页/共72页私人储蓄政府储蓄投资第62页/共72页上述三部门经济加入国外部门就构成了四部门经济。开放经济中,国内的产出并非全部用于国内需求,而是部分用于出口;国内的收入并非全部用于国产品的消费,而是部分用于国外产品的消费。三、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第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