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宋代儒学的复兴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1.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曾说:“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朱熹亦说:“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可见,二者的言论旨在()A.规范言行提升自我修养 B.强调用良知支配自身行为
C.肯定立志进取的重要性 D.批判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这些变化出现于(
)
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3.许倬云认为:朱熹讲理讲得透彻,为了解释“宇宙的理、人生的理、内心的理”,他把理变得“井井有条”。这些“井井有条”的理体现在生活中就是()A.伦理道德 B.科学知识 C.良知本心 D.万物本源4.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这反映出()A.理学思想渗透到百姓生活 B.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
C.文学世俗化惠及市民阶层 D.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5.宋以来,孔孟之书尽失其解,儒家学者用佛教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儒家学者借用佛家学说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B.为儒学增加思辨内容
C.将部分佛教思想中国化 D.顺应三教合一的趋势6.北宋画家郭熙强调对真实山水进行深入观察体验,注意不同季节、角度的山水的变化,对山水远观近觑;强调“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四时之景、朝暮之变有所不同;还强调绘画的“可游可居”之境;等等。可见,其观点()A.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B.受到了“格物致知”理念影响
C.推动了绘画理论的多元化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7.南宋时期,朱熹编订《朱子家礼》时没有按照北宋“二程”多依古礼的思路,而是依照从众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中很难用于现实的制度和器物,如将婚礼的六礼简化为三礼。这一做法()A.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B.侧重于内心修养和反省
C.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 D.有利于扩大儒学的影响8.中国古代,一些累世同居不分财的大家族被朝廷旌表为“义门”,引为社会楷模。例如婺州浦江县(今属浙江)的“义门郑氏”,先后被列入《宋史》《元史》《明史》的“孝友传”或“孝义传”;元末农民起义军攻占浦江时,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这一现象说明了()A.朝野共同追求大同社会 B.世家大族影响史书撰写
C.儒学发展增进文化认同 D.社会风气日益封闭保守9.宋之后,忠臣、烈士增多,并对忠义者盛赞,对变节者唾弃。唐代忠臣颜真卿死于叛军之手,其书法在宋代开始受到推崇;五代“贰臣”冯道遭到欧阳修、司马光等人贬斥。这一现象(
)A.说明了佛教的地位受到冲击 B.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
C.反映出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D.体现出先秦儒家的经世思想10.宋代文化审美观念表现出平淡、细腻和宁静。宋代绘画,在色彩上,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淡泊、荒寒、雅意。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市民阶层成为创作主体 B.程朱理学影响艺术的创作
C.政局动荡社会矛盾激化 D.绘画作品商业化程度较高11.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兄弟借“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来说明个人的行为好坏无法影响“天理”的变化。他们还强调:“人伦者,天理也。”他们的相关理论(
)A.为皇权专制提供了辩护 B.复兴了先秦时期的儒学
C.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D.旨在强化封建伦理教化12.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宰相韩侂胄为打击政敌,把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斥之为“伪学”,考生科举考试中涉及理学思想的,被视为“伪学之党”。名列伪学党籍的人不许当官,这一打击行动历时六年,史称“庆元党禁”。这反映了()A.理学官方意识形态地位动摇 B.政治斗争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C.理学思想违背了儒学价值观 D.理学的发展取决于科举制度13.朱熹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这说明朱熹()A.重视理学的普及化和通俗化 B.将儿童天性置于天理之上
C.教诲后生弟子从小恢复良知 D.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灭私欲14.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15.儒学讲究“圣人境界”或“圣人气象”,宋明理学以“平淡自摄”“无欲故静”的境界取代了先秦儒学“知其不可而为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气象。由此可知,宋明理学()A.融合了佛道两家的主张 B.强调坚持人格的独立性
C.开始注重人的自身修养 D.追求脱离世俗的自由观16.元至正年间执掌国子学的吴师道,在《国学策问》中说:“近世朱子《家礼》,号为适古今之宜,好礼之家或所遵用,然不免讪笑。非出朝廷著令,使通习之,殆于不可然。”材料说明元朝()A.官方拒绝采用朱熹定制的民间礼仪 B.程朱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受到冲击
C.统治者感受到汉文化威胁其统治 D.礼制与朱熹的《家礼》互相冲突17.在中古时期,颜回是长期获得朝野主流承认的儒家“亚圣”。北宋熙丰新政中始以颜孟并配孔子,孟子位次颜回;南宋高宗时,官方颁示的《道统十三赞》首次舍颜子而独称孟子“亚圣”。儒家“亚圣”名号的曲折变迁折射出()A.孟子地位的提高 B.儒家思想的发展 C.统治危机的加深 D.商品经济的发展18.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
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张载认为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改变,何况学,怕只怕学者不能坚毅、勇于进取;朱熹认为志向不足还自以为有作为,这是学者最忌讳的。可见,张载强调学者应坚定意志、勇于进取;朱熹强调学者应立志并有所作为;二者都肯定立志进取的重要性,而非规范学者的言行,故C正确,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强调用良知支配自身行为,故排除B。
D.题干未说明立志缘由,无法得出“批判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故排除D。2.【答案】C【解析】C.根据题干“新阶级——士大夫阶级出现”“科举考试”“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
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同时,两宋时期儒学复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取得突出的成就,故C项符合题意。
A.魏晋时期与“通过
了科举考试”不符,A项错误。
B.隋唐时期与“士大夫阶级
……
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不符,B项错误。
D.“新阶
级——士大夫阶级”并非出现于明清时期,D项错误。
3.【答案】A【解析】A.程朱理学的理体现在生活中是儒家伦理道德,以三纲五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A项正确。
BC.程朱理学的理不是“科学知识”和“良知本心”,故BC两项错误。
D.题干问的是生活中,而不是哲学层面,故D项错误。4.【答案】A【解析】
A.根据题干,南宋很多通俗教育读本几乎家喻户晓,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可以看出南宋时期理学思想渗透到百姓生活,走向世俗化、社会化,A项正确。
B.“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表述错误,排除B项。
C.根据题干侧重于理学思想世俗化、社会化,而不是说文学世俗化,排除C项。
D.题干中没有体现政府的行为,排除D项。故选A。
5.【答案】A【解析】A.汉代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援佛、道入儒,是为了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为其辩护,故A正确。
BCD.此三项不属于主要目的,故不选BCD。故选A。6.【答案】B【解析】A.材料强调的是理学中的“格物致知”对绘画理念的影响,而未体现“知行合一”的理念,故不选A。
B.由材料”对真实山水进行深人观察体验”“强调‘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等信息可知,郭熙强调绘画要深入地理解、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达到内在的精神上的领悟,这符合“格物致知”理念的特点,故B正确。
C.材料中并未涉及其他绘画理论,无法得出“推动了绘画理论的多元化”的结论,故不选C。
D.材料并未强调绘画世俗化的特点,故不选D。
故选B。7.【答案】D【解析】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朱熹编订《朱子家礼》时依照从众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有利于促进懦学的世俗化,扩大儒学的影响,故选D项。
A.程朱理学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A项说法不准确,故排除A项。
B.题干没有体现《朱子家礼》侧重内心修养和反省,故排除B项。
C.题干只涉及儒学,无法体现三教合一,故排除C项。8.【答案】C【解析】C.据题干和所学,一些大家族用儒家伦理管理家族,被载入正史,并成为社会楷模,说明理学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反映出儒学发展增进文化认同,故C正确。
A.“共同追求”的说法夸大化,“大同社会”也未体现,故排除A。
B.史书撰写选取了大家族用儒家伦理管理家族的史实,并非世家大族影响史书撰写,故排除B。
D.封闭保守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排除D。9.【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宋之后,忠臣、烈士增多,并对忠义者盛赞,对变节者唾弃”可以看出宋之后更加注重对个人品行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受理学的影响,故C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理学的影响,不是佛教,故A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对个人品行的重视,未涉及重建儒家的信仰体系,故B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宋代儒学的复兴对个人品质的影响,未涉及先秦儒学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C。10.【答案】B【解析】B.据题干和所学可知,程朱理学强调抽象思维,影响了宋代的文化艺术,向注重意境的方向转变,故B正确。
A.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和题干内容不符合,故排除A。
C.社会矛盾激化不能体现,故排除C。
D.商业化程度看不出,故排除D。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个人的行为好坏无法影响天理……人伦者,天理也。”可知,北宋时期,程颢、程颐认为个人的行为好坏无法影响“天理”的变化,所谓人伦也就是天理,说明他们在维护及强化封建伦理教化,故D正确。
为皇权专制提供了辩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皇权,故不选A。复兴了先秦时期的儒学,与材料主旨不符,故不选B。
题干信息没有反映自然科学的发展
,故不选C。
故选:D。
12.【答案】B【解析】B.根据材料可知,理学思想因政治派系斗争而受到打击,说明政治斗争影响思想文化发展,故B正确。
A.理学思想的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确立是在南宋末年及元朝初年期间,因此也就不存在“理学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动摇”这一说法,故不选A。
C.宰相韩侂胄为打击政敌而视理学为伪学,不是因为理学思想违背儒学价值观,故不选C。
D.“取决于”说法错误,故不选D。
13.【答案】A【解析】A.由题干可知,朱熹编写青少年和儿童读物,从小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纲常意识、求理精神,说明他重视理学的普及化和通俗化,故A项正确。
B.朱熹是将儿童天性置于天理之下,排除B项。
C.本项中的“恢复良知”是王阳明的主张,排除C。
D.本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
14.【答案】B【解析】B.通过题干“将二者圆通”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儒学与佛教思想融合,产生了理学思想,故B正确。
A.北宋时期理学的形成进一步巩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故排除A。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元明清时期,故排除C。
D.阳明心学是明朝时期形成的,故排除D。
15.【答案】A【解析】A.“平淡自摄”“无欲故静”与佛、道有关,这一境界出现在宋明理学中,说明宋明理学融合了佛道两家的主张,故A正确。
BD.宋明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更加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BD错误。
C.早在先秦时期,儒学就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故C错误。
16.【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元代朱学学者吴师道在元朝至正初年担任国子学博士期间作《国学策问》,为国子学策试拟定的考题,探讨古代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材加工行业员工待岗合同
- 202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 光 练习题
- 202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热与能 第4节 热机
- 实验室设备分期付款协议书
- 招投标项目信息网络考核表
- 二手房交易风险防范
- 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课-考前公式
- 摄影教育教师聘用协议模板
- 城市商业街广告牌施工合同
- 建筑行业员工退休制度
- ISO13485标准
- 中国画PPT精选课件
-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程实训手册
- 35kV-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高压开关柜技术规范书
- 大学小组成员介绍动态PPT
- 纺织服装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
- 关于“钓鱼执法”现象的法律思考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学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 (完整版)河道工程护砌(连锁砌块)施工方案
-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应急处理流程图
- 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LED路灯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