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现状_第1页
我国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现状_第2页
我国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现状_第3页
我国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现状_第4页
我国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现状第1页/共69页我国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状况第2页/共69页什么是农产品数量安全?是指农产品在总量和结构上满足食用、饲用、工业用和国民经济其他用途需求的保障程度。农产品的类型?《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与分析分类编码表》中包括11大类、46中类、128小类、801个品种。11大类:粮食、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棉麻类、其它农产品第3页/共69页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有效供给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始终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针对农产品产量不稳、价格波动、供需不协调等农产品数量安全以及食物安全保障等突出问题,近年来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的明确要求:第4页/共69页中央一号文件2006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2007年:“要加强自然灾害、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及进出口的监测和调控,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2008年:“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2009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010年:“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第5页/共69页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影响的因素更为多样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国际农产品市场重大冲击经济发展后需求快速增长农产品数量安全保障

迫切需要对农产品安全风险早期发现、早期预警、早期干预,提高农产品数量安全保障能力。第6页/共69页粮食、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植物性和肉、蛋、奶等动物性的产量稳步增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总体上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

一、我国农产品数量安全的现状第7页/共69页(一)农产品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2009年,在19种主要农产品中位居世界第一位:有12种位居世界第二位:有2种位居世界第三位:有4种第8页/共69页我国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的变化项目1949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10谷物-

2121111肉类33321111大豆23333344花生22222111油菜籽22211111水果-

-

1084111(一)农产品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第9页/共69页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近10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稻谷: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花生:占世界总产量的38%左右蔬菜:占世界总产量的49%以上苹果: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猪肉: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水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左右(一)农产品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第10页/共69页(二)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增强与30多年前相比,我国食物生产量成倍增长,从1978年到2010年,粮食由3.05亿吨增加到5.46亿吨,增长79.0%。其他:油料:

520.7%糖料:

405.7%水果:

1726.8%肉类:

825.5%奶类:

3759.9%水产品:1053.2%第11页/共69页粮食:在政策、投入、科技的强有力支撑下,我国粮食实现“七连增”,生产能力稳步超过5亿吨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400公斤,近10年来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肉、蛋、奶、菜、果、水产品等:增长明显,食物资源要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丰富。(二)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增强第12页/共69页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5.4亿吨、油料3239万吨、蔬菜6.5亿吨、水果1.2亿吨、肉类7925万吨、禽蛋2765万吨、奶类3748万吨、水产品5366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不断增强的食物生产能力,为居民食物消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二)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增强第13页/共69页

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项目“八五”时期平均水平“九五”时期平均水平“十五”时期平均水平“十一五”时期平均水平粮食44923.249631.245877.652113.0油料1864.72447.62943.22909.3糖料8027.28701.39513.912185.0蔬菜20912.637498.153366.359313.7水果3068.45531.67678.211210.0肉类4035.25507.96466.27361.8蛋类1255.52040.12323.52632.1奶类586.7777.71921.03639.6水产品1878.33413.14098.84943.2(二)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增强第14页/共69页(三)农产品供给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农产品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饲料消费、加工消费和出口等,其中居民消费是最主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多年来,多数农产品的居民直接消费量占生产量的比重不到50%。第15页/共69页

主要食物人均占有量与居民家庭消费量比较单位:千克/人年,%类别90年代“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人均生产量人均家庭消费量家庭消费占生产量百分比人均生产量人均家庭消费量家庭消费占生产量百分比人均生产量家庭直接消费量家庭消费占生产量百分比粮食391.2209.653.6355.0165.846.7393.2148.837.8蔬菜234.7116.149.5393.4113.428.8425.0108.925.6肉类36.817.246.750.023.647.255.526.247.2禽蛋12.45.241.918.07.139.419.87.638.4水产品19.74.924.931.77.724.337.39.024.1粮食消费为原粮消费,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第16页/共69页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农产品数量安全既面临着生产所需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不佳、新能源发展等严峻形势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刚性增长以及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食物需求增长的压力。二、我国农产品数量安全的风险分析第17页/共69页

农产品数量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生产风险、市场风险,这些风险给农产品数量安全目标保障带来了极大挑战,主要表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加大了农产品生产波动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了农产品增产难度凸显的品种结构矛盾加大了外贸依存度难料的市场价格加大了农产品市场风险第18页/共69页(一)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加大了农产品生产波动农产品生产面临多种生产风险因子,早期识别困难项目风险因子描述粮食

干旱、洪涝、干热风、霜冻、冰雹、台风、病虫害、地震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环境污染灾害、生物灾害等蔬菜

干旱、低温、霜冻、冰雹、病虫害、寒流等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社会经济因素等畜产品

动物疫病、养殖规模、饲养水平、市场价格、突发事件等技术、市场等第19页/共69页农业稳定性减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970年以来)

旱灾每3年一次

涝灾每2年一次众多的风险因子使得农产品生产难以稳定第20页/共69页2010年春季发生的西南大旱2010年西南大旱(持续6个多月),共5104.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348.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940.2千公顷。旱灾:90年代以来平均3年发生一次第21页/共69页民政部统计,今年洪涝灾害造成全国2亿人(次)受灾,1454人死亡,669人失踪,1214.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347.1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209万公顷绝收,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751.6亿元。洪涝:平均2年发生一次2010年夏季发生的南方和东北水灾第22页/共69页溃堤原理隐性因素逐渐扩大不断积聚显性化溃堤

影响安全的众多因素,特别是隐性因素,逐步扩大,不断积聚,由隐性突转为显性,进而触发酿成重大显性安全事件。第23页/共69页我国农业每年因灾损失产量严重近年来我国农业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常年接近或超过3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最高水平。据水利部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2567万公顷,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0万吨。2006年因灾损失粮食为4470万吨,2007年为5395万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造成棉花的损失率为24%,蔬菜和水果的损失率达20%~30%。2009年因灾造成的粮食损失达1107亿斤!第24页/共69页

农业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1949-2008)第25页/共69页极端气候对未来农业生产影响趋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显突出,局部地区强暴雨、极端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灾害呈突发、多发、并发趋势。据专家估计,过去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影响在3%~5%,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影响可能会上升到10%~15%。第26页/共69页

我国农业每年因灾损失产量严重。20064470万吨20075395万吨因灾粮食损失蔬菜棉花水果20%24%30%21世纪初期以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损失极端灾害事件影响趋强第27页/共69页(二)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了农产品增产难度耕地面积减少,质量恶化问题突出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420062008当年净减少耕地(万亩)21039064514559302535142545029耕地资源呈明显下降趋势。“九五”时期耕地面积下降了2700万亩,2001到2008年间,累计减少了0.98亿亩。同时,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低产耕地土壤占65%。不仅如此,耕地由集中、连片、优质逐步向破碎、零星、劣质转变,“低、费、污”问题严重。第28页/共69页环境压力也在逐步加大土壤沙化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农田掠夺性经营化肥、农膜等长期大量使用,耕地质量下降,面源污染加重水环境恶化,城市周边、交通主干道、江河沿岸耕地的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严重超标,影响着农产品生产极端性天气增加,水旱灾害频繁,食物生产将面临更多的大旱、大涝、忽冷、忽暖的气候影响第29页/共69页(三)凸显的品种结构矛盾加大了外贸依存度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比较注重总量的增长,品种结构布局优化不够,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在品种结构上的矛盾比较突出。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大豆)进出口情况单位:万吨年份粮食进口量粮食出口量粮食净进口大豆进口量大豆进口占粮食进口比重200013571400-43104276.8%20011738903835139480.2%200214171514-97113279.9%20032283223053207490.8%200422985141784202388.0%2005328611412145265980.9%200631867232463282488.6%2007327310322241308294.2%200838982283670374496.0%200945701674403425593.1%第30页/共69页

我国奶类也有类似情况,高端奶粉需求基本靠进口满足。2001年,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为19.6万吨,净进口15.3万吨;2006年进口量增加到34.8万吨,净进口达到27.3万吨。2007年世界乳品主要生产国减产,全球奶源供应紧张,我国乳制品进口有所下降,但仍高达为27.6万吨。2011年的前七个月,我国乳制品进口为87.3万吨。第31页/共69页

经济贸易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和粮食发展的冲击越来越大。目前除稻谷外,国际粮棉油产品价格都低于国内,除了已被蚕食的大豆,油菜籽和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也持续增加。目前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大豆已成为需要跟着别人走的农产品。第32页/共69页(四)难料的市场价格加大农产品市场风险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剧2006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2007年下半年出现暴涨,2009年上半年又大幅度下降,2011年再现暴涨,价格波动如此之大实属罕见。猪肉批发价格第33页/共69页农产品市场价格循环涨跌成常态我国农产品价格指数波动图(2005-2010)第34页/共69页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第35页/共69页今天我们还能什么?

一早起床用高露洁致癌牙膏刷牙,一瓶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再喝杯过期再回收出品的光明酸奶,吃几个超标面粉做的小点心,夹点加了敌敌畏的火腿,臭水池里面腌的泡菜。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炸鸡,下午给女友打电话,约她到新开的菜馆吃顿地沟油炒的菜,其中有一盘避孕药催大的香辣鳝鱼丝,一个牛肉毒粉丝,老板上一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茶,再喝点含甲醛的啤酒...这日子过的,安逸。第36页/共69页我国食品安全五大问题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乳制品营养指标不达标食品标签不规范第37页/共69页中国食品安全的特点

食品、农产品种养殖高度分散,生产加工能力弱、规模小,8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性食物中毒仍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80%)投入品供给、农业产地环境、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农业化学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部分违法企业为追求商业利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第38页/共69页第39页/共69页2004年—2008年出口食品检验合格率

出口食品检验合格率(%)2004年99.722005年99.862006年99.892007年99.892008年99.91第40页/共69页回顾食品安全事件国外的食品安全事件主要由监管部门发布预警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一般先由媒体曝光,再由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而由监管部门直接发布预警的并不多。

发现什么?第41页/共69页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第42页/共69页(一)多因素

1.化学性危害因素——多数尚难以判定

农药、兽药、激素、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非食用化学物、重金属、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污染等。

2.微生物危害因素——目前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

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病毒、真菌及其毒素、寄生虫等。三、导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原因第43页/共69页3.其它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未确定因素

环境污染;

种植、养殖方法改变带来的危害,如:微生物耐药性等。(二)多环节

食品链中众多环节影响到食品的安全(农业、食品加工业、流通、消费、食品包装材料问题)。第44页/共69页A、种植养殖环节1.农药和兽药对食品源头的污染问题滥用高毒药物(剧毒鼠药、高毒高残留杀虫药)违法使用兽药(抗生素、激素)违法饲料添加剂(瘦肉精)2.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治问题

贸易范围扩大和人口流动越来越难以真正实现无疫区。如:猪链球菌。3.环境污染问题

长效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有机化合物(二恶英)等。第45页/共69页初级农产品生产过程

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有的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有的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造成虾、蟹、鱼的质量下降。第46页/共69页第47页/共69页B、加工环节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加工食品非法添加非食用成分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污染C、流通环节假冒、仿冒他人商标和名称大量非定型包装产品来源复杂、污染严重分装问题市场规范程度低,采购者或消费者难以辨别第48页/共69页生产加工环节

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有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第49页/共69页销售流通环节1.食品经营企业小而多且乱,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

2.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

3.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第50页/共69页(三)食源性疾病发生食源性疾病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报道,美国每年有7,600万食源性疾病患者,导致32.5万人住院,5,000人死亡;英国每年有237万食源性疾病病人,占英国人口的1/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据卫生部历年食物

中毒统计资料,自1985年到2003年,群发性食源

性疾病共发生26,894起,发病人数722,322人,据WHO估计,实际发生的数字可能为300~350倍。第51页/共69页食品添加剂

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直接加入食品中的添加剂和不加入的加工助剂)第52页/共69页食品食品接触产品安全问题来源第53页/共69页微生物二氧化硫甲醛杀菌剂重金属竹、木制品第54页/共69页纸制品添加剂填料漂白剂染色剂甲醛二氧化硫第55页/共69页金属制品重金属迁移涂层迁移第56页/共69页搪瓷及陶瓷制品铅镉第57页/共69页玻璃制品铅镉砷锑第58页/共69页

塑料制品原料低聚合物助剂、添加剂油墨溶剂残留第59页/共69页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关系食品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

食品质量食品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