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供需状况分析_第1页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供需状况分析_第2页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供需状况分析_第3页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供需状况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供需状况分析由于血液制品来源的单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和采浆量一直是血液制品企业发展壮大的紧箍咒,抢占浆站资源成了血液制品企业的共识,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的结果也验证了我们的上述结论。今年以来,多家企业迈开了整合并购的步伐,行业的拐点或许到来。

图表1:血液制品行业逻辑

图表2:血液制品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当前我国的血浆需求量约8000吨,2021年,国内正常运行的的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在145家左右,采浆量预计在4500吨,仍然存在3500吨的缺口。为了避免单采血浆站数量偏少对下游行业带来的影响,2021年初,卫生部发布了《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通知》,鼓励各地设置审批浆站、扩大采浆区域,此项政策的出台有益于单采血浆站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分布。按照当前的审批浆站的条件,企业只要有6个产品,有凝血因子就可以申请设立新的浆站。截至今天为止,多家血液制品获批设立了新的单采血浆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1)的规定,每人每次供浆量为580ml(600g),采浆间隔不得短于14天,也就是最多2次/月,采浆频次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美国8次/月、欧洲4次/月)。对于专业的供浆人群而言,年供浆量的最大值为14.4kg,对于8000吨的需求量来说,只需要55.56万人进行专业供浆即可,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尽管周期性的献浆已经被科学证明不会危害身体健康,但全国采浆量规模增长速度一直较慢,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下滑,造成血制品整体上供不应求的现状,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医疗卫生安全的质疑;2)传统的献血文化的影响;3)献血营业费偏低。

图表3:全国投浆量变动状况

首先,国内单采血浆站的管理曾经几度混乱,献浆者对血站的医疗卫生安全一直持怀疑态度。比如1996年,单采血浆站的违法操作曾给河南省带来一场艾滋病危机;2021年,贵州省多家单采血浆站违规运营,多家血站被卫生部门勒令整顿;2021年,贵州进一步整顿单采血浆站,16家单采血浆站关闭。

其次,传统的献血文化一直将贫穷和献血紧密相连,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和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几乎呈现出完全负相关的关系,以2021年为例,贵州和广西分别拥有25和23给单血浆站,接近全国单采血浆站数量的1/3,贵州省的采浆量接近全国的40%,因此献血文化会一直抑制采浆量的提升。卫生部的数据表明,2021年,西部地区单采血浆站的数量占比为53%,采浆量占比达62%。

在血液制品的成本构成中,血浆成本占比最大,约55%—60%,而血浆成本主要由营养费构成。在我国,营养费额度偏小也一直抑制了居民献血的积极性,2021年,营养费为80-85元/次,当前营养费为250元/次,尽管有着不错的涨幅,但依然偏低(主要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外出务工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通过献浆获取收入这条路径形成了压倒性的替代)。因此,血液制品的原材料困境将一直存在。

血浆中的蛋白质有二十多种,按照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国外技术先进的血液制品企业能够从血浆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约15-24种,国内企业技术相对落后,蛋白提取数量多数在5-11种,其中华兰生物的提取技术最成熟,可以提取11种蛋白质;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提取的蛋白质的纯度也偏低,单位血浆的产值显著低于国外企业。

在我国,多数血液制品进入医保目录,由国家发改委制定最高零售价。2021年初,在发改委的新一轮药品降价目录中,血液制品逆市涨价,一方面是因为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则说明了血液制品紧俏的现状。

尽管都在供不应求、部分依赖进口的范畴内,由于白蛋白的供给远高于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的提取技术比较复杂,结合同类产品国内外最高零售价及部分产品的进口价格进行分析可知:长期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