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国际贸易原理》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国际贸易原理(英文):InternationalTradeTheory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层次: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国际贸易原理》,又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经济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对《国际贸易原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国际贸易的产生愿因和收益、收益分派与贸易分工格局的决定因素,以及贸易政策依据和影响。课程任务是培养一大批系统把握国际经贸理论和政策的高层次人才。
二、课程内容简介
国际贸易原理主要包括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两大部分。贸易理论又包括自由贸易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两个部分。主流的贸易理论是自由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理论实质上是众多贸易保护政策的依据所在。自由贸易理论则主要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即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构成了贸易理论的基石。其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比较优势的差异决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格局。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是要素禀赋理论,说明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产生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当代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代表性需求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代表性需求理论,说明一个国家的代表性需求会培育出该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从而决定该国的贸易分工格局。生命周期理论则是一种动态的要素禀赋理论,说明在各国存在要素禀赋差异的状况下,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时生产倚重的要素禀赋不同,所以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拥有该产品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主要说明现代贸易中相当多的产品在生产中具有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正是比较优势产生的另外一大源泉。而且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包含了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贸易政策主要是分析关税、配额、出口补贴和倾销等贸易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而且集中于他们的福利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与主要基础分析工具
教学内容:
1.1国际贸易导论
1.1.1国际贸易的定义1.12国际贸易的本质
1.1.3国际贸易的功能与作用
1.1.4关联的基本概念1.2基础分析工具
1.2.1生产者最优理论:生产可能性曲线1.2.2消费者最优理论:无差异曲线1.2.3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最优
1.2.4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之一:PPF-IC模型1.2.5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之二:相对供求模型1.2.6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之三:提供曲线模型1.2.7局部分析模型:社会福利
重点难点:主要关联概念的理解,生产者最优决定条件,消费者最优决定条件,社会最优决定的一般均衡分析的三种手法或者工具,社会福利的局部均衡分析。特别是基础分析工具,其实在微观经济学中都已经学过,凡是该部分内容不过关的同学,务必重新翻看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花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
其次章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教学内容:
2.1基本概念: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2.2优势表示:绝对成本与相对成本、比较成本、机遇成本
2.2.1绝对成本、相对成本、相对劳动生产率与绝对优势、相对优势2.2.2比较成本、机遇成本与比较优势2.3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2.4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2.4.1李嘉图模型的主要假定2.4.2李嘉图模型的主要思想2.4.2李嘉图模型几何解析2.5国际贸易的必要充分条件
2.6贸易与工资:绝对劣势向比较优势的转变的机要
重点难点: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概念的理解以及表示方法,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思想的理解以及相应的几何解析方法的把握。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以及贸易条件概念的理解,工资与成本的关系及其对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的影响。
第三章新古典贸易理论: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
教学内容:
3.1主要概念:要素禀赋与要素充裕度、要素密集度3.1.1要素充裕度与要素密度
3.1.2产品价格、要素价格与要素密集度3.2主要假定及推论
3.3要素禀赋差异与PPF曲线的形状
3.4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
3.5H-O理论拓展: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5.1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3.5.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重点难点:要素充裕度、要素密集度概念的理解以及以单位产出投入概念为基础的表示方法,产品价格、要素价格与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关系,要素禀赋差异对一国PPF曲线形状的影响,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思想与几何解析,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主要思想理解。
第四章当代贸易理论之一:基于代表性需求和生命周期的比较优势理论
教学内容:
4.1特定要素模型下的国际贸易4.1.1特定要素的定义
4.1.2生产函数、边际产出与要素价格4.1.3贸易对滚动性要素收入的影响
4.1.4贸易对出口产业特定要素收入的影响4.1.5贸易对进口竞争产业特定要素收入的影响4.2代表性需求理论:收入、需求与贸易分工4.2.1主要概念和理论表述
4.2.2代表性需求理论的几何解析
4.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4.3.1主要概念与理论表述
4.3.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形解析
重点难点:特定要素概念的理解,贸易对滚动要素、出口产业特定要素和进口竞争性产业特定要素价格的影响;重叠需求、代表性需求、非代表性需求概念的理解,代表性需求对贸易分工决定的影响;生命周期概念的理解,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要素密集度的变化与各国在不同阶段获得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关系。
第五章当代贸易理论之二:基于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理论
教学内容:
5.1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5.2规模经济与贸易收益:一般均衡分析5.3内部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5.4外部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
5.5先发优势、干中学效果与贸易分工5.5.1基本概念
5.5.2先发优势的自我加强
5.5.3干中学效果与动态的外部规模经济
5.6产业内贸易之一:异质产品贸易与产品多样性收益5.7产业内贸易之二:同质产品的国际贸易5.8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
重点难点: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概念的理解,规模经济存在下贸易收益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内部规模经济导致的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导致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与先发优势的关系,干中学效果与先发优势的自我加强功能,先发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与多样性收益,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与结果。
第六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教学内容:
6.1经济增长与PPF曲线的变动6.2罗勃津斯基定理
6.3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6.4恶化性经济增长的成因
6.5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6.5.1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现象与本质6.5.2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6.6荷兰病与去工业化
重点难点:经济增长的定义和种类以及PPF曲线移动的表示方法,罗勃津斯基定理说明的要素增加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的产出的影响,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的动态影响,恶化性经济增长的成因与几何解析,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本质,荷兰病的产生原因。
第七章生产要素的国际贸易
教学内容:
7.1劳动的国际滚动
7.1.1劳动的国际滚动概况7.1.2劳动国际滚动收益
7.1.3劳动移动收益的国家间分割
7.1.4劳动移动对国内要素收入分派的影响7.1.5现实中的劳动移动与移民租金7.2资本的国际滚动
7.2.1国际资本滚动概况
7.2.2跨时期贸易模型: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决定7.2.3资本国际滚动的收益:进一步的说明7.3要素贸易与商品贸易的替代关系
重点难点:劳动的国际滚动产生的原因与收益及其几何解析方法,资本国际滚动的本质与跨时期贸易的关系,跨时期贸易模型的解析;要素贸易与商品的相互替代关系的理解。
第八章贸易保护理论
教学内容:
8.1重商主义与贸易乘数理论
8.1.1基于贵金属资产理论的传统重商主义8.1.2基于凯恩斯贸易乘数理论的现代重商主义8.2幼稚产业保护理论8.3战略性产业保护理论8.3.1重点战略性产业保护8.3.2国际垄断性产业保护8.4最优关税理论8.5其他贸易保护理论
重点难点:传统重商主义与现代重商主义的概念及理论依据,幼稚产业概念,幼稚产业保护的成本与收益,战略性产业保护的主要思想,最优关税概念与贸易条件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贸易政策工具之一:进口保护措施
教学内容:
9.1关税定义与分类9.1.1关税定义与种类9.1.2有效关税
9.2关税的经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9.2.1关税的经济效应9.2.2最优关税的源泉9.3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9.4配额的定义与福利效应9.4.1配额的定义与种类9.4.2配额的福利效应9.5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9.5.1需求增加状况下的配额关税影响比较
9.5.2外国出现技术进步状况下的配额关税影响比较9.5.3垄断市场状况下的配额关税影响比较9.6其他进口保护措施
重点难点:有效关税的概念与计算,关税的价格扭曲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