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479-2018夏大豆‘通豆10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3479-2018夏大豆‘通豆10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3479-2018夏大豆‘通豆10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3479-2018夏大豆‘通豆10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3479-2018夏大豆‘通豆10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31备案号:江苏省地DB32方标准DBT3479—2018Technicalregulationofproductingsummersoybeantongdou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32/T3479—2018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凯华、陈满峰、王学军、缪亚梅、葛红、顾春燕、赵娜。1DB32/T3479—2018夏大豆‘通豆10号’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夏大豆‘通豆10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水平、产地环境、播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技术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夏大豆‘通豆10号’品种和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品种来源3.1亲本来源品种来源99015/引9904。3.2选育方法杂交选育。3.3是否转基因非转基因,转基因检测结果见本标准附录B。3.4育成年份2010年。3.5选育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4特征特性4.1生育期夏播,6月中下旬~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期111d左右。4.2植株性状2DB32/T3479—20184.2.1幼苗基部颜色绿色。4.2.2主茎茸毛颜色灰色。4.2.3小叶形状椭圆形。4.2.4复叶的小叶数3片。4.2.5叶色绿色。4.2.6花色4.2.7结荚习性有限结荚。4.2.8株型紧凑。4.2.9株高株高参照值为76cm(70cm~80cm)。4.2.10有效分枝有效分枝参照值为6.6个(5.0个~7.5个)。4.2.11主茎节数主茎节数参照值为17.3节(16.0节~18.0节)。4.2.12底荚高度底荚高度为26.7cm左右。4.2.13单株结荚数单株结荚数参照值为65.5个(55个~75个)。4.2.14单荚粒数单荚粒数参照值为1.93粒左右。4.2.15落叶性3DB32/T3479—2018落叶。4.3成熟荚粒性状4.3.1成熟荚色黄色。4.3.2成熟荚形状微弯镰形。4.3.3裂荚性不裂荚。4.3.4粒形椭圆形。4.3.5种脐颜色浅黄褐色。4.3.6种皮色黄色。4.3.7子叶色黄色。4.3.8干籽百粒重23.7g左右。4.4抗性4.4.1抗病性抗病性参照值见本标准附录A。4.4.2抗倒性较强。4.5品质品质参照值见本标准附录A。5产量水平177.0kg/亩~193.0kg/亩,具有234.0kg/亩的生产潜力。6产地环境4DB32/T3479—2018选择土壤耕作层疏松、理化性状良好、排灌方便、肥力均匀、不重茬和上茬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田块。7播种7.1播前准备7.1.1施肥整地施肥按NY/T496规定执行。播种前5d~7d每亩施腐熟有机肥800kg或45%NPK复合肥20kg,并耕翻土壤15cm~20cm。结合耕翻,整地作畦,开好沟渠,注意清沟理墒,做到排灌畅通。7.1.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d~2d,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100倍液拌种。7.2播种时期6月中下旬为宜,不迟于7月15日。7.3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点播均可,播种深度3cm~4cm。7.4密度行距60cm左右,穴距25cm左右,每穴播种3粒,3叶期定苗,每穴留苗2株,一般每亩留苗0.9万株左右,肥力水平低或迟播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8土肥水管理8.1土壤封闭播后苗前每亩用96%精异丙甲草胺80ml进行土壤封闭。8.2追肥苗期视苗情每亩追施尿素5kg~10kg。8.3水份管理幼苗与开花初期保持较低的土壤湿度,结荚期保持土壤湿润。8.4松土除草封行前结合除草松土2次。一般在苗期进行第一次松土;封行前进行第二次松土。9病虫害防治9.1常见病虫害常见病虫害有:病毒病、白粉病、蚜虫、豆杆黑潜蝇、豆荚螟、红叶蟎、斜纹夜蛾、蛴螬等。5DB32/T3479—20189.2防治原则合理布局,实行轮作换茬;加强中耕除草,培育壮苗;发现病株及时带出,降低病虫源数量;清沟理墒,及时排灌,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9.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蜘蛛、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自然天敌,杀灭蚜虫等害虫。9.4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可采用银灰膜避蚜或糖醋液、黄板、灯光诱杀等方法控制蚜虫、豆荚螟、斜纹夜蛾等害虫的发生。9.5化学防治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于防治适期防治病虫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见本标准附录C。10收获当豆荚成熟转黄色、籽粒饱满,应及时收获。11生产技术档案建立生产技术档案,档案资料保存不少于2年。6DB32/T3479—2018附录A(资料性附录)品质和抗性检验结果A.1品质检验结果品质检验结果见表A.1。表A.1品质检验结果检测项目含量(%)蛋白质41.63油脂19.56A.2抗性检验结果抗性检验结果见表A.2。表A.2抗性检验结果检测项目抗性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大豆花叶病毒病SC7株系7DB32/T3479—2018附录B(资料性附录)转基因检验结果B.1转基因检测结果‘通豆10号’转基因检验结果见表B.1。表B.1通豆10号(通豆06-299)转基因检测结果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性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EPSPS基因NPTⅡ基因8DB32/T3479—2018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见虫害防治技术C.1常见虫害防治技术常见虫害防治技术见表C.1。表C.1常见虫害防治技术主要防治对象药剂防治适期方法安全间隔期蚜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量超过1500头1500~2000倍液喷雾15d豆杆黑潜蝇5%抑太保乳油株,虫株率16%~18%1000~1500倍液喷雾10d40.7%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7d~10d豆荚螟52.25%农地乐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7d~10d红叶蟎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害螨盛发初期2000~2500倍液喷雾21d9.5%氯氰.螨醇乳油1000~1500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