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295-2017龙纹斑集约化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DB32T 3295-2017龙纹斑集约化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DB32T 3295-2017龙纹斑集约化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DB32T 3295-2017龙纹斑集约化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DB32T 3295-2017龙纹斑集约化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B52江DB32苏省地方标准DBT3295—2017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tensiveaquacultureofMurraycod(报批稿)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32/T3295—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晓明、朱永祥、刘大勇、徐逍、秦巍仑、李小进、范群。1DB32/T3295—2017龙纹斑集约化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龙纹斑(MaccullochellapeeliiT.L.Mitchell.1838)集约化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放养准备、养殖管理、病害防治、设施维护与捕捞。本标准适用于龙纹斑的集约化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3环境条件3.1场地应符合NY/T5361的规定。3.2水源充足,水质稳定且符合GB11607的规定。3.3环境安静,空气质量较好,远离污染源。4养殖设施4.1厂房4.1.1厂房构造应经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4.1.1.1面积面积根据生产线的数量确定,宜设计四条生产线,面积≥3000m2。4.1.1.2高度厂房宜分为A部、B部、C部,A部屋檐高4.2m,屋脊高5.1m,B部屋檐高2.9m,屋脊高3.8m,C部屋檐高2.9m,屋面坡度0.03。厂房侧面结构见图1。2DB32/T3295—2017图1厂房侧面图4.1.1.3墙体墙体厚度240mm,墙体附加保温层,厚度不小于50mm。4.1.1.4屋面屋面用双层彩钢板中间夹有隔热层的保温板覆盖,隔热层厚度不小于10cm。屋面设有采光天窗(0.8m×1.5m,1扇/100m2)和换气扇(750w,1台/100m2)。4.1.2功能区划4.1.2.1生物净化区生物净化区占厂房面积20%,用于建造生物净化池和紫外灭菌通道,位置见图2的A部。4.1.2.2物理净化区物理净化区占厂房面积6%,用于安置固相过滤分离装置、蛋白分离器,位置见图2的B部。4.1.2.3养殖区养殖区占厂房面积的70%,用于建造养殖池和安置水循环管路,位置见图2的B部。4.1.2.4仓储区仓储区占厂房面积2%,用于存放养殖投入品和养殖用具,位置见图2的C部。4.1.2.5监控区监控区占厂房面积2%,主要包含监控设备,位置见图2的C部。3DB32/T3295—2017图2厂房功能分区4.2养殖池正方形水泥池,混凝土强度≥400kg/m2,建于厂房地基平面上,面积为40m2,池深1.5m,四角圆弧角(弧度为π/2),池壁厚度0.1m;底部圆锥状,坡度0.08,锥形底部设排污孔。4.3水处理系统水处理工艺流程参见图3。图3集约化系统水净化工艺流程4DB32/T3295—20174.3.1水循环管路4.3.1.1补水管路养殖池配有一条外源水补水管道,直径75mm,见图4。4.3.1.2进水管路主管道(直径400mm)将净化水从生物净化池引流至养殖区,支管道(直径200mm)连接主管道和养殖池,支管道与主管道水平线夹角45°,支管道设有阀门控制水流量及流速,出水口位于水深上1/3处,见图4。4.3.1.3废水排放管路4.3.1.3.1排污管养殖池、固相过滤分离装置、蛋白分离器、生物净化池分别设有排污管,见图4。图4水循环管路a4.3.1.3.2排沫管养殖池设浮动式排沫管,直径为30mm,长度为养殖池对角线的1/2,排沫管一侧设有两排直径为0.8cm小孔,见图5。图5水循环管路b4.3.2固相过滤分离装置5DB32/T3295—2017250m3/h~500m3/h),弧形筛与水槽垂直面夹角为50°~60°。4.3.3蛋白分离器配备500m3/h以上处理量的蛋白分离器。4.3.4生物净化池生物净化池由五级净化池串联而成,与养殖池容积比为1:3。4.3.4.1第一级至第四级净化池第一级至第四级净化池,容积都为44m3,底部为斜坡式,最底处设排污管道,进水口与出水口对角设置,使用弹性立体生物填料填充,生物填料比重为4kg/m3。4.3.4.2第五级净化池容积44m3,为采用流化床式生物填料填充,生物填料比重为4kg/m3,进水口与出水口对角设置,出水口连接紫外灭菌通道。4.3.5紫外灭菌通道灭菌通道上置紫外线灯管36根,单根功率80w~120w,灯管排成6行6列,相邻灯管间距为10cm。4.4控温系统配备水源热泵机组(5.5kw)控制厂房内气温实现控制养殖池水温。4.5增氧系统4.5.1纯氧智能增氧系统主要包含液氧储氧罐、气流管道、电子阀门、纳米级曝气终端、在线溶解氧监测传感器构成,养殖池水中溶解氧≤6mg/L时自动开启,溶氧值≥11mg/L时自动关闭。4.5.2微孔增氧配备2台罗茨鼓风机(流量1.7m3/min,功率3kw),用于生物净化池增氧。4.6投饵系统配智能自动投饵设备,可控制投饵时间、投饵量、投饵频率和投饵区范围。4.7水质监测与视频监控系统4.7.1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养殖池、生物净化池设有水质在线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指标。4.7.2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5大部分组成,实时监控厂房及水中鱼类活动情况。6DB32/T3295—20175放养准备5.1消毒集约化养殖系统运行前,用20mg/L~30mg/L强氯精溶液浸泡消毒48h,清水冲洗干净后使用。5.2注水调试系统注水,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调节养殖池中水体每1.5h~2h循环一次,观察系统各设施是否运行正常。5.3培养生物膜系统注水调试运行正常后,在生物净化池中接种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培养生物膜。5.4试运行在集约化养殖池中投放龙纹斑鱼种,规格:8cm~15cm,密度:10尾/m3,试养20d~30d,检测水质指标是否符合GB11607的规定。6养殖管理6.1苗种质量无病无伤、游动活泼、规格整齐。6.2养殖密度定期根据龙纹斑鱼种长势进行大小分池养殖,保持鱼种规格均匀、密度适宜,养殖密度参见表1。表1龙纹斑集约化养殖密度规格密度鱼苗300尾/m3~400尾/m3鱼种(5cm~10cm)200尾/m3~250尾/m3鱼种(10cm~15cm)100尾/m3~150尾/m3鱼种(15cm~25cm)100尾/m3~200尾/m3成鱼(>25cm)80尾/m3~100尾/m36.3光照强度不超过1000lx。6.4水温调控宜控制水温在24℃~26℃。6.5饵料投喂6.5.1饵料种类7DB32/T3295—2017龙纹斑集约化养殖饵料以浮性颗粒配合饲料为主,不同规格的龙纹斑饵料粒径见表2。表2不同规格龙纹斑集约化养殖饵料规格规格饵料粒径鱼苗鱼种(5cm~10cm)1mm~3mm鱼种(10cm~15cm)3mm~6mm鱼种(15cm~25cm)6mm~9mm鱼种(>25cm)10mm6.5.2投喂方法6.5.2.1鱼苗投喂方法调整排沫管离开水面,关闭水循环系统和厂房内其它光源,开启投喂点上方5w白炽灯诱引。每天投喂次数以5次为宜,投饵率:鱼体重的5%~10%。投喂结束5min后,打开各池进水阀和出水阀,调节水流清除残饵,记录各养殖池的投喂量及摄食情况。6.5.2.2鱼种投喂方法投喂前调整进水阀方向,减缓水流,投喂时,饲料均匀分散在水中,每天投喂次数2次~3次,投饵率为鱼体重的2%~5%,投喂结束2min后打开各池进水阀和出水阀,调节水流清除残饵,记录各养殖池的投喂量及摄食情况。6.6监测和记录实时监测水体溶氧量、pH值、水温、氨氮、亚硝酸盐氮,保持养殖池中各项水质符合GB11607的要求。6.7记录做好养殖生产记录,详细记录每日各养殖池的投饵种类、数量、摄食情况、生长情况、病害发生情况、使用药物名称、用药量、用药方法等。6.8水循环管理6.8.1补水定期查看集约化养殖设施中水损耗情况,补水多少由缺水程度而定,补水温差应不超过2℃。6.8.2废水处理未进入循环的废水,集中收集于污水处理池,经处理符合GB18918规定后排放。6.9清洁与消毒6.9.1清洁定期清除吸附在养殖池池底和池壁上的粪便残饵,保持养殖池清洁;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弧形筛,保持过滤通畅。8DB32/T3295—20176.9.2消毒养殖人员进入厂房及养殖用具使用前后应及时消毒。7病害防治7.1预防每日监测水质、观察鱼游动状态及摄食情况,定期调水、杀虫预防病害。7.2治疗对患病鱼根据病原进行病因分析,对症用药。龙纹斑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法见附录A。7.3隔离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将病害池所在整条生产线进行隔离,防治污染其它生产线。8设施维护8.1日常运行维护每日定时定频检查各设备运行参数,有无异响、异味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2定期保养维护定期对集约化养殖设施设备进行清洁、紧固、润滑、防腐、防冻等维护保养;定期对养殖池及生物净化池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评估其净化效果,根据需要及时投放有益微生物提高净化水能力。9捕捞根据市场需求,当龙纹斑达到商品规格(≥600g/尾)时即可进行捕捞销售。9DB32/T3295—2017AA附录A(资料性附录)龙纹斑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法表A.1龙文斑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法鱼病名称病原体症状治疗方法水霉病Saprolegniasis水霉菌(saprolegniaSP.),由菌丝构成,菌丝呈中空管状结构,直径一般3μm~10μm。病鱼发病初期焦躁不安,常与池壁摩擦,游动迟缓,食欲减退。严重时体表长出灰白色絮状物。6‰~8‰海水浸浴1d~3d。细菌性肠炎病Bacterialinflammatoryboweldisease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单极鞭毛,运动极为活泼,革兰氏染色阴性。病鱼食欲减退或完全拒食,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肠壁充血发炎,肠内多数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粘液。g~3.0g,连续投喂3d~5d。赤皮病Rad-skindisease荧光极毛杆菌(Pseudomonasflunescens)。菌体短杆状,μm~0.75μm)×(0.4μm~0.45μm),极端1~3根鞭毛,有动力,无牙胞,革兰氏染色。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尤其是鳍条基部充血严重,鳍条末端腐烂,鳍间组织破坏每升水泼洒五倍子(磨碎后用沸水浸泡)2mg~4mg,连续泼洒3d;或每千克饲料拌三黄粉3g~5g,连续投喂5d~7d。车轮虫病Trichodiniasis车轮虫属(Trichodina)或小车轮虫属(Trichodinella)的许多种类。车轮虫侧面像碟子或毡帽,隆起面为口面,与之相对应的面为反口面。反口面形似圆盘,内部由许多齿体逐个嵌接而成齿环。虫体像车轮般转动。病鱼常在池内打转及在池壁或石子上摩擦,游动缓慢,呼吸急促。主要寄生在体表及鳃,寄生处粘液增多。mg/L,浸浴1d,具体视鱼体忍耐程度而定。多子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usmultifitiis多子小瓜虫 (Ichthyophthiri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