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第1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微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年间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均在头颅CT片指导下,行头皮弧形或直行切口,颅骨钻孔后扩大骨窗约3×3cm,切开脑皮层1.5cm,直视下清除血肿(超过70%),术中电凝活动性出血,血肿残腔用生理盐水冲洗清亮后放置外引流管,引流管保留时间为48~72h。第2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摘要】结果存活48例,死亡18例,病死率(27.27%,18/66)。存活病例随访3~6个月后恢复情况:Ⅰ级:完全恢复18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20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6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4例;无植物生存。结论微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止血可靠、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措施。第3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微骨窗减压;治疗第4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预后不良,致残率及死亡率高[1]。幸存者也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目前治疗手段多,疗效不尽相同。我们总结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采用微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第5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五年间微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35~74岁,平均53.6岁。患者入院前均有高血压病史,病程1~33年,多数患者对高血压未行规范治疗。入院后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第6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意识与瘫痪状态:GCS评分:≥13分24例;9~12分22例;6~8分16例;3~5分4例。出血部位;CT检查提示血肿位于基底节区46例,其中左基底节区出血24例,右基底节区出血22例;皮层下脑实质出血16例;合并破入脑室者14例;小脑出血4例。第7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30~50ml者18例;51~70ml者24例;71~90ml者16例;>90ml者4例;小脑半球出血量10~30ml者4例;脑室出血未作测量。中线结构移位:0~4mm者20例;5~9mm者30例;≥10mm者16例。第8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其它表现:头痛呕吐24例,单侧瞳孔散大12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不完全性偏瘫26例,完全性偏瘫8例,单侧巴彬斯基征阳性38例,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12例。第9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手术时机发病后6h内手术19例;6~24h手术36例;24~72h手术8例;72h以后3例。第10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手术方法均在CT定位指导下,以血肿最大层面为中心,作头皮弧形或纵行直切口,长约5cm,达骨膜,乳突牵开器牵开,颅骨钻孔后,扩大直径约为2.5~3cm骨窗,悬吊硬脑膜后“十”字形切开,在颞中回或颞上回处,用脑穿刺针按预设的方向穿刺血肿,证实为血肿后沿穿刺道方向,避开脑功能区及血管,切开脑皮层1.5cm,尽量沿脑沟分离,用窄脑压板牵引,向深部分离,逐渐伸入至血肿腔,借助冷光源或显微镜,直视下清除血肿,吸除血肿从中央开始,逐渐吸除四周,血肿被清除同时,血肿腔显露也更逐渐清楚,脑压下降,脑组织塌陷,吸除血肿时切勿吸到脑组织,血肿清除70%左右即可,血肿壁周围的薄层血肿不必强行清除。对活动性出血以电凝止血,血肿腔内应。血肿残腔用生理盐水冲洗清亮后放置外引流管。第11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手术方法小脑出血:有急性脑积水者先行脑室外引流后,在枕部距血肿最近处作正中或旁正中头皮直切口,颅骨钻孔后稍加扩大,切开硬脑膜,于皮层最浅处作一纵行切口进入血肿腔,按上述同样方法清除血肿。第12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伴脑室出血者,采取侧脑室穿刺置管、尿激酶注入、溶解、引流血肿,酌情做腰椎穿刺行脑脊液置换,以畅通循环通路,减少脑室系统梗阻,预防脑积水。第13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术后管理术后严密监测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颅内压增高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严格调控血压,早期注意镇静,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高血压、防止再出血,严密观察引流情况;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了解残留血肿情况,并动态跟踪复查头颅CT指导治疗。防治肺部感染,估计术后三天内仍昏迷者,预防性气管切开;昏迷病人早期留置胃管,防治消化道出血;积极防治尿路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激性血糖增高、循环系统并发症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全身支持治疗,视病情尽早行康复治疗。第14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术后管理术后严密监测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颅内压增高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严格调控血压,早期注意镇静,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高血压、防止再出血,严密观察引流情况;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了解残留血肿情况,并动态跟踪复查头颅CT指导治疗;第15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术后管理防治肺部感染,估计术后三天内仍昏迷者,预防性气管切开;昏迷病人早期留置胃管,防治消化道出血;积极防治尿路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激性血糖增高、循环系统并发症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全身支持治疗,视病情尽早行康复治疗。第16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资料与方法疗效评定以ADL(日常生活活动)分级法评价愈后。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Ⅴ级:植物生存状态。综合文献报道,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大致为:ADLⅠ级15%;Ⅱ级25%;Ⅲ级30%;Ⅳ级25%;Ⅴ级5%。第17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结果本组病例存活48例,死亡18例,病死率(27.27%,18/66)。死亡原因:再出血2例,肺部感染4例,消化道出血2例,肾功能衰竭2例,多脏器衰竭6例,继发脑干出血2例。死亡病例中血肿量30~50ml者2例;51~70ml者6例;70~90ml者8例;>90ml者2例。第18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结果小脑半球出血4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无死亡病例。存活病例随访3~6个月后恢复情况:Ⅰ级:18例;Ⅱ级:20例;Ⅲ级:6例;Ⅳ级:4例;无植物生存。第19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适应症、禁忌症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手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不是破坏)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预防和减轻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推荐[2]:第20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适应症】(1)经内科治疗无效,颅内压持续升高,病情继续加重,在无手术禁忌的情况下,应争取在脑组织未遭受不可逆损害前清除血肿,(2)幕上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1cm者。幕下血肿量>10ml,有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者。(3)GCS评分≤13分,病人呈浅昏迷或中度昏迷、不完全或完全性偏瘫、脑疝早期。第21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适应症】(4)年龄≤50岁者,其颅腔容积代偿能力比有脑萎缩的高龄病人差,而手术耐受能力较强,多主张手术治疗。(5)血肿位于壳核或经壳核向苍白球及丘脑扩展。(6)手术后病情一度好转,但经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渐加重,CT扫描确定有血肿形成应再次手术第22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禁忌症】(1)有严重心脏病或显著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2)脑疝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皮层强直、病理性呼吸、脑干有继发损害者。(3)病人和家属拒绝手术者。第23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手术时机近年来,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者日益增多,从病理方面角度分析,脑出血发病20~30分钟颅内血肿形成,一般3h内血肿周围水肿尚未形成,6~7h后出现水肿,仅靠血肿的脑组织坏死,出现不可逆损害,12h达到中度水肿,24h达重度水肿,随着深入的研究,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或超早期手术[3]。第24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手术时机过分等待病情的“稳定”,势必使多数患者失掉抢救机会,导致死亡。因此,对条件适合的病例,应该超早期或早期手术以清除血肿,及早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打破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4]。第25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本组病例发病后6h内手术19例;6~24h手术36例;24~72h手术8例;72h以后3例。存活48例,死亡18例,病死率(27.27%,18/66)。存活病例随访3~6个月后恢复情况:Ⅰ级:18例;Ⅱ级:20例;Ⅲ级:6例;Ⅳ级:4例;无植物生存。从本组结果分析,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死亡病例增加,存活病例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满意。第26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存活病例随访3~6个月后恢复情况:Ⅰ级:18例;Ⅱ级:20例;Ⅲ级:6例;Ⅳ级:4例;无植物生存。从本组结果分析,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死亡病例增加,存活病例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满意。第27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微骨窗开颅术的优点(1)创伤小:小切口约5cm,骨窗2.5~3cm,操作简单,显微镜下脑皮层切口1~1.5cm左右,直达血肿部位,入颅快,减压迅速,缩短手术时间,一般1h左右即可完成,因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2)在冷光源或显微镜下操作,术中视野良好,可直视下吸引、冲洗、止血彻底,能迅速解除血肿占位压迫及血肿分解产生的毒性物质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第28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微骨窗开颅术的优点(3)该术式避免了对脑皮层过多的显露,从而可减少手术本身所引起的脑水肿反应;尤其超早期或早期又可以使脑组织不可逆损伤减到最低程度。(4)根据术中病情可随时转为常规开颅手术。由于微创操作,不仅对降低手术死亡率有直接影响,而且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也有密切关系,术后患者脑功能保持在低手术前水平[5]。第29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本组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生存率高,总生存率72.73%(48/66),生活能自理病人38例(Ⅰ级:完全恢复18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20例),不失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第30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讨论残余血肿的处理残余血肿常发生于术中止血满意血肿清除术后,其机制不详。考虑可能与存在CVM或CAA及开颅术中止血不彻底,血肿清除不彻底有关[6]。结合病情术后及时复查头颅CT,若残留血肿超过25ml,可自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或从切口处重新穿刺血肿尿激酶溶解,反复冲洗引流、直至清除,必要时二次手术解除占位效应,引流管保留时间为24~72h,一般不超过7天。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管理创业计划书
- 2025年班主任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中学2025年初三模拟(5月)化学试题含解析
- 滨州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商丘学院《中医药论文写作及发表教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管理标准化汇报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校初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暑假末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临床研究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5G共址基站电磁辐射投诉监测实例分析与讨论
- 16-第六章-污染事故应急GIS-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课件
- 水轮发电机组盘车过程(方仲超)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试题
- 分户验收最大偏差、极差自动计算表
- 《管理会计》全套教案
- 河南师范大学通用模板课件
- GD87典管电子版完整
- 电动葫芦的安全操作措施
-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表(建筑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