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_第1页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_第2页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_第3页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_第4页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治疗也越来越普及。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用于治疗消化道早期癌,使得更多的消化道病变能够一次性地在内镜下大块完整切除。它可免除传统手术治疗风险,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手术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一)适应证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认为其适应证为只要无淋巴及血行浸润、转移,不论病灶位置及大小,ESD均能切除。1.早期癌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cm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地切除病变。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4.EMR术后残留或复发病变EMR术后残留或复发,采用传统的EMR或经圈套切除的方法整块切除病变有困难时选择ESD。ESD可以自病灶下方的黏膜下层剥离病灶,包括术后瘢痕、术后残留治疗组织或溃疡等病灶,避免分块EMR造成的病变残留和复发。(二)禁忌证(1)抬举征阴性:即在病灶基底部的黏膜下层注射盐水后局部不能形成隆起,提示病灶基底部的黏膜下层与肌层之问已有粘连,即肿瘤可能已浸润至肌层。(2)严重的心肺疾患。(3)心脏、大血管手术术后服用抗凝剂。(4)血液病。(5)凝血功能障碍者,在凝血功能没有得到纠正前,严禁ESD治疗。(三)术前护理1,患者准备(1)术前完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出凝血时间及血型检查、心电图等,如有异常,应予纠正后才能施行。(2)了解患者病情,包括既往史及治疗情况,既往内镜及相关检查结果。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医疗风险。(3)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尤其注意近期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和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有服用应停用7~10日后方可行ESD。(4)评估患者,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上消化道的ESD,术前15分钟给予口服祛泡剂,以消除胃内黏液气泡。(5)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吸氧。(6)术前常规禁食12h、禁水2h。(7)术前用药:术前按需可给予山莨菪碱10mg肌内注射,以(1)准备好止血器械,比如热活检钳、钛夹等。(2)密切观察手术视野是否清晰,有无出血。一旦发生出血,首先判断是少量渗血还是血管损伤后的喷血、并牢记出血的具体部位(3)安全、完整切除病灶后酌情用钛夹夹闭切口,防止出血或者迟发型出血的发生(4)注意有无穿孔或潜在的穿孔(五)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2)禁食、禁水,常规补液,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3)观察排便、腹痛情况和腹部体征,颈部有无皮下气肿。(4)术后复查胸片和腹部平片,了解有无纵隔气肿和膈下游离气体。如无异常,术后48-72h可以进食流食。(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优点(1)可以对较大病变实现一次性切除。(2)可以取得完整标本,有利于病理医师评价病变是否完整切除,局部淋巴结或脉管有无转移。(3)病变残留、局部复发率相对较低。(4)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脏器功能恢复迅速,可早期离床,经济实惠,其技术已被列为一种治疗早期胃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