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总结5篇_第1页
物理知识点总结5篇_第2页
物理知识点总结5篇_第3页
物理知识点总结5篇_第4页
物理知识点总结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物理的知识点总结5篇物理的知识点总结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fu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上面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考试成功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眼睛和眼镜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眼睛和眼镜内容的知识学习哦,供大家参考。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上面对眼睛和眼镜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物理知识,争取做的更好。

中考物理知识点:照相机和投影仪

下面是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内容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照相机和投影仪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以上对物理中照相机和投影仪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效的吧。

中考物理知识点: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学们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很熟悉吧,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在物理中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希望上面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哦,好好学习吧。

物理的知识点总结5一、静力学:

1、几个力*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max)—F(min)≤F合≤F(max)+F(min)。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

手段。

4、三力共点且*衡,则:F1/sinα1=F2/sinα2=F3/sinα3(拉密定理,对比一下正弦定理)

文字表述: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u=tanα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11、“二力杆”(轻质硬杆)*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12、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13、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

14、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15、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用“三角形”或“*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

①1T内、2T内、3T内、位移比:S1:S2:S3、、、、:Sn=1:4:9:、、、、n^2

②1T末、2T末、3T末、、、、、、速度比:V1:V2:V3=1:2:3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

SⅠ:SⅡ:SⅢ:、、、、:SN=1:3:5:、、:(2n—1)

④ΔS=aT2Sn—S[n—k]=kaT2a=ΔS/T2a=(Sn—S[n—k])/kT^2

位移等分:

①1S0处、2S0处、3S0处速度比:V1:V2:V3:、、、Vn=1:√2:√3:、、、:√n②经过1S0时、2S0时、3S0时、、、时间比:t1:t2:t3:、、、tn=1:√2:√3:、、、:√n③经过第一个1S0、第二个2S0、第三个3S0···时间比

t1:t2:t3:、、、tn=1:√2—1:√3—√2:、、、:√n—√(n—1)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速度

v(t/2)=(v1+v2)/2=(S1+S2)/2T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

中间时刻的速度v(t/2)=(v1+v2)/2

中间位置的速度

5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速度

前一半时间v1,后一半时间v2。则全程的*均速度:v=(v1+v2)/2[算术*均数]

前一半路程v1,后一半路程v2。则全程的*均速度:v=(2v1v2)/(v1+v2)[调和*均数]

6、自由落体

n秒末速度(m/s):10,20,30,40,50

n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

第n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

7、竖直上抛运动

同一位置(根据对称性)v上=v下

H(max)=[(V0)^2]/2g

8、相对运动

①、S甲乙=S甲地+S地乙=S甲地—S乙地

②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8、绳端物体速度分解

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10、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S=At+Bt^2

式中加速度a=2B(m/s^2)初速度V0=A(m/s)

即S=v0t+at^2/2则S'=v0+at

很明显S'(t)=v(t)说明位移关于时间的一阶导数是速度

11、小船过河:

⑴当船速大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d/v(船)

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最短s=dd为河宽

⑵当船速小于水速时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d/v(船)

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dv(水)/v(船)

12、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13、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

14、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

三、运动和力

1、沿粗糙水*面滑行的物体:a=μg

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α

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α—μcosα)

4、系统法:动力-阻力=m总a

5、第一个是等时圆

物理的知识点总结5篇扩展阅读

物理的知识点总结5篇(扩展1)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5篇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1一、力和运动

受力分析、物体的*衡及其条件,是每年必考知识点。

预计在2022年高考中,本专题内容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从近几年的试题难度看,本专题单独命题,难度可能不大,重在对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的考查,其中卫星导航、航天工程、宇宙探测、体育运动、科技与生活热点问题要特别关注。

二、动量和能量

安徽省高考对本专题的知识点考查频率非常高,每年必考,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考查难度较大。

“动量和能量观点是贯穿整个物理学最基本的观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多年的压轴题均与本专题知识有关。”杨坤预计,在2022年高考中,会继续延续近两年的命题特点,一种可能是以功——功率、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为考查热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掌握情况和初步应用的能力。另一种可能是与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电场和电磁感应等知识综合起来考查,题型以计算题为主。考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现代科技等问题,如传送带的功率消耗、站台的节能设计、弹簧中的能量、碰撞中的动量守恒问题等。

三、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从历年来试题的难度上看,大多属于中等难度和较难的题,考题常以科学技术的具体问题为背景,考查从实际问题中获取并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和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特别是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组合场中的运动,涉及运动轨迹的几何分析和临界分析,考查的可能性较大。

“2022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仍将突出对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考查,考查形式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计算题,选择题用来考查场的描述和性质、场力。”杨坤分析,计算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和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特别是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组合场中的运动,涉及运动轨迹的几何分析和临界分析,考查的可能性较大。其中电场和磁场知识与生产技术、生活实际、科学研究相结合,如示波管、质谱仪、回旋加速器、速度选择器和磁流体发电机等物理模型的应用问题要特别注意。

四、电磁感应和电路的分析、计算

在2022年高考中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可能是与其他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突出考查电磁感应、电路等部分内容。

考查的热点内容可能是滑轨类问题、线框穿越有界匀强磁场问题、电磁感应图像问题和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从近四年高考试卷知识点分布来看,高考对本专题的内容考查频率比较高,特别是电磁感应部分,每年必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安徽省高考试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也有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的。”杨坤分析,对电路的考查则经常是与实验考查相结合,对串并联电路考查较浅,对交流电的考查相对来说较少而且偏易,对电磁感应的考查相对来说难度偏大,而且经常与其他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不仅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掌握,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预计在2022年高考中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可能是与其他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突出考查电磁感应、电路等部分内容。”杨坤老师强调,考查的热点内容可能是滑轨类问题、线框穿越有界匀强磁场问题、电磁感应图像问题和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在考试说明的题例中增加了滑轨类问题的实例,这或许是一个信号,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五、高中物理常考知识点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