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看家乡的习俗_第1页
8我看家乡的习俗_第2页
8我看家乡的习俗_第3页
8我看家乡的习俗_第4页
8我看家乡的习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8我看家乡的习俗8.我看家乡的习俗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习俗,感受它给人们带来的丰富文化生活;

2.知道不同地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感受当地习俗的变化;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以及倾听能力和表达能

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4.反对封建迷信,崇尚科学。

教学重点:

学生在自己对风俗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等方式去了解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感受当地习俗的变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介绍家乡风俗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从他们稍懂人事开始,其实已经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传统文化习俗的熏陶,特别以节日的熏陶为主,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每个学生都有亲自经历,对这些节目的风俗有一定的了解,在介绍家乡风俗就有话可说了但只是较为简短地介绍风俗,要想全面地了解及对家乡的独特风俗作进一步的把握,这就成为本堂课的一个重点解决的问题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

1.读诗词,猜节日,谈风俗(1)《竹枝词》清陈勉襄

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送多。拜罢嫦娥斟月下,芋香啖遍更香螺。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目?谈到什么风俗?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嘬香螺。(2)《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目?谈到什么风俗?生: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春联。(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目?谈到什么风俗?生:重阳节。登高,放风筝,插茱萸。2.诗句节日连连看

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1)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2)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国亡身陨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3.小结:

诗人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每首诗都富有浓重的生活气息。

二.家乡风俗知多少

1.“十里一风,百里一俗〞,什么是风俗?风俗指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2播放一组节日(端午节、冬至、元宵节)的图片。

三.我说风俗

1.“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岭南地区的风俗景观像一幅文明多彩的画卷。

师:我们看看书本36页给我们介绍了广东的三个习俗,一是冲凉;二是喝凉茶;三是逛夜市。

2.成果汇报,介绍家乡的习俗

(1)相信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已经搜集或是调查好家乡的习俗了,现在请学生代表来发言。(2)老师会评出最正确讲解员和最正确听众,最正确讲解员的要求是表达明白,声音响亮,语

言生动,最正确听众的要求是坐姿端正,认真倾听。

四.好坏习俗我能辨

1.“月是家乡明,酒是家乡醇〞,它牵动着我们的情思,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但并不是所有的风俗都是好的,欣赏故事《奶奶的两个习惯》《奶奶的两个习惯》:

丹丹的奶奶有两个习惯:一是每天都要到市场上买一些鲜花回家;二是每天都要在家里烧香拜神。丹丹很爱奶奶,可有时也会由于奶奶的习惯和她闹别扭。

有一天,奶奶生病了,可她不愿去医院看病,而是每天烧香拜神,祈求神灵保佑。眼看奶奶的病情日渐严重,丹丹和爸爸赶快送她上医院。经过住院治疗,奶奶的病情渐渐好了。

此后以后,奶奶的生活习惯渐渐地发生了改变,烧香拜神的事渐渐地减少了,可鲜花还是照样买。

(1)这样的情景你们有没有见过,你有什么评价?生:见过

(2)遇到类似这样的状况,你是怎么做的?生:劝说不要这样做,没用的,是封建迷信的活动2.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好的习俗?放鞭炮,劝酒,闹婚等、

3.作为一位文明的小学生,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习俗?

①正确对待民风民俗;②尊重当地的礼仪;③对于迷信活动应当加以抵制。

五.习俗换新衣

1.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一些习俗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一些新的习俗也开始出现了。例如:光盘行动、把剩菜打包回家、母亲节送花、出外过新年。2.完成书本38页的“小调查〞。

六.作业布置

根据这节课所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