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_第1页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_第2页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_第3页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_第4页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至xx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目录1、工程概况-------------------------------------------21.1概述-----------------------------------------------21.2地形、地貌与地质-----------------------------------21.3气象、水文条件-------------------------------------21.4工程特点-------------------------------------------22、本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33、应急预案的级别--------------------------------------34、应急预案启动涉及的事故内容--------------------------35、应急预案的起动前提----------------------------------36、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37、应急预案的终止--------------------------------------48、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49、应急计划的建立--------------------------------------610、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811、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10xx至xx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现结合本单位施工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处理预案。1、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本标段路线起于xx市与xx县的交界线老岭村西、省道S234的东侧,于同期规划的焦作至桐柏高速叶县至xx段相连接,起点桩号为K100+000向南经刘岗西、汪庄东、焦林西、曹湾村西、于汪口村和大江庄之间穿过、经岳庄东继续前行,于史庄东附近抵达本标段终点,接焦桐高速xx段№.2起点(K106+000)。路线全长6.000Km,沿线经过的行政村划属驻马店市象河乡。本标段全长6.000Km,土石方总量为127.426万m3。2.地形及地质条件项目所在区域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地貌均有分布,属于组合型地貌类型。地势基本是中间高,东北、西南两隅低平。桐柏山余脉在县境内呈“S”形走向,形成南阳盆地东缘的脊背地带和江、淮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线路所在北起xx县东北部象河乡,南至王店乡,线路穿越的地貌类型有:垄岗及丘陵山地、山前平原、河谷三种地貌类型。本标段处于起点至象河一带为山前平原,海拔150~200m之间。象河以南至终点的广大区域为低山和丘陵地带,海拔在130~240m之间,相对高度为50~100m。3.沿线水文情况线路所经地区属江、淮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区域内主要水系有:象河、桃花店河、梅林河、贾楼河、柳河及霍庄水库、小河水库、火石山水库等。沿线河流均无通航规划。区域内地下水埋深随不同地貌单元而变化,水质较好,可直接饮用,地下水一般可作为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沿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新第三系孔隙。裂隙承压水及山地基岩裂隙、岩溶水三类。4.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地处于亚热带与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低气温为-20.5℃,极端最高气温41.5℃,,最冷月平均气温1.1℃,最热月平均气温27.9℃;年平均降雨量960mm,降水四季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年平均日照射时数1955~2283小时;历年平均风速2.5~4.2m/s,最大平均风速15~19.1m/s,极大风速每秒40m以上。2、本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单位员工的工作和施工现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3、应急预案的级别根据本经理部生产的特性,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其有害影响通常只局限在一个单位界区之内,不会影响到界区以外,故本应急预案按ⅠΙ级进行制订。4、应急预案启动涉及的事故内容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内发生:4.1火灾;4.2中毒4.3深基坑开挖塌崩;4.4爆破事故;4.5高架施工坠落;4.6其它生产性重大安全事故;4.7不可预见突发性事件;4.8应急总指挥认为必须启动应急预案的。5、应急预案的起动前提施工场区发生重大事故前兆或发生评估预测为:5.1死亡数在1人以上;5.2直辖财产损失在1万元以上;5.3对施工场区外的影响有明显的破坏或人身伤亡。6、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出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现场的特性,执行应急反应行动.根据事态的发展需求,及时启动协议应急救援资源和社会应急救援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7、应急预案的终止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预案实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并确保未授权人员不会进入事故现场;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局面已无法控制和挽救的,场内相关人员已经全部撤离;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的发展状态认为必须终止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下达应急反应终止令或授权事故现场操作副组长明确应急预案终止的决定。8、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8.1焦桐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附表一(紧急预案领导小组)8.2焦桐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框架图:二级应急反应组组织机构框框架图序号反应组织机构负责人社会应急救援公公共资源协议应急救援资资源1消防营救组拨打119各施工队2医疗营救组拨打120各施工队3伤员营救组拨打120各施工队4现场临时医疗组组各施工队5消防灭火组各施工队6保卫疏导组各施工队7物资抢救组各施工队8抢险物资供应组组各施工队9后勤供给组各施工队10现场指挥调配各施工队8.3焦桐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能和职责8.3.1事故现场紧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能和职责:a、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b、现场事故评估;c、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d、控制紧急情况;e、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f、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g、指挥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8.3.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b、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8.3.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b、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8.3.4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a、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b、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8.3.5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b、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8.3.6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8.3.7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a、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b、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8.3.8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b、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8.4安林项目经理部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构成8.4.1事故现场紧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部经理担任;项目经理因长期不在,故组长由常务副经理担任;8.4.2伤员营救组由综合部长担任组长,副部长任副组长,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8.4.3物资抢救组由物资部负责,施工员、仓库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8.4.4消防灭火组由保卫处负责,施工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8.4.5保卫疏导组由保卫处负责、后勤人员和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8.4.6抢险物资供应组由机电物资部负责,仓库管理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8.4.7后勤供给组由总务负责,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8.4.8现场临时医疗组由调度负责,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9、应急计划的建立9.1危险源的风险评估焦桐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危险源的风险评估,附表二(风险评价)。9.2应急反应行动的资源配置根据焦桐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所在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反应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反应能力,配置了合理的应急反应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附表三(物资和人力资源配备情况)。9.3建立危险辩识体系附表四(危险辨识排查表)。9.4应急报警机制应急报警机制由由应急上报报机制、内内部应急报报警机制、外外部应急报报警机制和和汇报程序序四部分组组成。9.4.1应急急上报机制制通过危险辩识体体系获取危危险源突显显特征后,第第一时间报报告项目经经理部施工工现场负责责人,施工工现场负责责人应立刻刻向紧急预预案领导小小组组长报报告,由组组长决定是是否启动应应急预案。9.4.2内部部应急报警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后后,二级应应急反应组组织启动,并并拉响应急急反应警报报,通过广广播通知项项目部相关关人员以及及事故现场场的全体人人员进入应应急反应状状态,应急急反应组织织进入应急急预案及应应急计划实实施状态。9.4.3外部部应急报警警机制内部报警机制启启动的同时时,按紧急急预案领导导小组组长长的部署,立立即启动外外部应急报报警机制,向向社会公共共救援机构构报警。9.4.4汇报报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事故上报规规定和行业业事故上报报制度,依依照程序向向上级相关关主管部门门汇报。9.5焦桐经理理部通讯体体系使用手手机、对讲讲机、高音音广播等为保证应急救援援系统的各各个机构之之间有效地地联系。建建立有效的的通讯体系系,其体系系应考虑的的因素有::9.5.1应急急人员之间间;9.5.2事故故指挥者与与应急人员员之间;9.5.3应急急救援系统统各机构之之间;9.5.4应急急指挥机构构与外部应应急组织之之间;9.5.5应急急指挥机构构与伤员家家庭之间;;9.5.6应急急指挥机构构与上级行行政主管部部门之间;;9.5.7应急急指挥机构构与新闻媒媒体之间;;9.5.8应急急指挥机构构与认为必必要的有关关人员和部部门之间。9.6受影响区区域的疏散散机制在对施工现场周周边情况的的摸查基础础上,应确确立事故现现场外影响响区域的疏疏散路线和和方向,形形成行之有有效的疏散散通道网络络。应急反反应状态时时,由应急急总指挥决决定下达应应急反应疏疏散令。保保卫疏导组组引领受影影响区域的的居民从疏疏散通道网网络疏散、撤撤退。9.7交通管制制机制交通管制机制由由事故现场场警戒和交交通管制两两部分构成成。9.7.1警戒戒事故发生后,对对现场周边边必须警戒戒隔离。其其任务和作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维护现场秩秩序、防止止外来干扰扰、尽力保保护事故现现场人员的的安全等。9.7.2交通通管制事故发生后,及及时通知交交警部门,对对事故发生生地的周边边道路实施施有效的管管制,其主主要目的是是为救援工工作提供畅畅通的道路路。10、应急预案的培培训与演练练。10.1应急反反应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急计划确立立后,按计计划组织公公司总部和和施工场区区的全体人人员进行有有效的培训训,从而具具备完成其其应急反应应任务所需需的知识和和技能。二二级应急组组织每半年年进行一次次培训。新新加入的人人员及时培培训。10.2培训的的内容:灭灭火器的使使用以及灭灭火步骤的的训练;个个人的防护护措施;对对危险源的的突显特性性辩识;事事故报警;;紧紧急情况下下人员的安安全疏散;;各各种抢救的的基本技能能;应应急救援的的团队协作作意识。10.3培训目目的:使应急救援人员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法规所列出出的事故危危险和应急急责任。11、应急预案实施施终止后的的恢复工作作。应急预案实施终终止后,应应采取有效效措施防止止事故扩大大,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