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一台模型计算机的设计_第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台模型计算机的设计_第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台模型计算机的设计_第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台模型计算机的设计_第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台模型计算机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一台模型计算机的设计一、教学目的、任务与实验设备教学目的〔1〕融会贯穿本课程各章节的内容,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联系的认识,加深计算机工作中“时间—空间〞概念的理解,从而清晰地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2〕学习设计和调试计算机的根本步骤和方法,提高使用软件仿真工具和集成电路的根本技能。〔3〕培养科学研究的独立工作能力,取得工程设计与组装调试的实践和经验。2.设计与调试任务〔1〕按给定的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在所提供的器件范围内,设计一台微程序控制的模型计算机。〔2〕根据设计图纸,在MAX+PLUS平台上进行仿真,并下载到EL教学实验箱上进行调试成功。〔3〕在调试成功的根底上,整理出设计图纸和其他文件。包括:①总框图(数据通路图);②微程序控制器逻辑图;②微程序流程图;④微程序代码表;⑤元件排列图〔或VHD程序清单〕;⑥设计说明书;⑦调试小结。实验设备PC机一台EL教学实验箱MAX+PLUSⅡ配套软件二、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本模型机是一个8位定点二进制计算机,具有四个通用存放器:R0~R3,能执行11条指令,主存容量为256KB。数据格式数据按规定采用定点补码表示法,字长为8位,其中最高位〔第7位〕为符号位,小数点位置定在符号位后面,其格式如下:数值相对于十进制数的表示范围为:-1≤X≤1―2―7指令格式及功能由于本模型机机器字只有8位二进制长度,故使用单字长指令和双字长指令。⑴LDRRi,D格式7432100000Ri不用D功能:Ri←M〔D〕STRRi,D格式7432100001Ri不用D功能:M〔D〕←〔Ri〕ADDRi,Rj格式7432100010RiRj功能:Ri←〔Ri〕+〔Rj〕SUBRi,Rj格式7432100011RiRj功能:Ri←〔Ri〕-〔Rj〕ANDRi,Rj格式7432100100RiRj功能:Ri←〔Ri〕∧〔Rj〕ORRi,Rj格式7432100101RiRj功能:Ri←〔Ri〕∨〔Rj〕MULRi,Rj格式7432100110RiRj功能:Ri←〔Ri〕×〔Rj〕转移指令格式7432100111条件不用D功能:条件码00无条件转移PC←D01有进位转移PC←D结果为0转移PC←D结果为负转移PC←D⑼INRi,Mj格式7432101000RiMj其中Mj为设备地址,可以指定四种外围设备,当Mj=01时,选中实验箱的二进制代码开关。功能:Ri←〔Mj〕⑽OUTRi,Mj格式7432101000RiMj当Mj=10时,选中实验箱的显示灯。功能:〔Mj〕←Ri⑾HALT〔停机指令〕格式7432101000不用不用功能:用于实现停机。三、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1)选定CPU中所使用的产要器件;(2)根据指令系统、选用的器件和设计指标,设计指令流的数据通路;(3)根据指令系统、选用的器件和设计指标,设计数据流的数据通路。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实质上是不同的数据流在控制信号作用下在限定的数据通路中进行传送。数据通路不同,指令所经过的操作过程也不同,机器的结构也就不—样,因此数据通路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数据通路的设计,也就是确定机器各逻辑部件相对位置的总框图。数据远路的设计,目前还没有非常标准的方法。主要是依据设计者的经验,并参考现有机器的三种典型形式〔单总线、双总线或三总线结构〕,根据指令系统的要求,可采用试探方法来完成。其主要步骤如下:(1)对指令系统中的各条指令进行分析,得出所需要的指令周期与操作序列,以便决定各器件的类型和数量。(2)构成一个总框图草图,进行各逻辑部件之间的互相连接,即初步确定数据通路,使得由指令系统所包涵的数据通路都能实现,并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3)检验全部指令周期的操作序列,确定所需要的控制点和控制信号。(4)检查所设计的数据通路,尽可能降低本钱,简化线路。以上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以便得到一个较好的方案。图1给出了一个没有考虑乘法除法指令操作的总框图参考方案,注意,在此方案确定之后,应该检查所选用的各个器件是否满足数据通路的要求。实际上,数据通路的设计与器件的选择应同时进行而不能别离地工作。其次,接入总线的器件都要有三态输出,以便与总线连接。另外,在信息传送过程中应当注意器件原码和反码输出的配合关系。图1所示的方案采用单总线结构,使用的许多器件都是三态输出,这种方案便于总线的连接和扩展,但缺点是指令和数据的传送都要经过总线,因此对总线的使用权就要分配得当。另外,执行算术逻辑指令时,先将第一个操作数由通用存放器Ri送至缓冲存放器DR1,然后再由通用存放器Rj取第二个操作数送至缓冲存放器DR2,之后送往ALU进行运算。显然,执行—条算术逻辑指令的时间相应要长一些。图1模型机数据通路框图四、微程序控制器数据通路框图—旦确定,指令流与数据流的通路也就随之最后确定,因而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大局部结构也就确定下来了。图1中各功能器件上还标注了控制点及其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就是微程序控制器进行设计的依据。1.微指令格式微指令格式建议采用水平型微指令,微命令编码采用直接表示法和分段直接译码法相结合的混合表示法,以缩短微指令长度。后继地址采用断定方式。微指令格式如下:控制字段判别字段下址字段同学们应根据本模型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各字段的长度。微程序控制器根据微指令和微程序的长度,确定控制存储器需选用几片EPROM〔2716〕用位扩展方式组成。3.微程序设计将机器的全部指令系统采用微指令序列实现的过程,叫做微程序设计。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11条机器指令应当对应11个微程序。微指令格式确定后,微程序的横向设计在于正确地选择数据通路,纵向设计在于确定后继微指令地址.事实上,微程序设计的关键在于纵向设计,即如何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通常的做法是先确定微程序分支处的微地址,因为微程序分支处需要进行判别测试。这些微地址确定以后,就可以在一个“微地址表〞中把相应的微地址单元填进去,以免后面的设计中重复使用而未发现,以致造成设计错误。五、输入输出输入输出是人机联系的重要手段,输入可采用开关、键盘等方式,输出可采用字符显示或打印输出等方式。考虑到本钱与设备因素,本模型机采用最简单的二进制开关输入和发光二极管显示的方法,换句话说,本模型机中只使用两种“外部设备〞:一种是二进制代码开关,它作为输入设备;另一种是发光二极管,它作为输出设备。本设计为了节省器件,输入输出时可以不设置专门的数据缓冲存放器。例如输入时,二进制开关数据直接经过三态门送到总线上,只要开关状态不变,输入的信息也就不变。输出时,将输出数据送到数据总线BUS上,驱动发光二极管进行显示。如果采用正规的输入输出方法,可采用相应的器件构成接口电路。六、组装与调试元器件的布局与连接由图1看出,数据通路一旦确定之后,在调试过程中将会很少有变化。因此从组装和调试的角度来看,模型机总框图可划分为如下三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1)运算器、存储器和系统总线(2)时序产生器(3)微程序控制器本模型机所使用的器件较多,布线的工作量相当大,希望同学们认真、细致地工作。元器件布局的一般原那么是尽心能地按功能电路相对集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各器件之间的连线较短,同时也便于组装和调试.为了安装和调试检查方便,集成电路应当以相同方向排列。通常总是把集成电路片的定位缺口向左,此时它的电源脚在左上角,接地脚在右下角。这种排列有利于设置电源线与地线。规整的布线不仅对调试维修带来方便,也可以保证线路可靠地工作,任何马马虎虎的接线将会给调试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在布线前必须对布线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分调试按功能模块进行分调是实现总调的前提和根底,因为只有各功能模块工作正常后,才能保证全机的正确运行。为此必须—步一个脚印、精心做好分调试,切不可赶急图快,以免在未做好分调的情况下进入总调,而最后又不得不返回头来重新分调。分调的重点放在时序产生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上。总调当各模块分调正常后,可将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线接到相应的功能部件中去,转入全机总调试。总调的第一步,事实上是检查全部微程序流程图。方法是用单步方式读出并执行微指令。进行的顺序是:先执行控制台指令的微程序流程图,然后执行机器指令的微程序流程图。当全部微程序流程图检查完毕后,如果存储器和运算器功能执行正确,就算总调第一步完成。第二步是在内存中装入包括有全部指令系统的一段程序和有关数据,进一步可采用单指令方式或连续方式执行,以验证机器执行指令的正确性。第三步是编写一段表演程序,令机器运行。第四步是运行指导教师给出的验收程序。如果通过,就算大功告成。

本科生学位论文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姓名:指导教师: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年级:完成时间:

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多媒体不再是传统的辅助教学工具,而是为构造一种新的网络教学环境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于教育社会化来说,多媒体网络是一种更理想的传播工具。多媒体本身具有:融合性、非线性化,无结构性、相互交涉性、可编辑性、实时性等特点;同时运用在教育教学上又有其特长:利于信息的存储利用、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工具、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多种的形式,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效果。立足未来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试验。[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资源共享多媒体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人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自然贴切地表达、传播、处理各种视听信息,并具有更多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当今多媒体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词,但人们对于它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它在教育教学方面如何更好应用,未知的因素还很多。

一、多媒体的教育特长任何一种媒体不管其怎样先进,它只能是作为一种工具被应用到教育领域,能不能促进教育的改革,。。。。。。应当吸取教训,加强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多媒体的特性及其教育特长,以便更好地在教育领域开发应用多媒体。

1、多媒体的特性

(1)融合性多种符号系统的融合是多媒体的特性之一,多媒体的这一特性区别于过去媒体符号系统的单一性或复合性。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不是将符号系统叠加,而是具有整体性的融合。

(2)非线性化,无结构性因为多媒体是在超文本、,其组合结构是固定的、不变的。

(5)实时性多媒体信息中的声音、活动视濒、动画于时间有密切联系,对它们进行呈现、交互等集成处理是实时的。在显示某一主体内容时,其视听信息具有同步性。

2、多媒体的教育特长

(1)信息的存储利用便利多媒体特别是多媒体WWW网络信息的存储、提取、双向传输非常便利,它应用于教育,更利于教学信息传播机制的建立。

(2)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在培养学习者发散性思维方面…………或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3)促使学习个别化的实现多媒体WWW网络有利于个别化的实现。因为学习者各人需求、学习经验、认知程度等不同,学习方法也有差异,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多角度多层次性,不具有固定的学习目标和既定学习路径,学习者可以自定学习路径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四、迎接信息时代,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网络教学传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首先必须认清以下问题:

(一)多媒体不等于光盘化

。。。。。。由于人们认为这就是多媒体,因而也就将多媒体作为一种更完美的形象化教具。

(二)多媒体不是CAI的延伸

日本视听教育协会编著的《日本教育中的多媒体小史》超媒体的开发一节中指出:在超媒体的开发方面,有两种考虑方法:一种是把重点放在超媒体发展的原始起点和特长上,编制"无结构"的教材的思考方法;另一种是把映像和声音加入迄今为止的CAI的思考方法。然而,如果考虑到超媒体的特长的教育意义,便不用说,是考虑前者的好。我认为它与CAI有两个差异:

1、以不同的教育观为指导CAI延用了传统的教学观,对不同的学习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