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古诗34首选择题练习附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1.gif)
![2023古诗34首选择题练习附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2.gif)
![2023古诗34首选择题练习附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3.gif)
![2023古诗34首选择题练习附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4.gif)
![2023古诗34首选择题练习附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f51091d8cedc6c60ca25295addc0a3b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古诗34首选择题练习附答案
2023中考34首古诗词练习题
一、《关雎》
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幽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B诗中其次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二、《蒹葭》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D)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猛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觅“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相关知识链接:赋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凑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依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一致、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
1
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赋体中,特别是堂皇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相互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如《七月》表达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比
比就是类比(赋比兴中比的意思是类比,不同于网络上流传的比喻,其中类比与比喻的详细区别请另行查询,这里不作赘述)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一般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显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显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诗经》中比的运用很广泛,比较好理解。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状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加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显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三、《观沧海》曹操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B)A、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B、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终又落入沧海
2
解析:此句是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所以在翻译时两句要合成一句: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D)
A.这首诗通过写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浮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峙,树木繁茂,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清闲自满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解释:C答案中的“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7、以下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恬静,心就会远离喧嚣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清闲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8、以下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
3
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迷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9.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C.“采菊东篱下,清闲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清闲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10.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C)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白“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清闲自满之“情〞。1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
4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嚣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幽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微弱的内心感受。1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C.“欲辨已忘言〞说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本诗语言清爽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A、“望〞字将送行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D、这首诗,通过送行友人,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2、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行的地点,其次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一致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6、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
5
A“望〞字将送行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行友人,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7、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行的地点,其次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抺眼泪。
六、《次北固山下》王湾
1、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C)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其次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浮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6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迷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擦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8、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D)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当使用上扬的语调,表达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冲动的心情。9、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C、尾联诗人慨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风景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10、以下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说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十分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放眼山川的广阔博大的胸
7
襟。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要去的路途,其次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状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家乡洛阳。七、《使至塞上》王维
7.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B)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访的目的。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独特壮阔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凄怆、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对都护的称赞。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本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燕、孤烟、长河、落日为对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独特,气势博大。
8
B颔联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
C颈联描写边塞独特宏大的风光。诵读时应当使用急促的节奏,消极、悲凉的语调,表现劲拔、坚毅之美和苍茫之感。
D尾联写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语透雄豪,既见军情紧急,又见诗人对战事的关心。
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确凿的一项为哪一项(C)A、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C、诗人可怜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表达诗人内心可怜的深切和真挚。
九、《行路难》李白
9、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诞的笔法,营造了开心的宴饮气氛,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终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十、《望岳》杜甫
9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巧妙秀丽和雄伟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D)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巧妙风景,抒发仰慕称赞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9、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其次句,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非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巧妙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作风高亢,特别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十一、《春望》杜甫
8、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萧瑟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10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全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9、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渴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由于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穿,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猛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10、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A)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缺不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宝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穿而不平直沉重含蓄而不浅露。
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A、这是诗人幽默诙谐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11
D、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猛烈生气。
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十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A、“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风景。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C、诗中的“天街〞是指广阔的街道。D、这首诗风格清爽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2、对“烟柳满皇都〞所说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A.早春B.仲春C.暮春D.初夏3、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
A“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风景。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对早春的珍爱之情。C诗中的“天街〞是指广阔的街道。D这首诗风格清爽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十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李商隐
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C)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
12
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想,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心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2、请选出以下对本诗讲解有误的一项(A)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追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追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境遇艰难,但依旧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3、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C)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想,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13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心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9、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C)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萧瑟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了。
B.颔联示意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活力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4节《西部地区》听课评课记录4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II)》听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道口算题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2.2《完全平方公式》听评课记录1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 2025年水利管理及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合伙开餐饮餐馆项目协议书范本
- 融资咨询代理协议书范本
- 网络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202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DB15T 2058-2021 分梳绵羊毛标准
-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对比论证 课件14张
- (高职)银行基本技能ppt课件(完整版)
-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7.4 实践与探索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 山东省莱阳市望岚口矿区页岩矿
- 《普通生物学教案》word版
- 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告知承诺书
-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培训课件
- 猴车司机试题
- 剪力墙、楼板开洞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