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合集:最后一课_第1页
2021年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合集:最后一课_第2页
2021年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合集:最后一课_第3页
2021年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合集:最后一课_第4页
2021年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合集:最后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珍惜平日里的一分一秒,有志者,事竟成。只有志而不努力永远不会到达最终的目的。下面课件为您推荐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合集:最后一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小说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教学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教学方法]概括、讨论与点拨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投影出示国、亡国奴的解释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即将亡国时,当这个民族的人民即将成为亡国奴时,当他们学习自己国家语言的权利都被剥夺时,人们的心情将会怎么样呢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为了奴役中国人民,日本人在东北强制中国人学习日语,给中国人灌输自己是日本统治下的满州人的思想,想从思想上彻底的奴役中国人,把中国人变为他们的奴隶,现在回想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感到屈辱,痛苦,仇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二、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1、投影出示作者及写背景。2、投影出示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今天我们将主要由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三、检查预习,正音正字。投影出示生字词四、深入探讨阅读课文,投影出示阅读要求。1、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角度归纳)其一,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其二,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其三,老师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其四,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教室里有一种严肃的气氛。2、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对什么的思想感情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请大家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来谈小弗郎士的变化。A、小弗郎士本来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他总是想着逃课,去找鸟窝,去溜冰,最讨厌课本,觉得它们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而现在他觉得它们都是他的好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B、以前他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很严厉的人,现在他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开始理解和同情韩麦尔先生,甚至敬仰先生的人格,“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C、对于祖国,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一开始并没有失去国土的悲痛,没有爱国的意识,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还觉得比学习有意思,而在最后一堂课上他懂得侵略者的意义,懂得去仇恨普鲁士的侵略者,说他们是“坏家伙”,成长为了一个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3、是什么让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他的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国的惨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进了他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4看来韩麦尔先生对于小弗郎士的影响非常大。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结合具体内容来谈。学生谈时提醒自己思考准备回答的同时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进行反驳。教师调控为三种理解。a、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b、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他工作40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节课又一节课,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的难受,他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以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对自己从前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反省,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这些都足以证明韩麦尔先生对于祖国的热爱。(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注意最后一部分,韩麦尔先生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最后一部分,作者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来刻画韩麦尔先生语言“我的朋友们啊”、“我——我——”;神态“脸色惨白”“呆在那里”;动作转、拿、使、写、靠、做手势。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结合讨论,有感情的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6、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无论是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还是原本普通的韩麦尔先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如此深入刻画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形象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作者借助于对最后一课的描述,深入的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侵略者的仇恨。五、拓展延伸1、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知道给让小弗朗茨和韩麦尔带来痛苦的是普鲁士。普法战争实质上是由法国发动的,其结果是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长驱而入,最后法国由侵略战变成了保卫战。说到底给小弗朗茨和韩麦尔带来痛苦的是什么出示投影。2、战争只会给人民带来身体的摧残,给人民带来心灵的伤害,使家园被毁,使国家贫穷,使人间变成地狱。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因此我们更不能忽视潜在的危机。出示投影日本小学生关于战争的惊人预言。3、投影为了避免将来我们也成为亡国奴,现今我们该怎样做4、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明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振兴中华保卫祖国的历史重担就落在我们肩上了。最后一课都德(法)环境(时代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敬仰人物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唤醒贪玩、不爱学习、幼稚普通教师、不大负责任的人情节变懂事、爱学习、爱祖国爱国志士情感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教学反思《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钱学森的人生历程。2、学生学会自我感悟,能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在教学中说、读、悟结合。3、在整个教学中始终贯穿着良好的价值观的熏陶,让学生有深度地、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教学过程一、从世界上的一些伟人进行生活化的导入1、你认识图片上的这些人吗请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安徒生(世界童话之父)、诺贝尔(世界炸药之父)、贝多芬(世界音乐之父)、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2、出示钱学森年轻时、年老时的图片,也请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幻灯显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火箭之王)那钱学森到底为中国作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呢学生自学以下资料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3、资料上只是从1956年开始介绍的,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之前的学习工作是怎样的呢在美国的20年他是怎样度过的呢请打开课本52页。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用世界上学生熟知的伟人来唤起学生的旧有经验进行导入,并训练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思维概括能力,通过资料的自然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同时,又留有空白,为下一个学习活动的开展埋下伏笔。自然,流畅,学生不知不觉已经进入文本的情境中。)二、检查预习,自学和概括1-4自然段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能利用以下一些词语,大致讲讲钱学森在美国的学习、工作经历。词语如下深造拜读门下博士得意门生第一流终生教授肩负权威卓越先驱创始人(学生自学5分钟后,先同桌互说,后集体交流)(过渡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待遇是十分丰厚,工作条件是非常优越,有现代化的实验室,还有高级别墅、名贵轿车、高薪,最关键的是,他已经是美国科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事业也将在美国政府的重视下如日中天。)2、显示一位美国海军次长的话,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指名读、读出语气)但他又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指名读、读出语气)自己再自由读读,你有什么体会(过渡美国是什么国家想必大家也有所知道。他们自以为手中拥有霸权,他们是说得出、做得到的。)(设计意图巧妙地以描写钱学森的重点词语,来简要介绍他在美国的学习生活经历,既自学运用了词语,又初步整体感知了课文的1-4自然段。再通过美国海军次长的话的品味,产生情感上的对比,初步进入文本价值的理解中。)三、了解美国政府对钱学森的阻挠行为1、迅速浏览课文,美国政府在针对“钱学森的回国问题”上,他们又采取了哪些非人道的做法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说一说。①他们对钱学森进行恐吓,非法搜查了他的住处,进行人格诬蔑。②他们非法逮捕了钱学森,并关押了15天。③他们监视钱学森的生活,屡次来捣乱和对住处进行检查。小结整整五年,钱学森处于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身心饱受折磨。这就是自诩为自由国度的美国的人权和民主。2、特别要提的是,作为一名世界闻名的的科学家,在1950年9月,钱学森竟然被美国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送到一个孤岛上关押了15天,对于视时间为生命,视荣誉为生命的钱学森来说,他在狱中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请大家走进钱学森的内心,想一想,用第一人称“我”说一说。3、小结但是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再次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简要了解美国政府对钱学森的阻挠,反向衬托出钱学森的人物形象。同时抓住关键句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发挥想象,创造性的理解文本。同时始终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展开教学。张弛结合,学生在逐步进入价值和思维的发展中。)四、感受钱学森的眷恋之心。1、课文不止一处,通过他的行动和心理想法写出了钱学森的这颗眷恋之心,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5-15自然段,划出来关键语段,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准备集体交流。①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其他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钱学森的内心想法。③整整五年中,钱学森居无定所,随时准备回国。2、他的儿女理解父母的做法吗他们会怎样问而钱学森又会怎样回答(同桌之间模拟角色进行对话训练。指名两对集体交流)3、你能用短语来概括一下钱学森的这颗眷恋之心吗小结拳拳爱国心(过渡正是这拳拳爱国心使钱学森想方设法、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国的征程。请同学们读读第5、15自然段,看看还有什么牵动着钱学森回国的情思)4、感受钱学森的浓浓骨肉情。①学生自由表述。②出示钱学森的家信儿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已经有十个春节不能陪伴二老于身旁,不能尽孝于膝下。只好将思念和祝福之心诉诸信函,寄往二老身旁。二老见信如见儿面,权当儿在父母身边,与二老共进年夜饭,共度团圆年……(教师范读,学生品味)③小结牵动着钱学森的心的还有“浓浓骨肉情”。(设计意图这个学习活动是整个学习活动的重点,通过对文本重点语段的品读,紧抓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钱学森的眷恋之心。同时,挖掘文本的深度内涵,不局限于简单的“爱国的层面”,综合理解他的内心,不过分神话他,创造性地理解钱学森的“思念父母、故土”情怀,展现一个有血有肉、富含情感,活的钱学森。还通过设计钱学森与子女的对话的情境演示,使学生能进一步走进钱学森的内心,在有梯度的理解人物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五、情感的延伸,有度的拓展1、正因为这“赤子情怀”,所以钱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