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乡镇社区传染病报告管理提纲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内容与要求三、工作流程四、医疗卫生人员自我防护2020/11/32一、基本概念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是我国及我省目前主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11/33一、基本概念2.法定传染病:指《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目前共39种。①甲类传染病(2种)②乙类传染病(26种)③丙类传染病(11种)2020/11/34一、基本概念3.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指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定管理的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病人2020/11/35一、基本概念临床诊断病例:通常指医生根据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体检、血常规、尿常规检查等)结果、结合相关诊断标准和规范作出诊断的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通常指运用病原学、血清学等特异性诊断方法、结合相关诊断标准和规范作出诊断的病例。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阳性检测值:本规范中仅指艾滋病(HIV)初筛阳性检测结果。2020/11/36一、基本概念4.暴发:指在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病例。这些病人大多来自同一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多数病人发生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5.流行:当某个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的发病率水平或散发发病率的若干倍(3~10倍)时成为流行。2020/11/37一、基本概念6.流行病学相关性: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或有过密切接触;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具体判断需由医疗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或由疾控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判断。2020/11/38一、基本概念7.网络直报:指各级医疗卫生系统(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其他相关单位)的用户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传染病和其他卫生信息的工作。8.属地化管理:指传染病报告实行所在地县级主管部门管理的管理方式。9.首诊负责制:即由首次接诊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再由本单位传染病网络直报员进行网络直报的规定。2020/11/39网络直报系统吸取SARS的深刻教训;国家于2003年底初步建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通常简称网络直报系统;2004年1月启动试运行;2004年4月正式全面运行。2020/11/31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建设完成了以下核心业务系统SARS直报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突发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专病监测系统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肺结核管理信息系统HIV/AIDS专报系统2020/11/311实现了传染病个案管理2020/11/312二、基本内容与要求㈠基本任务1.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责任和义务。2.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安排经费和人员,明确职责;3.承担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制定本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方案,并依法认真组织实施、评估、管理本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020/11/313二、基本内容与要求㈠基本任务5.对本单位医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义务的教育与技能培训。6.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相关重大疾病报告管理指令性任务。7.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和信息报告。8.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考核。2020/11/314二、基本内容与要求㈡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要求
1.组织机构:设立传染病管理机构,负责传染病疫情和死亡病例的报告管理。管理班子由院领导及具体专业人员组成。2020/11/315二、基本内容与要求2.管理制度⑴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职责;⑵传染病疫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⑶网络直报制度:包括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录入人员职责、登陆密码账号管理规定、录入时间和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等方面的规定;⑷自查与奖惩制度:包括对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等奖惩制度;2020/11/316二、基本内容与要求2.管理制度⑸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管理制度;⑹培训制度:确定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规定。⑺传染病报告卡填报、使用和保存制度;⑻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报告、管理制度;⑼周末及节假日传染病报告和加班管理制度等。2020/11/317二、基本内容与要求3.人员要求⑴有专(兼)人员,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⑵网络直报人员必须具备医学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习传染病疫情和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和网络直报业务;具备培训指导能力。2020/11/318二、基本内容与要求4.培训要求⑴培训对象:全院医务人员(医师、护士、检验人员、影象检测人员、新上岗人员和实习医师);⑵培训频次:每年1-2次集中培训,新上岗人员和实习医师上岗前必须先培训;2020/11/319二、基本内容与要求4.培训要求⑶培训内容:主要是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知识和技术,包括:①《传染病防治法》;②《传染病诊断标准》;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⑤《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⑦《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⑧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相关知识等。2020/11/320二、基本内容与要求4.培训要求⑷培训资料管理:要求有培训计划、培训日程、培训教材、培训名册、考试题及成绩、培训评估和总结等并归档保存。2020/11/321二、基本内容与要求㈢、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要求1、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2020/11/322二、基本内容与要求2.报告病种⑴法定传染病(39种)
①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②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③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④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⑵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⑶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2020/11/323二、基本内容与要求3.传染病登记管理社区医疗机构必须设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实验室检测(包括肺结核X线检测)结果登记本传染病登记簿(疫情管理科或网报员)要求各项填写清晰完整。2020/11/324二、基本内容与要求3.传染病登记管理必须进行传染病登记的有关科室:门急诊(内、外、妇、儿、急诊、传染科,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其他相关专科(皮肤性病、肝病)等);住院部(内、外、妇、儿、ICU、传染科、其他相关专科等);检验(各种临床检验检测科)。2020/11/3253.传染病登记管理各类登记项目(标准化)门(急)诊登记(至少9项)至少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病名(诊断)、发病日期、诊断时间、初/复诊9项基本内容。化验登记(至少4项)至少包括姓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4项基本内容。住院登记(至少9项)至少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诊断(入院和出院)、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住院日期、转归情况(痊愈、好转、无变化、死亡及死亡原因、日期等)9项基本内容。传染病登记(至少12项)在门(急)诊日志项目基础上至少增加报告人、报告时间、订正(时间和病名)3项,儿科增加家长姓名。2020/11/3262020/11/3274.病例分类(5类)与分型病例分类(5类)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包括霍乱、脊灰、艾滋病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2020/11/3284.病例分类(5类)与分型病例分型(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梅毒(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疟疾(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分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血吸虫病)。2020/11/3295.几种情况的特别说明①结核病发现:凡确诊或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临床医生要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转诊:不需住院治疗者:转诊至县(市区)CDC需住院治疗者:转诊到定点医院(在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上备注转诊去向)。2020/11/3305.几种情况的特别说明②艾滋病(或HIV)两次初筛检测阳性者:医疗机构应填写报告卡(但不上网报告);报告卡连同确认实验标本,一同上送卫生厅统一指定的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阳性者:均由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所在的市疾控中心直接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上报疫情;送检单位不再报告疫情。2020/11/3315.几种情况的特别说明③乙肝病人(及病原携带者)报告:根据乙型肝炎(HB)【GB15990—1995】诊断标准,判定为急、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者,初次接诊需填卡报告;不报告的情况:乙肝病原携带者(单纯大三阳/小三阳/表面抗原阳性)。2020/11/3326、资料保存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传染病专门档案,对《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由本单位至少保存3年。2020/11/3337、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社区医疗机构应加强帐户安全管理;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020/11/334二、基本内容与要求(四)处理原则1.病人处置。原则上要求就地隔离治疗,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的单位,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定点医院);转运时注意生物安全防护;转运后注意消毒。2020/11/335二、基本内容与要求(四)处理原则2.消毒处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2020/11/336附:消毒基本要求(乡镇社区医院)应根据传染病类型和污染情况等决定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和药物。对病人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分住室(条件不具备至少分床,并用屏风或布帘隔开);分饮食;分生活用品(包括餐具、洗漱用品、便盆、痰盂等)。“六消毒”消毒分泌物和排泄物(呼吸道传染病人的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人的脓液、痂皮等);消毒生活用品;消毒双手;消毒衣物、床上用品;消毒患者居室;消毒生活污水、污物。2020/11/337附:消毒基本要求(乡镇医院)指导病人陪护、做好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该及时消毒;医务人员注意自身安全防护,接触病人及病人接触的物品后,要及时消毒。传染病人出院或死亡后,要进行终末消毒。2020/11/338二、基本内容与要求3.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居家病人的随访及实施医学观察等工作。4.密切接触者管理。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管理工作,如医学观察等。5.协助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参照相关技术要求执行。2020/11/339三、工作流程2020/11/340三、工作流程㈠报告方式乡镇级医疗卫生机构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要求实行网络直报。紧急情况下(暂时未实行网络直报、网络故障)由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代报。接诊医生发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病聚集或暴发疫情,须立即向医院主管领导电话报告,医院在网络直报的同时,向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报告。2020/11/341三、工作流程㈡报告程序及时限1.初次报告2小时内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甲类传染病乙类(4种)传染病中SARS、肺炭疽、脊灰、人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的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不能网络直报的情况:责任报告单位2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CDC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24小时内网络报告的传染病: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2020/11/342三、工作流程㈡报告程序及时限1.初次报告网报员对收到的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医生核实;发现误诊误报的卡片予以剔除;录卡前,查询确认为重复报告的卡片应作标记,不再通过网络录入。2020/11/343三、工作流程㈡报告程序及时限2.订正报告条件:对已报告过的病例诊断变更如疑似病例确诊、临床诊断病例更改诊断、分型或分类改变,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须及时进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在规定时限内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确诊(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订正时需将原诊断日期更改为确诊日期。2020/11/344三、工作流程㈡报告程序及时限2.订正报告传染病病人死亡已填卡报告过的传染病病人因该传染病死亡,须在规定时限内再次填报《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死亡报告,卡上标识“订正报告”,同时注明“死亡日期”。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再次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初诊死亡的病例无需两次报卡,在“初次报告卡”同时填写“发病日期”和“死亡日期”即可。2020/11/345三、工作流程㈡报告程序及时限2.订正报告转诊病例诊断变更、或死亡,由转诊医院填订正卡报告(特别注意填写病人现住址,便于必要时现住址所在地县级CDC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更正为地址不详。2020/11/346附:传染病报告卡(略)填写要求:《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填卡医生要按“填卡说明”,对卡中内容逐项认真填写;要求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卡中发病日期:本次传染病症状出现日期或检验初检日期,不明确时填写就诊日期;卡中诊断日期:本次诊断传染病日期;订正卡则填写传染病确诊日期;同病种由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确诊病例、或由疑似病例订正为实验室确诊病例/或临床病例,仍填写初诊的日期;报告卡上的诊断日期必须填写到“时”。2020/11/347《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网上默认为岁。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2020/11/348《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其他传染病:如有,则分别填写病种名称,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订正病名: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报告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备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2020/11/349三、工作流程㈡报告程序及时限3.查重和补报。乡镇卫生院应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立即补报。2020/11/350三、工作流程㈢考核与评估乡镇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定期进行自查;并接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的定期和不定期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指导与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2020/11/351附:主要考核指标:1、传染病报告率=网络报告传染病数/登记传染病数×100%2、传染病及时报告率=传染病及时报告数/登记(或报告)传染病数×100%3、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填写完整传染病纸卡数/登记(或报告)传染病数×100%
说明:*标记的必填项目无漏项。4、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填写准确传染病纸卡数/登记(或报告)传染病数×100%
说明:**指全部项目准确。5、网卡与纸卡符合率=网卡与纸卡符合的传染病数/登记(或报告)传染病数×100%2020/11/352四、医疗卫生人员自我防护健全并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根据所接触情况分级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熟悉个人防护设施的使用,保障有足够合格的防护用品储备;熟悉SARS、人禽流感疾病的体征和症状、早期诊断、隔离程序、感染控制措施;对医务人员尤其是防治SARS、人禽流感病人的一线人员进行健康监测。2020/11/353一级防护适用范围: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对临床诊断、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调和医学观察的疾控人员;对车站、市场、学校、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的疾控人员。防护要求:穿工作服、隔离衣,戴12-16层纱布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手清洗和消毒;每次工作结束离开现场前,手清洗和消毒。2020/11/354二级防护适用范围:隔离留观室和专门传染病区医务人员;采集和接触中等个体危害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大学《小学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行社经营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政法学院《复合材料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能源动力(动力工程)领域工程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Starter Unit 1 Section B 1a-1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Unit 2 What time is it Part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学遗传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6 My week Lesson 2 Activities in a wee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
- 沧州2025年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第一批招聘1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试题:决策过程及其思维特点、科学决策与科学思维的关系
- 2025年不停电电源(UPS)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应届毕业生96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少年无畏凌云志扶摇直上入云苍
- 2025寒假开学第一课 课件【1】
-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1《北京的春节》课后练习(含答案)
- (完整版)陆河客家请神书
- 2025年行业协会年度工作计划
- DB3502T 160-2024 工业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和质量安全监管联动工作规范
- 2025年学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
- 集团专利管理制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