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专题训练_第1页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专题训练_第2页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专题训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专题训练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首次提出“数字地球”见解的是()A..中国B..爱因斯坦C..美国总统克林顿D..美国副总统戈尔答案:D2.数字地球的成立第一是()A..获得数据中包含的信息B..使数据可视化C..收集数据D..对数据进行分类、运算办理答案:C3、对于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数字地球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较小B、数字地球会使百姓的生活变得透明C、数字地球能够使我们坐在家里接受远程教育,进行网上购物D、数字地球能够使我们很方便地获得每人的活动信息答案:C4、数字地球最基本的任务是()A、全面、实时地供应真切可信的数据B、供应各地的天气变化C、供应每一个地球人的身体情况D、供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答案:A5.数字地球是一个可与真切地球对照较的()A.地球的卫星图片B.虚假的地球C.数字地图D.虚假的地球地图答案:B点拔:本题察看的是数字地球的见解:数字地球是把地球上的每一个点的有关信息和数据组织起来,尔后进一步组合地球上全部这样的点,结构一个能包含自然和社会大部分数据和信息的虚假地球。6.成立数字地球的重要基础是()A.大规模的储藏空间B.全部信息的数字化C.信息的散布式储藏D.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及其传输速度答案:D7.对于数字地球的应用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能够从全球角度研究可连续发展B.能够支持政府决议1/3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专题训练C.能够模拟现真相景D.能够代替政府决议答案:D8.数字地球技术快速发展,对于GPS,RS,GIS等有关技术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促使数字地球技术的发展B.将渐渐被数字地球裁汰C.大量与定位有关的信息需要GPS技术的支持D.RS将为数字地球供应丰富的信息答案:B9、虚假环境是一种()A、仿真视景B、模糊视景C、真切视景D、梦幻视景答案:A10、当前生界上商用卫星的分辨率已达到()A、0.61米B、0.71米C、0.81米D、0.91米答案:A二、综合题1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以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入,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了地球圈层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进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宽泛研究。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远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检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比方,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依照所得的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盈余数亿美元。(1)依照资料推断,“数字地球”有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连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能够应用“数字地球”的有关技术?答案:(1)土地资源利用情况遥感检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预告天气变化,旱涝、长势、产量展望,提高抗灾能力;农业污染环境情况监测与预告,提出解决举措等。2)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涨;臭氧层损坏;地震散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天气预告;生物散布、生产结构监测等。剖析:第(1)题考生只需对试题供应的资料加以理解和消化,就能正确回答。第(2)题要修业生能够把平时学习的地理知识正确地迁徙到当前的试题中,如需要全球范围内进行监测和预告的项目,天气、地形、矿产、生态等。本题常犯错的主要原因是第(2)题中考生未理解题中要求的是全球性问题的研究。12.回答有关“3S系统”的问题:2/3高二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专题训练(1)数字地球系统是由“3S组”成,“3S是”指、和等三大技术系统。(2)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监测主假如靠系统,该系统的优点有:RS遥感技术,在以下列图中表示出该系统的主要环节。(3)查问某地的三维地形或全部或局部地图信息,靠的是系统,写出该技术的简要程序:答案:(1)RS遥感技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2)RS遥感技术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能反应动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