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蓬》阅读题及答案_第1页
《飘蓬》阅读题及答案_第2页
《飘蓬》阅读题及答案_第3页
《飘蓬》阅读题及答案_第4页
《飘蓬》阅读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飘蓬》阅读题及答案

飘蓬

席慕蓉

据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原来是会说蒙古话的,虽然只是简洁的字句,发音却很标准,也很流利。

据说,那都是外婆教我的,只要我学会一个字,她就给我吃一颗花生米。

据说,我那个时候,很热衷于这种嬉戏,成天缠在外婆身边,说一个字,就要一颗花生米。家里有客人来时,我就会笑眯眯地站出来,唱几首蒙古歌给远离家乡的叔叔伯伯听。而那些客人听了以后,常会把我搂进他们怀里,一面笑着夸我一面流眼泪。

可是,长大了以后的我,却什么都记不起来,也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每次有同乡的聚会时,白发的叔叔伯伯们在一起仍旧喜爱用蒙古话来交谈,站在他们身边,我只能听出一些模糊而又亲切的音节,只能听出,一种模糊而又遥远的乡愁。

而我多盼望时间能够重回,多盼望,我仍旧是那个四五岁的幼儿,笑眯眯地站在他们面前,用细细的童音,为他们也为我自己,唱出一首又一首漂亮的蒙古歌谣来。

可是,今日的我,只能悄悄地站在他们身边,悄悄地,单独面对着我的命运。

固然,有些事情仍旧会留些印象,有些故事听了以后也从没遗忘。

童年时最爱听父亲说他小时候在老家的种种,尤其喜爱听他说参与赛马的那一段。

父亲总是会在起初,很冷静很认真地向我们描述,他怎样渴盼着竞赛那一天的降临,怎样怀着一颗忐忑的心骑上那匹没有鞍子的小马,怎样脸红心热地等着那一声令下,怎样拼了命往前冲刺,怎样感觉到耳旁咆哮的风声与人声,怎样感觉到胯下爱马的腾跃与奔驰。说着说着,父亲就会越来越兴奋,然后不自觉地站了起来,我们这几个小的也跟着离凳而起,小小的心怦怦地跳着,小小的脸儿也跟着兴奋得又红又热,屏息等着那个最终的最精彩的结局,肯定要等到父亲说出他怎样勇敢地抢到了第一,怎样得到丰厚奖赏之后,我们才会开头欢呼赞美,心满足足地放松了下来。那个晚上,总会微笑着睡去,想着自己有一个英雄一样的父亲,多么足以骄傲!

长大了以后,想起这些故事,才会开头疑心,为什么父亲小时候样样都是第一呢?天下哪里会有那样不行一世的英雄呢?

好几次想问一个毕竟,每次却都是话到唇边又给吞了回去。

有一次,父亲留意到了,问我是不是有话想说?我一时找不出别的.话来,就撒娇地坐到他身边,要他再讲一遍小时候赛马的事给我听。

想不到父亲却这样答复我:

“多少年前的事了,有什么好提的?”

我以后就再也没有提这件事了。

十几年来,父亲始终在德国的大学里教蒙古语文。

那几年,我在布鲁塞尔学画的时候,放假了就常去慕尼黑找父亲。坐火车要沿着莱茵河岸走上好几个钟头,春天的时候看苹果花开,秋天的时候爱看那一块长满了荒草的罗累莱山岩。

有一次,父女俩在大学区四周漫步,走过一大片草地,草是新割了的,在我们四周散发出一股清爽的香气。

父亲突然开口说:

“这多像我们老家的草香啊!多少年没闻过这种味道了!”说完深深地呼吸了一口。

天已近黄昏,鸟雀们在高高的树枝上聒噪着,是他们归巢的时候了,天空上满是那种金黄色的暖和的霞光。

我心中却不由得袭过一阵极深的悲凉。远离家乡这么多年的父亲,却仍旧珍藏着那一份对草原千里的记忆,然而,对眼前这个从来没看过家乡模样的小女儿,却也只能淡淡地提上这样一句而已。在他心里,在他心里藏着的那些不愿说出来的乡愁,究竟还有多少呢?

我也跟着父亲深深地呼吸了一口,这暮色里与我有着关联的草香,心中在霎时闪出了一个句子: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芳香。”

又过了好几年,有一天晚上,在我石门乡间的家里,在深夜的灯下,这个句子突然又消失了。我就用这一句做开头,写下了一首诗,没怎么思考,也没怎么修改,全部的句子都自然而顺畅地涌到我眼前来。

这首诗就是那一首《出塞曲》。

以前,每当看到别人用“牧羊女”这三个字做笔名时,心里就常会觉得,这该是我的笔名才对。

不是吗?如果我是生在家乡、长在家乡,此刻,我不正是一个在草原上放牧着羊群的女子吗?

每次想到家乡,每次都有一种浪漫的情怀,心里始终有一幅画面:我穿着鲜红的裙子,从山坡上唱着歌走下来,白色的羊群随着我温存地走过草原,在草原的终点,是那一层又一层的紫色山脉。

而那天,最终观察那样的画面了,在一本介绍塞外风光的杂志里,就真有那样的一张相片!真有那样的一个女子赶着一群羊,真有那样一片草原,真有那样远远的一层又一层绵延着的紫色山脉。

我欣喜若狂地拿着那本书给母亲看,指着那一张相片问母亲,假如我们没离开过老家,我现在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

母亲却答复我:“假如我们现在是在老家,也轮不到要你去牧羊的。”

母亲的口气是一种温顺的申斥,好像在责备我对家乡的不了解,责备我对自己家世的不了解。

我才恍然省悟,曾在库伦的深宅大院里度过童年的母亲,曾吃着一盒一盒包装精致的俄国巧克力、和友伴们在回廊上玩耍的母亲,唯恐是并不会喜爱我这样浪漫的心思的。

但是,假如这个牧羊的女子并不是我原来该是的模样,假如我始终以为的却并不是我原来该是的命运,假如一切又得从头来起的话,我该要怎么样,才能再拼凑出一幅不一样的画面来呢?

有谁能告知我呢?有谁能为我再重新拼凑出一个不一样的家乡来呢?

我不敢问我白发的母亲,我只好悄悄地站在她身边,悄悄地,单独面对着我的命运。

[注](1)席慕蓉:闻名诗人、散文家、画家。诞生于重庆,幼年在香港度过,在台湾、欧洲读书、学画,后定居台湾。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她是蒙古王族的后人,外婆是王族公主。

(2)飘蓬,飘飞的蓬草,常用来比方飘泊无定。唐代诗人贾岛在《送友人游塞》中说:“飘蓬多塞下,君见益潸然”。

《飘蓬》阅读思索

17.给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蒙古()(2)屏息()

(3)聒噪()(4)霎时()

18.这篇文章由四个局部组成,每一局部都围围着一件事情在表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第一局部所表达的事情。(4分)

19.的父亲是上一辈的蒙古族学问分子,1948年后,从台湾到欧洲,直到去世,始终没有回来过,说:“他不舍得回去。由于他从前的印象那么好,他怕破坏自己的印象。”结合其次局部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4分)

20.闻到清清草香,身在异国的父亲说“这多像我们老家的草香啊!”,从来没看过家乡模样的心中闪出的句子是“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芳香”,你如何理解这父女二人的异乡情思?(4分)

21.说说下面一段话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分)

天已近黄昏,鸟雀们在高高的树枝上聒噪着,是他们归巢的时候了,天空上满是那种金黄色的暖和的霞光。

22.曾说:“靠着父亲所述说的祖先们的故事,靠着在一些杂志上很惊喜地被我们发觉的大漠风光的照片,靠着一年一次的圣祖大祭,我一点一滴地积聚起来,一片一块地拼凑起来,我的得意的家乡便渐渐成型了。”而在文中下面的两句话中,也使用了“拼凑”一词。为什么一再使用“拼凑”一词?(4分)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