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体感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1应应有有精精神神丁肇中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广水市武胜关镇中心中学:张凤玲2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3自学目标一1、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掌握字词。2、明确本文结构。41、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5肇(zhào)事
格物致知彷徨(pánghuáng)不知所措一帆风顺袖手旁观2、掌握字词。63、解释下列词语。格物:
致知:
正心:修身:齐家:
抽象:袖手旁观:一帆风顺: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齐家政。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7
4、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8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2自然段3-12自然段13自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理清课文结构92.从全文出发,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1、本文的标题是论点吗?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3、“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答:原因是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验所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从探察物体(实验)而得到知识。自学目标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04、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2)这样做的依据是:(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11
5、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6、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27、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3自学目标三研讨课文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142、提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并归纳。
“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153、讨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3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4、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3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165、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6、讨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7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177、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8、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9、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11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归纳:实践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18
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11、讨论: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10、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1912、讨论: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2013、试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提问归纳:试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21自学目标四
深入研讨
一、“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二、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三、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四、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22
一、“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23
二、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24三、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
示例:我们中学生目前最主要的弱点是缺乏责任心。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大多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造成意志薄弱;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中对于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较为薄弱。(言之有理即可。)25四、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61、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2、论证结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3---12)(13)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1---2)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自学目标五讨论论证思路27
4、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王阳明的事例一种竹子的实验作者本人的经历彼此联系,互相对比28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5、总结: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管管理制度
- 抢救与急救措施管理制度
- 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精美课件
- 【同步提优】部编版三语下第二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
-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考2024年高三练习题五(全国卷)数学试题
- 2024年湖南客运资格证培训考试题答案解析
- 2024年河南客运考试应用能力试题答案解析
- 2024年重庆客运旅客急救考试答案
- 2024年河源小型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试题和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主题班会主题班会
- 少儿美术幼儿园课件- 4-6岁 《秋梨》
-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含答案)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解读课件
- 大班综合《要是你给老鼠玩手机》课件
- 液压管道冲洗方案
- PON网络组网安全问题研究
- 数字音效处理器 项目报告
- 赶工措施施工方案(完整版)
- 随机前沿分析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