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甘肃省酒泉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2.植被类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
A.温度B.二氧化碳C.氧气D.风
3.在温带地区,影响秋天树木落叶的最重要因素是()
A.温度的变化B.水分的变化C.日照长度的变化D.光照强度的变化
4.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
A.阴性植物B.阳性植物C.耐荫植物D.湿生植物()
5.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6.热力学第一定律强调了()。
A.能量的衰变趋势
B.非平衡态的系统的开放性
C.生态系统固定更多日光能的重要意
D.生态系统的存在必须不断输入能量和物质
7.低温期(),植物受害越重。
A.温度越高B.越短C.越长D.有间隔
8.草原的优势植物以()为主。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
9.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
10.风对动物的主要直接作用是()。
A.影响动物的取食、迁移等行为活动B.影响动物热能代谢C.影响动物水分代谢D.影响动物的繁殖
11.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B.水稻C.菠菜D.大麦
12.下列生物种群,数量呈季节性消长的是()。
A.旅鼠B.海洋浮游生物C.北极狐D.蝗虫
13.我国内蒙古草原农田弃耕后,最后恢复的群落是()。A.杂草群落B.黄蒿群落C.禾草群落D.贝加尔针茅群落
14.关于生物群落的描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生物群落有时也可狭义地指某一分类单元物种数目的总和
B.生物群落为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总和
C.每个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组成和营养结构
D.生物群落是任意物种的随意组合,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个物种是通过长期历史发展和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
15.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是()。A.网状结构B.团块结构C.团粒结构D.块状结构
16.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为群落中的常见种,包括了除优势种以外的一种规模很大的植物,这样的种属于()。
A.伴生种B.优势种C.习生种D.劣生种
17.施加有机肥、秸秆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
A.N素B.P素C.有机质D.微量元素
18.一般来说,北方的群落中,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的()。
A.多B.少C.相等D.看具体情况而定
19.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成熟期特征的是()
A.环境变化剧烈B.系统趋于稳定C.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增大D.结构趋于简单
20.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21.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
22.硅藻每年有春秋两次密度高峰,其原因主要是()。
A.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
B.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C.环境的季节性变化和生物适应性变化引起的
D.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
23.土壤细菌与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A.菌根B.根瘤C.菌丝D.子实体
24.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A.德鲁提B.克列门茨C.奥斯汀D.布朗-布兰奎特
25.下列矿质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A.氮B.磷C.钾D.铜
26.下列有关水生植物特点中,正确的是()。①发达的通气系统②叶片极厚③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④淡水植物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正确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8.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是()。
A.单独作用B.限制作用C.综合作用D.主导作用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30.在森林生态系统中______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31.最易被叶绿素吸收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源的光是()
A.蓝紫光B.红光和蓝紫光C.红橙光D.绿光
32.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种内斗争
33.自然界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是()
A.异域性物种形成B.邻域性物种形成C.向域性物种形成D.以上三者都是
34.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海陆交接地带B.荒漠C.海洋D.草原
35.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基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这是植物对高温的()。A.形态适应B.生理适应C.行为适应D.结构适应
36.下列群落中,季相变化最大的是()
A.常绿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D.落叶林
37.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A.草原B.森林C.海洋D.农田
38.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39.决定陆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两个最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降水B.风力和温度C.温度和降水D.温度和光照
40.判断下列属于人工群落的是()
A.热带雨林B.草原C.红树林D.农田
41.在陆地群落中,()通常是优势种。
A.种子植物B.被子植物C.灌木D.草本植物
42.动物生态学直到生态学的()才逐渐成熟。
A.萌芽阶段B.建立阶段C.巩固发展阶段D.成熟阶段
43.我国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44.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A.汞B.铅C.砷D.镉
45.猕猴既可以果为食又可以小型动物为食,因此,它不可能是
A.第二营养级B.初级消费者C.生产者D.次级消费者()
46.两种生物之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一个种对另一个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是()。
A.竞争关系B.共栖关系C.共生关系D.寄生关系
47.食物链“草一兔一鹰”中的鹰处于()。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
48.群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
A.多种生物种群B.共生生物种群C.伴生生物种群D.共建种群落
49.当植物的一些组织受到损伤,自然落叶是减少植物体内液体外渗的方式。这是植物的()特点。
A.防卫反应B.补偿作用C.协同进化D.他感作用
50.生物的生态位是指()
A.群落在地球上的分布位置B.种群在地球上的分布位置C.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D.个体在群落中的分布位置
二、填空题(20题)51.解决生态失调要依靠生态系统的恢复和______。
52.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干洁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杂质。
53.食物链可分为捕食食物链、腐屑食物链、_______和混合食物链。
54.种间竞争可以分为干扰性竞争和______竞争。
55.地球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______。
56.植物发展了有毒化合物的产生,食草动物体内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这是由于生物______的结果。
57.在北半球平均来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为大气界面上的______。
58.随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______。
59.待分解资源的______性质影响着分解的速率。
60.种群中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个体。如按年龄分组统计,各年龄个体占总数的百分率称为______。
61.种群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
62.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__________。
63.生态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又叫_____。
64.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65.最后产量恒值法则描述了植物的产量与______的关系。
66.豆科作物根系上的()对于改善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
67.______是指从各方面影响和制约生物生命活动的一切外部动力与物质的总和。
68.食物链可分为捕食食物链、腐屑食物链、______和混合食物链。
69.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70.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长期超载放牧,使某些优质草类大大减少,有毒的、带刺的劣质草类增加,草原生态系统草的种类改变,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载畜量下降,这是生态平衡的失调在其______上的表现。
三、判断题(10题)71.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72.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73.大气对流层中臭氧浓度的增加,可吸收地球表面反射回宇宙的红外辐射,使地球气温升高。()
A.正确B.错误
74.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偏途顶极。()
A.正确B.错误
75.按照生物种群实际占有的空间所计算的密度称为生态密度。()
76.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A.正确B.错误
77.
78.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称为生境,又称栖息地。
A.正确B.错误
79.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A.正确B.错误
80.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A.否B.是
四、简答题(5题)81.什么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简述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82.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有哪些?
83.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8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什么关系?
85.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
87.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六、单选题(0题)88.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
5.D
6.C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强调能量守恒,因此生态系统中维持能量守恒的重点就在于固定更多的日光能。故选C。
7.C
8.A
9.C
10.A解析:四项中只有A项是风对动物的直接作用,其他三项中风只起间接影响的作用,故选A。
11.B
12.B解析:海洋浮游生物在温暖的春秋两季,大量繁殖生长;在环境过热或过冷的夏冬季节则明显减少,呈现季节性消长,故选B。
13.D
14.D
15.C
16.A
17.C
18.B解析:由于北方环境条件的限制,优势种的数目比南方温热多湿条件下的数目要少,故选B。
19.B
20.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21.D
22.D
23.B
24.B
25.D
26.C水生植物的特点是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系统,叶片常呈带状、丝状或极薄,植物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淡水植物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而海水植物则是等渗的。
27.D
28.C
29.D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以及区域内生活着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30.D
31.C
32.A
33.A
34.A解析:由于海陆交接地带较之其他区域来说,更具备光、CO2营养物质、O2和温度等多个有利因素,更利于初级生产量的提高,故选A。
35.A
36.D
37.B
38.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39.C
40.D
41.A解析:陆地群落中,种子植物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的外貌特征,通常是优势种。
42.B
43.C
44.A
45.C
46.C
47.C
48.D
49.B
50.C
51.重建
52.水汽尘埃
53.寄生食物链
54.资源利用性资源利用性
55.生物圈生物圈
56.协同进化协同进化
57.47%
58.群落演替群落演替
59.物理和化学
60.年龄结构
61.种群大爆发
62.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63.实际出生率实际出生率
6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65.密度密度
66.根瘤菌根瘤菌
67.环境环境
68.寄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
69.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
70.结构结构
71.Y
72.Y
73.B
74.B
75.Y
76.A
77.Y
78.A
79.B
80.N
81.(1)植物的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规律的反应。(2)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①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合成多;②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质消耗少,从而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82.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是:①坡向。②坡度。③坡位。④海拔高度。地形对生物的作用因素是:①坡向。②坡度。③坡位。④海拔高度。
83.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是:(1)野外调查;(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是:(1)野外调查;(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
8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各营养级间进行流动是通过物质作为载体。当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以存在于食物中的化学能的形式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能量的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伴随能量的传递物质才能够完成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各营养级间进行流动是通过物质作为载体。当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以存在于食物中的化学能的形式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能量的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伴随能量的传递,物质才能够完成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85.(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常绿阔叶林为世界面积最广大、最典型的地带。(2)生境: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无太明显的干燥季节。(3)群落特征:种类组成丰富(不及热带雨林),群落结构复杂(不及雨林),板根、茎花等现象少见,优势植物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和木兰科;无明显季相变化。
86.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到成熟期的演替发育过程的主要特征是结构趋于复杂和有序多样性增加功能完善以及稳定性增加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量流动。幼年期的生态系统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接近于1。净生产量减小。(2)群落结构。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均匀性趋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和营养结构的复杂化是生物种间联系盘根错节、种间竞争激烈的反映并由此导致生态位分化物种的生活史复杂化食物网复杂化。(3)营养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生态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北京长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招聘企业发展支持主管岗位测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下实验班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份3月游戏机租赁设备脑区激活监测免责声明
- 新生儿呛奶的护理课件
- 腹腔镜胃癌护理查房
- 隔墙砌筑施工方案
- 2025年2月党建文化墙智能交互装置安装调试协议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2 Unit review
- 增加混凝土强度施工方案
- 保险公司首转对团队的意义方法课件
- TAVI(经皮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后护理
- 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课件(共15张PPT)
- 建筑消防设施巡查记录
- 混凝土护栏检查记录表
- 常见生物相容性实验汇总
- DBJ04∕T 258-2016 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课堂运用)
- 职业危害防治实施管理台账
- 社会团体民办非清算审计报告模板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收费项目及标准表6726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