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列生物不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A.藻类B.水稻C.化能自养细菌D.棉铃虫
2.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3.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4.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
5.与r对策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__,寿命()
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
6.耗散结构的形成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7.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贡献最大的是()
A.N2B.O2C.C02D.S02
8.把()作为研究中心,是近代生态学的特点。
A.生物与环境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
9.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系发达D.旗冠
10.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这是生态因子的
A.间接作用B.直接作用C.综合作用D.补偿作用()
11.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直接作用的因子是()
A.光能B.水分C.养分D.以上三者皆是
12.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净生产力较高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13.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14.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而猫的数量影响田鼠的数量,继而影响土蜂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
B.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互助关系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D.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15.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6.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17.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18.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中有()。A.一种生活型B.两种生活型C.三种生活型D.四种生活型
19.在PH值为7.5以上的石灰性土壤中,Ca常和下述哪种营养元素结合而降低该元素对作物的有效性()
A.NB.PC.KD.以上三者
20.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
21.逻辑斯蒂方程中的r是()
A.内禀自然增长率B.周限增长率C.瞬时增长率D.相对增长率
22.下列食物链中,最典型的捕食食物链是()。A.马→马蛔虫→原生动物B.草→蚱蜢→青蛙→蛇→鹰C.动植物残体→蚯蚓→鸡D.稻草→牛→牛粪→蚯蚓→鸡
23.在我国暖温带地区,通常土壤养分有效性最好和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酸碱度为()。A.pH5~6B.pH6~7C.pH7~8D.pH8~9
24.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
A.有一定的种类组成B.有一定的结构特征C.有一定的动态特征D.以上三者都是
25.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
26.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
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腐屑生物
27.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A.频度B.密度C.多度D.优势度
28.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均匀集群型
29.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30.我国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31.全球初级生产量分布特点是()。
A.海洋中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
B.陆地上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
C.海洋中初级生产量最大
D.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
32.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33.氮循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有()。A.使土壤成分缺氮B.偏施氮肥,造成养分失衡C.气候变暖D.水污染
34.下面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捕食B.竞争C.食物D.以上三者都是
35.下面的动物既是三级肉食动物,又是第三级消费者的是()。
A.狼B.鹰C.蛇D.鼠
3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B.不同生物群落之间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37.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38.引起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速差异B.海拔高低差异C.太阳辐射差异D.降水幅度差异
39.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40.下面关于层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组成
B.层片就是群落中的一个层
C.森林中所有乔木叫乔木层,是一个层片
D.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属于一个层片
41.生态系统都是不同程度的()系统,不断的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经过转换以后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状态。
A.开放系统B.闭合系统C.自然系统D.人工系统
4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生物群体环境
B.可以将生态系统看成一个超级生物
C.生物地理群落和生态系统为同义语
D.某些生态系统为封闭系统
43.“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A.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B.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C.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5%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D.7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44.自然界中某个种群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必然牵动整个食物网,首先反映在()。
A.其数量上B.食物链上C.营养级上D.消费者身上
45.下述国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美国D.俄罗斯
46.水生演替系列常开始于()。
A.水域环境B.陆地环境C.海洋与陆地环境交界处D.沿淡水湖泊或池塘的边缘
47.某一物种的个体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
A.多度B.密度C.频度D.优势度
48.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种食物只能被一种消费者取食
B.多条食物链可形成食物网
C.一种消费者不能同时取食多种食物
D.营养级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错综复杂的
49.顶级食肉动物的数量,在所有种群中通常是()。
A.最多的B.最少的C.最适当的D.居中的
50.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二、填空题(20题)51.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
52.在一定时间内,当植物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称为_______。
53.人在突然遇冷时起鸡皮疙瘩,而在炎热时会出汗,这是人对“极端”温度的一种_______。
54.《中国植被》(1980)一书采用的植物群落主要分类单位包括植被型(高级单位)、__________(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55.种内互作包括种群的领域性和______。
56.我国著名的“三北”防护林始建于______年。
57.由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寄生性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类型的食物链。
58.在光线______的季节,鸟类的生殖腺萎缩。
59.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
60.栽培作物没有自然植被茂密,不能覆盖全部土地表面。特别是当农作物收割之后,土壤直接暴露在风雨的冲击之下,细小的土壤颗粒会随风飞散,随水流失,使土壤肥力降低,逐渐变得不适于农作物生长。这个过程叫做______。
61.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______。
62.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其形式,称为______或内分布型。
63.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又可称为______。
64.绿色植物处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第______营养级。
65.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_____、干旱区和荒漠区。
66.丹麦生态学家饶基耶尔生活型系统是以植物的__________距离地表的位置而分的。
67.白唇鹿在低密度条件下生活时,雌鹿怀孕率为93%;在高密度条件下,雌鹿怀孕率为78%。这是生态系统中______作用的反映。
68.一般说来,土壤______的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
69.植物发育起点的温度称为______。
70.种群的分布型一般可分为______、随机型和成群型三种类型。
三、判断题(10题)71.生态环境资源因素中包括了人口因素。()
A.正确B.错误
72.温度对内温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
73.在生物的生活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A.正确B.错误
74.小群落形成的原因是垂直因子的成层性。()
A.正确B.错误
75.生物个体间竞争激烈,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成丛分布。()
76.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77.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用增加CO2浓度的方法增强光合作用。[]
A.正确B.错误
78.原生演替的顶极是森林()
A.正确B.错误
79.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80.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区都存在着一些并不属于气候顶级群落的群落。()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什么是种间竞争?简述种间竞争的特点和类型
82.种群的主要空间格局有哪几种类型?
83.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84.逻辑斯蒂曲线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代表什么生态意义?
85.简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食物链食物网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87.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
六、单选题(0题)88.最先发现生态系统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的科学家是()
A.海克尔B.孟德尔C.林德曼D.达尔文
参考答案
1.D
2.A
3.D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逐及升高,属于有毒物质的富集。
4.B因为酸雨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以煤是最容易引发的,煤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5.A
6.B
7.C
8.D
9.D
10.B
11.D
12.C
13.D
14.D
15.D
16.D
17.A
18.B
19.B
20.D
21.C
22.B
23.B在pH值为6~7时,所有的矿质营养都可以充分溶解,养分的有效性最高,对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最适应。
24.D
25.B
26.B
27.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28.C
29.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30.C
31.D
32.A种群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
33.C
34.D
35.B
36.D
37.B
38.C
39.A
40.A
41.A
42.D
43.B“老年型人口”的国际通用标准是,年龄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即为“老年型人口国家”。
44.B
45.A
46.D
47.D
48.B
49.B
50.D赤潮产生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有大量磷,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51.间接
52.密度效应密度效应
53.生理适应
54.群系
55.社会等级
56.1978
57.寄生寄生
58.较弱较弱
59.变慢变慢
60.土壤侵蚀
61.生理辐射(或生理有效辐射)生理辐射(或生理有效辐射)
62.种群空间格局种群空间格局
63.生殖潜能
64.一一
65.湿润区
66.休眠芽
67.负反馈
68.有机质
69.生物学零度生物学零度
70.均匀型
71.B
72.N
73.A
74.B
75.N
76.N
77.A
78.B
79.Y
80.A
81.(1)种间竞争:两个或多个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2)特点:①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3)类型:①资源利用性竞争;②相互干涉性竞争。
82.主要种群空间格局有:①均匀分布;②随机分布;③聚集分布。主要种群空间格局有:①均匀分布;②随机分布;③聚集分布。
83.(1)植物系列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
84.(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1)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度的一半(即N=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环境容量K,处于饱和状态。
85.(1)能量以日光能形式进入生态系统;(2)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生物化学潜能,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进入生态系统;(3)以生物化学潜能存在于系统中,或作为产品的形式输出系统之外;(4)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释放的热能从系统消失;(5)作为开放系统,某些有机物会通过动物迁移、水和风携带、人为作用等输入或输出系统。
86.自然界中食物链总是相互交错而成网状结构即食物网。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食物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比如在一个只有草—鹿—狼这样一个简单食物网的岛屿上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如果除鹿以外还有其他食草动物那么即使鹿消失对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仍可以保持稳定。因此一个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也越复杂。自然界中,食物链总是相互交错而成网状结构,即食物网。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食物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比如在一个只有草—鹿—狼这样一个简单食物网的岛屿上,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如果除鹿以外还有其他食草动物,那么即使鹿消失,对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仍可以保持稳定。因此,一个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也越复杂。
87.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该是多维的。但一般把生态位的有效维数减少到3个即地点(空间)、食物(营养)和活动空间。(2)生态位的宽度。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生物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越宽的物种其适应条件和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3)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当两个生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一般情况重叠只是部分的。从理论上讲有重叠就有竞争但实际在自然界生态位常发生重叠但并不表现有竞争排斥现象。(4)生态位分离。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多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不同的:每一物种的生态位都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这种现象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有关圆的典型例题的解析》听评课记录3
- 招商引资个人工作总结
- 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租赁合同范本
- 建筑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 桩基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出租普通房屋合同范本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听课评课记录4
- 银行玻璃贴膜施工方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5.3《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听课评课记录1
- 2024版金矿居间合同协议书
- GB/T 11822-2000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 压力管道基本知识课件
- 小学英语 国际音标 练习及答案
- 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
- 2023年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七上解一元一次方程100道练习习题(有答案)
- 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真题
- 六年级上册数学150道简便计算
- 管道保温及面积计算公式
- 江西省日照小时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