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昆医附一院血液科李文海精选课件
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染以来,医务人员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而被感染的危险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职业性问题。
由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等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出现蔓延趋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日益增加。精选课件
2002.11~2003.6,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内地诊断SARS病例5326例,其中医务人员1002例。死亡病例中约30%是医务人员。
2003.3.26卫生部报告:北京出现10例SARS病例,3人死亡,其中2人是医务人员。
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为18.38%(天津39.38%、北京25.43%、山西17.64%)。
北京医务人员中SARS感染,护士占48.8%。精选课件
2002~2003年在全球报告的“非典”病例中,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居首位,所占比例高达22.3%,并以青壮年医务人员(25~49岁)为主,约占80%,无论是发病人数或死亡人数,都是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史上前所末有的,并且相当一部分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医学精英遭受了"非典"感染性职业暴露而发病,或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医院感染学界认为这是医院感染史上的一场悲剧,这一血的教训足以引起医务人员对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高度重视。精选课件
截止目前,我国出现了很多感染性职业暴露的事例,并有增多趋势。北京一家医院就曾先后收治过3名护士,她们都是在工作中不慎因针刺伤和皮肤无保护措施,而暴露于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后发生艾滋病毒感染。
又如:某医院在一次意外伤急诊抢救中,6名医护人员均因无保护措施参加抢救,在抢救中均直接接触血液频率最多的那位重伤员,后经检测证实是艾滋病人,致使6名医务人员全部遭受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半年后有2名血液检出艾兹病毒抗体阳性,造成一起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的悲剧。精选课件
经各种资料证实:实验室人员、医护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护工等被认为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中以护士位居首位。精选课件主要内容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精选课件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精选课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性职业暴露物理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其他职业暴露精选课件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的皮肤,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一类职业暴露。感染性职业暴露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要有接触感染性暴露源的职业从事者;二、要有感染性暴露源。精选课件医务人员常见的医院感染呼吸道传播(流感病毒、结核病毒、脑膜炎双球菌)消化道传播(甲肝、戊肝、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血液传播(HBV、HCV、HIV、梅毒等)接触传播(流行性角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精选课件感染性职业暴露的评估分型
:轻度类型暴露: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重度类型暴露: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暴露源不明型暴露:不能确定暴露源者.
精选课件分级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二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精选课件(一)防护意识淡薄(二)针、刀刺伤与割伤(三)皮肤粘膜暴露(四)空气污染(五)其它相关因素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因素
未接受有关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及培训,医务人员对传染病认识不足
医院医疗卫生条件差,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薄弱,未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执行精选课件
医务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不戴手套,手术中对于易发生血液喷溅情况未作有效防护措施,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及针头时违反操作规程。这些都是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欠缺所至。
种种资料表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损伤居首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
精选课件
医务人员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是针刺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80%的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刺伤的危险。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为5.6%;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4%。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为6%~30%。
针刺伤与锐器伤精选课件血源性感染疾病疾病名称病原体
血液传播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
常见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HCV)
常见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HDV)
罕见庚型肝炎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
罕见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相关梅毒苍白密螺旋体
相关疟疾疟原虫
相关精选课件针刺伤与锐器伤在临床的发生率极高,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经血传播病原体的主要途经。有调查显示,美国对703例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原因分析,100%与感染性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有关美国每年医务人员被针刺伤或皮肤受伤的有60~80万人精选课件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有被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手、眼、鼻、口。当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时,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就有被感染的可能;当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溅到医务人员的口腔粘膜、鼻粘膜、眼粘膜均有可能造成感染。
精选课件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一)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二)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标准,贯彻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三)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精选课件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既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也强调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和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病人。因此,标准预防既保护病人又保护医务人员,故又称为所谓的双向防护。精选课件标准预防的措施
1、洗手: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2、戴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医务人员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精选课件3、口罩、面罩、护目镜和隔离衣
: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减少通过破损皮肤和粘膜感染的危险性。4、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5)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精选课件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精选课件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9、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4)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5)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精选课件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是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建立的,如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隔离、常规工具和虫媒隔离等5种,后两种在西方国家已不实行隔离系统包括3种即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实际上就是对血液和体液实施全面屏障隔离。隔离的对象为“所有”的病人。对医护人员而言,不管对象是已知或未知血液或体液感染的病人,都应采用屏障隔离措施。精选课件个人防护---3R原则认识(Reconnition)——认清你该做什么,
有备无患重复(Repetition)——正确、熟练、反复地操练强化(Reinforcement)——在例行操作中反复强化,使习惯成自然精选课件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一)紧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精选课件(二)登记和报告
职业暴露后要将暴露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和报告,登记的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零、诊断、祥细通迅、住址,包括亲属的姓名及祥细通迅及住址;暴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精选课件
(三)预防性用药
1、免疫预防:根据某种感染的危险程度和发生感染的频率进行预防接种,使用疫苗应尽量在医务人员进入高危区工作之前进行。
2、预防性用药:根根卫生部制订的《医务人员艾兹病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属艾兹病职业暴露者,要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端建筑用无缝钢管采购协议2篇
- 2025版大型养殖场专用鸭苗采购合同模板3篇
- 2025版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建设与运营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情侣恋爱情感培养合同模板9篇
- 2025年度钢管行业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合同2篇
- 2025-2030全球防篡改技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全自动电池包装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上部分(600题)
- 2025-2030全球真空度测试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库(多选题)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新题型:19题)(基础篇)(含答案)
- 2023中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月检查记录表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含答案和答题卡)
- 高考英语词汇3500电子版
- 建院新闻社成立策划书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 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共1000题)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三章动作技能的保持和迁移
- 春节留守人员安全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