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稿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稿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稿_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稿_第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纳谏复习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镜其妻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一.文学常识。1.选自《战国策注释》2.《战国策称《国策汉刘向编订战国时期诸国史料汇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内容多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分为十二国,共三十三篇。3.应如何理解文章题目这是个兼语结构,邹忌用巧妙设喻的方式,委婉劝谏齐威王,齐威王从谏如流,积极采纳他的建议,实现了齐国大治。二.重要实词。1.讽: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2.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3.修:长,这里指身高。4.昳丽:光艳美丽。5.窥镜:照镜子。6.孰:谁。

7.旦日:明日。8.孰视:仔细看。孰,通“熟细。9.美我:认为我美。10.私:偏爱。11.城:确实。12.方:方圆。13.弊:蒙蔽。14.面刺:当面指责。15.谤讥于市朝: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指责过失。16.间进:偶然进谏。17.间:间或,偶然。18.期年:满一年。19.朝于齐:到齐国朝见齐王。20.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思是政治清明,不需军事行动就能使敌国畏服。三.译文及理解性默写行负责,口译)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2.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3.邹忌向妻、妾、客发出的“三问”是: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4.妻、妾、客所做出的“三答”是: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5.邹忌为何在与徐公比美时不自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7.邹忌是从什么么地方看出齐王受了蒙蔽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8.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国外收到的效果的句子: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9.齐王鼓励人们进谏的方法: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0.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国内收到的效果的句子: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四.主旨(中心思想、主题)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劝说齐威王纳谏,使齐威王采纳群言,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告诉我们居上位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五.写作特色。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这部分内容是设喻说理本身。最后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这部分内容是设喻说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六.文章结构。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七.具体问题1.邹忌采用什么方法劝谏齐王,具体如何操作的、好处①设喻说理②主要在第二段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妻、妾、客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比较,把国事、家事进行类比,最后提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③好处: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2.本文采用何种方式写邹忌之美?有何作用?肖像描写,从客观上肯定邹忌之美,作为邹忌,自赏的前提,为下文写徐公之美,做铺垫,引出妻、妾、客对邹忌的偏私,以达到可劝谏齐王的目的。3朝服衣冠、窥镜”属何种描写?展示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动作描写,表现了邹忌自觉其美,自我欣赏,顾影弄姿的得意心态。4.面对妻子的肯定回答,却使“忌不自信明什么?邹忌对妻子的称赞心存怀疑,说明邹忌尊重客观事实,头脑清醒,有判断力。5.妻、妾、客三人回答是肯定的,但程度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妻子:由衷的赞美偏爱;妾:地位低微、畏怯、顺从、讨好、很勉强客:礼貌、尊重、应酬、逢迎。6.对待“美”还是“不美”的这一问题上,邹忌的思想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朝服衣冠窥镜,不自信,熟视之,自以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7.邹忌受蒙蔽原因妻爱,妾畏,客逢迎。8.第一段展现邹忌什么样性格特征?有自知之明,有清醒的头脑,善于缘事悟理。9.比美是否离题,有何作用?通过比美,参透道理,把国家大事通过日常小事表现出来,是下文设喻说理的前提。10.比美一事是否真实,如何看待?应为虚构战国策》善用言、故事等说理,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本文即是如此,编写这个故事来达到劝谏的目的。11.第二段“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作用补充说明他对妻、妾、客的发问是有意识的,在这里明确提出,显示他说辞的目的,才便于推论下文的事实。11.邹忌进谏时说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有什么好处?齐威王是个聪明有为的国君,只要认识到自己受到了蒙蔽,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很清楚,对聪明有为的国君,不需说多余的话。12.齐王如何纳谏,可以看出齐王是怎么样一位国君?悬赏纳谏的方式

一位贤明的君主,能积极纳谏,从善如流,广开言路,虚怀若谷的精神。13.进谏分几个阶段?有何作用?三个阶段,从纵向表现进谏由多至少的渐进过程,暗示齐王的弊已彻底解除,突出纳谏的作用。14.怎样理解“战胜于朝廷”点明齐王纳谏在国外产生的结果,齐王纳谏后国内政治清明,人民团结再加上一个贤明的国君,这个国家是强大的,以德服人,所以其他国家臣服于齐国。15.文章前后都用“私有求对此有人认为文章语言缺乏变化,你怎么看?人物语言的表达上前后都用同样的词以加强推理力度王之蔽其矣文章语言表达上看,运用反复修辞方法,加强文章表达气势,也产生一种整齐美。16.第二段赏析本段文字记录的邹忌“讽谏”的经过,邹忌先用家事“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类化国事“宫妇左右莫不……求于王”使说理生动形象,自然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突出邹忘的“善谏17.第三段赏析本段文字是写齐王纳谏的政策后写纳谏的盛况后写纳谏的结局战胜于朝廷,作用有一,其一突出邹忌的“善谏其二是突出齐王的从谏如流,其三突出“纳谏”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文章中心。18.邹忌成功的原因邹忌善讽: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家事喻国事,生动形象地说理,委婉劝讽,尊重齐王获得成功。齐王善纳:虚怀若谷,从善如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