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
---个案分析
神经内科32区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一般资料护理评估姓名:鲁海兵性别:男年龄:40岁籍贯:盐城婚姻状况:已婚主诉因”头晕2天,加重伴行走不稳3小时”入院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入院时:患者神志清,瞳孔2.5灵敏,生命体征正常,双眼水平眼震,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5级,指鼻试验可疑阳性,予一级护理,病重,床边监护,低盐低脂饮食,治疗上予抗血小板凝聚,降脂,改善循环,抗自由基对症治疗。DVT:11分,Barthel70分,压疮评分17分,跌倒坠床评分5分。
护理评估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目前患者神志清,瞳孔2.5灵敏,主诉头晕,生命体征,双眼水平眼震,口齿清晰,左侧指鼻试验欠稳准,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5级,治疗上予拜阿司匹灵,泰嘉抗血小板凝聚,恩必普治疗卒中,胞磷胆碱营养脑细胞,可定调脂,疏血通疏通血管,必存清除自由基。目前DVT:11分,Barthel70分,压疮评分17分,跌倒坠床评分5分。护理评估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家族史无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心理状态:经济条件可,家庭支持,配合治疗护理评估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辅助检查MRA:延髓右侧急性梗死可能顶叶局部缺血改变右侧椎动脉纤细
B超:脂肪肝
血生化:甘油三脂1.81mmol/l
凝血酶时间23.3s
诊断后循环缺血护理评估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
脑血管病的概述定义:脑血管疾病(CVD)是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特点: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致残率高(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发病:与年龄、性别、环境因素、饮食习惯、气候(纬度)、遗传等因素有关。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病:世界上首位死亡原因动脉硬化血栓病(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肺部疾病癌症暴力死亡爱滋病死亡数(x106)Murrayetal.Lancet1997;349:1269-1276.0246810121416*世界8个发达和发展中地区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
脑卒中年发病率109.7~217/10万患病率719~745.6/10万死亡率116~141.8/10万男:女=1.3~1.7:1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
65岁以上人群增长极显著
75岁以上发病率是45~54岁组5~8倍流行病学
我国1986~1990年大规模人群调查资料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流行病学
发病率与环境\饮食习惯\气候(纬度)等因素有关总体分布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纬度每增高5°脑卒中发病率增加64.0/10万
\死亡率增加6.6/10万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脑血管病的分类
急性(中风/卒中/脑血管意外)
慢性缺血性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如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脑血液供应图8-2
大脑半球内侧面血液供应图8-3
大脑半球外侧面血液供应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脑的血液供应颈内A系统
(前循环)眼A后交通A脉络膜前A大脑前A大脑中A
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额、颞、顶叶和基底节)。椎基底A系统
(后循环)小脑后下A脊髓前/后A小脑前下A脑桥支内听A小脑上A大脑后A
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2/5(枕、颞叶基底面,枕叶内侧及丘脑)。椎A基底A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1)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
供应大脑半球前3/5
眼动脉(→眼部)
脉络膜前动脉(→纹状体\海马\外侧膝状体
\大脑脚\乳头体\灰结节等)
后交通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系组成Willis环)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主要分支脑血液供应1.脑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的终支在视交叉上方折入大脑纵裂在大脑半球内侧面延伸
眶前动脉眶后动脉额极动脉额叶内侧动脉胼周动脉胼缘动脉主要分支(1)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脑血液供应1.脑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左&右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相连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大脑半球内侧面前3/4额顶叶背侧面上1/4皮质&皮质下白质深穿支供应内囊前肢部分膝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1)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脑血液供应1.脑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大脑半球背外侧2/3额叶\顶叶\颞叶\岛叶内囊膝部&后肢前2/3壳核\苍白球\尾状核眶额动脉中央沟动脉中央沟前动脉中央沟后动脉角回动脉颞后动脉供应(1)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脑血液供应1.脑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
供应大脑半球后2/5(枕叶
&颞叶内侧)\丘脑\内囊后肢后1/3\全部脑干&小脑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根部发出)C6~C1横突孔入颅,
脑桥下缘合成基底动脉图8-4
脑基底部动脉脑血液供应1.脑动脉系统(2)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
脊髓后动脉脊髓前动脉延髓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椎动脉分支
基底动脉分支
小脑前下动脉脑桥支内听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2)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脑血液供应1.脑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
大脑后动脉分支深穿支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中脑支后脉络膜动脉
大脑后动脉是基底动脉终支皮质支颞下动脉距状动脉顶枕动脉(2)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脑血液供应1.脑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脑血液供应
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1.脑动脉系统图8-1
脑部各动脉分支示意图(黄色区域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脑血液供应2.丰富的侧支循环调节&代偿脑血液供应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脑底动脉环(Willis环)
颈内--颈外动脉分支间:(颈内A)眼动脉--(颈外A)颞浅动脉
(颈外A)脑膜中动脉--(大脑前\中\后A)软脑膜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颈外动脉侧支循环大脑前\中\后动脉分支间吻合深穿支吻合较少,代偿作用较差
脑血液供应的特点1.中膜\外膜较相同管径的颅外动脉壁薄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脑底动脉环(Willis环)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脑循环及病理生理成人脑重约1500g,占体重2~3%血流量750~1000ml/min,占心输出量的20%耗氧量占全身的20%~30%耗糖量占全身的25%几乎无氧和葡萄糖储备缺氧2min→脑活动停止缺氧5min→不可逆损伤血供减少至临界水平以下,脑细胞功能只能维持数分钟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病因血管壁病变: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瘤/先天性血管病/血管损伤等。心脏病/血液动力学改变: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急骤波动/心脏疾患致心功能障碍(如心衰/房颤/传导阻滞)等。血液成分/血液流变学改变1)粘度增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蛋白血症/脱水/RBC增多症/白血病等。2)凝血异常:Plt减少性紫癜/血友病/DIC/抗凝剂/高凝状态(妊娠/
产后/手术后/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等。其他血管外因素:脑血管受压/外伤/痉挛等。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脂肪/空气/癌细胞/寄生虫栓子。病因不明。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和脑卒中史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和酗酒其他:卒中家族史/饮食/口服避孕药/种族/气候/少运动等。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颈内动脉狭窄小动脉病变房颤心瓣膜病变心室血栓心源性栓子主动脉弓栓塞颈内动脉栓塞颅内动脉硬化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机制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治疗脑梗死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来选择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通常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1个月),恢复期(2—6个月)和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重点是急性期的分型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不宜脱水,主要是改善循环;大、中梗死还应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在3~6小时的时间窗内有适应证者可溶栓治疗。
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缺血性脑卒中(OCSP)临床分型标准:1、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表现为三联征,即完全大脑中动脉(McA)综合征的表现:大脑较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失算、空间定向力障碍等);同向偏盲;对侧三个部位(面、上肢与下肢)较严重的运动和(或)感觉障碍。多为McA近段主干,少数为颈内动脉虹吸段闭塞引起的大片脑梗死。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有以上三联征中的两个,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缺损较TACT局限。提示是McA远段主干、各级分支或AcA及分支闭塞引起的中、小梗死。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3、后循环梗死(PoCI):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的椎基动脉综合征。为椎-基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大小不等的脑干、小脑梗死。4、腔隙性梗死(LAcI):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如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脑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手笨拙-构音不良综合征等。大多是基底节或脑桥小穿通支病变引起的小腔隙灶。
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卒中的预后1SaccoRL.Neurology.1997;49(Suppl4):S39–S44.2ViitanenMetal.EurNeurol.1988;28:227–231.%患者比例死亡115–25再次中风15–14心梗271年5年40–8025–4019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是急症!!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护理诊断1.脑灌注量改变:与脑梗死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有关2.意外受伤的可能:与头晕有关3.自理能力的下降:与头晕卧床有关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护理诊断3.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脑梗相关知识5.潜在并发症:压疮,深静脉血栓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护理措施
1.脑灌注量改变:与脑梗死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有关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避免情绪波动安排在安静,光线柔和的病房,减少探视抬高床头15-30°,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护理措施意外受伤的可能:与头晕有关1.向病人详细介绍医院,病房,病室及周围环境2.将病人的常用物品置于易拿取的地方3.保持病室周围环境光线充足,宽敞,无障碍物4.协助病人改变体位,洗漱,饮食和排泄5.嘱其缓慢改变姿势,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1.备呼叫器常用物品放在病人容易拿到的地方。3.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每周一次。4.提供病人适合就餐的体位。5.保证食物的温度、软硬度适合病人的咀嚼和吞咽能力。6.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7.鼓励病人逐步完成各项自理活动。护理措施自理能力的下降:与头晕卧床有关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与病人沟通,进行语言非语言的情感交流鼓励病人说出其焦虑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向病人提供有关本病的治疗知识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焦虑护理措施焦虑:与担心疾病愈合有关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1.通过交谈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解释或指定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病程及治疗。3.定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提供适合病人所需的学习材料。4.鼓励病人提出问题,耐心给予解答。护理评价知识缺乏:缺乏脑梗相关知识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1.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2.活动卧床患者至少每2h翻身一次,鼓励并督促其在床上主动伸屈健侧下肢,做屈趾、屈背、内外翻以及足踝的翻转运动,被动按摩患侧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3.穿刺部位的选择静脉输液或采血时,应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4.药物预防用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降低血液黏滞性、预防血栓形成。5.严密观察DVT的症状护理措施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护理措施潜在并发症:压疮1.定时按序协助病人更换体位,落实翻身拍背q2h。2.床单位保持柔软、平整、干燥、清洁无渣;3.指导病人床上活动技巧、制定床上活动计划;4.增加营养摄入;5.必要时用气垫床,安普贴保护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商代理合同书
- 菜园种植租赁合同范本
- 广告工人安装合同范本
- 教导处下学期工作计划
- 迎新晚会模板
- 闲置学校流转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宣传制作合同
- 2025年通过电子邮件签订合同的法律风险与挑战
- 高中地理第四章同步导学案:工业地域的形成
- 2025标准版企业与个人间的借款协议合同
- 危险化学品MSDS-汽油、柴油
- 小班语言《黄黄的-是一朵花吗?》公开课
- 偏头痛病因及防控方法宣教
- 《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课件
- DB11T 945.1-20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第1部分:通则
- 教育学原理-第五章-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
- 脑梗死教学查房-课件
- 高一年级月考考试质量分析汇报课件
- 煤气发生炉安全评价报告
- C-TPAT反恐程序文件(完整版)
-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词专项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