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反刍动物的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

A.寄生关系B.共生关系C.捕食关系D.附生关系

2.自然界中某个种群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必然牵动整个食物网,首先反映在()。

A.其数量上B.食物链上C.营养级上D.消费者身上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4.下面关于层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组成

B.层片就是群落中的一个层

C.森林中所有乔木叫乔木层,是一个层片

D.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属于一个层片

5.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

A.砂土B.壤土C.黏土D.盐碱土

6.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暖温带

7.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库是()。

A.湖泊B.江河C.大气水D.冰川和极地冰雪

8.温室效应的加剧不会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C.大气中CO2浓度降低D.冰川融化

9.群落成层性是评估()的一种指标。

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环境质量D.生物多样性

10.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2

11.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12.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B.环境C.生态系统D.生物圈

13.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净生产力较高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14.下列选项中是群落发育过程中良好发育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的是()。A.优势种B.亚优势种C.建群种D.伴生种

15.氮循环失调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A.荒漠化B.酸雨C.温室效应D.水体富营养化

16.2007年我国太湖出现蓝藻大发生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A.年间波动B.种群大爆发C.生物入侵D.季节性消长

17.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当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纳量时,则趋向于()。A.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D.增加;增加

18.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

19.森林砍伐迹地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看属于()

A.内因演替B.外因演替C.原生演替D.次生演替

20.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

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

21.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D.不可确定

22.动物对其他种类生物的影响表现的实例是()。A.食谷鸟由于食物的短缺而迁徙

B.豆科植物的自身供氮结构

C.夹竹桃含有的苦味强心苷对动物组织产生危害

D.蚜虫侵袭榆树,使叶子组织畸形,生长成虫瘿

23.引起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速差异B.海拔高低差异C.太阳辐射差异D.降水幅度差异

24.蚊子种群数量变动是属于

A.不规则波动B.周期性波动C.季节消长D.种群爆发()

25.主要依靠风力进行传播的植物种子的特点是()。

A.花的雌蕊柱头特别发达,伸出花被之外,有羽毛状突起

B.花粉小,数量多,具圆滑的外膜,无黏性,在某些花粉粒上附有一对气囊

C.种子和果实或者很轻,或者具有冠毛,或者具有翅翼

D.种子和果实具有钩、刺等附属物

26.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直接作用的因子是()

A.光能B.水分C.养分D.以上三者皆是

27.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

28.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食物链

29.下列关于生态失调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灾害增多B.资源衰退C.食物网结构更加复杂D.污染增多

30.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A.5%~10%B.1%~2%C.10%~20%D.0.1%~0.2%

31.下列原因中,不是生态失调原因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B.滥用资源C.自然灾害过频D.经济与生态分离

32.高山植物通常长得比较矮小,这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具有较强的()。A.紫外光B.红外光C.红橙光D.绿光

33.下列有关阳性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光下生长良好B.弱光下生长良好C.强光下生长不好D.荫蔽处生长良好

34.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A.频度B.密度C.多度D.优势度

35.坡向会影响森林的生长,对于森林来说,坡向因素是一种()。

A.直接因素B.间接因素C.主导因素D.限制因素

36.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37.测定物种多样性的方法很多,一般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来定量表达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常见的有。()A.辛普森指数B.扩散型指数C.欧氏距离系数D.CA指数

3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39.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40.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三者都不是

41.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A.生理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

42.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43.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B.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无损失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D.光合作用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44.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4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能量传递定律

46.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个体成员间进行什么引起的()

A.竞争B.争夺资源C.种内斗争D.他感作用

47.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将演替划分为()。

A.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B.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世纪演替和长期演替D.内因性演替和外因性演替

48.下列生态因子不是自然资源因子的是()。

A.光合有效辐射B.水体中的浮游生物C.土壤肥力D.风

49.下面关于层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组成

B.层片就是群落中的一个层

C.森林中所有乔木叫乔木层,是一个层片

D.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属于一个层片

50.某种狐狸耳朵很小,下巴钝圆,根据生态学原理,这种狐狸应该生活在()地区。

A.非洲B.赤道附近C.温带D.北极

二、填空题(20题)51.死亡率代表一个种群的_______。

5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级生产。

53.______主要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形态和结构。它是认识生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生物群落的主要指标。

5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______和模拟。

55.一个种类没有受到另一个种类因竞争而引起的抑制作用时占据的最大的生态位叫______。

56.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和途径。

57.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称为______。

58.每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______。

59.荒漠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______和温带干旱区。

60.______是种群固定增长能力的唯一指标。

61.食物链“马→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_______食物链。

62.生物从出生到死亡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__________。

63.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层次。

64.半自然生态系统又叫__________。

65.栽培作物没有自然植被茂密,不能覆盖全部土地表面。特别是当农作物收割之后,土壤直接暴露在风雨的冲击之下,细小的土壤颗粒会随风飞散,随水流失,使土壤肥力降低,逐渐变得不适于农作物生长。这个过程叫做______。

66.群落演替以稳定的______为发展顶点,也就是以顶级群落所形成的系统为其发展顶点。

67.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68.在相同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不论种群的密度如何,其最终产量总是趋于相同,这就是______法则。

69.“青蛙吃昆虫”,这种种间关系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

70.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种群爆发。()

A.正确B.错误

72.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逐步降解的过程即为分解作用。()

A.正确B.错误

73.世界人口迅速的增长,是土地承受压力的原因之一。()

A.正确B.错误

74.红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A.正确B.错误

75.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其生态幅无关。()

A.否B.是

76.生态系统中,磷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有机物燃烧。()

A.正确B.错误

77.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78.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79.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系统演替的早期阶段。

A.正确B.错误

80.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特征。

82.简述顶级群落的特征。

83.简述植物密度效应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并解释最后产量恒值的原因。

84.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85.简述土壤组成及其特性。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生态位的主要特征。

87.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88.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参考答案

1.B

2.B

3.D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以及区域内生活着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4.A

5.B

6.D

7.D

8.C

9.C

10.B

11.D

12.B

13.C

14.C生物群落中的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

15.D

16.B

17.B

18.D

19.B

20.A

21.B

22.D

23.C

24.C

25.C

26.D

27.B

28.D

29.C

30.B

31.C解析:C项不能作为生态失调的原因,只能是生态失调的结果,故选C。

32.A

33.A

34.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35.B解析:对于森林来说,光、水、温度都是直接生态因子,而坡向的不同影响了光、水、温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森林,故坡向是一种间接因子,故选B。

36.B

37.A

38.A

39.D

40.C

41.C

42.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43.C

44.D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逐及升高,属于有毒物质的富集。

45.D

46.C

47.D

48.D解析:本题强调的是自然资源,A、B、C都属于自然资源,只有D项风是一种气候现象,不属自然资源,故选D。

49.A

50.D

51.个体死亡情况

52.初

53.群落外貌群落外貌

54.实验研究(或实验)

55.基础生态位

56.生物地化循环

57.盖度

58.结构特征结构特征

59.亚热带干旱区亚热带干旱区

60.内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

61.寄生

62.生活史(或生活周期)

63.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64.驯化生态系统

65.土壤侵蚀

66.生态系统

67.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

68.最后产量衡值

69.捕食捕食

70.旱生原生演替旱生原生演替

71.A

72.A

73.A

74.B

75.N

76.B

77.N

78.Y

79.A

80.A

81.从生态学角度,可以把一个种群分成三个主要的年龄组(即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和三种主要的年龄结构类型(即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1)增长型:其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基部宽阔而顶部狭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年个律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后继世代的种群数量总是比前一世代多,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2)稳定型:介于增长型和衰退型之间,其年龄锥体大致呈钟形。说明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其出生率与死亡率也大致相平衡,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3)衰退型:其年龄锥体呈瓮形,基部比较狭窄而顶部较宽,表示种群中幼体所占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是一种数量趋于下降的种群。

82.群落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的特征为:(1)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2)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稳定。(3)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4)顶级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83.(1)植物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密度继续提高最后产量基本是不变的。(2)原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超过最适密度时如果密度继续提高虽然个体数量增加但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个体变小因而总的产量不会再增加。(1)植物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密度继续提高,最后产量基本是不变的。(2)原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超过最适密度时,如果密度继续提高,虽然个体数量增加,但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个体变小,因而总的产量不会再增加。

84.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物候研究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时、确定牧场利用时间、了解群落的动态等,特别是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85.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包含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土壤的特性: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土壤酸碱度;③土壤生物性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86.生态位的主要特征是:(1)生态位的维数。从理论上讲影响生态位的因素很多生态位的维数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