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梁原位标注_第1页
平法梁原位标注_第2页
平法梁原位标注_第3页
平法梁原位标注_第4页
平法梁原位标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法梁原位标注第1页/共73页梁原位标注的例子如图2-3第2页/共73页2.3.1梁支座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的原位标注就是进行梁上部纵筋的标注,分别设置:左支座标注、右支座标注。钢筋标注格式:sdsdm/ns1d1+s2d2

其中:d、d1、d2(钢筋直径),s、s1、s2(钢筋根数),m、n(上下排纵筋根数)第3页/共73页【例】6254/2表示:上排纵筋为425;下排纵筋为225。

225+222表示一排纵筋:

225放在角部;222放在中间。

第4页/共73页

有时候为了讲述方便起见,我们把上排上部纵筋(即紧贴箍筋水平段的上部纵筋)称为“第一排上部纵筋”,而把下排上部纵筋(即远离箍筋水平段的上部纵筋)称为“第二排上部纵筋”。

在有的工程中,还可能出现“第三排上部纵筋”。【例】

9254/3/2这个例子中,第三排上部纵筋是225。第5页/共73页【说明】1、支座的标注值包含“通常筋”的配筋值。【例】

KL1集中标注的上部通常筋是225,而在某跨左支座的原位标注是6254/2,则左支座第一排上部纵筋(即上排纵筋)425中的225就是上部通常筋(即处于梁角部的那两根上部纵筋)。第6页/共73页2、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另一边不标注(这是对设计人员说的)。

换句话说,当支座的一边标注了梁的上部纵筋,而支座的另一边没有进行标注的时候,可以认为支座的左右两边配置同样的上部纵筋(这句话是对施工人员说的)。

第7页/共73页

如图中所示,KL1中间支座的左边标注了6254/2,当支座右边缺省原位标注时,则认为支座右边的配筋也是6254/2。为了便于称呼起见,我们称之为“缺省对称”原则。第8页/共73页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需在支座的两边分别标注。【例】

KL1某个中间支座的右边标注425,又在左边标注6254/2,说明该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

第9页/共73页

设计时应注意:对于支座两边不同配筋值的上部纵筋,宜尽可能选用相同直径(不同根数),使其贯穿支座,避免支座两边不同直径的上部纵筋均在支座内锚固。4、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筋相同时,不需要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标注(这句话是对设计人员说的)。换句话说,当某跨梁的上部没有进行任何原位标注时,表示该跨梁执行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筋——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这句话是对施工人员说的)。第10页/共73页【例】

KL1悬挑端的上部没有任何原位标注,则认为该跨上部执行集中标注的上部通常筋425。(同样,缺省标注的下部纵筋采用集中标注的下部通常筋。)第11页/共73页【关于梁“钢筋标注格式”的问答】【问】遇到不规范的钢筋标注218+4204/2,该如何处理?在施工图中经常遇到下列的钢筋标注形式:218+4204/2(梁上部纵筋标注)425+2222/4(梁下部纵筋标注)这显然是不规范的标注方式,03G101-1图集中显然找不到这种钢筋标注格式。在施工中该如何处理呢?第12页/共73页【答】1、在03G101-1图集中规定,当梁的上部纵筋或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多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

上部纵筋标注6254/2(表示第一排上部纵筋为425,第二排为225);下部纵筋标注6252/4(表示第一排下部纵筋为425,第二排为225)第13页/共73页

但是上述“4/2”或“2/4”的表示方式只适用于单一规格钢筋的“分排”。对于两种以上规格的钢筋的“分排”,则要在斜线“/”的前后写清楚具体钢筋的规格和根数。【例】225+322/525(例子参见03G101-1图集P26页)第14页/共73页2、但是,有些人经常另立一些自己的“标准”。例如:

218+4204/2这样的标注显然不对,“多义性”,例如,可以解释为:420/218218+220/220320+118/120+118第15页/共73页3、那么,我们在施工中应该如何处理呢?还以这个为例:218+4204/2,结合着上部通常筋来考虑。如果上部通常筋为“218”,则应该作为“218+220/220”来处理。4、对于梁的下部纵筋,当遇到“425+2222/4”这样不规范的标注时,在施工时作为“222/425”的处理是比较恰当的。第16页/共73页2.3.2梁跨中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

我们经常会在图纸上看到,在某跨梁的左右支座上没有做原位标注,而在跨中的上部进行了原位标注。其实,梁跨中上部纵筋原位标注的格式和左右支座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是一样的。钢筋标注格式:sd或sdm/n或s1d1+s2d2其中:d、d1、d2(钢筋直径),s、s1、s2(钢筋根数),m、n(上下排纵筋根数)第17页/共73页【例】6254/2表示上排纵筋为425;下排纵筋为225。225+222一排纵筋:225放在角部;222放在中间。第18页/共73页【说明】

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筋不同时,仅在该跨上部跨中标注,支座省去不标注(对设计人员说的)。

换句话说,当某跨梁的跨中上部进行了原位标注,表示该跨梁的上部纵筋按原位标注的配筋值、从左支座到右支座贯通布置(对施工人员说的)。第19页/共73页【例】

在图2-7中,KL1第一跨的上部跨中有原位标注6254/2,表示该跨的配筋从左支座到右支座贯通布置6254/2。第20页/共73页【问】

原位标注在梁上部跨中,与同时标注左右支座等效吗?比如某跨梁原位标注6224/2在梁上部跨中,与同时标注左支座6224/2、右支座6224/2等效吗?第21页/共73页【答】

原位标注在梁上部跨中,与同时标注左右支座是截然不同的。某跨梁原位标注6224/2在梁上部跨中,表示“6224/2”在该跨梁的上部“全跨贯通”:第一排上部纵筋422、第二排上部纵筋222也全跨贯通。某跨梁同时标注左支座6224/2、右支座6224/2,表示该跨梁的左、右支座附近的上部纵筋按“6224/2”布置,而该跨“跨中”没有这种钢筋配置。第22页/共73页那么应该如何配置呢?具体设置是:该跨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422从支座边沿向跨中伸至“1/3跨度”的位置,而第二排上部纵筋222从支座边沿向跨中伸至“1/4跨度”的位置。上述两种原位标注方式所引起的钢筋配置效果,如图2-8所示。第23页/共73页

上述“跨中上部原位标注”的说明出自96G101图集中原位标注的第4条:

“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同时,则不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第24页/共73页“跨中上部原位标注”已经大量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例1】

框架梁或非框架梁悬挑端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应该注写在跨中上部。例如KL1(3A)悬挑端的上部跨中进行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图2-9)第25页/共73页【分析】

框架梁或非框架梁悬挑端之所以要进行“跨中上部的原位标注”,是因为梁悬挑端上部纵筋不在悬挑端的1/3跨度处截断,而是在悬挑端上部贯通。第26页/共73页【例2】

当多跨框架梁的中间跨是短跨时(例如一个办公楼的走廊跨),这个跨度较短的中间跨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应该注写在跨中上部。

第27页/共73页【分析】

如图,如果KL1中间短跨的上部没有进行原位标注,但是中间短跨两边的长跨的左右支座上都进行了原位标注6224/2,则根据“缺省对称”原则,中间短跨的左右支座上都具有了6224/2的钢筋配置。

第28页/共73页

在这种情况下,中间短跨的实际配筋效果是:无论第一排上部纵筋,还是第二排上部纵筋,都可能在短跨的跨中发生交叉重叠(如图所示)。第29页/共73页

但是,如果在中间短跨的上部跨中进行原位标注6224/2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此时中间短跨的上部纵筋在本跨贯通(不存在交叉重叠的问题),而且与左右两跨的支座负筋连通。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配筋方式(如图所示)。

第30页/共73页

其实,该图还可以进行简化,即把靠近中间短跨的左右支座的原位标注缺省。由于中间短跨的上部跨中有原位标注6224/2,说明中间跨从左支座到右支座贯通布置6224/2,根据原位标注的“缺省对称”原则,这些缺省了的支座原位标注,仍然可以获得6224/2的配筋值。也就是说,这两个图的效果是一样的。

第31页/共73页2.3.3梁跨中下部的原位标注梁跨中下部原位标注的内容较多,包括: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不伸入支座的下部纵筋原位标注、侧面构造钢筋的原位标注、侧面抗扭钢筋的原位标注、梁截面尺寸和形状的原位标注、箍筋的原位标注等等。按03G1010-1图集的规定,集中标注的任何内容都可以在原位标注中出现。参见03G101-1P26页。下面就分别介绍梁跨中下部原位标注的详细内容。第32页/共73页2.3.3.1梁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钢筋标注格式:sd或sdm/n或s1d1+s2d2其中:d、d1、d2(钢筋直径),s、s1、s2(钢筋根数),m、n(上下排纵筋根数)第33页/共73页【例】6222/4——表示上排纵筋为225;下排纵筋为425。225+222——表示一排纵筋:225放在角部;222放在中间。以后我们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下排下部纵筋(即紧贴箍筋水平段的下部纵筋)称为“第一排下部纵筋”,而把上排下部纵筋(即离开箍筋水平段的下部纵筋)称为“第二排下部纵筋”。第34页/共73页【说明】1、当集中标注中没有梁的下部通常筋的时候,在梁的每一跨都必须进行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因为每跨梁不可能没有下部纵筋——如果在阅读图纸时发现这种情况,则应该会审图纸时向设计人员指出。梁不一定有“下部通长筋”。

【例如】

某梁的第一跨和第三跨的下部纵筋是6252/4,而第二跨的下部纵筋是222,则这根梁是不可能有“下部通长筋”的。第35页/共73页

2、如果某根梁集中标注了梁的下部通长筋,则该梁每跨原位标注的下部纵筋都必须包含“下部通长筋”的配筋值。

【例如】

某根梁集中标注的下部通长筋是425,而在某跨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是7252/5,该跨下部纵筋的第一排钢筋为525,即包含下部通长筋的配筋值。第36页/共73页

3、当梁某跨下部纵筋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下部通长筋相同时,不需要在该跨下部重做原位标注(这句话是对设计人员说的)。换句话说,当某跨梁的下部纵筋没有进行原位标注时,表示该跨梁执行集中标注的梁下部通长筋(这句话是对施工人员说的)。第37页/共73页2.3.3.2梁不伸入支座的下部纵筋原位标注钢筋标注格式:sdm(-k)/n或s1d1+s2d2(-k)/sd其中:d、d1、d2(钢筋直径),s、s1、s2(钢筋根数),m、n(上下排纵筋根数)(-k):不伸入支座的钢筋根数第38页/共73页【例】

6252(-2)/4——表示上排纵筋为225且不伸入支座;下排钢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

225+322(-3)/525上排纵筋为225和322,其中322不伸入支座;下排钢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第39页/共73页【说明】

1、不伸入支座的纵筋仅限于梁下部纵筋的上排钢筋。

2、不伸入支座的纵筋仅限于“(-k)”前面所定义规格的钢筋。从第二个例子可以看出,“(-3)”前面的钢筋规格是22,所以不伸入支座的纵筋是22而不是25。

3、03G101-1图集规定,不伸入支座的纵筋在距支座0.1跨度处截断,所以,不伸入支座的纵筋长度是本跨跨度的0.8倍。(如图2-13)

第40页/共73页【关于梁“不伸入支座的下部纵筋”的问答】【问】“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会失去支座的支承?

1、什么时候执行“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

2、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断点距支座边缘0.1Ln1——由于它离开了支座,会使梁失去支座的支承吗?

第41页/共73页【答】1、“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是由设计师指定的。当在下部纵筋的规范后面加上“(-k)”这样注写时,就表示有k根下部纵筋不伸入支座。2、03G101-1图集P60页规定了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断点位置:1)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断点距支座边缘0.1Ln1(本跨的净跨);2)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限于梁的第二排下部纵筋。第一排下部纵筋按照以前的规定伸入支座。第42页/共73页

由于有第一排下部纵筋伸入支座,所以梁不会失去支座的支承。此外,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每跨的正弯矩最大值在跨中,而在还未到达支座的地方,弯矩包络线就已经上升为负弯矩了。所以,在支座附近是没有正弯矩存在的,第二排下部纵筋不伸入支座也就不会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了。然而,如果考虑地震作用,在支座附近时存在正弯矩的。这些问题是否要考虑,是设计师的问题,设计师没有指定“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的时候,施工人员不能自作主张执行“梁下部纵筋不伸入支座”。第43页/共73页2.3.3.3梁侧面构造钢筋的原位标注钢筋标注格式同集中标注时一样:Gsd(表示“侧面构造钢筋”)其意义与集中标注是不一样的:当在“集中标注”中进行注写时,为全梁设置。当在“原位标注”中进行注写时,为当前跨设置。第44页/共73页【例】

G412在梁的第三跨上进行原位标注侧面构造钢筋。【说明】

对于本例的的原位标注可能有以下几种解释:如果集中标注:G410或N416,在第三跨上面都是改变成G412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遵循“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原则。第45页/共73页2.3.3.4梁侧面抗扭钢筋的原位标注钢筋标注格式同集中标注时一样:Nsd(表示“侧面抗扭钢筋”)其意义与集中标注是不一样的:当在“集中标注”中进行注写时,为全梁设置。当在“原位标注”中进行注写时,为当前跨设置。第46页/共73页【例】

N416在梁的第三跨上进行原位标注侧面抗扭钢筋。【说明】

再强调下梁的腰筋定义中“原位标注取值优先”的问题。

KL1集中标注了构造钢筋G410,表示什么?

KL1的第三跨原位标注抗扭钢筋N416,表示什么?第47页/共73页那么于是我们会问:【问】

现在的问题是KL1的第3跨执行了抗扭钢筋“N416”以后,在该跨还有没有构造钢筋“G410”了?第48页/共73页【答】“G”筋是侧面构造钢筋,“N”筋是侧面受扭钢筋,两者性质不同,但都布置在侧面,即都是“腰筋”,因此不可重复设置。为此,制图规则中把它们归为同一项注写内容(03GP24右栏第五款)。由于属于同一注写内容,因此“原位标注取值优先”(P22,P26)。还有人会问,上述例子中的“G”与“N”钢筋都是4根,如果“G”钢筋变成6根或8根了,而“N”钢筋还是4根,那该怎么办?如何处理?第49页/共73页【注】抗扭钢筋的技术特点:

1、抗扭箍筋的弯钩长度为36d(非抗扭箍筋:抗震26d,非抗震16d)。

2、抗扭箍筋的多肢箍形状:大箍套小箍。当梁受扭矩时,沿梁截面的外围箍筋必须连续,只有围绕截面的大箍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此时的多肢箍要采用“大箍套小箍”的形状。关于这个问题在实际施工时有“等箍互套”和“大箍套小箍”两种方式。(P62~P65)。第50页/共73页2.3.3.5梁箍筋的原位标注梁箍筋原位标注的格式同集中标注。【说明】1、以原位标注为准。2、梁箍筋应该在集中标注中进行定义。

第51页/共73页【例1】KL1(4)中箍筋集中标注为8@100/200(2),第3跨原位标注为10@100/200(2),则表示在KL1第3跨将8改为10,其他参数不变。1、2、4跨仍然执行8@100/200(2)。【例2】KL2(3)的箍筋集中标注为8@100/200(2),而在第1跨原位标注为8@150(2),则表示什么呢?第52页/共73页2.3.3.6梁加腋信息的原位标注关于梁加腋信息的原位标注,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当梁截面尺寸的集中标注为加腋bxhYc1xc2时,如果在某跨梁对矩形截面进行等尺寸的原位标注:bxh(b、h为等截面的宽、高)则表示在该跨梁取消加腋。第53页/共73页【例1】

当KL1(4)截面尺寸的集中标注为300x700Y500x250,而在第3跨原位标注为300x700时,则表示在第3跨取消加腋,而该梁的其余各跨(即第1、2、4跨)仍然加腋。第54页/共73页

第二方面的内容是:当梁截面尺寸的集中标注为矩形截面bxh时,如果在某跨梁进行加腋的原位标注:bxhYc1xc2(c1为腋长,c2为腋高)则表示在该跨梁进行加腋。

第55页/共73页【例2】

当KL2(3)截面尺寸的集中标注为300x700,而在第1跨原位标注为300x700Y500x250时,则表示在第1跨进行加腋(腋长500,腋高250),而该梁的其余各跨(第2、3跨)仍然不加腋。【例3】

当加腋的标注为300x700Y500x250时,计算加腋钢筋的斜段长度。加腋钢筋为2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二级抗震等级。第56页/共73页【分析】

加腋钢筋的斜段长度只与“腋长”和“腋高”的尺寸有关。大家可以参看03G101-1图集P60页的下图,以腋长c1和腋高c2为直角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构成加腋钢筋斜段的一部分,加腋钢筋斜段的另一部分就是插入梁内的laE这段长度。所以,双侧加腋钢筋斜段长度的计算公式为:加腋钢筋斜段长度=sqrt(c1xc1+c2xc2)+laE

其中sqrt()是求平方根第57页/共73页【解】

框架梁加腋构造见图2-15。

第58页/共73页

这个例子的“腋长”(即图中的c1)为500,“腋高”(即图中的c2)为250。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筋为25、二级抗震等级,查03G101-1图集P34页的“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表格,查出laE为38d。所以:加腋钢筋斜段长度=sqrt(500x500+250x250)+38x25=559+950=1509≈1510第59页/共73页【问】

请问当框架梁设计加腋时,加腋部分箍筋加密,紧接着就是梁箍筋加密区,请问加腋部分箍筋加密区长度是否含在梁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第60页/共73页【答】1、看03G101-1图集第60页的框架梁加腋构造图,每跨梁端部有一个“c1箍筋加密”,紧接着又有一个“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可见“梁箍筋加密区长度”是在“c1箍筋加密”之外的,即梁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包含c1箍筋加密区的长度。

2、从受力分析上看,框架梁为什么要加腋,就是因为梁端部承受较大的剪力,而箍筋是抗剪的,因为要承受较大剪力而引起箍筋加密区总长度的增大,也是一个正常现象。第61页/共73页2.3.3.7梁变截面信息的原位标注当梁截面尺寸的集中标注为矩形截面bxh时,如果在某跨梁对矩形截面进行改变尺寸的原位标注:b1xh1(梁变截面宽度改变或截面高度改变)则表示在该跨梁截面改变。第62页/共73页【例】

当KL1(4)截面尺寸的集中标注为300x700,而在第3跨原位标注为300x500时,则表示在第3跨把梁截面高度由700改为500,而该梁的其余各跨(即第1、2、4跨)仍然保持300x700的梁截面尺寸。第63页/共73页【说明】1、比较常见的梁截面形式是两跨梁的顶面标高一致而底面标高不一致的情况。例如上面的例子,KL1的4跨梁的顶面标高一致,这有利于梁的上部通长筋贯穿整道梁。而第3跨梁截面高度变为500,梁底面标高比其他各跨提高了200,这对于梁的下部纵筋影响不大,因为梁的下部纵筋本来就是按跨锚固的。

第64页/共73页2、但是,有的设计人员喜欢把已经完全错位的两跨梁定义成相同的梁编号,这样的梁没有一根纵筋是可以贯通全梁的。既然如此,把这两跨梁分别定义成两个不同的梁编号不是更好吗?

第65页/共73页2.3.3.8梁悬挑端的原位标注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看到框架梁或非框架梁的悬挑端要进行众多内容的原位标注,这里面有哪些道理?在梁的悬挑端上要进行哪些原位标注呢?我们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框架梁的悬挑端与一般的“跨”不同,也可以说它是特殊的“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