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证病及针灸表证_第1页
常见证病及针灸表证_第2页
常见证病及针灸表证_第3页
常见证病及针灸表证_第4页
常见证病及针灸表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证病及针灸表证第1页/共35页2第一节八纲辨证1、八纲的概念:八个辨证的纲领2、八纲辨证的概念:根据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位的深浅,病性的寒热,邪正的盛衰和证候类别的阴阳,以作出纲领性判断的方法。是一种辨证归类的方法。第2页/共35页33、八纲辨证的意义

八纲辨证把临床千变万化的病证归纳为四对纲领性证候。任何一种疾病都大致脱离不了病位的表里,病性的寒热,邪正盛衰的虚实,证候类别的阴阳。故八纲能够归纳和概括所有病证的基本特点,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因此八纲辨证是用于分析各种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辨证的纲领,在诊断中能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第3页/共35页4一、表里辨证1、含义: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及病势趋向)的一对纲领。2、表里的划分:(1)部位的相对性:皮毛、肌肉、经络属表脏腑、气血、骨髓属里(2)病势的深浅演变:外邪由表入里——病渐重为势进病邪由里出表——病渐轻为势退第4页/共35页53适应范围和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外感病。因为外感病具有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由浅而深的传变发展过程,故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其意义主要是辨明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和病理变化的趋势。第5页/共35页6

(1)概念:表证是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时所表现的较轻浅证候的概括。主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2)表证的发病特点:感外邪,新起病,病位浅,病程短,病情较轻。第6页/共35页7(3)表证的临床表现:

主症:恶寒(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兼症: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4)病因病机:外邪袭表,阻遏卫阳,邪正相争。第7页/共35页8风寒束肺证与风热犯肺证的鉴别项目病因病机

主症

伴随症风寒犯肺证风寒侵袭肺卫,肺卫失宣

咳嗽,痰白清稀风寒表证风热犯肺证风热侵袭肺卫,肺卫失宣

咳嗽,痰少而黄风热表证

病位

肌表肺

肌表肺第8页/共35页9(二)里证1、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里的一类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病。2、里证的成因:A、表证不解,病邪传里;

B、外邪直接入里,侵犯内脏;

C、情志、饮食、劳倦等直接影响、损伤脏腑气血。3、里证的特点:无新起发热恶寒并见,以脏腑气血症状为主要表现,病位较深里,病情一般较重,病程较长。第9页/共35页10二、寒热辨证1、含义: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2、寒热与疾病中机体阴阳变化及病邪性质的关系阳盛则热,阴虚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阳是决定疾病性质的根本,故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3、发热,恶寒与热证,寒证的区别:第10页/共35页11第九章热证(1)概念:是指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2)证候特点及表现:

热:发热,恶热喜凉

红:面红,舌红

黄:苔黄,尿黄,分泌物黄稠

干:口渴饮冷,唇舌干燥,尿少,便干

数:脉数(3)机理:外感阳热;寒湿化热;过食辛热;五志化火;致机体阳热过盛,机能亢奋

第11页/共35页12(一)肺热炽盛证含义:表现:1、咳喘,鼻煽气粗(定位)

2、伴里实热证(定性)分析:病机:热邪蕴肺,肺失清肃

宣降失常,气逆于上——

热壅咽喉,气血壅滞——邪热内盛,伤津——要点:肺症(咳、喘)+热症第12页/共35页13(二)心火亢盛证含义:表现:共同症:心烦,失眠,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实热症)分类:心火上炎:口舌赤烂疼痛,

心热下移:小便赤、涩、灼、痛

心火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动血)

闭扰心神:狂躁,神昏,谵语(神乱)分析:心火内盛,炎上,扰神,伤津,迫血妄行。

第13页/共35页14(三)肝火炽盛证含义:表现及机理分析:肝经火盛气火上逆上攻头目,气血涌盛—肝气失于条达柔和—胆热上冲,胆汁上逆—热扰心肝——火盛灼络,迫血妄行—肝经火热内盛——肝经循行部位及联系器官,以心胸部以上,特别是头面部的症状突出。伴实火症第14页/共35页15第十章寒证(1)概念: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的功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证候。(2)证候特点及表现:

冷: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热

白(清):面白、苔白、痰白、尿清、便稀、分泌物清稀

迟:脉迟

痛:头、腹、身、关节疼痛(冷痛)

蜷:蜷卧(3)机理:阳气被遏或亏虚,形体失煦,津液未伤第15页/共35页16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寒热的状况及喜恶口渴与否面色肢体二便舌象脉象第16页/共35页17三、虚实辨证1、概念: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2、虚实与邪正的关系: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3、辨虚实的意义;为扶正祛邪提供治疗依据,勿犯虚虚实实之误。第17页/共35页18第十一章虚证1)概念:是对人体正气虚弱、不足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2)证候特点:不足、衰退、虚弱3)形成:主要由后天失养,疾病耗损所致;先天禀赋不足;第18页/共35页195)虚证的主要分类:气虚、阳虚、阴虚、血虚、精亏、津亏6)发病特点:病久势缓,耗损较多,体质虚弱。

第19页/共35页20

第一节气虚证气虚证——指元气不足,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元气虚,则宗气、卫气、营气均可亏虚。

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舌淡嫩,脉虚主要涉及内脏:心肺脾胃肾肝胆第20页/共35页21(一)脾气虚证含义:表现:1、腹胀、(食后胀甚)食少、便溏

2、伴气虚证(或可伴水湿症)分析:脾气亏虚,健运失职输精无力,水湿不运——

气血化源不足——第21页/共35页22

第二节血虚证: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而表现的虚弱证候。表现:

1)经络、组织、器官失于营养:头、目、面、唇、舌、爪甲、手足、皮肤、脉等处的皮肤和粘膜淡白和充养不足。

2)脏腑失于濡养:心、肝、冲任(胞宫)血虚一般指心血虚证和肝血虚证亦可见血虚肠燥证,血虚肤燥生风证第22页/共35页23第三节阴虚证

含义: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热证候。表现及机理:机体失于滋润、濡养的表现——

阴不制阳,阳气偏亢而生内热——第23页/共35页24(四)肝阳上亢证含义:表现及机理分析: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肝阳亢扰于上,血随气逆的头面部症状:眩晕,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阴亏于下,筋骨失养,上实下虚: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第24页/共35页25

第四节阳虚证含义:体内阳气亏损,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证候表现:寒冷之征象——

气虚之征象——

分析:诸多因素致机能衰退,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寒从中生:不能蒸腾气化水液:推动力减弱,阴寒内阻:第25页/共35页26(三)肾阳虚证含义:表现及机理分析:1、定位症状:腰膝酸冷,生殖、性欲减退等2、定性症状:虚象和寒象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无权腰膝及形体失于温暖——兴奋、推动力衰退,生殖机能、性欲减退——不能温运气血于面——

蒸腾气化无力——肾阳虚的舌脉——舌淡,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第26页/共35页27肾阳虚证归纳为三个方面(辨证依据):

1、性与生殖机能减退;

2、以小便频数、清长;久泻为主;

3、全身的虚寒之象;第27页/共35页28第十二章实证(1)概念:是对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而以阳、热、滞、闭等为主,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2)证候特点:有余、强烈、停聚邪盛,积聚为主要,正气不虚为次要。(3)机理:

邪正剧争:寒热、吐泻、喘咳、腹胀明显,痛剧,二便不通,脉实。

实邪内阻:六淫、疠气、气滞、痰、饮、水、湿、脓、瘀血、宿食、燥屎、结石、虫积。

第28页/共35页29

(4)辨证要点:A、新病、暴病或有感邪病史,B、病情激剧,C、正气未衰,体质壮实,由于实证概念笼统,范围极广,症状复杂,故以发病特点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第29页/共35页30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项目

虚证

实证病程及起病长(久病)短(新病)体质虚弱强壮精神萎靡尚可声息声低息微声高息粗胀痛喜按(按之痛减)拒按(痛增不减)舌象舌嫩苔少或无苔舌老苔厚腻脉象无力有力第30页/共35页31

第一节气滞证含义: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的证候。表现特点:胸胁脘腹等处的胀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