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草船借箭
授课
课题草船借箭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
时间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
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教学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目标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
的兴趣。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教学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重点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
的兴趣。
教学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
难点法。
第一课时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
教学
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目标
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具
准备课件: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1)【出示课件1】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
滚长江东逝水》,请同学们欣赏。
导入
(2)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出示课件2】
(8)
分钟(3)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这是电视剧《三国演
义》主题歌。)
(4)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教师评议并梳理词
意: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
1
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
然地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
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世人下酒闲
谈的材料。
(5)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崇拜《三国演
义》中的哪个英雄?(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课件3】老师相机呈现
三国人物形象。
(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
篇课文《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三国演义》。【出示课件4】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
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齐名。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演义》中人物
的了解。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5】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
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太原人。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新课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
教学
决生字词。
(32
)分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钟三、再读感知,整体感知
(一)理清顺序。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照什么顺
序将故事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2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二)了解起因、经过、结果。
1.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
6】
(1)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
为难、陷害诸葛亮。
(2)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3)故事的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教师简介“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
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
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
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
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2.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哪
些信息。
3.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4.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
感受。
5.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
(2)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为什么还要害诸葛亮?
【出示课件7】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学生齐读)。
从这句话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嫉贤妒能。)
(3)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他们
的对话。)【出示课件8】
①当时,周瑜是吴国的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
3
好吗?(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②周瑜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
葛亮。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
问。)
(3)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出示课件9】
①“公事”是什么意思?(朝廷之事;公家之事。)“推却”又是什么
意思?(借理由推托、拒绝。)为什么不能推却?(诸葛亮回答“用
弓箭最好”,这正中周瑜下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
箭任务。)
②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具有险恶用心
的人。)
③同桌一起交流,想象周瑜当时的心理活动。【出示课件9】(请同学
根据自己的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和神态的词语
填入括号里。)
④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⑤再读加入描写人物语言和神态词语的语段,总结下列问题:【出示
课件10、11】
A.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B.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
枝箭的任务,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
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
不好,甘受惩罚。”……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⑥指名读这段话。
⑦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
很高兴?(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
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⑧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
枝箭呢?(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⑨从学习中你了解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胸有成竹,顾全大局。)
4
⑩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2】
(4)教师小结: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顾全大局;
而周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
(5)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
的性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
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6.谈话过渡: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
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
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板书:起
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
葛亮。)
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
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
教学
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目标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
作品的兴趣。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
序来叙述的,并且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
导入
和结果。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4)
分钟①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②通过第1~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什么?
③这部分课文的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2.谈话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了解到周瑜自叹不如
5
诸葛亮,周瑜是怎么“叹”的?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来。
【出示课件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
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默读课文,
圈画批注出来。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借箭准
备和借箭过程。
二、了解“借箭准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诸葛亮请谁帮忙做借箭前的准备?(鲁肃)
2.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诸葛亮深知
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
3.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请默读课文3~5自
然段,把书上有关句子标出来。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启发学生自由读这段话,从“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新课感受鲁肃十分诚信、顾全大局、对诸葛亮赞赏与默默支持。从“果
教学
然”一词也能够看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为人。
(33
)分钟5.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哪些准备?【出示课件5】
(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哪些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
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
排在船的两边。)
(2)诸葛亮为什么对鲁肃说“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
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
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3)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从这里我
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军令状
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三、精读“借箭经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指名读课文6~9自然段,标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有
6
关语句。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
算”?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6】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
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
里。
(1)读一读,说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诸葛亮知道第三天
四更时候有大雾,他在等雾。)
(2)诸葛亮那个时代有没有天气预报啊?(没有)这又说明了什
么?(这就说明了诸葛亮懂天文,识气象。)
(3)除了这儿,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出示课
件8】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笑着
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雾散了就回去。”
(1)从“大雾漫天”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当时的天气情况:
到处都是大雾。)
(2)从天气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
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3)从“诸葛亮笑着说”你感受到什么?(诸葛亮镇定自若,是
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
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
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
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4)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目的是什么?(既
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
(5)军士为什么要“擂鼓呐喊”?(这样做既是为了虚张声势,
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
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7
(6)从这段叙述中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了解?(诸葛亮考虑周
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
气,前去“借箭”。)
(7)指导朗读,读好鲁肃和诸葛亮说话时的语气。
【出示课件14】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
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
么?(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
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2)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把船掉过来,船头朝
东,船尾朝西”,显示了诸葛亮过人的智慧。“逼近曹操受箭”,进
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此
行“借箭”,轻轻松松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诸葛亮谋划之周密,
安排之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了诸葛
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4.自由读课文3~9自然段,总结“借箭的经过”。(板书:经过—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说说从哪些地方看
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5】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
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
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
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
四、了解“借箭结果”,感受人物形象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结合课文说感受。
(1)小组交流: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8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18】
①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审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中国文化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民族大学《框架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商学院《理论力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持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教育学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3.1耕海牧渔 教学设计
- 南昌职业大学《创业基础创新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4l操作指南教程硬盘克隆linux系统备份恢复带截图
- 油缸装配作业指导书
- 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课件
-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课件
- 员工调整薪酬面谈表
- 辅警报名登记表
- 外研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试题
-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课题研究方案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 【课件】第二单元第三节汉族民歌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华文出版社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