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岭南版第四册教案
1、画家眼中的儿童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1、本课教材提供了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中国画与油画两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画种,让学
生在比较欣赏中,感受各国儿童天真、可爱、自然的形象,学习画家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有趣味
的瞬间”,体会“人与自然、生活”的谐趣。
2、教材以古画《小庭婴戏图》导入,激发学生对“童年游戏的回忆”的同时,感受古代工笔画的用
笔工整细致,着色层层渲染,色彩优雅和富有装饰美感的特点:1、以线造型,注重内在美感。如作
品中以线条表现的四个健康白净、眉清目秀、姿态不同又互相呼应的正在嬉戏的儿童,使人感受“祥
和、快乐”的审美趣味。2、以勾线填色法突出“工整、秀丽”的工笔画特点。如用流畅的线条勾画
儿童形象和宽松、柔软、透明的衣服质感,以及幽雅的庭院。
3、《牧牛》是我国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作品。画面表现了放牛娃的生活情趣。看仅不经意的寥寥数笔,
淡淡的线条,便勾画了牧童手牵牛绳,骑在牛背上,仰着头、背着草帽,像是在放声歌唱的生动情
境,再与浓墨表现的憨态可掬的耕牛、长满红叶的树木形成鲜明的对比。整个画面讲究点线搭配,
注意点、线、面的节奏感;充满浓厚的乡村儿童生活气息,充满“人与自然”的和谐如诗般的意境。
4、《蒲公英》是吴凡的作品。画中描绘了一位穿着围裙的家家打扮的小姑娘。从身边的镰刀和竹篮,
使人感觉到小姑娘在割草时采到一支蒲公英,忍不住“吹”的情景。有三美:1、动态美。小姑娘
手拿蒲公英,身体微微前倾着,仰着头,鼓着小嘴,轻轻地吹,还有随风飘去的“小伞兵”,使
人感受平凡生活中的优美。2、单纯美。画面只用线勾画了镰刀、竹篮、小女孩、蒲公英和大片的
空白,但却使人感受到明朗的天空、广阔的田野、徐徐的春风------3、意境美。画中小姑娘、竹
篮、飞舞的蒲公英,形成一条柔软而又倾斜的曲线,犹如一支优美的田园小调。
5、《哺育》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油画。画中描绘了“妈妈喂小孩”的日常生活情景,使人感受平
凡生活中的亲情,逼真、立体感强。1、动态美。2、亲情美。画中,母亲与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在“喂
食”的瞬间,使人觉得三个小女孩就像是三只待哺雏鸟,也使平凡的内容体现出母爱和亲情。
6、《春季》是美国罗克威尔的作品。作者在画中描绘了一个衣服破烂的少年怀抱书本,弯着腰与小
白兔交谈的情景。除画中的蓝天、白云、小兔、草地表现了春天的明媚外,画家主要表现贫穷少年
对生活美和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春天、对温暖的向往。
7、《小女孩》人物肖像画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作品。画家用细腻写实的手法,成功地刻画了
小女孩的神情、动态和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小主人公侧着头注视的神情和不停玩弄着手指的
双的等。
8、《男孩》是著名意大利画家莫迪尼的作品。可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写实与变形”结合的方法,用
黑、红、白、绿的色彩,表现了男孩的面部、身躯、体现画家肖像画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2、能用语言
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到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1、在触摸与尝试体验中感受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2、
在比较中,体验中国画“线造型”的美联社感和油画“块面组合”的写实美。3、体会作者对平凡美
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兴趣点:
1、激发童年群体游戏的回忆;
2、激发“亲情、乡情和热爱生活之情”;
3、表演画中儿童的动作,激发观察的兴趣;
4、与同学一起共赏作品。
教学准备:
师:中国画工具与油画工具;有关两者的作品图片或课件。
生:听父母说说有关自己童年的趣事;准备一张童年照片。收集有关国画或油画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1、(出示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作品,在讲台上摆放“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同学们你们看
老师带来的这两幅画漂亮吗?猜一猜,这两幅画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的呢?板书;“中国画”与“油
画”
2、哪位同学想上来用毛笔或油画笔画一画?
3、看一看,课本上的画都有什么共同点,都画的谁呀?(板书课题)说一说,哪些是中国画哪些是
油画。
1、讨论范画,体验两种画种不同的美感;
2、画一画,观察毛笔和油画笔画点线时的不同感觉;
3、找一找:课本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取用了“油彩画布”?是从哪里观察出来
的?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课堂发展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三张中国画作品,仔细观察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
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2、引导欣赏油画作品,简要介绍米勒、雷诺阿这两位画家:前者是以画农民题材著称的法国画家,
有“农民画家”之称。他画的形象大都朴实,本画的原名叫《小鸟的哺食》,同学们观察一下,妈妈
喂她的孩子们的样子像不像这个题目?后者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以画妇女和儿童著名。
3、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觉?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
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调皮、文静、生动、亲情、逼真。
4、提供美术语言:线条、色彩、形象、点、线、面、色、光线、块面组合、节奏感、意境。
1、说一说,两种线条表现给你什么感觉?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可用语言说,也可学学画面上人物的动作、神情,表演
给同学们看。
3、小组讨论: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4、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自己带来的生活照片,描述一下自己在干什么。
1、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2、学习用美术语言评论作品。
3、感受自己的生活美。
作业
简单扼要的演示儿童的一些画法。
把照片上的自己画出来或把课本上的名画人物换成自己。
在模仿中体验造型的乐趣。
展示
把作品放在投影仪下让同学们欣赏。
说一说,我的作品美在哪里?同学的作品美在哪里?
体验成就感与学习他人的长处。
延伸
(出示课件)欣赏儿童题材的各种画作。
收集有关国画和油画的图片,装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
加深对中国画与油画的的了解。
教学反思:活动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的美术语言与表达能力还欠缺,对评述远没有对造型感兴趣,
以后要多进行这方面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2、可爱的卡通形象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1、卡通以其幽默、夸张的形象,独特的个性走进儿童世界,为儿童增添了不少的生活乐趣。
2、教材提供了形象鲜明的中外卡通明星群,旨在让学生通过比较欣赏,了解不同的卡通形象的造型、
色彩特征,了解卡通形象夸张、变形、拟人等艺术手法,体会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勇
敢、正直、善良的品格。
教材的右上方是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孙悟空、哪吒等卡通形象。主要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写实性
人物与拟人手法表现的卡通形象的异同。如以夸张的“金睛火眼”表现孙大圣机敏的个性;感受以
写实为主的威武的哪吒卡通形象及其夸张的五官。以细长的身体及大嘴巴表现哮天犬的灵活和凶恶
等。
3、教材的下方是外国卡通形象,大都色彩单纯,造型夸张、幽默,想像丰富。
教材中的看一看栏目,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自主感受“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目标:
4、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2、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3、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1、在交流中激发对熟悉的卡通形象的记忆;2、在比较中体验“夸张、拟人”等艺术
表现手法,了解卡通形象独特的艺术风格;3、在评述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卡通形象鲜明、正直、善良的个性,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和拟人的艺术手法。
兴趣点:1、有趣的故事情节;2、欣赏卡通玩具;3、创作有趣的卡通形象。
观察点:1、卡通的“造型与色彩”特点;
2、中国卡通形象用线勾勒、平涂着色匠特点。
教具准备:师生共同收集相关的卡通形象,如广告、吉祥物、玩具、连环漫画等。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播放《猫和老鼠》片段,2、投影漫画书特写部分,
3、展示收集的卡通明星图片、玩具、文具、生活用品
提问:这些东西可爱吗?板书课题。
1、欣赏时观察故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欣赏带来的卡通形象玩具或图片;
激发学生兴趣,体验
卡通形象已深入儿童生活。
发展
1、出示两种图片,鸭子与唐老鸭,请学生说说两者的异同点。提示从形象与色彩上来说。
提供“拟人、夸张、变形等艺术语言供学生选择。
2、出示中国卡通形象与外国卡通形象,让学生比较不同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人物卡通形象与动物卡通形象比较。
4、评一评,你最喜欢的卡通形象给你什么感觉?
5、猜一猜,这些卡通形象是怎样画出来的?
1、欣赏与比较卡通形象和它们的原形有什么不同;
2、能用可爱、幽默、凶恶、粗鲁、刚强、聪明、善良等语言说出喜欢的卡通形象趣在哪里?体会有
趣的情节、造型和色彩。
1、在比较中,体验表现手法;
2、在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作业
画出你喜欢的一个或多个卡通形象。
体验用线勾勒、平涂设色的造型技巧。
展示
在黑板上布置“我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展览会。评出优秀作品。
比一比,谁的卡通形象最有趣?
在比较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课堂延伸
布置家庭作业。
自己编一个小故事,并为这个故事设计一些卡通形象。装在成长记录袋里。
这正是学生乐于做的,是学生创造新形象的机会。
教学反思
活动效果:学生最喜欢就是卡通画与书,发言太多,几乎占用作业时间。
作业评析:作业效果较好,但学生都喜欢画机器猫。多啦A梦,造成画面雷同的较多。
改进措施:控制好发言的节奏,启发学生的作业要与众不同。
3、彩色字母娃娃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以学生身体与手势设计字母造型活动导入,让学生在“玩一玩”中进行“拟人化”的观察与想
像,激发学习兴趣,教材中间的线描卡通人物,、动物组合的字母造型图,字母简洁、有趣。可让学
生感受由粗细流畅的线条表现的卡通人物,体会字母的装饰变化能强化字母的审美观赏性,了解字
母的“拟人化”只有在符合字母结构的前提与,攻能进行变化组合设计。
教材右上角提供了“艺术家表现的字母”图,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卡通字母幽默有趣的造型、鲜艳色
彩的同时,体会艺术家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教材的下方是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工具设计的“拟人化”的字母娃娃作业,目的:1、拓展学生多种材
料工具匠想象空间;2、再添上“五官”四肢变成字母娃娃,也可以把字母简化为“几何形”进行想像,
再添加“五官”或“四肢”变成娃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绘画或剪出字母形状;能对字母进行“拟人化”的想像创造表现。
过程与方法:在“身体或手势字母”造型游戏中,培养想像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在欣赏中,感受
艺术家的想像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拟人化”字母变化的童趣,关注日常生活中字母的有趣造型。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材料表现“拟人化”的字母及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运用对称、均衡、夸张等手法表现字母。
教具准备:已制作好的字母娃娃范作。
教学过程:
一、请几个同学上来写几个自己最喜欢的字母形状。再请几个爱表演的同学上来作人体字母造型和
手势造型比赛,让下面的同学即兴画出他们的简笔动作。
二、出示范作请学生欣赏,让学生发表意见书1、是什么字母?2、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字母美在哪
里?表现的物象与字母有什么关系?
三、分组活动:提供每个小组长2个字母造型,让学生在特定的字母开头上进行想像,如想像字母
中的“人”在干什么?根据自己的想像画下来。
四、欣赏书上“人物卡通字母”图。比一比,自己设计的人物字母与书上的人物卡通字母有什么不
同?
五、布置作业:画或者用卡纸、挂历纸、瓦楞纸剪贴一些字母娃娃。想一想:添加什么、装饰什么
才能使字母“拟人化”和具有装饰美?
六、学生创作。
七、分组评选优秀作品在投影仪下展示,画作贴在展板上。
八、课后延伸:鼓励学生从书报、杂志、广告中收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字母,并剪下来,进行
排列、观察和想像。如,把小字母密集横排时,像一条带子;把大小字母按一定图形排列时,可变
成一幅装饰画;把大字母排列时,黑白色调对比鲜明等。
课后反思:学生的设计兴趣非常浓厚,设计的作品形式多样,想像力丰富、大胆。但在色彩上还不
够细致,由于时间关系,有的作业未上颜色。
4、美妙多变的线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线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观察手掌,可以看见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直线、曲线形成的掌纹;拾
起一片树叶,你可以看到粗细疏密、组织有序的线构成的网状叶脉;下雨时,那带有速度和运动感
的雨丝;电闪雷鸣时,瞬间出现的粗细不一、尖锐、不安定的折线等,从微观到宏观,自然界、生
活中的线是无处不在的。
教材提供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线,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与感受中,体会线的美妙与多变的同时,激
发想像,体会线的物态属性和情感属性。如螺旋状的多色曲线,给人五彩缤纷、旋转向上的节奏美;
粗直线、细直线、交*线通过疏密、有序、重复的排列组成的“起重机”,给人以刚劲、有力、稳定
的美,与烟雾形成鲜明对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感知线是绘画语言之一;培养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
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线体验游戏”中,激发观察各种形态、不同质感的线,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线,激
发记忆与发现的兴趣,在比较中体验各种直线与曲线的美感;在创作中,训练“线材”与“线性”
的表现力。
情感:感受生活中与作品中的线及其美感,提高审美能力;能与同学交流和平共处收集资料;能用
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线。
教学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感受线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
教学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
教具准备:师:毛线、粗细铁丝、有关图片;生:收集生活中、大自然中有关线的图片实物,并尝
试进行直、曲、软、硬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分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1、展示各人收集的材料与图片;
2、分小组分类归纳;
3、找找自已身上的线。
4、说说各种线美在哪里。
5、玩一玩:手中的线(绳子、绒线、铁丝、泥条、水草、细木棒、牙签、彩带),在触摸中思考、
感受不同质感表现的直线与曲线所产生的不同的感受,体会坚硬与柔软、优美与尖锐等线感的同时,
想一想:如何用线表现坚硬、尖锐等。
二、画一画各种线。
1、分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一组画的线的变化多。
2、选一张教材上的照片,用硬笔和软笔分别进行“线表现”,感受粗细不同的线感。
3、说一说,自己表达的是什么线,
4、讨论如何排列?如何画线才好看?
三、看一看,画家与小朋友们的画美在哪里,感受线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画面线组织、排
列的美感和各种线表现的情感。
1、欣赏课本上范画,说一说,画家或小朋友们想说些什么?他们运用什么线表现?他用什么方法组
织画面?美在哪里?
2、你还看到过哪些用线方面特别好的画?
四、布置作业:
1、提供优美、流畅、刚劲有力、平静、稳定、活泼、生动等词,让学生选一组线来表现;
2、画朵花或房子或风景人物、动物,用各种线表现出结构与效果。(疏密、直曲、粗细)
教学反思:
本课在二(2)班的作业布置稍显笼统,有些学生不知怎样去表现,后面几个班我列明了作
业的具体要求,学生的作业效果非常好,学生在线的粗细与曲直方面感觉比疏密的感觉要好,也可
能我没有对这方面刻意强调;小组合作时,我发现,前面同学的感受会制约或影响后演板同学的思
维。这一点以后要注意怎样协调。
5、象形文字的联想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1、象形文字,是人类祖先通过描摹实物形状而发明的古文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读法,而且是一幅幅
有趣的图画。本课教材以“学生与文字文化”为切入点“。2、让学生了解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的同
时,体会中华民族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自豪感和文化传承的兴趣。
3、教材以“岩画金文、“古画与古文字”的比较欣赏导入,激发学生猜想、比较的同时,也初步感
知古文字的字形是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还提供了一幅有趣的、与中国象形文字“木”相似的“树
木”的照片,除了让学生感受我们祖先描摹实物造字的聪明才智外,也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与树木
有关的文字图画,如树、枝、*、叶、芽等图形,并把这些图形组成画面,培养创造力。
教材提供了一些中国的象形字发展成简体字的过程示意图,并有“山、水、火、牛、门、月”象形
字,与自然物象十分接近,基本是用意象的手法,把事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就像一幅幅平面装
饰画。如流动的线表现“水”字、以月亮的形状表现“月”字这些字体结构较简单,但仍不失其形
象的生动性和寓意的准确性。
4、教材中提供的“鱼旦山”象形字及相应的画面,目的是启发学生如何运用象形字联想成一幅画,
在感受同龄人的创造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表现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象形字;了解象形字的特点;能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字,并装饰成画面。
过程与方法:在“猜一猜”活动中,认识文字与画面结合的象形字;在欣赏中,感知象形字的变化
过程,感受人类想像创造的能力;在尝试中,发展想像力,创造象形字的有趣画面。
情感目标:对象形字产生兴趣;体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想像、创
新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象形文字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发挥想像创新能力,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
教学难点: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成画面。
教具准备:有关象形文字的图片、文字工艺品。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1、出示一些象形字,它们是画还是字,2、连线游戏,根据象形字,找出对应的图形
和简体字,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连线。
二、欣赏与讨论:通过岩画与金文、古画与古文字的比较欣赏,初步感知许多民族的古文字的字形
都是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启发学生根据象形字的形状进行想像与表现。
1、欣赏课文中的“岩画、金文”“古画与古文字”。并进行比较,猜一猜,哪些是画哪些是文字?
它们像什么?它们想说些什么?
2、说一说,象形文字是怎样演变成今天的文字?(引导观察、分析象形字从“意象——简化”的过
程)
3、想一想,小朋友们是怎样根据象形字的形状进行想像的?
4、猜一猜,小朋友们的画想就一个什么故事?小朋友们是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的?
5、说一说,你见过用象形字装饰的物象吗?
三、想像与创作:把象形文字变成什么?(进行文字的联想,感受象形文字的意象美,启发想像创
造思维。
1、选择一个或多个象形文字进行有序或无序的重复书写,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仿照课本上的学生
作业)
2、选择一个象形文字,并将其放大,加粗笔画进行装饰;创造一个象形字并进行变化,创作成与字
义相关的形象(如课本上方的“鱼形”“山形”等)
四、展示评价:猜一猜,我写的是什么字?教师提供评价标准,学生自评或互评。
评价点:想像力丰富;图形与字义相符;有创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因为比较明晰,所以学生较好的领会了老师的意图,作业表现大胆,有创意的东
西不少,基本达到目标。
6、美丽的花园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花,是大自然的精华。五彩缤纷的花朵,千姿百态,给人以美的享受。花的美丽、花的色彩常使人
产生联想,寄予情感。
本课以“学生与自然环境”切入,以花为题,以“花园”为创作情境,激发学生爱花、赏花,表现
花和美化环境之情。
教材以“生命之树”导入,目的是启发学生联想的思路,培养“形式美的感受力”。画面正中是一棵
树,树下长满鲜花。婀娜多姿的树干左右两边伸出渐变、卷曲的树枝,旋转式的螺旋形状,像一朵
朵正在盛开的鲜花。树干上一些整齐排列的三角形,像刚长出的小花蕾、小叶子。一些又像果实又
像花的面包形状,还有那点、线、面、色的花纹,布满树身、枝权,使人联想到与大树做伴的小鸟
儿、小虫儿------整个画面突破自然形态的束缚,使规整处理的枝权形成整齐、富有节奏、对称中求
变化的形式美,使人感受到画中已不是单纯的自然界中的树,而是创造生命的树。
本课经典童话故事《七色花》,让学生感受助人为乐才能获取快乐的美德,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想像
自己心目中的七色花的形状、色彩,鼓励画出与众不同的“七色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画的基本特征;能运用各种媒材表现心中的鲜花。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评述中,感受花的造型美、色彩美和形式美;在比较中,了解花的基本特征;
根据花的基本特征进行想像、变化,创造性地表现美丽的花;在合作创作中,与同学一起,大胆选
择媒材,表现有个性的花,并送到集体的花园里。
情感目标:能用审美的眼光赏花;能与同学一起创作美丽的花园;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和热爱生活、
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知花的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并抓住基本特征进行想像表现。
教学难点:感受花的形式美,拓展想像思维。
教具准备:收集一些实物花朵或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美,认识美。创设嗅觉、视觉情景,激发对花的记忆,了解花的基本结构,感受花的美。
1、出示一束用布包着的鲜花,请学生闻一闻,猜一猜,想一想,你闻到了什么?它的形状是怎样的?
什么颜色?
2、看一看、想一想:拿出自己收集的鲜花图片与同学交流一下,说说美在哪里?
3、猜一猜,说一说:花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名称,但都统称为花,因为花都有共同的地
方,猜一猜,是什么?(出示花的课件,突出花朵的基本结构,如花瓣、花托、花萼、花蕊)想一
想,他们都有什么形状?发展想像空间,突出“几何形、具象形”)
二、想像美,欣赏美。看童话故事,体现助人美德,感受七色花的形态美、色彩美,激发想像,
体会大师作品,感受形式美。
1、看一看、说一说:说说书上《七色花》的故事,告诉我们小姑娘找到了什么快乐?七色花是什么
形状和色彩的?你见过吗?
2、想一想、说一说:闭上眼睛,想一想,现在你心中的七色花的花瓣、花蕊、花托、花萼各是什么
形状?
3、欣赏大师作品《生命之树》,你发现什么?你听见什么?你闻到什么?你见过这样的树吗?大师
想对我们说些什么?
三、欣赏学生作业,拓展材料运用空间,发展创造思维。
1、看一看,说一说:小组交流一下,书上的学生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工具绘画的?(水彩笔画、水
粉画、电脑画)
2、想一想、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美在哪里?找一朵你认为“生动”的花,并说说为什么?(线
条美——运用粗细疏密的线;色彩美——各种色彩;动态美——反头花、低头花、笑的花、害羞的
花、向左看的花、向右看的花等)
四、以“我是花仙子”展开想像,创作美丽的花园。
1、出示一座花园模拟图,想一想,做一做,这是花园,但缺少鲜花,如果你是花仙子,会种出一朵
怎样奇妙的美丽的花,既帮助了别人,又美化花园?
2、学生作业,师提出要求。
3、评价展示:造型美、色彩美、创意美。
教学反思:这节课本来是在上学期的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学生作业,不成问题,也有好的作品,有
些遗撼的是今年我未进一步补充新的内容与思路,因为时间的关系吧。要是从花的文化上入手,可
能是一大亮点:花的诗歌、文章、名句、书画;花的品格,国花,市花;花的科学常识,如改变花
朵色彩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兴趣,唱花的歌曲。设计鲜花头饰、衣服进行表演等。
7、我们爱吃的水果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水果营养丰富,是儿童喜爱的食物,其形与色的美,更是大自然的神奇杰作。教材以“学生与自然
生活”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水果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在喜爱与品味的过程中,唤起对熟悉的水果
的形与色的记忆,了解水果与人的关系,培养多角度观察与表现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从水果的的造型、色彩、表皮、味道等方面找出自己爱吃的水果“美”
的特色,感受水果色彩丰富与千姿百态的同时,学习用审美的眼光分析分析问题:造型:大多
数是圆球状的,但也有一些圆柱体状;
色彩:红、橙、黄、绿、青、灰、紫等;
表皮:有光滑、粗糙的,有毛茸茸的,软硬厚薄之分;
味道:香、甜、苦、酸、涩、怪味等。
创设“视、触、嗅”等感觉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欣赏水果、表现水果,并
运用各种纸材表现“我们爱吃的水果”,让学生在兴趣与体验中感受水果与生活的联系,是本课的重、
难点。
教学目标:能力:能运用各种工具、纸材,表现“我们爱吃的水果”。
过程:在视、触、嗅的感觉体验中,学习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在造型表现中学习运
用各种材料表现水果的形与色和质感特征。
情感:学会关注不同水果的特征和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能运用各种纸材表现水果。
教学难点:能从多角度想像和创造未来的水果。
教学准备:准备多种不同色彩、造型、形状的水果,课件,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一、创设“视、触、嗅”等感觉体验情境,学习多角度观察水果,表现水果。
1、教师用袋子装一篮水果,请同学猜可能是什么?选一个梨,请一位学生上台闻一闻,看一看,说
出其香味和形状色彩,让同学们猜一猜是哪种水果?哪些同学喜欢吃梨?为什么?自由发言,说说
自己喜欢吃什么水果?(板书课题)
2、学生进行“排排坐,说水果”游戏。以小组顺序每人说一种水果,说过的不能重复。看谁听得最
认真,重复说的同学,上黑板画一种水果。
3、出示各类水果,请同学认真观察,从形状、色彩、表皮花纹、味道找找相同点与不同点:
形状:大多数是圆球状的,但也有一些圆柱体状;师画出一些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心
形、长方形、不规则形等,请学生进行比较与归纳,谈谈各种水果的形状。
色彩:红、橙、黄、绿、青、灰、紫等;生说一说各种颜色的都包含有多少种水果。
让学生摸一摸柚子与梨的表皮,引导学生说说水果表皮有什么不同,进而归纳出:表皮有光滑、粗
糙的,有毛茸茸的,软硬厚薄之分;
让学生说一说闻一闻水果的味道:香、甜、苦、酸、涩、怪味等。
二、问:我们知道各种水果是从什么树上摘下来的吗?能不能种一种树可以结出我们喜欢吃的各种
水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培育这种树好不好?全班分8个小组,每一小组的袋子里装一种水果,各
位同学轮流在自己小组的桌上:
摸一摸,猜一猜,看是什么水果,以这种水果命名自己小组的名字,老师在黑板上宣布这个小组已
播种了种子;
画一画,哪个小组先把外形画完,老师在黑板上宣布这个小组已发了芽。
看一看,闻一闻,画一画:把水果从袋子里拿出来,仔细观察色彩与表皮,在刚画的水果上加上细
节部分,看谁表现的水果最象。小组画完后,老师宣布小树已长成,该结果了,学生把自己画的水
果剪下来,贴在黑板上的树上。给树起名字,叫“百果树”。
三、评价一下好的作品,教师小结本课。
四、布置下节学具:学具、剪刀、胶水。
教学反思:发言时间太多,画的时间不够,学生画的水果品种存在单一,大多都是苹果、梨、桔子、
西瓜等,象“荔枝、龙眼、石榴、弥猴桃”等等学生涉及较少;水果的形状存在太小的问题,不能
在老师规定的大小纸张上作画,这涉及到构图的方面,以后加强这方面训练力度。
第二课时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学生前面学过的《可爱的卡通形象》、《生动的吉祥物》夸张、变形手法,对水果
形象进行再加工,发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想像能力;继续学习利用不同纸材、工具来表现水果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体验中,创造水果娃娃形象;在比赛画与品尝水果中,体验小组团结、合作的
乐趣。
情感目标:体验水果与人的联系。
教具准备:各种水果娃娃形象、“水果王国”挂图一张,课件,8盘水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挂图,以带学生到“水果王国”吃水果导入新课。
二、怎样进入“水果王国”,提出创作要求:以八个小组命名的水果娃娃当导游,在挂图上找到自己
小组的作品展示点,以“护照”的形式,把自己设计的水果娃娃贴在挂图上就算进入,本小组成员
互相帮助,全部到达指定地点,就可以吃水果。
三、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老师出示的各种学生不常画到的水果图片,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四、投影各种水果娃娃形象,打开学生思路。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学生粘贴作品。
七、边吃水果边评议谁的作品有创意,老师另奖水果。
八、在《假如我高兴》音乐中唱游。
教学反思:学生作业基本达到教师的要求,但教师的启发还不到位,学生对老师发出的指令理解不
够。尽管离理想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但我很欣慰,我终于对“用教材”有了自己的认识,在课堂
中体会“生成性”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教学理念在反复尝试中,得到升华与提高。更加认识到
“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了解学情,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因班制宜”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关键。也
深切的体会到自己课堂教学语言方面的贫乏与苍白,以致在解决重难点时,感到词不达意,无法把
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形成师生沟通上障碍,进而影响教学环节的一气呵成。
8、切开的果实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让学生发现切开的果实切面是由点、线、面、色组成的美丽的图案,感受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与美妙。
“找一找”栏目,是让学生感受切开后的水果的表皮与果肉组成的花纹图案:横切的杨桃表面是平
面的五角星形状,由果肉、纤维、果核形成了“对称”的星星图案;横切的青柠檬呈现的是由线与
三角形组成的圆形图案,而纵切面则是由月牙形组成的对称图案;纵切的草莓呈现的是由点、线、
面、色组成的心形图案;横切的猕猴桃呈现的是由线和多个圆组成的放射状对称的图案;不有纵切
的石榴呈现的是由一个个小圆似的内置层粒重叠、无规则排列的均衡美感的图案,非常吸引人。
教材还提供了美国画家戴。维利的作品。目的是:1、让学生感受画家作品是由多个不同圆形图案组
合排列成的装饰画;2、探讨画家是如何运用点、线、现、色表现不同的圆形图案;3、探讨画家如
何运用透叠、重复、不规则排列产生美感;4、探讨画家运用“橙与紫”的对比色表现画面的方法,
感受作品视觉冲击力强、统一和谐的色彩搭配美感;5、让学生在探讨中比较自己的创作,找出优缺
点,学会欣赏与自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产生的变化,切面是由点、线、面、色组合而成的图案;能运用
点、线、面、色及拓印方法,表现切开的果实和切面美丽的图案。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发现中感受切开的果实形状及美丽的图案纹理;在尝试中,大胆运用线与色
及拓印的方法,表现自己的发现;在欣赏中,感受大师作品的形式美。
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造物的美妙与神奇;热爱生活;能大胆参入和表现。
教学重点: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及拓印方法表现对称、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图案。
教具准备:一些水果图片;一个切开的水果。与父母探讨水果的营养,果核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动手做做,激发想像、探究的兴趣。
1、猜一猜,画一画:把橘子进行纵切与横切会产生什么图形?的自己想像的结果用线条表现出来。
2、看看切开的橘子,比一比自己画的橘子线描画,说一说,像什么样好看在哪里?
3、切一切,看一看,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进行横切与纵切,并与同喧交换欣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4、想一相,画一画:运用点、线、面、色彩表现自己的发现。
5、猜一猜,说一说,把自己画作业与同学交换,互相猜猜,是什么水果?
6、印一印、看看:把自己切开的水果沾上颜色,在画纸上印,看看印出来的图案与画出来的图案有
什么不同?
二、欣赏大师作品,在比较中提高审美和造型能力。引导欣赏对称美感;透叠美;重叠美)
1、猜一猜,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看一看,说一说:大师是运用什么线与色来表现的?大师想说些什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三、与同学作业比,与大师的作品比,我的作品好看在哪里?组织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归纳小结,
发动学生做好清洁工作。(线条美、形式美、个性美)
教学反思:学生的兴趣最浓,拓印是学生较喜爱的活动之一。但在画面的组织方面,学生的意识还
不到,随意性不够强,排列存在无规律性与对称性,可能是启发不到位。
9、吃瓜果的人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吃瓜果的人,几乎天天都能看到,但每个人的吃相不同,这点很少受到关注。本课以此为题,让学
生体会水果营养丰富,是健康的食品,除激发兴趣外,还要让学生在吃的过程中学会细心观察与发
现。
教材以一群学生吃水果的情景导入,目的是创设“吃瓜果”的情景,让学生在吃的过程中,学会关
注“吃瓜果的人”的头部、五官动态产生的变化。如甜滋滋地吃,眼睛眯成一条线,稍仰头;如狼
吞虎咽地吃,头部后仰,张开大嘴,把手中的瓜果塞到嘴里;如得意地吃,则头部稍侧,眼神斜视,
耳朵在动,大口大口地吃;如文静地吃,头稍向下,眼睛弯弯的把水果放在嘴边,小口小口地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水果的丰富营养;能运用各种工具,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过程与方法:在“吃”中学会细心观察;在观察中联想夸张的部位如何表现;在比较欣赏中提高自
信和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激发珍惜情感;感受吃瓜果的愉快;养成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难点:摆脱固有形象,从夸张、有趣的角度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具准备:师:各种切开的水果;生:自带水果,在家里用镜子观察自己吃瓜果时的情景,如高兴
地吃的表情,吃到苦瓜果或酸瓜果的表情,狼狈地吃,文静地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进行夸张的联想与表现。
1、看一看,说一说:看看自己带回来的水果:是什么形状与颜色的?有什么营养?可与同学分享。
2、吃一吃,看一看:
手拿镜子看看自己的吃相,鼓励尝试“夸张地吃”,看看自己的五官有什么变化?
看看同学谁吃得最有趣?哪些部位最有趣?
手里拿着什么瓜果,是整体的、是切开的,还是吃过的瓜果?
3、请几位同学表演:狼吞虎咽地吃、甜滋滋地吃、快活地吃等,激发兴趣。
看一看、想想边观察边想像:夸张哪些部位最有趣?运用什么形状表现夸张的五官?
二、想一想、画一画:选择什么工具、材料表现?是线描画还是色彩画?从什么地方开始画?
三、欣赏、比较与评价。(评价点:有趣;夸张;有个性。)
欣赏课本与同学作业,看一看、说一说:
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找一找小朋友们画中哪些部位最夸张?
小朋友们运用什么线条、什么形状表现夸张的部位?
比一比自己的作品,有趣在哪里?夸张了哪些部位?
四、感受“甜美的果实,快乐的人”
欣赏课件:瓜果种植、收获过程的录像片,引导学生思考:
甜美的果实从哪里来?我们如何珍惜?
五、课后延伸:在家里细心观察爸爸妈妈及生活中的各种吃瓜果的情景,并画下来。
教学反思:本课的兴趣点非常多,上起来是一节生气勃勃的课,气氛热烈,教具准备很麻烦,但师
生共享快乐是很值的事情。
10、我们的影子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1、影子是由光、物体和周围环境组成的。本课教材以“美术与科技”为切入点,以影子这一科学常
识为题材,以“我们”为物象形态,进行有趣的造影与联想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现实的关注和兴
趣,培养想像力与概括表现能力。
2、教材以阳光下的影子导入,让学生在阳光的映照下做各种动作,引导学生感受“光与影”的美妙,
从而认识影子产生的原因,理解小博士的话“物体挡住光线,就会在后面透射出影子”的科学道理,
并让学生在造影的游戏中,把生动的影子描下来与人进行比较:1、影子比人物的外轮廓简洁和概括
(省去细节);2、影子只有轮廓,可让学生从“人”的各种细部、装饰等杂乱中摆脱出来,进行裁
剪,这种概括了原自然形的大体轮廓,既让学生体会了概括、简练的美感,也掌握了省略细节、概
括表现的方法;3、让学生对各种正面、侧面、静态、动态的影子进行比较,选一个理想的造型进行
描绘,培养审美眼光。
3、教材右上角是灯光下的造影,主要启发学生:光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阳光、灯光、日光、手电
筒光等光源;同样的手形动作,如果移动灯光,可观察到不同的形状的手影,可想像杨动物、几何
形等,从而感受影子具象、抽象、意象的美。教材中提供的“黑白手影画面”和“彩色静态人物重
叠的影子”学生作品,让学生感受重叠与透叠的美感,主要让学生学习以轮廓与重叠的关系表现有
趣的影子的画面。
4、教材下方的“用剪影的方法画运动的人”,除了引导学生欣赏动态美外,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用
概括(影子)的方法,想像与表现各种生动的人物动态,并组合成有趣的画面”,提供造影与想像表
现的空间等。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运用流畅的线条和概括的方法进行造型与表现,解决重点、难
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子”形成的因素;2、能运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1、在“造影”中,理解小博士的话,知道形成影子的条件要素轼、在“想像创作”
中,感受“创造影子人物”的趣味。
情感目标:1、了解美术与科学现象的关系;2、能主动地与同学一起造影子、画影子;3、对造影
和创作影子感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1、了解影子形成的要素及原因;2、能画出装饰美观的影子画面。
兴趣点:1、造影;2、描绘影子;3、创造有趣的影子画面。
观察点:1、概括的人物影子与人(实体)有什么不同;2、静态与动态影子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生经验准备:1、与父母探讨影子形成的原因。2、画画他*的影子。3、准备能发光的物
体,如手电筒等。师教具准备:范画、图片。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玩一玩,看一看: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看看影子与自己有什么不同?
描一描,像什么?
说一说:影子与人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影子?(板书课题:我们的影子)
在阳光下,照一照,同学互相合作把自己的影子画一画。
讨论在课外得出的影子形成的原因。
(感受概括美)
反馈课前与父母探讨的结果。
发展
1、利用灯光,用手“造影”,看看有什么发现?看一看、做一做:移动灯光固定手影,看看有什么
发现:
2、玩一玩、画一画:把手造成影的各种具象形、抽象形用线描摹下来,组成有趣的画面,注意手影
重叠的部位描画,感受重叠美。
互相合作,选个最美的手影描下来,看谁的手影最有趣?
作业
以运动或舞蹈动作组合画一组剪影人物或动物。上单色。
学生作业
反馈对影子的理解程度,看是否掌握成影的一般规律。
展示
张贴在展板上,挑选好的到各班展示。
学生自评与他评。
体验成就感。
课堂延伸
回家画画父母或朋友的头部影子。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活动效果:在室外操场上的活动非常成功,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以后在分组的工作上要做得更细
致一些,效果会更好。
作业评析:作业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概括性不够,学生很容易加上细节部分。色彩反映也不到位。
改进措施:老师要多做范画与演示。
11、生动的吉祥物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1、经过“可爱的卡通形象”的的欣赏学习学生已了解一些卡通形象的幽默性、夸张性、想像性等独
特的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本课以学生与社会生活为切入点,提供了一引起典型的卡通吉祥物,
让学生感受吉祥物应用之广的同时,尝试运用拟人化手法设计心中的吉祥物。
2、课文一开始就指出这些神气的小家伙叫吉祥物象征好运气。目的是启发学生在欣赏与创作时,要
抓住“神奇、祥和、有趣、幽默、夸张”等特点进行探究学习。本课提供学生合作探讨机会,启发
创新思维:1、可选择具象形或抽象形进行吉祥物设计;2、吉祥物的拟人化表现,不但可以画出直
立的动物、有四肢的静物,还可以给它们穿上衣服,也可以抓住动物特征,赋予他们某些人类的特
性,如人性化的表情、人性化的动态等;3、可以运用勾线填色法,也可以运用电脑卡通的立体表现;
4、吉祥物的色彩单纯、鲜艳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卡通吉祥物用其作用;能用线描平涂方法装饰、设计卡通吉祥物;运用拟人
夸张的手法表现吉祥物。
过程与方法:在探讨中感知吉祥物的作用;在欣赏中感受卡通吉祥物的拟人化的夸张的艺术手
法;在合作中,互相启发掌握设计方法;在评价中培养自信与修改能力。
情感态度:喜欢吉祥物;能与同学合作创作;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能运用拟人法和“形与色”表现吉祥物。
教学难点:发挥想像力,进行大胆夸张的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卡通形象;对一些动物结构不熟
悉,创作时产生困难。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吉祥物的实物与图片。画一只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过程:
一、感知吉祥物。
看一看、想一想:看看课文,想一想吉祥物给你什么感觉?(拟人化、吉祥、有趣、幽默、神奇、
生动、可爱、代表好运)吉祥物与卡通形象有什么异同?
二、猜一猜、说一说:
1、你在哪些场合,哪些地方见过吉祥物?
2、为什么要用吉祥物?(渲染活动气氛、象征好运气、代表商品的形象等)
3、在课文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吉祥物,猜猜它们的含义。
三、比较吉祥物的艺术特征。找一找、说一说:
1、吉祥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2、吉祥物美在哪里?
四、探讨吉祥物的艺术特征。
1、选一选、说一说: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说说是由什么形组合装饰而成的?
2、比一比、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设计吉祥物?也可以把课前自己画好的动物画与同学交流,如何“变”
成吉祥物?
3、提供一些动物形象让学生选择与思考:
五、创作交流。
1、选一个什么形象?(具象或抽象)抓住该物象什么特征?运用什么手法?(夸张、拟人)夸张
哪些部位可使形象生动、吉祥、有趣?
2、准备用什么造型、表情、动作表现“拟人化”?
3、为学校六一活动设计一个吉祥物(小组合作也可以)。
4、创作思考:①夸张头部,表现机灵。②夸大眼睛,表现有神;③腮帮鼓鼓,逗人喜爱;④省去脖
子,更加有趣;⑤添上衣服,站着像人;⑥笑的表情,加上动作;⑦色彩简单,形象鲜明;⑧幽默
生动,吉祥和气。
六、展示评价,评价点:拟人化、夸张法、有趣、个性化。
说一说比一比:我的设计美在哪里?我的吉祥物有什么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设计非常好,学生的设计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大部分作业,从形象到色彩都有
独到之处,面部表情、衣服、色彩这几方面尤其突出。
12、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童年,随着岁月而流逝,父母的爱却始终伴随儿童成长。在父母温暖的关爱下生活的儿童,是否学
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感激父母呢?本课教材以人文主题“人与人的关系”为切入点,把创作“关
给爸爸他*的礼物”的学习融入人文主题中,让学生在体验父母的爱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尊敬父母、
关心他人的美德。
教材以创设有关父母的节日导入。如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的生日等,让学生感知节日的意义,激
发制作小礼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
教材右上角的材料图,目的是启发学生:既可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更鼓励“废物利用”;小礼物分
男士用品与女士用品,应从礼物与材料之间进行联想。
左下方提供的信,是启发跨学科的结合,如学生可以写几句知心话连同礼物一起送给父母,也可以
为父母唱首歌,写首感谢的儿歌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认识对称美、均衡美、重复美等形式美感;能用各
种材料制作小礼物。
过程与方法:在探讨中感知父母的节日;在尝试各种材料中,源程序发材料妙用,发展创造力;在
评价中,感受形式美。
情感:学会关心、尊重父母;学会关心别人;喜欢自己制作礼物送给父母。
教学重点: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学会关心父母;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小礼物。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具有形式美、有创意的小礼物。
教具准备:收集有关父母节日的资料;探究父母最喜欢什么?父母鼓励自己的话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父母的爱: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同学们一起合唱。说说父母
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你知道哪些有关父母的节日?你记得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3、想一相,父母最需要什么?准备送什么礼物给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二、探究礼物的制作方法。
1、想一想:看看自己准备的材料,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小礼物?
2、欣赏课文中的礼物样式,想想课文中的“小项链”美在哪里?试一试:运用什么形式进行设计小礼
物才好看?
说一说:你喜欢书上哪一件小礼物?为什么?
3、讨论一下自己准备送给谁?怎样做才漂亮?
三、创作与众不同的礼物。
1、想一想:在触摸纸材中进行想像,如何才能材料妙用?
2、做一做:运用形式美感进行创作。
四、展示评价:比一比,谁的礼物最有趣、最精美、有创意?
五、表演一下父母收到礼物时的样子。
教学反思: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作的礼物好象是给自己做的这种现象,证明学生还没有给父
母送礼物这种意识,大多数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这是中国这一代人的共性,看来德育这方面的
工作还要做宽做细,特别是我们艺术课在这方面要加强渗透。
13、民族娃娃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拥有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风
格。教材以“民族娃娃”为题,利用“撕纸贴画”练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
体会不同民族的审美怀趣,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同时也掌握一些撕纸方法和提高妙用纸材的能力,
体验造型的乐趣。
2、教材右上角图片中的民族姑娘,头上戴着用红、白的装饰物进行重复排列的头饰,身上穿着红与
黑两种色彩对比鲜明的色块,小花图案进行明序排列和装饰的对称式服饰,还有戴着各种夸张、美
观的银器饰物,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而左下图中的“维吾尔族姑娘”,头上戴的是富有民族特色
的多角形帽饰,最特别的是衣服上由“点、线、面、色”表现的丰富而鲜艳、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
使人感受美的同时,更表现出少数民族“心灵手巧”和对生活美的追求。
3、说一说栏目,是引导不生探索思考:1、在比较中感受各民族不同的头饰、服饰美的同时,体验
不同的审美趣味;2、启发创作时,可从民族特色、审美情趣方面构思与表现。
4、步骤图:是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尝试与表现:1、选材料。各种旧画报、纸;2、用撕纸方法撕出
人物结构、衣服、头饰的大体形状或几何形,然后进行拼贴;3、选择对比色的纸材撕出“点线
面色“进行花纹装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都各有不同的服饰特色;能妙用纸材和剪、撕纸方法粘贴方法粘
贴成“民族娃娃”。
过程与方法:在资料交流中感知各民族的不同服饰和风土人情;在对比欣赏中,学会找不同服饰特
点,体验不同审美情趣;在尝试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方法;在合作创作中感受创作乐趣。
情感目标: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欣赏各民族的审美趣味;能与同学合作。
教学重点:能用纸材和剪、撕纸贴画的方法,创作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娃娃。
教学难点:妙用纸材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色,表现色彩对比鲜明、动态生动的民族娃娃。
教具准备:课件,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收集有关服饰资料。
教学过程:
一、在欣赏《56个民族56朵花》歌曲中导下新课。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你认为服饰美
在哪里?(造型独特、色彩强烈、装饰性强)
2、为什么说“56个民族,56朵花”?
二、引导学习撕纸的方法和拼贴切的方法。
游戏活动:1、看谁“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撕得最美?
2、尝试用力撕,轻柔地撕,感受不同力度撕出的效果。
3、试一试对称撕。
4、把撕出来的形状组合拼成一个可爱的娃娃:
先贴什么,后贴什么?是“进行块面剪贴”还是“进行撕点粘贴”?
试一试,把点拼成娃娃的形状。
说一说有什么困难。
三、创作有特色的民族娃娃。
1、欣赏课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
2、在图片中选取一个服饰风格明显的少数民族图片作参考。
3、思考什么动作才生动、有趣?
4、选择色彩底板纸。
5、选择块面纸粘贴,还是撕点拼贴?
6、动手创作:
小组分工,如分工撕点、撕线、撕形,并按形状分类放好。
合作或个人进行拼图与粘贴。
四、展示评价:哪个撕纸拼贴的民族娃娃最美?
色彩妙用;形象生动;有民族特色/
教学反思:以前非常忽视这个撕纸游戏,这次也给我自己上了一课,学生学得好超过了老师的设想。
相比之下,我反倒有点准备不够充分。如在培养随手撕的能力、在撕纸游戏中找规律,要多培养学
生自主与交流合作能力。在培养良好工作习惯上,我还应加强。
14、我们的大花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1、本课安排两个学习内容,一是感知中国陶瓷花瓶不但是实用的生活用品,也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品;
二是运用简单的单色剪纸方法表现花瓶。
2、教材以“学生与文化生活”为切入口,以欣赏彩陶和五彩凤镂空瓶导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远在
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创造出美观、实用的彩陶明代绚丽华贵的花瓶艺术品,而感受中华民族
勤劳、智慧的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文物的情感。
3、教材左上角的“彩陶漩涡纹瓶”,造型饱满,气势宏大,上宽下窄,呈倒三角形状,瓶口有“系”,
腹部两侧有半环耳。其装饰尤具特色,采用二方连续带饰,三段装饰有主有从、有抑有扬,宛如一
篇宏伟的交响乐章。
4、五彩凤纹镂空瓶,造型挺拔秀雅、精细。此瓶为洗形圆口,喇叭状的长颈,溜肩,圆腹,平底,
矮圈足,集镂雕、浮雕和彩绘于一体。装饰秀雅华美,如口部一周有镂刻的、重复排列的如意云纹。
颈部有三组纹饰:上部为双层蕉叶纹,叶与叶之间连缀着摘枝散花和蝴碟纹;中部环状凸起,上雕
狮面双耳,并饰有团寿纹,狮鼻、眼、耳作镂空处理,双耳左右对称,既为装饰又便于使用;下部
的镂刻以如意状垂云纹、团花纹、清花菱花形开光,五彩花果纹装饰,还有以摘枝花叶纹组成带状
装饰。腹部镂刻九凤和祥云。颈部镂刻八孔及八宝纹。该瓶以褐彩、红彩勾出花纹轮廓,以红、黄、
绿、橙、褐、孔雀蓝装饰,绚丽而华贵。
5、教材左下角提供学生自主探讨“花瓶由各种形经过不同的组合设计而成”的示意图和“对称式剪
纸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感受、尝试和探讨中理解“小博士”的话,探讨“对称”的折剪装饰方法,
感知对称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古陶瓷花瓶造型美、装饰美的特点;感知对折法剪出有装饰花纹的大花瓶。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探讨中国古陶瓷花瓶的外形美、花纹美及审美价值;在探讨中,自主理
解和掌握对称式花瓶剪纸法和花纹的设计制作方法;在创作中,进行不同形的组合尝试,发展创造
思维。
3、情感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文物的情感;积极探讨对称剪法;能与同学共同合作、互相帮
助,注意环境卫生。
教学重点: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
教学难点:感知古陶瓷的审美价值;感知阴刻纹样设计制作方法。
观察点:花瓶的造型美、装饰美的特点;中国古陶瓷花审美价值。
教具准备:花瓶,剪纸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教材上古陶瓷花瓶及审美价值。
1、花瓶的形状美在哪里?各有什么特色?
2、猜猜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3、找一找有哪些花纹和图案?怎样排列?美在哪里?
4、师介绍审美价值。
二、欣赏出示的花瓶,探讨花瓶造型美和实用美。
1、摸一摸,想一想,找出花瓶的基本形:瓶口、瓶颈、瓶身和瓶脚。
2、拼摆游戏,运用几何形拼出各种种样的花瓶,体验由不同基本形和不同组合方法能设计出各种不
同造型的花瓶。
3、看一看、试一试:选一张纸,试一试剪出对称式花瓶造型。
4、比一比:谁剪的花瓶造型美、实用?(放得稳、能插花、供观赏)
三、欣赏学生作业,与自己作业比较,探讨出花瓶图案花纹的剪法。
1、看一看,说一说:在学生作业中,你认为哪个花瓶的图案好看?好看在哪里?2、运用什么表现
花纹?(具象美与抽象美)
3、找一找,哪些发方有月牙形和锯齿形的花纹?(感受传统剪纸技法)
4、你准备选用什么花纹装饰花瓶?
四、教师投影演示剪法。
1、对折,折线为中轴线;
2、构思,根据花瓶的基本结构进行形的组合设计;
3、起稿,从折线处一出花瓶一半造型,理解折线为对称中轴线,再画出花纹装饰;
4、剪刻,注意不要将花瓶剪断。
五、学生创新与表现。
1、想一想、做一做:在刚才剪的花瓶造型的基础上,尝试剪出花纹(体会阴刻剪纸)。
2、怎样运用基本形组合成与众不同的造型?美在哪里?
3、动手剪一剪。
六、展示与评价。
1、分小组进行花瓶的拼摆与粘贴,用“点贴”法按“并列式”、“有疏有密”或“有大有小”构图,
摆好后再贴。
2、看一看,说一说,把自己的作业与教材中学生作业比一比,美在哪里?
3、评一评,造型美?花纹美?对称美?创意美?
教学反思:本课的欣赏部分达不到目标中要求的那么专业,只是象征性的点了点,毕竟一课时时间
有限,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这样学生比较感兴趣,作业的效果容易出来。理论知识在
二年级来讲,过于深了一点,只要学生知道怎样剪,会设计简单的花纹装饰,这节课就达到了预期
的目的。
16、百变卡通玩具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1、本课教材以新课标中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理念,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百变卡通玩具”的
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创作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时,学一点“折叠剪画”的方法,设计制作由多种
形象变化的“玩具”,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和创作的冲动。
2、教材以“想一想”导入,目的是:1、激发好奇心,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和发现,了解卡通形
象头部与身体的下反折叠,产生多种搭配,使卡通形象产生多种变化;2、感受卡通形象头部、身体
夸张的比例,多种的搭配所产生的幽默、有趣的画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
象;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的设计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感受以夸张比例设计的卡通形象,激发变化创新的兴趣;在试一试中,掌
握“百变卡通玩具”的折叠剪画的方法;在玩一玩中,感受创作愉悦。
情感目标:对造型的多种变化产生兴趣;能与同学合作创作,共享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设计比例夸张的卡通形象,并设计制作成百变玩具。
教学难点:正面与反面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位置;折叠剪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师:范作;生:准备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选一张卡通形象,贴上自己的身体或照片,
看看有什么变化,按照课本一一张12方格的格子图或试试折一张有12方格的格子图。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感受夸张的比例能产生幽默的卡通形象。
1、-师出示范作,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玩一玩“百变卡通玩具”。
2、把自己收集的卡通形象拿出来,变一变看一看:在原来的卡通形象上,贴上自己的头像,如1/2
的人物头部与身体比例,使你产生什么感觉?(有趣、幽默)画一画,比一比:取相同的两张
方格进行正反绘画合作竞赛,一人在正反面画头部,一人在正反面画身体,两人组合成卡通形象,
感受简单的“百变形象”。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鼓励创造有趣、夸张的卡通形象及组合方法)
二、欣赏课件,感受有趣的卡通形象,激发创造思维。
1、看一看,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张卡通形象“为什么”?
2、想一想,说一说:有趣在哪里?(感受“线与色”的表现和具有人一样的表情、动作、衣服的动
物卡通形象)
3、根据老师提供的动物形象,引导进行拟人化变一变,激发创造思路。
三、探究折叠卡片的设计制作方法。
1、欣赏老师手上的范作,小组讨论,说一说,为什么要不得12个小格?卡通人物为什么这样设计?
2、画一画:设计接力游戏,小组先设计好莱坞12个格子,然后每人画一格,注意头部与身体的位
置,剪好后小组内进行“折叠玩”游戏,看是否设计制作适当,是否要修改。
四、小组进行展示比赛,评评哪一组卡通形象有趣、幽默?哪一组头部与身体的设计正确?哪一组
剪、折美观?
五、课后延伸探讨:
1、可以将12个格子都设计头部和身体,能使卡通形象产生更多的搭配变化,如获至宝第一行是倒
画的头部,第二行是正画的头部,第三行是正画的身体,第四行是倒画的身体,背面也是同样的设
计;
2、改变剪法,如第一行是竖剪,第一,第二行之间是折线,第二、第三行之产的左右边是横剪,第
三第四行之间是折线,第四行是竖剪,这样能产生更多的变化。
教学反思:本课从小组合作的方面考虑入手,大大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的交流比较充分。做
起来趣味性大大提升,以后要多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17、神秘的城堡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1、孩子们梦中的城堡,美丽而神秘。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奇特的、古老的城堡住着童话里的仙子、
快乐的小矮人、神秘的女巫------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废旧纸材进行城堡设
计与制作,同时提高环保意识,培养想像创造力感受合作建造“城堡”的快乐。
2、教材提供了两张不同的建筑照片导入。左上图为方形的围墙与建筑物组合的城堡,宽阔而古朴。
左下图是由大小不同的圆柱体、锥体、方体、多棱柱体组成的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古典、精美。
3、四组学生作业,各有特点: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不同的“形与色”组成的各具特色的“城
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城堡”的造型特点;妙用纸材进行城堡的设计与制作。
过程与方法:在说一说中,交流城堡的故事,激发建造城堡的兴趣;在比较中探索掌握设计与制作
城堡的方法;在合作创作中,感受建造城堡的快乐。
情感目标:对建造城堡产生兴趣;大胆想像,妙用纸材,增强环保意识;能与同学合作,感受成功
的快乐。
教学重点:感知城堡的造型特点;选用纸材合作设计制作城堡。
教学难点:能设计制作出高低错落、造型奇特、有趣的城堡。
教具准备:卡通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卡通故事《睡美人》观察,女巫住的城堡的特点。
1、说一说自己想像中的城堡的样子。
2、从课文中的两张照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建筑物是由什么组合而成的?猜一猜建筑物为什么要围起来?
4、说一说,城堡里的故事。
二、探究城堡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1、比一比,说一说:四组学生作业中,你喜欢哪一组的城堡?为什么?
2、城堡给你什么感觉?(神秘、华丽、有趣、古老、精美)哪些地方让你产生这些感觉?
3、看一看,想一想:楼房的基本形是什么?(房、窗、门)由什么形组合的楼房才好看?如何剪出
好看的窗与门的形状?选什么纸材才合适?
小组讨论:设计一座什么城堡?为城堡起个好听又神秘的名字。
三、小组合作,制作城堡。
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负责设计一幢建筑物。
2、根据城堡要求选择合适的纸材,如表现“神秘”的纸材,表现“华丽”的纸材等,
3、可运用点、线、面和纸材的花纹进行装饰;
4、把每人设计制作的建筑物连接起来,围成堡垒式的小城。
5、添上人物、路灯、树木等,增添情趣。
四、在比较中感受创作的乐趣。看一看、比一比:
1、互相参观,提出问题。
2、小组介绍:城堡的名称、妙用纸材、造型特点等。
3、感受废旧纸材的妙用,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其实本课我设想的很好,如到操场上玩,结合沙雕建筑城堡群,产生旅游景观的意境;
引入灯光设计,产生神秘感等,这些都由于各方面的条件而只能最后在教室画一座城堡了事,倍感
安慰的是学生竟乐此不疲,作业效果出奇的好,我没有作示范,也算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吧。
18、纸碟怪脸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1、面具是世界性的古老艺术,它不但具有艺术的内涵和价值,更以其夸张多变的的造型、丰富鲜艳
的色彩、能游戏娱乐和美化环境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基于这一兴趣点,本课教材以“美术与人文”
为切入点,通过设计制作纸碟怪脸,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面具设计制作方法与妙用材料的技能,
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面具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2、教材以欣赏各国面具导入,让学生在探索其造型、色彩、实用性的同时,感知面具这一古老的艺
术文化和获得审美体验。
3、本课提供的非洲面具、印度尼西亚面具和贵州傩面具,主要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1、奇特的造
型2、强烈的色彩3、降魔的功能。
4、教材中的步骤图,是让学生自主探讨纸碟怪脸的设计与组合装饰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利用各种材料和纸碟设计制作一个造型美观、色彩对比鲜明的面具。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感受面具的艺术趣味;在比较中找出面具的造型与色彩特色,启发创作思
路;在探索中,运用各种旧弃物进行曲“怪”面具的形状、色彩、五官的夸张造型与装饰设计,发
展创造力。
情感目标:对民间面具产生好奇与兴趣;能与同学交流、互相帮助;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利用纸碟和废弃物设计一个“纸碟怪脸”。
教学难点:妙用各种废弃物,设计和装饰怪面具。
教具准备:课件与范作。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探究民间面具的审美情趣。
1、看一看,说一说:面具给你什么感受?
2、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受?
3、面具有什么功能?
4、民间面具美在哪里?你喜欢哪一个面具?为什么?
5、找一找:面具上的点、线、面、色及具象形。想一想,这些造型元素是用来装饰什么?面具的五
官有什么特征?(几何形表现、具象形表现、夸张表现)
6、找一找:面具造型奇特的地方和夸张的色彩。
二、学习面具的制作方法。
1、猜一猜:这些面具是怎样做出来的。小组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函数的奇偶性的说课稿
- 上市公司员工购房合同范本
- 转口贸易合同中运输条款
- 办公大楼浮雕施工合同
- 物业公司财务内控手册
- 城市公园绿化招投标报名表
- 活动摄像租赁简易合同
- 餐饮KTV音响系统设备协议
- 航运服务招投标专用合同条款
- 体育馆消防工程合同
- 几丁聚糖资料
- 实验小学语文作业检查记录表
- 2016年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及答案
- 重症病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课件
- 2023年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讲解(5篇)
-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体系
- 2023年早期教育专业技能大赛选拔赛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火花试验报告
- 儿童文学教程第2版(学前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心理疾病中医常用治疗方法
- 最全给排水基础知识与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