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阳性植物的特点是()
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2.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3.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4.下面属于非密度制约的因素是()
A.营养状况B.寄生C.食物D.竞争
5.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
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6.决定陆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两个最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降水B.风力和温度C.温度和降水D.温度和光照
7.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
8.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A.增长型B.稳定型C.下降型D.不规则型
9.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
10.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11.小地老虎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总积温为K1,某地年总积温为K,那么小地老虎在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是()
A.K-K1B.K/K1C.K+K1D.K1/K
12.自然界中,伺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A.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
B.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
C.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D.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
13.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景观
14.苍蝇数量的季节性消长主要受()
A.环境因子的影响B.人工干预C.生物因子的影响D.不可知因素的影响
15.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黄瓜C.大D.玉米
16.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
A.时间长B.范围广C.闭合式D.三者都是
17.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一般()。A.出生率高、寿命较短B.生率低、寿命长C.出生率低、寿命较短D.出生率高、寿命长
18.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个体成员间进行什么引起的()
A.竞争B.争夺资源C.种内斗争D.他感作用
19.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越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越高,这种现象叫做()。
A.食物链的浓缩作用B.食物链的缩短作用C.食物链的放大作用D.食物链的传递作用
20.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
21.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当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纳量时,则趋向于()。A.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D.增加;增加
22.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块状结构B.片状结构C.团粒结构D.柱状结构
23.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青光C.红光、橙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
24.从弃耕地开始发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周期性演替
25.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A.碳B.氮C.磷D.氧
26.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27.小地老虎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总积温为K1,某地年总积温为K,那么小地老虎在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是()
A.K-K1B.K/K1C.K+K1D.K1/K
28.牛与瘤胃中的微生物的关系属于()
A.偏利共生B.原始合作C.寄生D.互利共生
29.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30.亚热带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由于夏季气候干燥,森林内的乔木生长稀疏,林木也不高大,林内没有有花附生植物,隐花附生植物也很少,藤本植物也不多见。但林下常绿植物很多,生长茂盛。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鳞茎、球茎、根茎植物特别多。常绿乔灌木的叶片大多数呈坚硬革质,这样的森林叫做()。
A.常绿阔叶林B.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C.常绿硬叶林D.夏绿林
3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传递定律
32.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种群数量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信息的主要依据是()。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B.种群的年龄结构C.种群的性别比例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3.1866年首次定义生态学一词的ErnstHaeckel(海克尔)是()。
A.美国生态学家B.德国生物学家C.古希腊哲学家D.英国植物学家
34.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D.以上全部内容
35.热力学第一定律强调了()。
A.能量的衰变趋势
B.非平衡态的系统的开放性
C.生态系统固定更多日光能的重要意
D.生态系统的存在必须不断输入能量和物质
36.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
A.种群平衡B.种群爆发C.生态入侵D.季节消长
37.种的多样性的涵义是(),
A.丰富度和均匀度B.丰富度C.均匀度D.多度
38.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下降型
39.几种主要气体对大气温室效应影响大小的正确排序为()
A.二氧化碳>甲烷>氟里昂>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氟里昂>甲烷>一氧化碳
C.氟里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氟里昂>甲烷
40.在南美洲的一种没有自卫能力的文鸟,选择最凶狠、最有毒的黄蜂为其邻居,借以保护自己,二者之间属于()。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寄生
41.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42.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将植物划分为()
A.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B.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C.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
D.热带植物、温带植物、寒带植物
43.下列概念中,由英国植物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的是()。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
44.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荒地B.玉米田C.湖泊D.河流
45.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46.冬季太阳能蔬菜大棚,主要改善了蔬菜生长的()
A.湿度条件B.CO2浓度C.光照强度D.温度条件
47.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掉,余下的能量即为()。A.总初级生产量B.净初级生产量C.总初级生产力D.次级生产量
48.植物株高的增长属于()增长型。
A.几何级数B.J型C.S型D.混合型
49.下列属于生态因子的是()。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光、食物、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50.池塘里浮萍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属()。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种群平衡D.季节性消长
二、填空题(20题)51.植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包括垂直地带性和_______地带性两大类型。
52.绿光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很少被吸收利用,绿光也称为______。
53.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叫______。
54.豆科植物与______结合形成根瘤菌,才能把空气中的氮带入有机循环之中。
55.生态系统中的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56.地球上两个最大的碳储存库为岩石圈和______。
57.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______。
58.区域环境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是______宏观规划分层的依据之一。
59.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J型增长和______。
60.生物多样性所承受的压力大致包括______的减少和改变、乱捕滥猎、污染。
61.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62.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______。
63.蝼蛄在生存斗争中是通过______对策适应环境的。
64.现在生物群落命名,一般会根据以下三个方面:①其主要优势种或种的某些个体的集群;②______的主要生活方式;③为群落所占有的栖息环境,具有极明确的栖息条件的特点。
65.在光线______的季节,鸟类的生殖腺萎缩。
66.由于某种原因,种群进入新地区后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称为______。
67.水稻在开花期间在38℃的恒温条件下几乎不结实,这是由于______使受精过程受到严重伤害的结果。
68.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群落的______。
69.很多鸟类的迁徙都是______的变化引起的。
70.______寄生是指寄生生物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
三、判断题(10题)71.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可推算出昆虫在一年内可能发生的世代数,从而进行虫害预报。()
72.生物的偶见种可能是由于其他生物或外来因素偶然地带到陌生种群中的,是这个种群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生物种类。()
A.正确B.错误
73.从人类开展化学固氮之后,自然界中生物的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就被迫加快了。()
A.正确B.错误
74.全球变暖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无关。()
A.正确B.错误
75.群落内种间竞争的结果会使某种特定生物种的生态位扩大或缩小。()
A.正确B.错误
76.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7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A.正确B.错误
78.几个养鱼池里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
A.正确B.错误
79.哺乳动物大多属于r对策生物。
A.正确B.错误
80.生物个体间竞争激烈,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成丛分布。()
A.否B.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
82.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
83.简述物质循环的特点。
84.简述种群年龄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85.简述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
五、论述题(2题)86.以DDT为例,说明物质富集的危害。
87.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六、单选题(0题)88.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
参考答案
1.A
2.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3.D
4.A
5.D
6.C
7.A
8.C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9.B
10.A
11.B
12.D
13.D
14.A
15.B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苍耳和菌类属于短日照植物,黄瓜属于中间植物。
16.D
17.A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竞争力强,但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入侵新的栖息地,并通过高增长率而迅速繁殖。
18.C
19.A
20.D
21.B
22.C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与矿质土粒相互黏成的小团块,它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23.A生理有效辐射一般指波长在380~760nm的可见光。尤以波长在620~760nm的红光和波长在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重要,红橙光为叶绿树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24.B
25.C地球上大多数矿质元素如磷、钙、钾、镁、锰、铁、铜等属于沉积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6.A
27.B
28.D
29.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30.C
31.D
32.B
33.B
34.D
35.C解析:热力学第一定律强调能量守恒,因此生态系统中维持能量守恒的重点就在于固定更多的日光能。故选C。
36.B
37.A
38.B
39.B
40.C
41.D
42.B
43.C
44.B
45.D
46.D
47.B
48.C解析:植物株高的增长速度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株高趋于一定恒值,不再增加,故呈S型,选C。
49.A
50.B
51.水平
52.生理无效光
53.休眠
54.固氮微生物固氮微生物
55.环境环境
56.化合燃料
57.生态幅
58.农业生产农业生产
59.S型增长
60.栖息地栖息地
61.自转和公转
62.盖度比
63.K
64.优势种优势种
65.较弱较弱
66.生态入侵生态入侵
67.高温
68.水平结构水平结构
69.日照长度日照长度
70.专性专性
71.Y
72.A
73.B
74.B
75.A
76.N
77.A
78.B
79.B
80.N
81.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
82.①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作用。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阶段性作用。⑤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⑥限制性作用。①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作用。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阶段性作用。⑤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⑥限制性作用。
83.(1)具有生命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2)具有空间结构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系统;(3)是动态平衡系统;(4)是开放系统。(1)具有生命成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2)具有空间结构,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系统;(3)是动态平衡系统;(4)是开放系统。
84.((1)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为年龄结构。(2)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如下:①增长型。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下宽上窄(或答: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处于增长期。②稳定型。年龄锥体呈倒钟型,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③衰退型。年龄锥形底部窄,上部宽(或答: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状态。
85.(1)环境条件。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环境因素除了日光外,还有3个重要的物质因素(水、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和两个重要的环境调节因素(温度和氧气)。(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①初级生产者。②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③初级生产量的分配状况。④初级生产量的消费状况。⑤群落中动物的影响。(3)补加能源的作用。
86.①DD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氯杀虫剂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会参与物质循环。②人类把DDT喷洒在植物上经过植物的茎和叶及根系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积累起来被草食动物吃掉再被肉食动物所摄取逐级浓缩。③在循环过程中DDT的性质稳定易被生物体吸收由于不能被生物消化与分解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并且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越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DDT的残留浓度越高。因为排泄要求水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通信工中级工技能鉴定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井控设备装置项目建议书
- 企业租赁房租合同样本
- 公司委托审计合同样本
- 公司签劳务用工合同样本
- 中英文劳务合同样本
- 中间销售合同样本
- 中外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出售汽车合同样本
- 专利咨询技术合同标准文本
- 跨境电商网站的设计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中国山东省集中供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肯德基店面试试题及答案
- 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技术白皮书20231120
- 广州市白云区2025年招考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数学新北师大版(2024)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检测习题(含简单答案)
- 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二
- 第七章_材料显微断口分析
- 创伤护四项技术
- 减速器的测绘
- 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