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火涂料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隧道防火涂料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隧道防火涂料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隧道防火涂料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隧道防火涂料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防火涂料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设计概况、参数本工程为XXX隧道工程防火涂料项目。设计中XXX隧道左、右线及E、F匝道在隧道装修路面4米以上范围喷涂防火涂料。其耐火时间不小于1.0小时,防火涂料总厚度不小于8mm,其中涂料底基层不小于7mm,面层不小于1mm。二、施工方案及方法1、施工材料选用及存放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要求的防火涂料,并按照规范中的有关要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程序,并备有合格证和相应的质检报告后方能投入使用。①原材料:防水涂料一般为颗粒状混合物,无毒、无味、不燃、不爆、采用复合膜编织袋装,每袋重25Kg,可按一般物品运输,注意防潮、防湿、防刮。②成品性能:防火涂料要具有容重轻,隔热吸音性能好,突遇高温时不燃、不裂、不炸、不起皮、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气体、抗冻、不老化和不腐蚀金属等特点,在室外气候及潮湿条件下长期使用不失效。③涂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自出厂日起,有效期为6个月,受潮结块的涂料不得使用。涂料包装一经打开,必须立即使用。2、简易台架为了便于施工,防火涂料施工采用脚手架钢管制造简易灵活的活动台架。台架纵向长3.0m,宽4.0m,高度依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架设,底部设行走轮及限位装置。脚手架钢管纵向间距1.0m,横向间距0.8m,层高1.5m,四周设立护栏并铺挂防护网。纵横向均设整体连接的斜撑、剪刀撑,并与每层钢管平台连接牢固成整体,确保每根钢管的自由长度不大于2.0m。台架中部设供操作人员上下的斜梯,采用脚手架搭设,与台架连接成整体,并在斜梯旁设扶手。每层台架及斜梯上满铺5cm厚木板,并用Φ22钢筋及铁丝绑扎连成整体。台架上方作业平台设高1.5m的护栏及相应的防滑装置。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①使用前必须由安全员对台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②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台架的检查、维修、加固及保养,确保台架处于良好状态;③施工前必须将台架的行走轮限位,防止在施工过程滑动;④施工过程中,应在台架四周设立警示标识并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撞击;⑤台架仅为人工操作平台,施工机械必须置于路面,严禁在台架上方堆放材料;3、基层处理利用简易台架做为人工操作平台,操作机械置于路面上,与台架保持适度的操作空间。对隧道砼基层表面浮灰、油圬、泥土等进行清除。先用清水冲刷,再对凹凸不平或局部错台的地方进行修补,确保基层面平整。若有漏水的地方必须先进行止水补漏。基层表面光滑的部分,应先将表面打毛,再喷涂与其配套的底料(按底料:涂料=1:1进行配制),调节稠度,一般控制在8~12度为宜,以砼结构表面为基数,每平方米使用量为1.1㎏。4、施工方法①涂料拌和及涂料拌和用水量。涂料:水=1:0.86左右(重量比)。②隧道专用防火涂料是颗粒状混和物,应先在低速搅拌机内加适量水后,再加涂料拌和成稠浆状,其稠度适合喷涂或涂抹为宜,一般控制在8~10度左右,搅和时间5~10分钟,不宜过长,拌匀即可。③用少量涂料做间距2~3m的横条厚度标志,作为正式施工的参照物。④基层用喷涂机喷涂,一般从隧道腰部向顶部(从下而上)进行。⑤涂层厚度应根据防火性能的设计要求而定,本工程设计8㎜,分二次喷涂。第一次喷涂为底基层,不小于7mm。待第一次喷涂基本干透以后方可继续喷第二次,间隔时间至少为24小时,但因施工环境温度不同,可作相应调整,(以第一次涂抹的涂层初凝为准),每次喷之前要洒少量的水润湿。第二次喷涂为面层,不小于1mm。⑥涂料应随拌随用。涂料拌和后应在一小时内用完,切忌二次加水。在搅拌和喷涂过程中散落或反弹的涂料,可及时回收利用,被污染和超过2小时的不能再度使用。包装袋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受潮结块的涂料不得使用。⑦如因喷涂表面不够光滑,那在最后一次喷涂后,要立即用涂料进行手工补填,修整,使涂层表面平整、光滑,且使其达到设计厚度。5、养护涂料施工期间及施工后的24小时内,环境温度不得低于4℃,高于20℃。为防止涂层失水过快,应对涂层进行养护,养护条件与普通混凝土相同,如有损失,应及时修补。6、验收标准①防火涂层应达到设计要求,厚度不足处应不超过2㎜,其连续面积应不超过0.6㎡.②防火涂层与基层之间应粘接牢固,不得有松散、空鼓、脱层、露底等现象。③防火涂层外观平整,不应有粗糙、凹凸不平的现象。④防火涂层不应出现裂缝。⑤颜色层要均匀、平滑、无色差。三、施工顺序:基层处理拌制涂料底基层喷涂面层喷涂养护下一循环基层处理拌制涂料底基层喷涂面层喷涂养护下一循环四、设备及劳动力安排1、施工管理程序本分项工程施工时,项目经理负责本分项工程的全面管理,包括设备,人员的配置(调配),资金的筹备;项目总工负责本分项工程的技术管理,包括技术方案的编制,技术人员的调配和分工;生产副经理负责本分项工程的机械、材料、人员的组织调配,落实生产任务;施工员负责生产任务的落实和质量、进度的监督;技术人员负责技术交底和现场技术指导;安全员负责安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进行安全检查,制定安全生产措施;质检员负责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及时填写质检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检查。2、主要施工机械配备机械设备表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w)或容量(m3)或吨位(t)进场时间数量预计离场时间砂浆搅拌机低速2007.642007.8空压机自动增压0.44Mpa左右,排排汽量≤0.177m3//Min2007.642007.8灌浆机CG-1.82007.642007.8手提式喷枪枪口直径8~110mm2007.682007.83、施工人员配备序号工种单位隧道队1搅拌工人122喷射工人83杂工人204运输车司机人85试验员人26安全员人47质检人员人28管理人员人4合计60五、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目标:本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目标要求,必须从组织、制度及技术上进行控制。1、组织措施:成立以项目总工为首,质检工程师负责落实检查,施工队和施工班组质检员负责实施的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控制程序框图如下:质量管理小组框图项目总工项目总工:对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审查和审批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质检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负有管理责任,负责质量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检查。质检员质检员:对工程质量负有实施责任,负责按质量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员: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组织施工,负责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施工员: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组织施工,负责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2、制度措施: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度,既班中自检,班间互检,报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实行质量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到人,奖惩分明,奖优罚劣。3、技术措施:①原材料验收: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对所购材料设备等按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填写材料报验单,并备齐合格证、质保证或检验试验资料,报监理审核,并做到不拖报、不漏报。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②工序验收:每工序结束时,各班组首先按照标准进行自检,专职质检员复验后,备齐工序施工的全部技术资料后,再向监理进行报验。上一道工序检验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③施工资料及报验单填写应规范,字迹工整清晰,杜绝错报、漏报及不经复验报验的现象。④严格执行按规范组织施工,按规程进行操作,按标准进行检查的原则,各分项工程施工之前都必须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分项工程结束时,各专业技术人员应会同施工班组对工程按照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查评定,并由专职质检员进行复验,切实按照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写制度与填写的要求,编制施工技术资料,做到齐全、真实、准确及时。⑤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各专业都应针对本专业质量通病(缺陷)症状表现情况,对通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计划、措施组织攻关,解决质量通病问题,狠抓施工中的薄弱环节,选择工程较大、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建立QC活动小组开展活动,领导要亲临现场抓质量,促进QC小组有计划、有领导、有目标、有成果地展开。⑥狠抓计量工作管理,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必须经计量部门检查认定合格后,并在合格期内使用。同时必须保证其精度等级不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⑦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凡参加施工生产人员,都必须经严格的技术培训,达到与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的技术水平,并熟悉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后,方能上岗。⑧在监理的指导和监督下,做好分部、分项与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在经鉴定认可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五、安全措施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施工指导方针。成立相应的安全组织,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惩违规行为。制定相应的预防紧急事故的措施,出现事故立即采取应对措施。2、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生产岗前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服从管理,统一指挥。3、严格执行安全交底制度,各级领导在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要布置安全工作,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安全生产按层实行日检、周检和月检,特殊情况马上检,形成人人受教育,安全人人管的局面。杜绝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4、施工地段应保证照明充足,并设立警示标识及车辆限速装置。5、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台架的检查、维修、加固及保养,确保台架处于良好状态。6、高空作业必须遵守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要穿软底鞋,以防滑倒或摔下,进场时要戴安全帽,穿好工作服,系好安全带。7、登高作业时,安全带要高挂低用,不能低挂高用,并要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不能挂在尖锐棱角的构件上。8、现场临时用电有专人负责。电力线路布置必须顺直,绝缘良好,满足施工亮度。施工时必须采取安全电压,高度绝缘,按要求安装漏电保护器,严禁带电、漏电。严格遵守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在操作洞内电气设备时必须由专职人员操作。9、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洞内各线路的完好程度。线皮破损或线路裸露的部分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潮湿的地方一定要用防水线。10、工作前要详细检查工具设备,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和处理。11、在使用设备时,一定要先检查设备金属外壳是否带电,一切完好后方可操作使用。12、交叉、平行施工工序复杂,设备、人员密集,应设专人统一指挥、协调,确保施工有机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