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测试利用S是否小于零判断过程方向,所适用的系统为(
)
A:封闭体系
B:绝热体系
C:敞开体系
D:孤立体系
答案:D下列参数中,属于广度性质状态函数的是
A:DU
B:Qp
C:T
D:H
答案:D只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数量有关,而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的是
A:
B:
C:K
D:ξ
答案:BA:18
B:-18
C:-36
D:36
答案:B恒压过程中的“恒压”是指
A:系统与环境的压强都不变
B:环境的压强不变。
C:系统与环境的压强相同且保持不变。
D:系统的压强不变。
答案:C化学反应的恒压热效应与恒容热效应之间关系是
A:ΔrH
>
ΔrU
B:ΔrH
=
ΔrU
+
ΔnRT
C:ΔrH
=
ΔrU
D:ΔrH
<
ΔrU
答案:B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
A:等于反应C(s,石墨)+O2(g)
=CO2(g)的摩尔焓变。
B:等于C(s,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C:等于反应C(s,金刚石)+O2(g)
=CO2(g)的摩尔焓变。
D:等于C(s,石墨)标准摩尔燃烧焓。
答案:DN2
+
3H2
=
2NH3的反应进度
ξ
=1mol,表示系统中
A:有1molN2和1molH2参与反应,生成了1molNH3。
B:有1molN2、3molH2和2molNH3。
C:有1molN2和3molH2参与反应,生成了2molNH3。
D:反应已进行完全,系统中只有生成物存在。
答案:C
在恒温恒压下,某一化学反应正向自发进行,一定是其
A:
DrGm
=0
B:
DrGm
<
0
C:
DrGm
不能确定
D:
DrGm
>
0
答案:BA:
K1=(K2)2
B:
K1=K2
C:(K1)2=K2
D:
K1=-K2
答案:CSO2(g)+O2(g)=SO3(g)为放热反应,欲使反应向产物方向进行,应
A:升温降压
B:降温降压
C:降温加压
D:升温加压
答案:C
A:必须高于409.3℃
B:必须低于409.3℃
C:必须低于409.3K
D:必须高于409.3K
答案:CA:0.54
B:0.45
C:0.36
D:0.68
答案:DA:350K
B:484.8K
C:373K
D:298K
答案:BA: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B:
无法确定
C:
吸热反应
D:
放热反应
答案:C由于ΔH=Qp,ΔU=Qv,故Qp,Qv是状态函数。
A:错
B:对
答案:A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熵等于零。
A:对
B:错
答案:B系统与环境存在热交换时,系统的温度必定变化。
A:对
B:错
答案:B当ξ=1时,表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
A:错
B:对
答案:AA:错
B:对
答案:B第二章测试
A:+2
B:-2
C:+2.5
D:0
答案:A若其他物质均处于标准态,溶液pH由0变到5时,电极电位改变最大的是
A:MnO4-/Mn2+
B:Cr2O72-/Cr3+
C:O2/H2O2
D:BrO3-/Br-
答案:BA:
B:
C:
D:
答案:AA:Fe3+
B:Sn4+
C:Sn2+
D:Fe2+
答案:AA:(-)Zn2+|Zn||Cu2+|Cu(+)
B:(-)Zn2+|Zn||Cu|Cu2+(+)
C:(-)Zn|Zn2+||Cu2+|Cu(+)
D:(-)Zn|Zn2+||Cu|Cu2+(+)
答案:CA:
B:
C:
答案:B
A:负极加氨水
B:正极加NaCl
C:负极加CuCl2
D:正极加氨水
答案:AA:2.4V
B:1.2V
C:2.8V
D:1.4V
答案:BA:-0.0295V
B:0.0591
V
C:-0.0591
V
D:0.0295V
答案:D若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的方向是
A:不能进行
B:不确定
C:正向
D:逆向
答案:DA:
B:
C:
D:
答案:DA:235
B:8.46×1010
C:289000
D:55300
答案:BA:
B:
C:
D:
答案:D
A:NaCl
B:Ag
C:Zn
D:AgNO3
答案:D根据KCl溶液浓度,常用甘汞电极分为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和0.1mol·L-1甘汞电极。其电极反应为
Hg2Cl2(s)+2e=2Hg(l)+2Cl-(aq),设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mol·L-1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分别为φ1、φ2、φ3,则室温下,三者的相对大小为
A:φ2
>
φ1
>
φ3
B:φ1
>φ2
>φ3
C:φ1
<
φ2
<
φ3
D:φ3
>
φ1
=
φ2
答案:CCH4中C与4个H形成四个共价键,因此C的氧化数是4。
A:错
B:对
答案:A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相等时,电池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A:错
B:对
答案:B电极电位只取决于电极本身的性质,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A:对
B:错
答案:B原电池的电动势越大,电池反应的速率越快。
A:错
B:对
答案:A电极电位与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A:错
B:对
答案:A第三章测试A:
B:
C:
D:
答案:A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A:复合反应
B:反应物和产物系数均为一的反应
C:所有反应
D:基元反应
答案:D已知反应2A+B=
产物,则其速率方程式
A:无法确定
B:n
=
kcAcB
C:
D:
答案:A已知反应2NO(g)+Br2(g)
=
2NOBr(g)为基元反应,一定温度下,当系统总体积扩大一倍时,正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A:1/8倍
B:2倍
C:8倍
D:4倍
答案:AA:0
B:3
C:2
D:1
答案:A一级、二级、零级反应的半衰期
A:均与c0有关
B:均与k和c0无关
C:均与k有关
D:均与k和c0有关
答案:CA反应的活化能为100kJ,B反应的活化能为500kJ,温度均由300K升至320K,A反应的速率增加倍数为a,B反应的速率增加倍数为b,则
A:无法确定
B:
a=b
C:
a<b
D:
a>b
答案:C2A=B是二级反应,起始浓度为c0,速度常数为k,其t1/2应为
A:1/(c0k)
B:c0/(2k)
C:2c0/k
D:ln2/k
答案:A
反应A→B,实验测得反应物浓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二级
B:三级
C:零级
D:一级
答案:C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0231mol-1×L×s-1,反应物初始浓度为1mol×L-1,则其半衰期为
A:21.65s
B:15s
C:30s
D:43.29s
答案:D从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判断简单反应的反应级数。
A:错
B:对
答案:B在一定温度下,对于某化学反应,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变小。
A:对
B:错
答案:B质量作用定律可以用于任何实际进行的反应,包括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
A:对
B:错
答案:B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的大小与计算所选择的物质种类无关。
A:对
B:错
答案:B阿伦尼乌斯活化能Ea定义为活化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A:对
B:错
答案:B第四章测试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主要取决于
A:
溶液的浓度
B:
溶液的温度
C:
溶液的体积
D:
溶质的本性
答案:A9.0g·L-1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是
A:
328mmol·L-1
B:
338mmol·L-1
C:
318mmol·L-1
D:
308mmol·L-1
答案:D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
A:
280mmol·L-1~320mmol·L-1
B:
大于320mmol·L-1
C:
小于280mmol·L-1
D:
280mol·L-1~320mol·L-1
答案:A以任意体积比混合生理盐水和50g·L-1葡萄糖溶液,将红细胞置于其中,则红细胞会
A:
形态正常
B:
形态变化无法确定
C:
溶血
D:
皱缩
答案:A用合适的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两种水溶液隔开,则溶剂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
A:
无法确定
B:
不发生渗透现象
C:
由稀溶液向浓溶液
D:
由浓溶液向稀溶液
答案:C为阻止半透膜隔开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间发生渗透现象,应在浓溶液液面上施加一额外压强,该压强等于
A:
稀溶液的渗透压减去浓溶液的渗透压
B:
浓溶液的渗透压减去稀溶液的渗透压
C:
浓溶液的渗透压
D:
稀溶液的渗透压
答案:B在临床上,当病人需要大剂量补液时,一般应选用
A:
高渗溶液
B:
其余选项中的溶液都可以
C:
低渗溶液
D:
等渗溶液
答案:D质量浓度为10g·L-1KNO3(Mr=101)溶液、10g·L-1CaCl2(Mr=111)溶液和100g·L-1蔗糖(Mr=342)溶液,它们的渗透压大小顺序为
A:
CaCl2>KNO3>蔗糖
B:
蔗糖>KNO3>CaCl2
C:
蔗糖>CaCl2>KNO3
D:
KNO3>CaCl2>蔗糖
答案:C将红细胞放置于NaCl水溶液中,于显微镜下观察出现溶血现象,则该NaCl溶液相对于红细胞内液来说是高渗溶液。
A:错
B:对
答案:A下列溶液中渗透浓度最低的是
A:
10.0g·L-1Na2CO3(Mr=106)
B:
10.0g·L-1蔗糖(Mr=342)
C:
10.0g·L-1NaCl(Mr=58.5)
D:
10.0g·L-1葡萄糖(Mr=180)
答案:B第五章测试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只能作碱的是
A:
H2O
B:
NH4+
C:
Ac-
D:
HCO3-
答案:CCH3NH2的共轭酸为
A:
CH2NH3+
B:
CH4+NH2
C:
CH3NH-
D:
CH3NH3+
答案:D下面哪两种物质不属于共轭酸碱对
A:
CO32–H2CO3
B:H2PO4–HPO42-
C:
NH4+-NH3
D:
HAc-Ac-
答案:A一元弱酸HA、HB、HC、HD的Ka依次减小,则同浓度的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A:
NaA
B:
NaB
C:
NaC
D:
NaD
答案:D已知NH3的pKb
=
4.75,则NH4+的酸常数pKa等于
A:
4.75
B:
9.25
C:
5.25
D:
7.00
答案:B在NH3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溶液的pH
A: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
B:不变
C:
变大
D:
变小
答案:D在373K时,pH=7的溶液属于
A:
不能确定
B:
中性
C:
碱性
D:
酸性
答案:CA:
Ka(HAc)不变,pH增加
B:
Ka(HAc)增大,pH增大
C:
Ka(HAc)不变,pH减小
D:
Ka(HAc)减少,pH增大
答案:AA:
B:
C:
Ka(HAc)
D:
KwKa(HAc)
答案:B在0.1mol·L-1HCl和0.1mol·L-1HAc的混和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
A:[H3O+]
=
0.2mol·L-1
B:[H3O+]>0.2mol·L-1
C:0.1mol·L-1<[H3O+]<0.2mol·L-1
D:[H3O+]
=
0.1mol·L-1
答案:CA:
2
B:
3.38
C:
4.76
D:
9.24
答案:CA:
Na2CO3
B:
NaHCO3
C:
Na2HPO4
D:
Na3PO4
答案:D
A:
8.34
B:
6.35
C:
10.33
D:
7.00
答案:A将浓度为c的氨水稀释一倍,溶液中的[OH-]为
A:
B:
2c
C:
D:
答案:C用H3PO4(pKa1=2.16,pKa2=7.21,pKa3=12.32)和NaOH所配成的pH=7.0的缓冲溶液中,抗酸成分是
A:
H3O+
B:
H3PO4
C:
HPO42-
D:
H2PO4-
答案:C下列各组溶液中,能以一定体积比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浓度均为0.1mol·L-1的HAc溶液和HCl溶液
B:
浓度均为0.1mol·L-1的NaAc溶液和HAc溶液
C:
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溶液和NH3溶液
D:
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
答案:B下列各缓冲容量最大的是溶液
A:
500mL中含有0.1molHAc和0.1molNaAc
B:
500mL中含有0.15molHAc和0.05molNaAc
C:
1000mL中含有0.15molHAc和0.05molNaAc
D:
500mL中含有0.05molHAc和0.15molNaAc
答案:ANaHCO3为两性物质,其酸常数Ka和碱常数Kb的乘积等于Kw。
A:错
B:对
答案:A水中加入强酸,水解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减少,因此水的离子积减少。
A:对
B:错
答案:B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与共轭酸的解离常数有关,与溶液pH关系不大。
A:错
B:对
答案:A第六章测试在已饱和的Ba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则BaSO4的溶解度
A:
略有增大
B:
可增大,也可减小
C:
略有减小
D:
不变
答案:AAgBr在下列哪一溶液中溶解度最大
A:
1.0mol·L-1NH3·H2O
B:
1.0mol·L-1AgNO3
C:
纯水
D:
1.0mol·L-1NaBr
答案:A定温下,Fe(OH)3在水中溶解平衡后,其溶度积常数Ksp与溶解度S(mol·L-1)的关系是
A:S
=
B:
S
=
C:
S
=
D:S
=
答案:A欲使CaCO3溶解,可在其溶液中加入
A:CaCl2
B:
NaOH
C:HCl
D:Na2CO3
答案:CCu3(PO4)2沉淀的条件是
A:
[3Cu2+]3[PO43-]2>Ksp
B:[Cu2+][PO43-]>Ksp
C:
[3Cu2+]3[2PO43-]2>Ksp
D:[Cu2+]3[PO43-]2>Ksp
答案:D难溶强电解质M2X3加入水中,其溶解度为S,则溶度积为
A:
108S3
B:
27S5
C:
108S5
D:
6S5
答案:C一定范围内,难溶电解质AgCl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减小而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变化
答案:C已知AgCl、AgBr、Ag2CrO4的Ksp分别为1.77×10-10、5.35×10-13、1.12×10-12,在一混合溶液中含有KCl、KBr、K2CrO4,其浓度均为0.01mol·L-1,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AgNO3溶液时,最先和最后沉淀的物质是
A:
AgBr、AgCl
B:
AgCl、Ag2CrO4
C:
Ag2CrO4、AgCl
D:
AgBr、Ag2CrO4
答案:D已知Ksp(AgCl)=1.77×10-10,25℃时,在0.10mol·L-1的AgNO3溶液中AgCl的溶解度(mol·L-1)是
A:
1.77×10-5
B:
1.77×10-10
C:
1.77×10-9
D:
1.77×10-11
答案:C已知298K下Ksp(PbCl2)=1.6×10-5,则此温度下,饱和PbCl2溶液中c(Cl-)为
A:
2.5×10-2mol·L-1
B:
4.1×10-2mol·L-1
C:
3.2×10-2mol·L-1
D:
1.6×10-2mol·L-1
答案:CA:对
B:错
答案:BA:错
B:对
答案:BAgCl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AgCl为弱电解质。
A:对
B:错
答案:B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另一种强电解质,可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
A:错
B:对
答案:B溶液中有两种以上的离子可与同一试剂反应产生沉淀,首先析出的是离子积最先达到溶度积的化合物。
A:对
B:错
答案:A第七章测试Tyndall现象是光照射到粒子上发生下列哪种现象的结果
A:折射
B:透射
C:反射
D:散射
答案:D平衡后,由高处到低处,浓度逐渐增加的分散系是
A:大分子溶液
B:真溶液
C:溶胶
D:粗分散系
答案:C用AgNO3与NaCl溶液反应制备AgCl溶胶,经实验测得溶胶带正电,则说明胶粒主要吸附
A:NO3-
B:Ag+
C:Na+
D:Cl-
答案:B区别溶胶和大分子溶液,最常用的简单方法是
A:观察其电泳方向
B:观察其能否透过滤纸
C:观察其Tyndall效应的强弱
D:观察其Brown运动的快慢
答案:C直流电场作用于胶体溶液,向某一电极运动的是
A:胶粒
B:胶团
C:吸附层
D:胶核
答案:A由10mL0.05mol·L-1
KCl溶液与100mL0.002mol·L-1
AgNO3溶液混合制备的AgCl溶胶,下列电解质的聚沉能力顺序为
A:KCl﹤AlCl3﹤ZnSO4
B:KCl﹤ZnSO4﹤AlCl3
C:ZnSO4﹤KCl﹤AlCl3
D:AlCl3﹤ZnSO4﹤KCl
答案:B溶胶与大分子溶液均属于
A:动力学不稳定系统
B: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动力学稳定系统
D:热力学稳定系统
答案:C对于AgI水溶液,以KI为稳定剂时胶团结构式为[(AgI)m·nI-(n﹣x)K+]x-·xk+,其中称为胶粒的是
A:[(AgI)m·nI-·(n﹣x)K+]x-·xK+
B:(AgI)m
C:(AgI)m·nI-
D:[(AgI)m·nI-·(n﹣x)K+]x-
答案:D在KI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AgNO3溶液,得到的溶胶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A:[(AgI)m•nNO3-•(n-x)K+]x-•xK+
B:
[(AgI)m·nI-·(n-x)K+]x-·xK+
C:[(AgI)m•nAg+•(n-x)NO3-]x+•xNO3-
D:[(AgI)m•nAg+•(n-x)I-]x-•xK+
答案:C水解法制备氢氧化铁溶胶,最易使其聚沉的电解质为
A:Na2CO3
B:Na2SO4
C:Na3[Fe(CN)6]
D:NaCl
答案:C某蛋白的等电点为4.6~4.9,将其置于pH值为6.5的缓冲溶液中,该蛋白质应该
A:带正电荷
B:带负电荷
C:电中性
D:不带电荷
答案:B蛋白质完全溶于水所得分散系属于
A:胶体
B:溶胶
C:悬浊液
D:乳状液
答案:A溶胶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存在的最主要原因是
A:溶剂化膜的稳定作用
B:胶粒的布朗运动
C:大分子的稳定作用
D:胶粒带电
答案:D对于Donnan平衡(膜平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膜两侧同一小分子电解质的摩尔吉布斯能或化学势相同
B:膜两侧同一小分子电解质的浓度相同
C: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相同
D:膜两侧溶液的pH值相同
答案:A将大分子电解质NaR的水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达到Donnan平衡后,膜外水的pH值
A:大于7
B:不能确定
C:小于7
D:等于7
答案:A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表现出界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A:错
B:对
答案:A大分子溶液既能使溶胶聚沉又能保护溶胶。
A:对
B:错
答案:A只有超过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才有明显的增溶作用。
A:对
B:错
答案:A大分子溶液属于分子分散系,因此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A:错
B:对
答案:B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粘度、渗透压、溶解度及稳定性最大。
A:错
B:对
答案:A第八章测试原子轨道或波函数ψ可用来描述
A:电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B:电子在核外运动的轨迹
C: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
D:电子核外空间的运动速度
答案:C第三电子层(非最外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A:8
B:32
C:10
D:18
答案:D决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组合是
A:
n,l,m,s
B:n,l
C:n,m
D:n,l,m
答案:A决定氢原子轨道能量的量子数为
A:n,l,m
B:n
C:n,l
D:l
答案:B决定氧原子轨道能量的量子数为
A:l
B:n,l
C:l,m
D:n
答案:B当n
=4时,l最大取值应当是
A:3
B:4
C:2
D:1
答案:A下列描述原子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组合(n、l、m、s),其中错误的是
A:3,2,2,+1/2
B:3,1,-1,+1/2
C:1,0,0,-1/2
D:2,-1,0,+1/2
答案:D基态Na原子(z
=
11)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描述这个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组合(n.l,m,s)是
A:3,1,0,-1/2
B:3,1,0,+1/2
C:3,0,0,+1/2
D:3,1,-1,-1/2
答案:C29号元素Cu的基态电子组态为
A:1s22s22p63s23p64s13d10
B:1s22s22p63s23p63d104s1
C:1s22s22p63s23p64s23d9
D:1s22s22p63s23p63d94s2
答案:B下图表示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组态,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多电子原子中,能量最高的原子轨道是
A:n
=1,l
=0
B:n
=3,l
=2
C:n
=2,l
=0
D:n
=4,l
=0
答案:B某元素中性基态原子的价电子组态为3s23p3,该元素属于
A:第三周期,IIA族,s区
B:第五周期,VA族,p区
C:第三周期,VA族,p区
D:第三周期,IIIB族,s区
答案:C下列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A:Si<C<O<N<F
B:Si<C<N<O<F
C:C<Si<N<O<F
D:C<N<O<F<S
答案:B形状和伸展方向完全相同的原子轨道称为简并轨道。
A:错
B:对
答案:A只有当四个量子数组合合理时,才能确定电子的一种空间运动状态。
A:对
B:错
答案:As电子在一个球面上运动,而p电子在一个双球面上运动。
A:对
B:错
答案:B将氢原子的1s电子激发至3s轨道或者3p轨道所需要的能量相等。
A:对
B:错
答案:A电子云图中黑点越密集,表示在那里运动的电子越多。
A:错
B:对
答案: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出现3d4,意思是3个d轨道中有4个电子。
A:对
B:错
答案:B中性基态原子的最后一个电子排在d轨道或s轨道上的,属于ds区。
A:对
B:错
答案:B第九章测试在下列化合物中C原子采用sp杂化的是
A:C2H4
B:CH4
C:C2H2
D:CH3Cl
答案:C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的分子是
A:CCl4
B:AlCl3
C:PCl3
D:BCl3
答案:C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的分子是
A:NH3
B:BCl3
C:SiF4
D:H2S
答案:B几何构型为直线形的是
A:H2S
B:CH4
C:BF3
D:CO2
答案:D分子之间同时存在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的是
A:CCl4
B:Br2
C:NH3
D:CS2
答案:C分子之间色散力最大的是
A:H2
B:I2
C:Cl2
D:Br2
答案:B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的是
A:HF
B:CCl4
C:CH3CH2OH
D:NH3
答案:B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分子是
A:CH3CH2OH
B:HNO3
C:CHCl3
D:对硝基苯酚
答案:B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A:对
B:错
答案:Bσ键是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原子轨道的重叠部分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分布。
A:对
B:错
答案:As电子与s电子配对形成的键一定是σ键,p电子与p电子配对形成的键一定为π键。
A:错
B:对
答案:A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不一定是非极性键。
A:对
B:错
答案:ANH3和H2O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发生sp3杂化,但氧原子的2对孤对电子占据2个杂化轨道而产生更大的斥力,使O-H键键角小于氨分之中N-H键键角。
A:对
B:错
答案:Aπ键电子云重叠程度较σ键大,所以π键比σ键稳定。
A:对
B:错
答案:BC-C单键的键能是C≡C叁键键能的三分之一。
A:对
B:错
答案:B键能是同种键各级解离能的平均值。
A:错
B:对
答案:B键能与键长有关,通常是键越长,键能越大。
A:错
B:对
答案:A配位键是通过成键原子中的一个单独提供电子对共用而形成的,所以配位键不属于共价键。
A:对
B:错
答案:B。
A:错
B:对
答案:B第十章测试A:3
B:2
C:6
D:4
答案:CA:0
B:+2
C:+3
D:+4
答案:D关于下列Co的配合物,内界为阴离子的是
A:[Co(NH3)4Cl2]Cl
氯化四氨·二氯合钴(Ⅲ)
B:K[Co(NO2)4(NH3)2]
四硝基·二氨合钴(Ⅲ)酸钾
C:[Co(NO2)2(en)2]Cl
氯化二(乙二胺)·二硝基合钴(Ⅲ)
D:[Co(NH3)2(H2O)2Cl2]Cl
氯化二氯·二氨·二水合钴(Ⅲ)
答案:B将含有1mol[Cr(H2O)5Cl]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所得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A:3mol
B:2mol
C:1mol
D:4mol
答案:BA:[Ag(NH3)2]+
B:[Ag(SCN)2]-
C:[AgCl2]-
D:[Ag(CN)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机销售行业业务岗位介绍
- 船闸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2024福建事业单位笔试试题及答案
- 档案保密和泄露防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花艺师考试的结业项目要求解析试题及答案
- 工程兵口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考试计划实施试题及答案总结
- 导管室急救护理
- 园艺设计标准与实施步骤试题及答案
- 注意花材保存的细节的试题及答案
- 厦门房地产经纪机构备案表-厦门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
- 如何利用+Agent+解决企业数据分析与洞察的经验探索-数势科技+李飞
- 2024商场能源管理及节能改造项目合同范本3篇
- 广东中考英语2020-2024年5年真题汇编-学生版-专题07 阅读理解之说明文
- 智能悬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2024-12-技术资料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植保)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度微生物菌剂产品试用与反馈协议3篇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培训
- 新科瑞C50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