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专题二十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B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专题二十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B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专题二十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B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专题二十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B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专题二十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B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并结合所学可知,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后来的冷战。美国在新的“战争”即冷战中采取的经济行动是推行马歇尔计划,是以经济上援助西欧为目的来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措施,B项正确;建立北约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排除A项;建立经互会是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采取的反击措施,排除C项;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二战后德国的地图变化,说明在美苏冷战中,德国分裂,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D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两极格局的开始,排除A项;美国援助西欧国家,实现马歇尔计划,排除B项;华约的形成标志着两级格局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B解析:1946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项错误,符合题意;1946丘吉尔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经济上表现,主要是帮助欧洲复兴推动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排除C项;1991年,“独联体”成立,苏联完全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B解析:由材料“西德参加的新军事集团……加深了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德参加的“新军事集团”指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因此缔结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指的是《华沙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B项正确;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华沙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没有体表明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排除C项;《华沙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而不是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的“对抗状态”是指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D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的开始,排除A项;北约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排除B项;冷战使世界局势相对稳定,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排除C项。故选D项。6.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由此可见材料展示的是二十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演变,C项正确;题干主题是有关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而非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排除A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只对应美苏两极格局,排除B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建立国际新秩序,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A解析: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A项正确;材料表明的是世界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而非欧洲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排除B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在二战期间,排除C项;美苏走向对抗,而非妥协,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新经济出现。20世纪50到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欧洲共同体是包括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市场),成立于1967年。美国、日本、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9.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势不可当,世界贸易组织在这一背景下于1995年1月在日内瓦正式成立,可知②“世贸组织”的成立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内容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1991年,欧洲12国决定就重大国际问题采取共同立场和共同行动,逐步实现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内容推动了1993年欧盟的建立。B项正确;欧洲共同体建立的时间是1967年,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对峙的体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国际联盟是1921年建立的,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C解析:据“日本国内市场狭窄,工业产品依靠大量出口,为此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口号,出口贸易增长很快……”可知,材料表明日本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C项正确;美国扶植日本、日本积极引进科学技术以及重视发展义务教育在题干中均无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12.答案:D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题干现象的共同原因是西欧和日本都重视科技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使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在20世纪5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是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与欧洲无关,排除B项;走区域联合的道路是欧洲崛起的原因,与日本情况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通过援助西欧各国,达到控制西欧,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也使西欧各国感到不够安全,经过“二战”,西欧作为资本主义发源地的优势地位已经消失,因此西欧各国为了自身的安全,提高国家地位,发展经济,走向了联合,D项正确;1948年1月1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开始实施,其宗旨是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排除A项;《欧洲联盟条约》规定实行货币统一,取消边界关卡,排除B项;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共同对抗美国的压力,排除C项。故选D项。1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8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结合所学可知,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造成粮食产量大增,苏联虽然进行一系列改革,但是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粮食产量变化不明显,故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D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上台后逐渐取消,排除A项;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531956年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5.答案:C解析:“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却没有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C项正确;赫鲁晓夫打破了对斯大林的崇拜,但无法体现“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排除A项;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说法符合史实,但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排除D项。故选C项。16.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运动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两极格局。根据材料信息,“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作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可知,题干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宗旨,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冲击两级格局,但不改变两级格局,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属于政治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一些新的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运动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与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7.答案:(1)同盟关系;原因:二战后美、苏成为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苏之间存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欧共体、中国、日本、不结盟国家等。(3)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增强国家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根据“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可知,二战中美国和苏联是同盟关系;根据“意识形态对拉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两国成了敌人形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有:二战后美、苏成为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苏之间存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根据材料“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时序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冷战结束;在冷战期间崛起的影响国际局势发展的新力量主要包括欧共体、中国、日本、不结盟国家等。(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可知应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增强国家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18.答案:(1)意义: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推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3)对工业的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信息化、全球化(5)坚定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言之有理)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以及自由女神像可知,这个国家出现”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美国获得了独立。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的国内意义是: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意义是推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2)根据材料可知,“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指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言宣布废南方叛乱地区的黑人奴隶,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扭转了战场形势,使北方最终赢得了内战的胜利。(3)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