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实录】学画写意花卉-梅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美术-【课堂实录】学画写意花卉-梅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美术-【课堂实录】学画写意花卉-梅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美术-【课堂实录】学画写意花卉-梅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美术-【课堂实录】学画写意花卉-梅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PAGE《学画写意花卉—梅花》教学设计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写意画的笔法、墨法,学习梅花的画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笔墨体验、临摹的方式学习写意花卉的基本方法步骤。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中国花鸟画审美特征和笔墨情趣,陶冶情操,提高对花鸟画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结合花鸟画的特点,学习写意梅花的表现技法。教学难点:怎样培养学生掌握写意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运用。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笔、墨、颜料、生宣纸等中国画工具、范作学具:课本、中国画画具及材料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花鸟画是中国画最常见的表现题材,画家们以笔下多姿多彩的花卉禽鸟、蔬果草虫来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同学们,你知道被称为“花中四君子”的是什么吗?梅兰竹菊。梅花为“四君子”之首,是很多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老师也非常喜欢梅花,课前画了一幅《清香》图,打算挂在客厅里做装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意梅花的画法。板书课题:学画写意花卉——梅花。二、发展阶段1.赏梅、咏梅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一段视频,思考两个问题:⑴梅花的品种及颜色有哪些?⑵为什么很多画家喜欢画梅,仅仅因为它外形美丽吗?(屏幕出示问题)播放视频《红梅赞》,学生欣赏自然界中梅花的形象。伴着好听的琵琶演奏《红梅赞》,我们欣赏了梅花高洁的形象,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⑴梅花的品种及颜色有哪些?(学生回答,师纠正补充)。梅花是我国的特产,品种很多,据统计有300个以上,最常见的有红梅、白梅、腊梅等,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⑵为什么很多画家喜欢画梅,仅仅因为它外形美丽吗?不是,它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还有一种、不畏风雪、凌寒独放的坚强品格值得大家去学习。梅花与别的花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凄雪压,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我们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应该学习梅花的这种精神。(屏幕出示问题答案)教师板书:耐寒坚强2.欣赏梅花名作(多媒体展示画梅精品,重点欣赏于希宁的写意梅花作品)师:从古至今,很多画家留下了不少梅花的佳作,他们爱梅、咏梅、画梅,以梅的冰肌铁骨和冷艳、傲雪的倔强品格寄托自己的情怀。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元代的王冕以画梅著称,所画梅花生意盎然,别具一格。近代画家吴昌硕、关山月等都画有大量梅花佳作。现代画家于希宁,是我们人,画梅花是他一生的最爱,有“梅痴”之誉,他的梅花似乎更重气势。课本上这幅《雪撒河山》画一枝雪中怒放的红梅,我们重点欣赏一下。看了这幅作品,老师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一首诗《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凌冽的寒风里,梅花傲雪开放,苍劲有力的枝干上覆盖了一层皑皑白雪;画家爱的是梅花的这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精神!同学们先来看,枝干用笔老辣遒劲,用深浅不同的墨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再看画家笔下的红梅,色彩怎样?色彩富丽典雅,灼灼如火,俨然他一颗痴情炽热的艺术之心。整幅画面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构图?(屏幕划红线表示)梅枝采用回折式的三角形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上端自题两首绝句(“香雪撒河山,人飞雪海城。依稀梦里笔,香在案头横。”“探春千里征,冒雪访梅君。且看南枝早,年年春会勤。”),使得诗书画印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3.画梅(教师示范花的不同姿态,枝干的画法,学生跟画,复习讲授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等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梅花的画法。先做基本练习,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跟着老师一起画。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画的基本用笔和用墨的方法,今天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复习运用一下。⑴花的画法。同学们仔细观察,自然界中的梅花,千姿百态,但大致可以分为正面、侧面、半侧面、反面及花苞。(屏幕出示自然界中梅花图片,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梅花的各种姿态,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梅花有五个花瓣,每个花瓣的形状近似圆形,它是由花瓣,花蕊和花萼组成。怎样用中国画写意的方式表现梅花呢?方法有好多种,今天我们学习单瓣红色梅花的画法。花用点花的方法,点梅就是用笔蘸颜色直接在画面上点出花的结构形态。同学们的中国画颜料中没有洋红色,可以用其他的红色代替,如曙红、朱膘、朱砂色等,老师挤出曙红颜色,笔用含水适中的大白云即可。先调淡曙红,将毛笔在水中蘸一下,在笔洗的边上理出一点水分,含水不要太多,也不可太干,太干则画出的花瓣没有滋润的感觉,笔尖蘸浓曙红;刚长出来的是花苞,中峰用笔垂直点下,不露笔锋,花苞可以画的圆一点,也可以稍微长一点,一笔点出或左右两笔点出都行;换小号笔用胭脂加墨画花萼,花萼是下面托着花的部分,各种不同方向的花萼,花柄一定要出来,我们一般画“丁”字形花萼,花柄要求中锋用笔。正面的花是五瓣,我们蘸好适量的颜色,藏锋侧入,一笔一瓣,五笔画成。每瓣不宜太圆,应有大小、深浅、浓淡之分。花心处留出空白,中间画一个小圆点,挑花须,点花蕊,蕊丝可少,蕊药要多,蕊药用撮的方法。一颗梅树上正面的花毕竟是少的,大多是侧面的。我们先画全侧面的,再画半侧面的,或者是斜侧的。有时花也有反面的,先跟正面的花一样的画法,蕊画到边儿上。(教师在实物展台演示,学生在宣纸上练习。)⑵枝干画法。梅花是以枝干为主的一种花,把枝干画好气势就有了。梅枝在大自然当中生发,无拘无束,嫩枝昂首向上,老枝伸向远方。浑圆挺劲,不仅赏心悦目,更有充沛的力量之感,故称梅枝为“铁骨”。因此画梅枝时要着力体现力量感、空间感。(屏幕出示梅花枝干的一幅图片白梅)同学们来观察一下,枝干的穿插是有规律的。古有“无女不成梅之说”。这是历代画家画梅的经验之谈,也是画家深入观察的结果。纵横变化的“女”字形,既符合梅枝生长规律,也合乎线条排列的形式美。枝干的穿插有时也像“又”字,也是好看的,同学们观察于希宁画家的作品,枝干的穿插追求的就是这种美感。(屏幕出示梅花枝干穿插如“女”字、“又”字的标识)(教师示范梅花枝干画法,学生练习。)我们先练习一下。梅花的粗枝也就是老枝,用淡而干的墨色,不是淡而湿,毛笔选用硬毫笔,先调淡墨,临画前笔尖稍蘸墨,水分不要太大,侧锋行笔,后面的小枝渐转成中锋用笔,笔杆与纸成垂直角度。线条用笔根据枝条的弯曲,采用快慢、顿挫、转折等不同的手法。枝条形状不要画得过于直,应作适度的弓形才好,使其柔中带刚。行笔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留下些空白,以备添花用。按照我们刚才学习的古人总结出枝方法:如写“女”字或“又”字。出枝应避免的缺点:左右枝对称,两枝齐头平行,三枝交于一点,小枝粗而老枝细,起笔不藏锋,收笔露须尖等。(提前在纸上画好,展示给学生看)⑶按照课本上的步骤图,教师进行写意梅花的绘画过程演示,学生跟随临写。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大师的脚步,临摹课本第26页一折枝梅花的画法。首先,用含水适中的大白云笔,调淡曙红,笔尖蘸浓曙红,以点厾法画出正面、侧面不同形状的花瓣。要注意颜色变化和花头的前后、大小关系。其次,用胭脂色调墨少许,点花萼,挑花须,点花蕊。接下来,用较劲挺的狼毫笔蘸较浓但有变化的墨勾画枝干、枝条,(枯笔或浓墨)用枝干串连花头形成构图。然后适度添加收拾画面,使其整体均衡协调,最后题款钤印,完成作品。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屏幕出示作业要求,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学生练习)提出作业要求:按照第26页的梅花步骤图,先作临摹练习,掌握要领后,再尝试自己进行画面构图,完成一幅写意梅花小品。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及时处理,必要时再次演示某个局部的画法。提示:注意握笔的姿势。中国写意画的神韵由笔墨而生,要注意用笔用墨的方法。梅花枝干应行笔果断,切忌畏首畏尾,琐碎反复;下笔前应调好墨色,注意要有浓淡变化;梅花花朵的分布要注意疏密变化。三、展示与讲评阶段设一展示区,粘贴书法“写意花鸟画作品展”,展示学生的临摹作业和自主构图作业,以自主构图作业的展示为主并重点讲评,部分典型作业可在投影仪上展示讲评。讲评要点:⑴步骤是否正确;⑵笔法、墨法的运用;⑶枝干、花叶造型是否完整,有否美感;⑷整体构图是否合理;⑸花朵疏密处理是否得当。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做适当补充。提示下节课学习内容及需准备的学具。四、收拾与整理阶段涮笔,收好墨和颜料。整理自己的作业,注意晾干后再折叠保存。收拾画具,如有甩在桌椅及地板上的墨和颜料要擦拭干净。五、课后拓展1.注意观察多种花卉的形态特征,注意搜集写意花鸟画作品图片,与同学交流分享欣赏感受。2.利用课余时间多做写意花卉的练习。《学画写意花卉——梅花》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学生通过初一全年美术课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通过初步摸底,该年级学生大多数没有受过专职美术业余辅导,中国画的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较高,这是学好美术的前提。在教学衔接上,困难比较大,所以教学定位宁低勿高,中国画常识、造型能力等边教边补,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下去,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国画方面有潜能、特长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对于有个别学习美术有困难的学生,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学画写意花卉——梅花》课堂效果分析 《学画写意花卉——梅花》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花鸟画基本技法的学习实践。从课堂环节来看,教师采用范作展示——视频引导——设问思考——欣赏名作——示范作画等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目标。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1、进一步熟悉写意画的笔法、墨法,学习梅花画法;

2、通过笔墨体验,主要以临摹的方式学习写意花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通过动手实践,体会中国花鸟画的审美特征和笔墨情趣,陶冶情操,提高对花鸟画的学习兴趣。从课堂效果来看,实现了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完成。在教学重点的把握上,采用基本练习和作业指导的方式进行,学生循序渐进,能力不断提升,最后达到能独立临摹作业的程度,个别同学还能进行简单的写意小品的创作。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无疑是师生共同练习,层层递进,注重培养学生笔墨技法的掌握和运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课堂导入、发展等环节的实施,学生参与实践与练习,体会了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乐趣。我认为本课作业对于没有太多基础的七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笔墨规律的掌握上做的还不够,课堂偶然性太强,应加强实践练习。总之,一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了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画写意花卉——梅花》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鸟语花香缘物寄情”中第二课的内容。本课起,我们进入“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开始进行花鸟画基本技法的学习实践。由于花鸟画表现题材十分广泛,不仅仅是花草和禽鸟,还包括蔬果、走兽、鳞介、翎毛、游鱼、昆虫等众多自然界动植物形象,所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本课先安排学习常见花卉的画法。应该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中国画基础之后进行的写意梅花的一课,同学们通过写意花卉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了笔法、墨法等相关知识,熟悉了宣纸和笔墨的性能,本节课老师主要教授画家们喜欢表现的一种题材——梅花。教材以步骤图的方式提供了梅花的写意画范本,详细展示了基本画法过程,指导学生临摹时,应注意提示学生发现最基本的笔墨规律、造型特点,以期掌握要领,举一反三,最终达到能进行写意花卉小品创作的目的。《学画写意花卉——梅花》评测练习一、基本练习花的画法。学习单瓣红色梅花的写意画法,练习梅花常见的五种姿态:正面、侧面、半侧面、反面及花苞。枝干画法。观察总结梅枝的出枝方法——如写“女”字或“又”字。练习梅花枝干画法。(对比常见错误梅枝画法,让学生参考)。二、实践作业按照第26页的梅花步骤图,作临摹练习;个别同学掌握要领后,也可以尝试自己进行画面构图,完成一幅写意梅花小品。《学画写意花卉——梅花》课后反思《学画写意花卉——梅花》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课。从课堂教学来看,老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一、教学知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本课教学,遵循学生的美术基础,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先和学生一起进行基本的练习。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复习运用上节课所学的中国画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运用用笔和用墨的方法,通过不同姿态梅花的练习和枝干的画法练习,学生初步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技巧;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幅写意梅花的临摹练习,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些,也能熟练掌握写意梅花的绘画技巧。二、营造轻松愉快的美术氛围,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唤起学生的情感欣赏美术作品及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配以跟“梅花”相关的音乐,如《梅花三弄》、《一剪梅》、《红梅赞》,仿佛让学生身临其境,加强了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美术学习,同时也把诗、画、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教师以艺术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赏析梅花作品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提升,教育学生要学习梅花的秉性。三、加强直观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直观原则是各种教学的共同原则,尤其符合视觉艺术的特点,它有利于从直觉感知升华到本质的认识,符合学生好动爱看的心理特点。尤其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应加强直观性教学。国画教学中什么叫“侧锋”、“中锋”,教师拿起笔来一做示范立即见效。本课教学,我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