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世界与中国好思维导图中西比较_第1页
近代世界与中国好思维导图中西比较_第2页
近代世界与中国好思维导图中西比较_第3页
近代世界与中国好思维导图中西比较_第4页
近代世界与中国好思维导图中西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世界与中国好思维导图中西比较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80页。优选近代世界与中国好思维导图中西比较当前2页,总共80页。3、主要成就①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人的发现”

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十日谈》薄伽丘人文主义之父提出“人的学问”对抗“神的学问”《歌集》彼特拉克早期文艺复兴的先驱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神曲》但丁最早地位内容代表作品代表人物时期②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悲剧和喜剧作品(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1)文学领域:(2)艺术领域:

(3)自然科学:

天文学革命——波兰哥白尼、德意志开普勒、意大利伽利略和布鲁诺。

“科学的发现”“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当前3页,总共80页。⑴性质:⑵积极方面:⑶局限方面:6、评价: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①经济: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②思想:打破了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③政治: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开展;④科学文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比灿烂的思想文化;

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⑤推动了宗教改革的爆发。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当前4页,总共80页。1)、信仰耶稣就可得救(核心)(信仰得救,因信称义)《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2)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还俗4)每个基督徒都可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至上)3)国家、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追求平等、积累资本打破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激发西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得到封建诸侯支持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马克思)当前5页,总共80页。时间地点领域核心内容一“理”二“批”三“追”四“灭”五“建”对象主张主要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概况17世纪开始,18世纪达到高潮源于英国,中心在法国,波及全欧,影响全世界首先在思想,后发展到政治理性主义①旗帜: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主义②对象: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③目标: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④任务:消灭封建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教会权威,⑤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理性社会封建制度及天主教会①理论上提倡理性,尊重科学。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一切为理性是从。②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当前6页,总共80页。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平衡,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1、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2、其思想主张最先在哪一国的宪法中有所体现?我国历史上哪一部宪法也体现了这一思想主张?

3、阅读教材归纳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三权分立/制约平衡;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政治体制和立法的理论基础。

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原则;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权力彼此制衡;③国家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体现。孟德斯鸠思想主张:当前7页,总共80页。材料四:

人非工具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换句话说,人应当把人当人看。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

康德“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相关知识,归纳康德的主要观点。①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②强调人的重要性,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③主权在民,自由平等④自由也要自律,自由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思想主张:思想的自由;公民公意说;不赞同革命手段;公民划分;走向永久世界和平;设计共和政体当前8页,总共80页。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相同点时间根因内容进程与方式影响与自科关系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14-17世纪17、18世纪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发展资义发展的结果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反对神学束缚,强调追求现世幸福以“理性主义”旗帜,反对教会和封建制度,建立资级政权都不同程度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意大利到欧洲,中心在意大利;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形式英法到世界,中心在法国;直接公开批判教会与专制制度一国兴起迅速波及其他国家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有着直接的影响,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冲击封建制度,为资阶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启导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资级的革命浪潮都促进思想解放,为资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当前9页,总共80页。西方人文的起源与发展时间思想解放运动核心思想发展阶段成熟BC5世纪中叶14-17世纪17-18世纪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16世纪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信仰得救理性主义起源复兴发展专题总结当前10页,总共80页。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内容特点:①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和神转移到人本身,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②文艺复兴时期:批判宗教神学世界观,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③宗教改革时期: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④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当前11页,总共80页。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后最终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武力与资本输出相结合瓜分世界凭借资本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市场垄断资本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C后期以来)基本形成武力与商品输出相结合凭工业优势输出商品扩大市场工业资本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C中-19C中后)雏形阶段市场拓展殖民扩张和掠夺暴力手段残酷掠夺商业资本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场手工业时期(16C-18C中)世界市场进程主要途径显著特点主要资本推动因素时期深化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当前12页,总共80页。【典型例题1】

革命史观(1)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社会史观(2)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全球史观(3)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现代化史观(4)是殖民掠夺之路文明史观(5)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不同的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用线将史观和对应的评价连接起来当前13页,总共80页。自主探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A.新航路的开辟———地理条件B.殖民扩张——主要途径C.两次工业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D.根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当前14页,总共80页。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世界的整体发展

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积极方面当前15页,总共80页。

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一种很不公正、很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消极方面当前16页,总共80页。知识归纳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要点突破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能源煤电、石油特点生产经验总结科学与技术结合发明者工人、技师科学家结构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工业为主中心英国欧美多国时序从英国一国开始,然后向外扩展多国同时进行组织工厂垄断组织影响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电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当前17页,总共80页。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第二次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中国的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运动高潮(义和团,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当前18页,总共80页。世界市场的形成给近代中国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简要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被迫卷入世界市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为适应全球化趋势采取了许多积极的应对措施,试举两例加以说明。答:被迫卷入:列强通过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和逼签不平等条约打开中国市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措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19页,总共80页。本专题总括1、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原因:③思想基础: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动力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殖民主义)民主和专制斗争间的曲折、反复①经济基础:②政治基础:根本原因当前20页,总共80页。3、各国民主政治(代议制)的形式各不相同:(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日本)二元制君主立宪制(1889-1945年日本;1871-1918年德国)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本专题总括资产阶级代议制,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

多样性表现为各国民主政治制度各有特色;

统一性: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国和德国)、共和制(美国和法国);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当前21页,总共80页。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7世纪末----19世纪70年代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4、时间:5、方式:6、特征:1)以选举与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2)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当前22页,总共80页。基本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重大进步。但存在一定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果,调节、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西学东渐”,代议制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使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论付之实践。政治经济思想世界影响7、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历史作用:8、局限性:维护资产阶级内部民主;

在欧美部分国家仍然尚未成熟当前23页,总共80页。启示:认同共性,尊重差异——和谐相处1.人类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2.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3.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不同文明,相互借鉴,世界才能和谐相处。(无论实行何种体制,只要与本国“历史”与“现实”的国情相符,就是符合历史趋势的。)4.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的民主素养和法律意识。知识提升:通过学习本单元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学习,对你有何启示?当前24页,总共80页。经济基础政治前提历史传统理论依据正式确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光荣革命英国启蒙思想家的宣传《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建立议会传统、有限王权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霍布斯等主权在民、否定君权神授、主张分权为了实行君主立宪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英国议会有悠久的传统,议会起源于中世纪;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英国议会分为上院和下院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当前25页,总共80页。经济基础政治前提历史传统理论依据正式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影响《1787年宪法》的颁布封建传统薄弱美国代议制(民主共和制)确立当前26页,总共80页。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必要性)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在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于1787年经济困难1、外国商品占据美国市场2、海外贸易受挫3、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4、收支失衡,外债巨额1、边境面临严重威胁2、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局不稳松散的邦联体制制定一部宪法

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权力如何分配来避免专制独裁现象?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如何协调?当前27页,总共80页。美国1787年宪法1、主要内容:确立联帮体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1)确立联邦制(政府与地方的分权)(2)中央政府的三权分立(政府内部的分权)最高行政长官:总统(行政、军事)最高立法机关:国会(财政、立法)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三权分立美国由13个主权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变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各州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参议员按州分配、众议员按人口分配,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3)保留黑人奴隶制和折算黑人人口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关系2、体现的基本原则:A、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核心):C、民主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衡总统、议员由民选产生3、评价(进步性和局限性):当前28页,总共80页。(1)地位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2)作用3、拥有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的全国市场开始形成,国家安全得以保证,新政权得以巩固。1、制约了权力----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2、平衡了利益----缓和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3)局限性当前29页,总共80页。参议院批准大法官的任命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违宪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联邦法院司法权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2/3多数可推翻总统否决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任命联邦法官制约与平衡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

民主共和制当前30页,总共80页。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统一战争资本主义经济基本连成一体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9世纪中期容克贵族领导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要求实现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强统一后容克贵族强大的势力和震慑力决定了德国民主制度的脆弱

铁血宰相当前31页,总共80页。产生权力行政权皇帝宰相继承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权力巨大由皇帝任命掌握行政大权,是内阁首脑,拥有绝对权力,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立法权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权力巨大,帝国最高机构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权力小,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不拥有任何行政权监督权2、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3、内容:⑴实行君主立宪政体⑵实行联邦制国家控制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当前32页,总共80页。德国二元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德国国旗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2)确定君主立宪政体:①皇帝;②宰相;③议会:3、评价③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①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②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1、长期分裂,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2、容克贵族领导通过自上而下完成统一,统一后容克贵族的势力很强大。当前33页,总共80页。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29-1933经济危机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日本侵华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西文明的碰撞(文明史观)中国被迫完全开放独霸中国转嫁危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商品输出掠夺原料)(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当前34页,总共80页。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构建

(1840—1949年)一个形态两个时期两对矛盾两大任务三条线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朝后期(1840—1911年)→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1949)1919五四运动18401949约80年约3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A、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A、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B、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政治民主不断探索的抗争史、探索史C、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民族独立和近代化。(反帝反封建)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当前35页,总共80页。近代中国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辛、新)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发展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辛、新文化运动)市场化工业化理性化民主化法制化近代化阶段特征现代化史观当前36页,总共80页。武装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南京条约》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逐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艰难抗争探索当前37页,总共80页。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材料1: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材料1反映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1、背景:(2)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出台“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材料2: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4)清政府:腐败懦弱

材料2日本所需的战争“中日冲突”是什么?(5)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原因当前38页,总共80页。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丰岛海战威海卫战役签订《马关条约》不宣而战弃城逃走避战自保临阵脱逃献船投敌自主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哪一年爆发?经过如何?2、经过: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当前39页,总共80页。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旅顺威海卫1894.11当前40页,总共80页。内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危害割地香港岛辽、台、澎破坏领土完整赔款2100万银元白银2亿两白银4.5亿两加重人民负担开埠广、厦、福、宁、上重、沙、苏、杭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他条款协定关税开设工厂划、禁、拆破坏关税、司法等主权影响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沦为…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当前41页,总共80页。

近代前期列强四次侵华战争的实质和影响以及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2、影响:1、实质: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1)对西方: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国在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有相互矛盾。2)对中国:破坏性、建设性①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当前42页,总共80页。3、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②把西方先进的技术、思想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A、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B、经济上,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变成它们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根源。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当前43页,总共80页。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史实阶级或政党探索史实意义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制夷洋务派:师夷……自强抵:……迈出学习西方第一步洋:失败。标志近代化开始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失败。肩负反侵略反封建任务,揭开近代民主革命序幕资产阶级维:戊’(君主立宪制)革:辛’(民主共和制)维:失败,思想解放辛:果实被窃。倒帝制、立共和国、第一次巨变无产阶级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马’论与国情结合,找到革命道路……)民主革命胜利,成立新中国,结束屈辱史当前44页,总共80页。思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产生背景社会经济主张群众基础作用特点相同消灭私有制发展私有制1853年初为巩固政权,强盛时期1859年为改革内政,衰弱时期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绝对平均主义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利益和要求,群众基础广泛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群众基础薄弱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未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反应不积极最高峰,有空想性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革命纲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未能真正实施当前45页,总共80页。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1)准备:A、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B、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C、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加速革命发展进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领导机构、主力、结果、影响)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响应;(2)爆发:(3)高潮: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标志、概况、内外措施、政权性质),定都南京——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B、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C、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取得成功?①革命派大量的工作,对革命形势的推动;②文学社、共进会长期的筹备工作;③大量新军参加革命,-----军事保证;④四川保路运动高涨,-----有利时机;⑤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当前46页,总共80页。对辛亥革命的评价?(1)历史功绩(现代化史观)A、政治上(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第一次巨变):推翻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反封),沉重打击了……(反帝)建立了第一个……颁布了第一部……使人民获得了……B、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社会性质。革命史观)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原因: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彻底的反帝主张;没有发动群众;没有自己的军队)(3)经验教训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D、世界影响: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觉醒)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全球史观当前47页,总共80页。(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2119241927193719451949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无级登台无级政党兴起胜利发展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工农革命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当前48页,总共80页。名称任务主力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人民群众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新”在①指导思想②领导阶级③革命前途④革命任务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最根本的区别是:领导阶级当前49页,总共80页。

(1)图一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区域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分析说明其转移的背景和所取得的重要革命成果。

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背景: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北伐胜利进军。

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当前50页,总共80页。

(2)图二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区域中心又发生了怎样的转移,简要说明这次转移和完成的主要原因。这次转移的完成有何意义?

从南方转移到西北。

转移的主要原因: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失利。

完成的主要原因: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和骨干;宣传了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火种。当前51页,总共80页。抗日战争日本大举侵华(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抗战局部侵华(31—36年)全面侵华(37—45年)卢沟桥事变(1937.7.7)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9)中共敌后战场国外战场(1942—1945)国民党正面战场胜利五、抗日战争为什么?洛川会议建立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百团大战国内战场四次会战理论指导和中共“七大”全面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意义原因当前52页,总共80页。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如何?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方针4、1936西安事变——标志初步形成5、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全国抗战开始6、1937年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7、1937年红军改编8、1937.9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正式建立当前53页,总共80页。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淞沪会战37太原会战37徐州会战38枣宜会战40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百团大战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武汉会战38反扫荡斗争两个战场协同作战正面战场(国民党)敌后战场(共产党)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1940年下半年发动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成立陕甘宁边区各种形式的游击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平型关台儿庄开辟1937、7—1938、10战略防御1938、10—1944战略相持1944—1945、8战略反攻当前54页,总共80页。日本:中国:国际: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最主要);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③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④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以及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是日本战败、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当前55页,总共80页。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国际国内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洗雪耻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当前56页,总共80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1937-1945)2、解放战争(1946-1949)(1)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略)(2)三年解放战争:A、第一年(46.6—47.6):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进攻B、第二年(47.6—48.8):战略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第三年(48.秋开始):战略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历史意义和成功经验(胜利的原因):当前57页,总共80页。鄂豫皖豫陕鄂豫皖苏晋冀鲁豫太岳兵团陈赓谢富治华东解放军主力陈毅粟裕挺进中原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刘伯承邓小平一军挺进,两翼协助驰“品”中原,直插心脏武汉南京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毛泽东于1947年底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我军开始战略反攻当前58页,总共80页。辽沈战役歼敌47万淮海战役歼敌55万平津战役歼敌52万意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当前59页,总共80页。渡江战役江阴湖口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南京解放4、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当前60页,总共80页。

下图五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年—1956年五种经济形式的发展情况。你能说出它们各代表哪种吗?一、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经济成分及其特征(1)自然经济①自给自足;②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封闭性,与商品经济相对立;③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①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②自由开放;③富有侵略性。(3)洋务经济①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具有封建性;②机器大生产,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③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当前61页,总共80页。IAGCDBFEHJK18601870189519121919192719361945194919521956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短暂发展空前打击陷入绝境获得新生1、开始兴起:19世纪60、70年代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20世纪初3、短暂春天:一战期间4、短暂发展:抗战前夕5、空前打击:抗日战争6、陷入绝境:国民党统治后期7、获得新生:新中国初期8、最后结局:三大改造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最后结局当前62页,总共80页。解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结构畸形,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

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实力弱,资本不如外资

程度低,自然经济仍占主导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特征当前63页,总共80页。★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不利因素:

三座大山的压制;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根本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有利因素: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政府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新增考点当前64页,总共80页。从文化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入,不断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从经济上看,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当前65页,总共80页。【导语】1、近现代社会的剧变是促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阶段特点:①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这一阶段社会生活方式最突出特点;②20世纪50年代后(新中国成立后),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明显影响;③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后),变化迅速,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加。3、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当前66页,总共80页。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2)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化和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渐进性),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进步;(3)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发展极不平衡。(4)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性)并存,且保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当前67页,总共80页。外部原因:内部原因:简单说就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和维新思潮、革命思潮推动的结果。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生活方式、文化的涌入.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随之发生变化。国内的历史剧变.(1)政治: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倡导文明、进步和民主,积极主张吸收外国近代生活方式(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经济: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3)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维新思潮、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等对人们思想的改造;当前68页,总共80页。中国近现代女子服饰的变化:晚清旗袍——改良旗袍—列宁装和连衣裙——军装——当代时装当前69页,总共80页。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建立。主要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具体表现: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旗袍同时流行。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主流具体表现:列宁装、干部装、绿军装成为时尚。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要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