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1页
第三篇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2页
第三篇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3页
第三篇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4页
第三篇昆虫病与原虫病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完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形态、生活习性不相同。如:蝇类

2不完全变态

虫卵内孵出幼虫,经幼虫期发育为成虫。(1)渐变态:幼虫和成虫形态、生活习性上很相似,幼虫阶段除第一期幼虫外,称为若虫。卵→L1→若虫→成虫。如:蜱、螨(2)半变态:幼虫、成虫在形态、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卵→L1→稚虫→成虫如蜻蜓现在是1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三对动物危害方式

1

直接危害

(1)叮咬、搔扰(2)增加营养消耗

(3)引起特异性疾病如:螨病、蝇蛆病2

间接危害

传播多种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播方式:(1)机械性传播:昆虫本身是病原发育、传播所不必需的,仅在其体表暂时存活。如虻传播伊氏锥虫。现在是2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2)生物性传播:病原进入昆虫体内,并要在其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才能达到感染阶段。病原对昆虫要求严格。(3)遗传性传播(经卵传递):病原进入昆虫体内的生殖器官中,并进入卵内,待虫卵孵出幼虫时,又传给其它动物。如:微小牛蜱传播双芽巴贝斯虫,可传7代。现在是3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一章

蜱螨病

第二节

蜱病

硬蜱科(种类多)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

软蜱科(少数)

纳蜱科(一个种)全世界发现900余种,我国已报导120余种。

一硬蜱的形态构造1外部形态卵园形,背腹扁平,头、胸、腹完全愈合,呈黄色或褐色。p\3-1-1.jpg假头p\3-1-2.jpg

p\3-1-3.jpg躯体现在是4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

假头基

第一节短

(1)假头

须肢1对

第二、三节长

口器

第四节短,位于第三

节的凹陷内

定趾(内侧)

螯肢1对

螯肢干

口下板

螯肢鞘

动趾(外侧)

(2)躯体

背面p\3-1-1.jpg雄蜱有一几丁质盾板遮盖整个背面;雌蜱盾板只盖前面部分。

现在是5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腹面p\3-1-4.jpg

a四对足(幼蜱三对)位于前半部两侧,每足分为六节(基、转、骰、

、跗、后跗节),第一对足跗节背侧有哈氏器。

b生殖孔:前半部中央;

肛门:后半部中央

气孔及气门板:第四对足基节的后外侧

c生殖沟

肛沟

肛前沟

肛后沟

肛后中沟d几丁质板(雄蜱):生殖前板(1)

中板(1)侧板(2)

肛板(1)

肛侧板(2)

副肛侧板(2)

肛下板(2)2内部构造现在是6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二

发育p\3-1-5.jpg不完全变态:卵→幼蜱→若蜱→成蜱根据硬蜱各发育阶段吸血是否更换宿主,可分为三种类型:p\3-1-6.jpg1

一宿主蜱:蜱在一个宿主体上完成幼蜱至成蜱的发育,成蜱饱血后才离开宿主落地产卵。如:微小牛蜱现在是7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2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落地产卵。如:残缘璃眼蜱3

三宿主蜱:幼蜱、若蜱和成蜱分别在三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都需要离开宿主落地蜕皮或产卵。

分类

硬蜱科有12个属,与家养动物有关的有6个属。

现在是8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四

危害

1直接危害p\3-1-7.jpg

p\3-1-8.jpg

吸血引起贫血、消瘦并损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其毒素可引起蜱瘫痪。

2间接危害

传播疾病

防治1

消灭动物体上的蜱(1)手工、机械灭蜱(2)药物灭蜱

2

消灭动物圈舍内蜱现在是9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3

消灭自然界中蜱(1)超低容量喷雾

马拉硫磷等(2)生物防治

寄生蜂、真菌。4

免疫及遗传防治选育抗蜱畜种及抗蜱免疫,澳大利亚重组疫苗已投入市场。

现在是10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三节

螨病

由疥螨科、痒螨科及蠕形螨科的螨所引起的接触性、慢性皮肤病。

一疥螨科螨病

疥螨属

突变膝螨疥螨科

膝螨属

背肛螨属

鸡膝螨

1

疥螨病(1)病原形态p\3-1-9.jpg

p\3-1-10.jpg虫体小,近园形,灰色,背面隆起,腹面扁平,身体上有横、斜的皱纹。头、胸、腹完全合并在一起,可分为假头和躯体两部份。

现在是11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①假头

短而宽,蹄铁形,咀嚼式口器(由一对须肢、一对螯肢组成,无口下板)。②躯体

背面

前部有一几丁质呈长方形的胸甲,后缘处有一肛门,身上有棘(刺)突,两边有对称的刚毛。

腹面

有4对足,粗短,园锥形,前2对位于虫体前1/3向前伸,比后足长,可从背面看见;后2对足位于虫体后1/3,伸向后方,短,背面不能见到。每对足基部有一呈“Y”字形的角质化支条,第一对足的支条合并成长干,足的末端有吸盘或长刚毛。吸盘有长柄,且柄不分节。现在是12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

雄螨

有1、2、4对足上有吸盘,3对足上只有长刚毛;生殖孔位于第4对足间,周围有呈倒“V”字形的几丁质构造。

幼螨

只有三对足。

若螨

4对足,但无产卵孔。

长椭圆形,灰色,卵内常有一幼螨。现在是13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2)发育史p\3-1-10.jpg

p\3-1-11.jpg卵→幼螨→若螨→成螨(3)流行病学①分布②感染途径③流行季节冬季及初春喜阴暗、潮湿④发病年龄⑤诱因⑥带螨现象⑦宿主特异性伪疥螨病

(4)致病作用皮肤损伤,引起剧烈痒觉,皮肤发炎形成小结节或形成水泡,破后形成痂皮,皮肤增厚,弹性降低形成龟裂或皱裂,皱折;毒素可引起代谢紊乱。现在是14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5)临床症状p\3-1-12.jpg

p\3-1-13.jpg

p\3-1-14.jpg

p\3-1-15.jpg

p\3-1-16.jpg

p\3-1-17.jpg

p\3-1-18.jpg

p\3-1-19.jpg

p\3-1-20.jpg

消瘦、剧痒、皮肤痂皮形成、脱毛。多先发生于毛少皮肤柔软的地方,以后向全身扩展。

(6)诊断p\3-1-21.jpg①病料采集②检查方法

活虫检查法

直接涂片检查:50%甘油蒸馏水;热源法

死虫检查法a、煤油浸泡法b、沉淀法(10%NaOH)c、漂浮法先沉淀再用60%Na2S2O3漂浮现在是15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7)治疗

涂擦法

a、患部准备b、安全一次不能超过1/3

c、重复治疗d、防病原扩散e、防再感染②药浴、淋浴及喷雾p\3-1-22.jpg双甲脒;倍特;杀灭菊酯;螨净;辛硫磷、林丹乳液等③浇泼(注)法赛巴安浇泼剂(辛硫磷Pour-on)猪④口服及下注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碘硝酚、佳灵三特等。(8)预防

治疗病畜;畜舍及畜体卫生;检疫;药浴、淋浴及喷雾。现在是16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2

背肛螨病

主要见于猫,引起耳疥螨病。

3膝螨病p\3-1-23.jpg

p\3-1-24.jpg

突变膝螨:鸡的无毛脚部,引起“石灰脚”

鸡膝螨:鸡的大羽毛根部,引起脱羽症二痒螨科螨病

痒螨属痒螨科

足螨属

耳痒螨属(一)痒螨病1病原形态p\3-1-25.jpg比疥螨大,肉眼可见。假头呈锥形,躯体较细长,4对足长。

现在是17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雄螨

1、2、3对足上有吸盘;有1对性吸盘,尾端有2个结节,上有刚毛。

雌螨1、2、4头足上有吸盘;有产卵孔。2

生活史p\3-1-26.jpg

在皮肤表面生长、发育与繁殖。卵→幼螨→若螨→成螨3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皮炎、发痒、痂皮形成与脱毛与疥螨病的区别:皮肤形成皱折不明显,但脱毛更严重,最先发病部位为毛长并稠密的地方。山羊(耳壳内);兔(外耳道)4诊断p\3-1-27.jpg热源法5

防治

现在是18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二)足螨病(食皮螨病)

牛、大熊猫

(三)耳痒螨病

犬、猫

三蠕形螨科螨病蠕形螨科蠕形螨属。1形态特征p\3-1-28.jpg

蠕虫样,分为头、胸、腹三部份。头口器(须肢、螯肢及口下板)胸四对足,短腹有许多横纹2生活史卵→幼螨→若螨→成螨3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p\3-1-29.jpg

p\3-1-30.jpg

4诊断5防治现在是19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四节蝇蛆病

一牛皮蝇蛆病

狂蝇科皮下蝇属的牛皮蝇、纹皮蝇及中华皮蝇。

1病原形态成蝇:蜜蜂样,全身有绒毛,口器退化。L1-3:L1头端有口沟p\3-1-31.jpg

p\3-1-32.jpg2

生活史雌、雄蝇交配后,雄蝇很快死亡,雌蝇产卵后死亡。卵→幼虫→蛹→成蝇幼虫在体内寄生10-11个月。3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L1钻入时引起痒痛不安,幼虫移行造成组织损伤并可引起蜂窝组织炎,皮张质量下降。幼虫分泌毒素引起贫血、消瘦、生产力下降。成蝇搔扰牛只。现在是20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4

诊断L3在脊柱两旁有隆起。流行病学资料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5

防治(1)用化学药物(4-11月份)或机械方法消灭幼虫。伊维菌素0.2mg/kg体重,皮下注射(2)流行区,皮蝇活动季节用1%-2%敌百虫/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喷洒牛体表,隔10d喷洒1次。现在是21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二羊鼻蝇蛆病

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内引起。

1病原形态p\3-1-33.jpg成蝇蜜蜂样,口器退化。幼虫有发达的口沟,体表有小刺。2生活史L1-3(胎生)→蛹→成蝇幼虫体内寄生10-11个月。现在是22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3

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成蝇:羊群不安,相互拥挤,严重影响羊的正常采食和休息蝇蛆:在鼻腔或腔窦移行,引起鼻粘膜肿胀、发炎和出血。患羊表现为打喷嚏,流脓性鼻涕,堵塞鼻孔,呼吸困难。

4

诊断治疗性诊断;剖检到虫体可确诊。5

治疗(1)伊维菌素0.2mg/kg体重,1次皮下注射(2)氯氰柳胺5mg/kg体重,口服;2.5mg/kg体重,皮下注射现在是23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五节蚤、虱及虻、蠓、蚋病一虻、蚊、蠓、蚋病p\3-1-34.jpg

1生物习性及危害特征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雌性吸血,雄性不吸血,采食花蜜和植物汁。2防治

改良环境以消灭孳生地;化学药物灭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现在是24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二蚤、虱病

蚤科:猫栉首蚤、犬栉首蚤、致痒蚤蚤p\3-1-35.jpg

p\3-1-36.jpg

蠕形蚤科:花蠕形蚤血虱科毛虱科虱目食毛目长角羽虱科颚虱科短角羽虱科现在是25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1

形态特征p\3-1-37.jpg

p\3-1-38.jpg

吸血虱头窄长,窄于胸,刺吸式口器;食毛虱头宽短,宽于胸,咀嚼式口器。

2

发育

卵→若虫→成虫无幼虫

3

症状

患病动物剧烈搔痒,不安,常啃咬搔抓痒处而脱毛或创伤;消瘦、被毛脱落。

4

诊断在动物体上仔细观察发现虱和蚤。

5防治灭虱和蚤(0.025%除虫菊,0.2mg/kg伊维菌素);保持圈舍干净,定期消毒。现在是26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四篇原虫病学

第一节

绪论一形态特征1单细胞动物,身体微小,1-2μ——100μ2结构简单,有的形态固定,但有的则随发育阶段而变。二生殖方式1无性生殖(1)二分裂法先核分裂:纵分裂、横分裂(2)裂殖生殖(复分裂生殖)核经数次分裂,形成多个核,以后原生质向核集中,形成一个多核体(称为裂殖体),再由裂殖体分裂形成裂殖子。现在是27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出芽生殖

先分裂为大小不等的二部份(相互联接),小部分再分裂形成二个分核,原生质再向两个核集中,形成芽状的突起,逐渐长大,母体缩小,最后裂开形成两个虫体。

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后形成合子,合子再分裂形成许多子孢子的过程。

现在是28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2

有性生殖虫体在分离过程中出现性的分化,由裂殖体形成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大、小配子体再分裂发育形成许多在大配子、小配子,小配子钻入大配子内结合形成合子。三

寄生特异性

1大多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少数(如伊氏锥虫)有广泛的宿主。

2寄生部位特异性现在是29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

原虫的分类

1

鞭毛虫纲:有鞭毛1—8根。锥虫科

毛滴虫科

鞭毛阿米巴科2

根足纲:有伪足作为运动、摄食器官。内阿米巴科3

梨形虫纲:无运动器,生活史复杂。巴贝斯科

泰勒科

4孢子虫纲:无运动器,生活史复杂。艾美耳科

隐孢科

肉孢子虫科

弓形虫科

疟原虫科

住白细胞虫科5

纤毛虫纲:有纤毛。小袋虫科现在是30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一章

鞭毛虫纲

第一节

伊氏锥虫病

由伊氏锥虫寄生于马、牛、犬等动物的血液内所引起。对马属动物致病力强,死亡率高。而牛大多为慢性。p\4-1-1.jpg

p\4-1-2.jpg

p\4-1-3.jpg一病原形态

虫体纺锤形,形态固定。二生活史动物体内二分裂法(纵分裂方式)繁殖。由吸血昆虫(虻、螯蝇)机械传播。现在是31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三流行病学1

宿主范围广

各种家畜、实验动物及野生动物2

传染源

各种带虫动物3感染途径

主要经皮肤感染(吸血昆虫叮咬),消毒不严的注射用具等。p\4-1-4.jpg4感染季节

吸血昆虫出现的季节,但其发病季节不一定一致。现在是32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四、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致病作用主要由伊氏锥虫的毒素引起。牛感染后多呈慢性经过,少数为急性发作。病牛体温升高,呈不规则间歇热型。可视粘膜先潮红,后苍白黄染,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多数病牛耐过急性期转为慢性。现在是33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慢性病牛表现为精神萎顿,行走无力,日见消瘦,四肢下部、胸前、腹下浮肿,皮肤龟裂,甚至溃烂,流出少量淡黄色粘液,结痂、脱毛,严重时,耳尖、尾端、角及蹄匣坏死脱落。晚期后肢麻痹,卧地不起,衰竭死亡。现在是34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马感染后多呈急性经过,体温升高40℃以上,初期结膜发炎,潮红、肿胀,后期苍白、黄染、出血。反复数次发热后,病状加重,高度贫血,精神沉郁,食欲减速退,逐渐消瘦,体表水肿,晚期后躯麻痹,倒地死亡。现在是35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五、剖检尸体消瘦,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有黄色胶样浸润;淋巴结肿大;浆膜有小出血点。急性病例的脾肿大显著,髓质烂泥状。慢性病例脾较硬、色淡、包膜下有出血点;肝肿大、郁血,切面呈豆蔻样。骆驼和牛的第三、四胃及小肠粘膜有出血灶。现在是36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六

诊断

1

临床症状的检查2

全血压滴标本检查3

血涂片染色检查法4

动物接种试验5

血清学诊断法七防治

1

及时治疗病畜(1)拜尔205(2)甲基硫酸喹嘧胺(安锥赛硫酸甲酯或抗锥灵)

(3)锥虫净

(4)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

2

隔离检疫3

消灭吸血昆虫4免疫预防

现在是37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二节

组织滴虫病

盲肠肝炎或黑头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火鸡、鸡、雉鸡及鸭的脏脏及盲肠内引起。一

病原形态特征p\4-1-5.jpg

p\4-1-6.jpg似园形,盲肠肠腔内虫体有一根鞭毛,而在肠壁、肝脏中的虫体无鞭毛。二

生活史二分裂法繁殖。虫体抵抗力弱,但可侵入禽的异刺线虫体内,并进入其虫卵内,随虫卵排到外界,其抵抗力强,可长期生存。现在是38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三

临床症状

危害3-12周龄的雏禽,引起腹泻,粪呈黄绿色或淡绿色,严重者粪中带血,火鸡头部皮肤变成兰色或黑色。四

病理变化p\4-1-7.jpg

p\4-1-8.jpg盲肠肿大,肠壁增厚,肠腔内有凝固栓子,切开呈同心层样结构,中央是凝固的血液呈黑红色,肠壁上有溃疡灶。肝脏上形成凹陷的溃疡灶,呈淡黄色或黄绿色,园形或不规则形,周围微隆起。五

诊断

1

病理剖检

2取新鲜肠内容物,加温生理盐水镜检活虫体,虫体呈钟摆样来回运动。六

防治1

治疗病禽(1)呋喃唑酮(2)甲硝唑(灭滴灵)

2

驱虫与消毒

现在是39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二章

梨形虫病

绪论

由梨形虫纲巴贝斯科及泰勒科的原虫寄生于动物红血球内所引起的疾病。

形态特征结构简单的单细胞个体,由一个核和原生质构成,虫体大小及形状因种而有别。血片用瑞氏或姬氏染液染色,核为紫红色,原生质为天兰色,而宿主红细胞为红色。二

发育史虫体寄生于红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中,以渗透方式吸取营养。现在是40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裂殖生殖(或二分裂法生殖):在哺乳动物体内进行。

配子生殖:在蜱肠管内进行。

孢子生殖:在蜱的唾液腺内或其它器官内进行。

分类梨形虫纲、巴虫贝斯科与泰勒科1巴贝斯科

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

驽巴贝斯虫、马巴贝斯虫

莫氏巴贝斯虫

吉氏巴贝斯虫2泰勒科牛

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羊

山羊泰勒虫、绵羊泰勒虫

现在是41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四

免疫学特征

带虫免疫

它是机体防御力和梨形虫之间处于暂时“平衡状态”,患病动物由于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及其它疾病使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可破坏这种平衡,从而使该病复发或重复感染同样的梨形虫。

五流行病学

1流行的基本环节

病原体

病原可在患病动物或蜱体内存活很长时间,患环形泰勒虫的牛可带虫达6年之久;伞形扇头蜱可传递羊巴贝斯虫7个世代以上。

传播媒介——蜱

易感动物现在是42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2

传播方式

(1)经卵传播

大多数巴贝斯虫以这种方式。

(2)期间传播

在蜱的同一个世代内传播,泰勒科原虫以这种方式。

3流行病区的划分

由于蜱的种类和分布的地区性,其活动又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1)安全区

无蜱、无病原(2)受威胁区

三项中有两项(3)隐伏地区

流行三个环节均存在,但未流行,其原因:①每年蜱叮咬注入病原,形成带虫免疫;②某些因素使蜱的数量、滋生与活动减少形成假安全区。但一旦条件适应,即可恢复流行,特别是外来动物可引起暴发流行。

现在是43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4)固定流行区

流行三因素均存在,每年固定时间都要流行本病,只是时间早、晚,数量多少不同。

致病机理动物梨形虫病大多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血尿等症状群。

1

高热

虫体代谢产物的毒素作用。

2

贫血

虫体繁殖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

3

血尿与黄疸

红细胞被破坏后,血红蛋白一部份进入肝脏变成胆红素滞留于血中;另一部分血红蛋白经肾随尿排出,产生血红蛋白尿。

现在是44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一节

巴贝斯虫病

一双芽巴贝斯虫病

一种经蜱传播的急性发作的季节性血液原虫病。

1病原形态特征p\4-2-1.jpg

p\4-2-2.jpg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的大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位于红细胞内的中央,二虫体尖端相联呈锐角。虫体经姬氏染色法染色后,核(染色质)呈紫红色,原生质(或胞浆)呈淡蓝色。虫体形态有梨形、椭圆形,眼眶形等,典型虫体为双梨形,约占70%。2生活史在牛体内行成对出芽生殖,在蜱体内行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及孢子生殖。

现在是45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3流行病学特征

(1)分布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南方14个省区。各种牛均可感染与发病。

(2)传播媒介

在我国主要为微小牛蜱,经卵传播。微小牛蜱为一宿主蜱,一年可繁殖2-3代;双芽巴贝斯虫在牛蜱体内可继代传递3个世代之久。(3)发病季节

与蜱的活动基本一致,在南方多发于7-9月份。(4)牛发病特点

在一般情况下,两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死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重,死亡率高;当地牛对本病有抵抗力,良种牛和由外地引入的牛易感性较高,症状严重,病死率高。4临床症状

高热,呈稽留热(40-42℃);贫血,可视粘膜苍白;黄疸及血尿。

现在是46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5病理剖检变化

脾肿大;胆囊肿大,粘膜出血;膀胱扩大,内充满血尿;可视粘膜苍白或显黄疸;血稀薄等。

6诊断(1)临床检查初步诊(2)血涂片染色作病原检查,查找传播媒介(3)鉴别诊断

炭疽:发病无季节,血尿中含有红细胞,天然孔出血,血凝固不全,呈黑色,脾梁不显。

牛出败:无血尿,脾脏正常

牛巴贝斯虫:小型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成双的梨形虫体尖端以钝角相连,位于红细胞边缘。

环形泰勒虫病:无血尿,体表淋巴结肿大。现在是47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4)免疫学诊断

7治疗

(1)贝尼尔(2)台盼兰

(3)黄色素(4)焦虫净

8预防

(1)发病季节,新引进牛和育成牛不在有微小牛蜱的地方放牧。(2)畜体及畜舍内灭蜱;疫苗接种。

(3)及时查治病畜。

现在是48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二

牛巴贝斯虫病

1

病原形态特征p\4-2-3.jpg

小型虫体,大多位于红细胞的边缘(80%以上),梨形虫体的长度小于红细胞的半径,两虫的尖端相联呈钝角,染色质只有一团。

2传播媒介

我国为微小牛蜱,以经卵传递方式传播。3发病特点本病多发于1-7月龄犊牛,8个月以上犊牛发病率较低;成年牛为带虫者,带虫现象可持续2—3年。4临床症状5病理剖检变化脾脏变化较严重,有时出现脾破裂,脾髓色暗。6诊断与防治现在是49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二节

泰勒虫病

环形泰勒虫病

高热、贫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特征;危害牛、羊等动物。

1病原形态p\4-2-4.jpg

p\4-2-5.jpg

p\4-2-6.jpg红细胞内虫体形态多样,环形虫体呈戒指状最为常见,染色质一团位于虫体一侧边缘上。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形成多核虫体为裂殖体(亦称石榴体、柯赫氏体)。2生活史我国主要为残缘璃眼蜱,二宿主蜱。期间传播。3流行病学4临床症状5诊断血涂片染色查红血球内虫体;淋巴结或脾脏触片或抹片查石榴体。6

治疗(1)贝尼尔

(2)焦虫净(3)磷酸伯氨喹啉

7预防现在是50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二

羊泰勒虫病

病原为绵羊泰勒虫及山羊泰勒虫,以后者致病力强。

1

病原形态特征

虫体形态多样,以园形和卵圆形占大多数(80%以上),在脾、淋巴结涂片上的淋巴细胞内常见到柯赫氏体。2生活史

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3流行病学

4临床症状

高热、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5诊断与防治附:附红体病1病原2流行病学3临床症状4诊断5治疗6预防现在是51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三章

孢子虫病

第一节

球虫病

一概述1卵囊形态构造p\4-3-1.jpg2生活史p\4-3-2.jpg

p\4-3-3.jpg(1)内生性发育

在宿主体内进行,包括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两个阶段。①裂殖生殖

在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产生3—4代裂殖体。②配子生殖(2)外生性发育

在外环境中进行孢子生殖3分类

A无孢子囊,8个子孢子直接处于卵囊内

泰泽属(鸭、鹅)现在是52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B

有4个孢子囊

a

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子孢子(即1个卵囊内共含16个子孢子)

温扬属(鸭)

b

每个孢子囊内含有2个子孢子(即1个卵囊内共含8个子孢子)

艾美耳属(各种动物)C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子孢子(即1个卵囊内共含8个子孢子)

等孢属(犬、猫)一鸡球虫病1病原有9种,以柔嫩艾美耳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p\4-3-4.jpg

2

流行病学(1)分布(2)易感宿主现在是53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3)感染源

成年鸡感染后几乎不发病,多为带虫者而成为感染源;患球虫病耐过的鸡,可继续排出卵囊达7.5个月之久。卵囊在室外潮湿的土壤中可存活2年;在有树荫的运动场上可生存15—18个月。连续使用陈旧鸡舍和场地往往是引起球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4)感染途径(5)发病季节(6)诱发因素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也是球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现在是54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3

致病作用、病理变化与临床症状

当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时引起肠管发炎和大量上皮细胞崩解,以致使肠管的分泌、运动及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肠壁的炎性变化和血管破坏则使大量的体液和血液流入肠管内。病鸡可见消瘦、贫血和血痢等症状。上皮细胞崩解后产生的有毒物质蓄积在肠管中引起机体自体中毒,表现为精神沉郁、昏迷及足、翅的轻瘫。肠粘膜被损伤后为病原微生物和肠内有毒物质侵入机体打开了门户,导致各种继发性感染。其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变化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p\4-3-5.jpg

p\4-3-6.jpg

p\4-3-7.jpg

p\4-3-8.jpg

p\4-3-9.jpg

p\4-3-10.jpg

p\4-3-11.jpg

现在是55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1)急性球虫病

①盲肠球虫病

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在裂殖生殖阶段发病,感染后4—5天,鸡突然排泄大量血便,贫血明显,运动迟钝,呆立鸡舍角落呈假睡状。血便发生起1—2天内,鸡大批死亡,第7天多停止出血,第8天已不再有血便。存活的鸡则逐渐康复。病理剖检变化为:视病程的发展可见盲肠肿胀,充满大量血液;或盲肠显著萎缩,长度与直肠相近或短,内容物很少,呈樱红色。

②小肠球虫病

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它在小肠肠壁深层进行裂殖生殖,在盲肠内进行配子生殖。感染后4—5天,鸡突然排出大量带粘液的血便,重感染在1—2天内死亡,临床症状与盲肠球虫相同。发病后幸存的鸡,体质衰弱,不能迅速恢复。现在是56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2)慢性球虫病

一般由除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以外的其它7种球虫引起。慢性型病程较长,可延续数周至数月,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不明显。

4诊断p\4-3-12.jpg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粪检或病变部刮取物中查到大量卵囊。5治疗(1)磺胺二甲基嘧啶(SM2)(2)磺胺二甲氧嘧啶(SDM)(3)磺胺氯吡嗪(Esb3三字球虫粉)(4)百球清(Baycox)

现在是57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6

预防

(1)药物预防

①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高效抗球虫药物,主要作用于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

a

莫能菌素(欲可胖)b

拉沙霉素(球安)c

马杜拉霉素(加福、抗球王)②化学合成药a

氨丙啉

(安保乐)b

尼卡巴嗪(球净)

c

氯羟吡啶(可爱丹或克球粉)

d

溴氯常山酮(速丹)

e地克珠利

现在是58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2)抗球虫药物的使用方案

①连续给药

②穿梭用药

在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至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

③轮换用药

在春季和秋季变换药物。

④联合用药

(3)免疫学预防

鸭球虫病p\4-3-13.jpg

p\4-3-14.jpg

p\4-3-15.jpg主要病原虫种为毁灭泰泽球虫与菲莱氏温扬球虫,寄生于鸭小肠。三

鹅球虫病截形艾美尔球虫致病力最强,寄生于鹅的肾脏。现在是59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四

兔球虫病

1

病原p\4-3-16.jpg

艾美耳属14种球虫,其中斯氏艾美尔球虫致病力最强,寄生于胆管上皮细胞内。2流行病学(1)宿主

各品种的兔均有易感性(2)发病季节

温暖多雨季节多发。(3)发病年龄

断乳后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高。(4)感染途径。(5)感染源3临床症状兔球虫病可分为三型:肠型、肝型和混合型。现在是60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

典型症状为: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动作迟缓,伏卧不动,眼、鼻分泌物增多,唾液分泌增多,口腔周围被毛潮湿,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尿频或常作排尿姿势,后肢和肛门周围为粪便污染。由于肠膨胀、膀胱积尿和肝肿大而呈现腹围增大,肝区触诊敏感。可视粘膜苍白或黄染。4病理剖检变化p\4-3-17.jpg

p\4-3-18.jpg

(1)肠型

肠管扩张,充血,肥厚,粘膜发炎,肠粘膜上出现许多小而硬的白色结节。(2)肝型

肝表面及实质内有白色、淡黄色,粟粒大至碗豆大的结节病灶。5诊断6防治(1)磺胺类药物(2)氯苯胍

(3)地克珠利(4)莫能菌素现在是61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

牛球虫病

病原有10种,以邱氏艾美尔球虫致病力最强。

六羊球虫病

七猪球虫病p\4-3-19.jpg

八犬与猫球虫病

九野生动物球虫病

p\4-3-20.jpg

p\4-3-21.jpg

p\4-3-22.jpg

p\4-3-23.jpg

p\4-3-24.jpg

p\4-3-25.jpg

p\4-3-26.jpg

p\4-3-27.jpg

p\4-3-28.jpg现在是62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二节

隐孢子虫病

由真球虫目隐孢子虫科的原虫引起。

一病原p\4-3-29.jpg我国共发现4种。1小鼠隐孢子虫

寄生于人和动物胃粘膜上皮细胞上。2小隐孢子虫

寄生于人和动物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上。3贝氏隐孢子虫

寄生于禽的法氏囊、泄殖腔及呼吸道。4火鸡隐孢子虫

寄生于禽的肠道。卵囊内含有4个裸露的香蕉形的子孢子和1个残体,残体内由1个折光体和一些颗粒组成。现在是63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二

生活史p\4-3-30.jpg

隐孢子虫在胃、肠道、呼吸道、法氏囊上皮细胞的刷状缘或表面膜下寄生,行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并在宿主体内行孢子生殖。在宿主体内产生两型卵囊:薄壁型卵囊破裂释放子孢子,在宿主体内可自身感染;厚壁型卵囊则随宿主的粪便排出,可直接感染新的宿主。三

流行病学1传染源2易感宿主3流行情况四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五诊断六防治现在是64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三节

弓形体病

由弓形体科的刚地弓形体寄生于人与动物体内引起。

一病原形态特征p\4-3-31.jpg

p\4-3-32.jpg在其生活发育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形态:1滋养体(速殖子)新月形或香蕉形,一端偏尖,另一端较钝园,主要见于急性病例,在其腹腔液中常可见到游离的单个虫体。速殖子在宿主的有核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等)内行内双芽生殖,被侵害的细胞肿胀呈囊状(称为假包囊)。2缓殖子

见于慢性病例的脑、眼、骨骼肌及心肌中,是虫体的休眠阶段,虫体的分泌物可形成一层囊膜,内含数千个缓殖子,这个囊称为包囊。现在是65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3裂殖体

4裂殖子

5

卵囊

含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

二生活史p\4-3-33.jpg

中间宿主为:人和动物;终末宿主为猫及山猫。

包囊假包囊→猫及山猫的肠上皮细胞内(裂殖生殖及配子卵囊生殖)→卵囊→孢子化卵囊→中间宿主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猫排出的卵囊;病畜、带虫动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唾液、痰、眼分泌物、腹腔液等)2易感动物100种以上

3感染途径经口、胎盘、皮肤及粘膜。

现在是66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四临床症状与病理剖解变化

猪高热、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在耳、鼻、下腹、股内侧等处出现紫红斑或小点状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呼吸道症状为特有症状,腹式或犬坐势呼吸。p\4-3-34.jpg

p\4-3-35.jpg五诊断p\4-3-36.jpg(一)病原学诊断1脏器涂片法肺、肝、淋巴结等涂片染色镜检。2集虫法3动物接种法(二)血清学诊断1HIA2ELISA3Dot-ELISA六治疗磺胺类药物。现在是67页\一共有75页\编辑于星期五第四节住白细胞虫病

由住白细胞虫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卡氏住白虫与沙氏住白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

一病原形态特征p\4-3-37.jpg

p\4-3-38.jpg卡氏住白虫的成熟配子体呈园形,寄生于宿主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感染本虫的宿主细胞其细胞核消失。沙氏住白虫成熟配子体呈长椭园形,较大,被寄生的白细胞膨大呈梭形,宿主的胞核被虫体挤向一侧或挤向虫体的两旁而呈半月状,宿主的细胞质两端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