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_第1页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_第2页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_第3页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_第4页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第1页/共74页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第2页/共74页常用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糖肽类其他类第3页/共74页β-内酰胺类分类(一)

一、青霉素类:1.抗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效果差)不耐酶: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及青霉素V等;耐酶:甲氧西林(新青Ⅰ)、苯唑西林(新青Ⅱ)萘夫西林等;

2.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效果差)美西林、替莫西林等;

3.广谱不抗绿脓: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4.广谱抗绿脓: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及美洛西林等。第4页/共74页β-内酰胺类分类(二)

二、头孢菌素类

1.第一代:虽对青霉素酶稳定,但仍为许多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因此主要用于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治疗,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效果差。头孢氨苄(先锋Ⅳ),头孢唑啉(先锋Ⅴ),头孢拉啶(先锋Ⅵ)等。

2.第二代: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其抗菌谱较第一代为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一代增强,但对某些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等的抗菌活性仍差。头孢呋新,头孢克罗,头孢丙烯等。

第5页/共74页β-内酰胺类分类(三)

3.第三代: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甚强,其中某些品种(头孢他啶)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

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妥仑酯,头孢唑肟等。

4.第四代:同第三代头孢菌素,但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产染色体介导Ⅰ类酶的革兰氏阴性菌(AmpC+株)仍有效。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第6页/共74页β-内酰胺类分类(四)

三、其他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1.单环类(氨曲南等)2.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等)3.头霉素类(头孢美唑、头孢西丁等)4.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

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7页/共74页β-内酰胺类的特点血药浓度高,杀菌力强抗菌谱广,药物品种繁多,选择范围大毒性低,特别青霉素类可剂量加倍使用第8页/共74页β-内酰胺类的不足耐药菌株在逐渐增多,特别近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革兰氏阴性菌增多,使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头孢菌素失效;血药浓度虽然高,但肺组织的浓度往往只是血浓度的几分之一,在避免毒性前提下应适当增大剂量;除碳青霉烯类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及头孢三嗪的半衰期长外,大多数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用药间隔不能过长,应每日2-3次给药,必要时Q6h给药。第9页/共74页氟喹诺酮类分类第一代喹诺酮类萘啶酸等及第二代喹诺酮类吡哌酸等目前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目前主要应用的是第二、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常用品种为:诺氟沙星(氟哌酸)

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及左氧氟沙星等

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第10页/共74页氟喹诺酮类的新分类方法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代表药物萘啶酸氧氟沙星司巴沙星曲伐沙星吡哌酸环丙沙星帕珠沙星莫西沙星抗菌谱G–杆菌G–杆菌G–杆菌G–杆菌为主G+球菌G+球菌厌氧菌应用范围尿路感染各系统各系统各系统肠道感染感染感染感染第11页/共74页目前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院内感染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社区及院内感染莫西沙星第12页/共74页氟喹诺酮类的特点口服吸收好,同一品种具有口服及静脉制剂;组织穿透力强,在肺组织浓度高;临床应用方便,较少有过敏反应;抗菌谱较广;对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有效;对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有效;绝大多数国内已能生产。第13页/共74页氟喹诺酮类的不足(一)耐药在逐渐增多,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前几年明显增高(环丙沙星58.7%,氧氟沙星60.7%,司巴沙星65.6%,曲伐沙星67.4%);肺炎克雷白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前几年也有所增高,但不如大肠杆菌明显;细菌在氟喹诺酮类药物间可产生交叉耐药;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多,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影响幼年动物骨骼发育,有潜在致畸作用。未成年人慎用。第14页/共74页氟喹诺酮类的不足(二)对G+

细菌、厌氧菌的作用较弱,对G–

细菌虽然其MIC比较理想,但因血浓度较低,决定杀菌作用的Cmax/MIC并不优于某些β-内酰胺类;一些品种存在着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如减低茶碱的清除率,使其血药浓度升高;此类药物多以原型从尿中排泄,其作用机制又是影响核酸代谢,国外生态学家也担心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第15页/共74页大环内酯类分类红霉素、白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及交沙霉素;新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及克拉霉素等;与红霉素等相比,新大环内酯类抗菌谱没有明显扩大,但药代动力学改善及副作用减少是明显进步。第16页/共74页新大环内酯类与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药物剂量血峰浓度达峰时间半衰期

(mg)(mg/l)(h)(h)

红霉素5000.3-1.21.21.6克拉霉素5002.11.74.7罗红霉素5004.1-10.81.611.9阿齐霉素5000.4-0.452.041.0氟红霉素5001.3-2.01-28.0地红霉素5000.294.020-56第17页/共74页大环内酯类的特点(一)抗菌谱广,对G+

球菌、G–

球菌、G+

杆菌、支原体及军团菌等有效,个别新品种对G–

杆菌亦有效;组织穿透力极强,组织中浓度往往是血中的数倍甚至几十倍,弥补了血浆浓度不高的缺点;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浓度,有利于杀灭在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如:军团菌;新的大环内酯类药代动力学得到改善,半衰期延长,组织穿透力进一步增强,口服吸收好,减少了副作用及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第18页/共74页大环内酯类的特点(二)考虑到近年来在年青患者中,衣原体、支原体及军团菌感染等有增加趋势,对院外感染,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首选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还用来治疗免疫功能不全患者合并的隐孢子虫、弓形体、分枝杆菌的感染;大环内酯类对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有抑制作用,可与其它抗生素合用治疗生物被膜菌所致的慢性感染;大环内酯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此类药物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特殊疗效,被认为是缘于其调节免疫的作用。第19页/共74页大环内酯类的不足对当前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一位致病菌肺炎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部分地区已达70%,因此如考虑肺炎球菌感染可能性大时,仍应首选青霉素;对G–

杆菌作用不够肯定,不推荐用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胃肠副作用仍相对较多,静脉炎发生率亦高于其他抗生素。第20页/共74页氨基糖甙类分类

品种很多,国内目前常用的为: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第21页/共74页氨基糖甙类的特点抗菌谱较广,对许多G+

球菌、G–

杆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对链球菌作用较差,对厌氧菌无效,某些品种(阿米卡星等)具有抗绿脓杆菌的作用;蛋白结合率低,在肺组织中浓度高于β-内酰胺类;典型的浓度依赖型抗生素,血或组织中药物浓度越高,其抗菌活性越强,每日应用一次即可增强治疗作用,又可减少副作用;因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可有“协同”作用,此两类药物常联合应用。第22页/共74页氨基糖甙类的不足耳、肾毒性较大;单独应用此类药物,细菌可在短时间内产生耐药,停用一段时间后细菌的耐药性可消失;同类之间可有交叉耐药。第23页/共74页几种抗生素的吞噬细胞内外浓度比

≤0.10.1-1.01-10≥10

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苯唑青霉素乙基西梭霉素林可霉素克拉霉素环丙沙星阿齐霉素利福平第24页/共74页糖肽类(Glycopeptides)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LY333328

新品种:MDL62211、LY264826、SKF104662等第25页/共74页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是公认的迄今对严重MRSA感染唯一可选来单独治疗并能有效控制感染的抗菌药物,有效率达73-95%;目前已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但分离率极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呈上升趋势,并且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也已出现,提示用药时应给予关注,并密切监测其耐药性发展动向;由于上述耐药菌分离率一般很低,万古霉素目前仍是MRS、肠球菌所致重症感染,尤其是全身感染的首选药物。第26页/共74页重新评价万古霉素的毒性

万古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与产品纯度有关,产品纯度提高可减少药物毒性产生;万古霉素的毒性作用包括:耳、肾毒性,变态反应(药物热、皮疹、瘙痒及红人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及偶有粒细胞减少等;常规剂量应用上述毒副作用非常少见,国内一80岁患者曾连续应用万古霉素79天,最终感染治愈,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因此常规剂量应用万古霉素非常安全。第27页/共74页合理应用万古霉素---减少毒副作用发生

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减少耳、肾毒性;老年人、儿童可适当减少剂量;静脉输注速度不能过快(每克药物的输注速度必须大于1小时)---减少红人综合征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肾功能不全者严格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各种肾毒性药物避免与本药合用。第28页/共74页肾功能不全病人所用万古霉素剂量表

肌酐清除率(毫升/分钟)万古霉素剂量(毫克/24小时)

1001545901390801235701080609255077040620304652031010155(摘自modelleringetal)第29页/共74页肌酐清除率计算公式

当只有血清肌酐浓度,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肌酐清除率。男性:体重(公斤)(140–年龄)

72血清肌酐浓度(毫克/分升)女性:0.85以上数据第30页/共74页万古霉素的其他优点

不易诱导耐药,特别对MRSA的敏感性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本品还可口服,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伪膜性肠炎具有极好的疗效(成人每次0.5克,每日4次,疗程5-7天)。第31页/共74页万古霉素的合并用药

对重症MRSA感染需与磷霉素或利福平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对肠球菌心内膜炎等重症感染时仍需与氨苄西林等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第32页/共74页替考拉宁(Teicoplanin,壁霉素)

万古霉素之后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糖肽类;对万古霉素敏感的菌株它的MIC90与万古霉素相同或2倍低于万古霉素;亲脂性是万古霉素的30-100倍,有极好的组织和细胞渗透性和细胞内作用,半衰期很长;耐受性良好,毒副作用明显低于万古霉素,较少引起肾功能损害(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和过敏反应(红人综合征)。第33页/共74页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抗菌活性比较

对MRSA的作用与万古霉素大致相同;对MRCNS的作用不如万古霉素,如溶血性葡萄球菌和部分表皮葡萄球菌可对该药呈现耐药,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肠球菌的作用略好于万古霉素,对VRE的部分菌株,如属VanB基因表型者,可对替考拉宁呈现敏感。第34页/共74页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表3: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比较

药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R%)表皮葡萄球菌(R%)社区(87例)院内(11例)社区(122例)院内(12例)青霉素81.6 100.0 57.183.3苯唑西林23.0 81.816.441.7万古霉素0.0 0.00.00.0替考拉宁 0.00.04.18.3LY333328 0.00.00.00.0庆大霉素27.681.820.758.3李家泰等:中国细菌耐药监测,中华医学杂志,2001,1:8-16。第35页/共74页肠球菌的耐药情况表3: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耐药率比较

药物粪肠球菌(279株)屎肠球菌(53株)

R%I%R%I%青霉素13.3 -77.4-氨苄西林8.6 -73.6-头孢曲松21.91.483.00.0万古霉素0.0 3.20.03.8替考拉宁0.00.00.00.0

LY333328 0.00.00.00.0李家泰等:中国细菌耐药监测,中华医学杂志,2001,1:8-16。第36页/共74页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抗菌活性比较表3: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抗菌活性比较

耐药表型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VanA耐药耐药

VanB耐药敏感

VanC敏感敏感第37页/共74页替考拉宁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万古霉素相比替考拉宁更容易诱导葡萄球菌属发生耐药;万古霉素的蛋白结合率为40-55%,而替考拉宁的蛋白结合率为90-94%,优点是半衰期长,缺点是能穿透感染部位的“游离”的未结合药物少;在对比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安全性的大规模随机实验中,两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无显著差别。第38页/共74页其他

链阳霉素类(Streptogramins)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夫西地酸(褐霉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磷霉素利福平磺胺类四环素类第39页/共74页链阳霉素类(Streptogramins)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RP59500,quinupristin/dalfopristin,synercid)是奎奴普丁与达福普汀30:70的复方制剂,组成合剂的两种药物具协同抗菌作用,该合剂商品名为synercid,已在欧洲和美国注册临床应用。第40页/共74页链阳霉素类的抗菌活性

Synercid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肠球菌属细菌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屎肠球菌大多呈现敏感,包括VRE,而粪肠球菌则多呈耐药。

对肠杆菌科等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差,而对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具良好作用。第41页/共74页链阳霉素类的应用范围

目前该药在英国注册用于无其他替代药物可选用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屎肠球菌感染;在美国注册用于对万古霉素耐药,而对该药呈敏感的屎肠球菌所致的严重和危及生命的感染以及对该药呈现敏感的病原菌所致的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第42页/共74页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

恶唑烷酮类为一类新型化学合成抗菌药,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目前已获美国FDA批准注册上市的为利奈唑胺(linezoid);利奈唑胺口服后吸收完全,与静脉给药相比,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达100%,是第一个获准用于治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口服抗生素;利奈唑胺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大致相仿,但对肠球菌的作用明显优于万古霉素。第43页/共74页恶唑烷酮类的抗菌活性

利奈唑胺在4mg/L药物浓度时可抑制99.6-100%的MRSA的生长,也可抑制100%的粪肠球菌和99.7%屎肠球菌生长,其中包括VRE;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有高度抗菌活性;对脆弱类杆菌、难辨梭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亦具抗菌活性。并且对结核杆菌(包括对常用抗结核药耐药株)具有抗菌作用;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对该药耐药。第44页/共74页利奈唑胺的未来---?

利奈唑胺2000年4月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F)感染,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医学院Gonzales等于2001年报道发现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出现对利奈唑胺耐药(Lancet2001,357:1179);

Gonzales等共发现5例VREF感染患者在用利奈唑胺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改用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治疗也无效,患者死亡;利奈唑胺生产商报道,在169例VREF感染者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2例出现耐药,这两例病人均用药4周以上。分析发现核糖体RNA23S小亚基的基因突变是产生耐药的分子基础。第45页/共74页夫西地酸(褐霉素)夫西地酸(褐霉素)(商品名:立斯丁):主要用于对耐药G+球菌的治疗,由于细菌对本品易产生耐药性,故宜与其他抗菌药物合用。夫西地酸与利福平合用治疗MRSA有良好疗效。第46页/共74页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都优于林可霉素;抗菌谱类似于红霉素,临床上主要用于金葡菌等G+球菌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当合并有G—杆菌混合感染时,需合并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长期应用可导致伪膜性肠炎,不宜作为外科术后感染,特别是腹部手术患者的预防用药。第47页/共74页磷霉素

磷霉素对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常作为重症感染时联合用药之一。但该药单用抗菌作用弱,需与其他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可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第48页/共74页利福平

利福平并不仅仅是抗结核药,它是一个广谱抗生素;对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常与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合用治疗这一类疾病;

本药体外试验常对MRSA敏感,但本品单独使用时耐药性产生较快,临床疗效不确实,宜与其他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可取得较好疗效。第49页/共74页磺胺类

磺胺是很古老的抗生素,对常见的细菌耐药率很高,但目前其还有很独特的应用价值;对于奴卡菌、卡氏肺囊虫等特殊病原体的感染,磺胺是特效药,对当前院内感染中分离率越来越高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磺胺也是几种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磺胺体外试验常对MRSA敏感,但本品单独使用时耐药性产生较快,临床疗效不确实,宜与其他药物(如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可增强万古霉素的疗效。第50页/共74页四环素类

四环素亦是很古老的药物,因对常见的细菌耐药率非常高,基本趋于淘汰,目前仅用于奴卡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或衣原体)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是强力霉素(多西环素),该药是美国社区下呼吸道感染常用的抗菌素之一,对普通细菌性肺炎及非典型肺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对当前院内感染中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强力霉素(多西环素)亦是有效的药物。第51页/共74页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第52页/共74页如何选择?

第53页/共74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在青霉素的使用已超过50年的今天,我们仍旧要问---

1.什么是合适的药物?

2.怎样才是正确的剂量?

3.怎样才是恰当的疗程?那麽如何根据抗菌药物自身的特点来正确确定治疗的剂量及疗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甚至决定治疗的成败。第54页/共74页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即药物的吸收、分布及清除,它们与给药方案一起,决定了血药浓度的时间,从而决定了组织及体液中药物浓度的时间(药物的血浆半衰期与组织半衰期);就抗菌药物而言,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时间是人们更为关注的。第55页/共74页抗生素的后效应抗生素种类繁多,决定抗生素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其抗菌活性,不同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持续时间是有显著差别的;抗菌活性的持续时间类型是决定有效给药方案的重要因素;抗菌活性的持续时间除与药物的半衰期(包括血浆半衰期与组织半衰期)有关外,还与抗生素的后效应有关。第56页/共74页何为抗生素后效应

抗生素的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其生长持续受抑制。它可被看作为病原体接触抗生素后复苏所需要的时间。第57页/共74页回顾PAE19世纪40年代,在关于青霉素对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作用方面第一次描述了PAE现象;但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应用于新的抗生素及革兰氏阴性病原体中;PAE通过在去除抗菌药物后体外细菌生长动力学的观察中得到证实。第58页/共74页PAE与细菌的关系在体外,当药物作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时,几乎所有抗菌药物均产生PAE;但革兰氏阴性杆菌就不同了,只有抑制细菌蛋白以及核酸合成的抗菌药物才产生PAE。第59页/共74页抗生素种类对PAE的影响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氯霉素以及利福平等可产生PAE;而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PAE则很短或缺乏,β-内酰胺类中仅有碳青霉烯类如伊米配能或美罗培南能产生较长的PAE(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第60页/共74页亚MIC浓度对PAE的影响在一系列动物感染模型中已经证实体内亦有PAE的存在,体内外PAE有所不同,根据体外PAE的长短并不能推测出体内PAE的时间;大多数情况下,体内PAE长于体外,抗生素的亚MIC浓度可使细菌缓慢生长并产生丝状的形态学改变,亚MIC浓度延长了PAE的时间。第61页/共74页抗生素后白细胞增强作用抗生素后白细胞增强作用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其对细胞内杀菌或对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更为敏感;这一现象在体外和体内均可延长PAE,如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体内PAE在白细胞存在时进一步延长;抗生素后白细胞增强作用亦延长了PAE。第62页/共74页PAE的意义对PAE较长的抗生素,用药间隔时间可以拉长,甚至一天给药一次即可,如:氨基糖苷类;而对PAE短或缺乏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应一天用药2-3次,重症患者甚至应Q6h的用药,否则难以取得应有的疗效,甚至造成耐药。第63页/共74页常用抗菌药物的PAE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假单胞菌属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