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5
遗传的第三定律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遗传的第三定律现在是1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在同一染色体上连锁的基因,为什么会在其测交后代中出现一定频率的重组?即:形成新组合的机制是什么?
Janssens于1909年提出了交叉型假说(chiasmatypehypothesis);
H.C
reighton和B.M
cC
lintock
1931年用玉米的具有特殊结构的第9号染色体设计了著名的实验为Janssens的假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细胞遗传学证据。现在是2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1)摩尔根果蝇连锁实验
通常我们用遗传符号表示在相同染色体上的基因。例:ab/ab
代表基因a和基因b在相同的染色体上,用这个系统,在雌蝇上X-连锁的基因可以用一根或二根线表示:例wm/wm或wm//wm染色体,摩尔根用白眼小翅雌蝇(wm/wm雄蝇的X-连锁表示为wm/↾,而↾代表Y)与野生型雄蝇(W+
m+/↾)进行交配。现在是3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5.4所示F1果蝇自交
得到
F2果蝇2441只,F1×F1相当于做测交,
因为F1雄蝇产生的带X配子具两个基因的隐性等位基因,Y配子上没有带所研究基因的等位基因。
F2在两种性别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
亲本型:祖母的突变性状白眼小翅或祖父野生型
红眼长翅;
也观察到很大数目的:
非亲本型(重组型):白眼正常翅,红眼小翅。
在2441只果蝇中,有900只(或36.9%)为重组型现在是4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为了解释这些重组型,摩尔根提出在减数分裂中,F1雌蝇的两条染色体间出现基因交换。而雄蝇由于是半合子,在非同源的X和Y染色体间不出现遗传交换。
摩尔根进一步将他的研究推进到包括其他的性连锁的性状上去。例:突变型野生型白眼黄体♀×红眼灰体♂F1
野生型
,白眼黄体(突变型)F2
2205只果蝇中,有1.3%的果蝇为重组表型现在是5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摩尔根推测,控制眼色和体色性状的基因连锁得更紧密,它们重组被分开的频率比眼色和翅形的频率小,摩尔根小组做了大量的杂交工作,结论总是相同,在每种情况下,亲本型出现的频率高而重组型出现的频率低。几乎所得到的两个亲本类型的数目是相等的,同样所得到的两重组类型间的数目也相等。
摩尔根的一般结论是:在减数分裂期间,一些基因的等位基因一起分配,因为在相同的染色体上它们彼此靠得近,在染色体上两个基因靠得越近,在减数分裂时期,它们更有可能保持在一起,即:
靠得越近的两个基因,它们之间重组发生得越少。现在是6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摩尔根也假设杂交F2表型的产生与减数分裂期交叉形成(Chiasma
formation)的联系,早在1909年,F.Janssens已经描述蝾螈Salamander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的交叉(细胞学上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间的相互交换),Janssens认为(但没有证明)交叉可能是父本和母本同源染色体的物理交换位点。5.5摩尔根假设
:相同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出现部分连锁是由于减数分裂期交叉使它们彼此物理上的分开。现在是7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Morgan和E.cattell
(1912年)用crossing-over(交换)这一术语来描述由于染
色体相互交换的过程产生连锁基因间的重组合.Crossing-over的基本概念:1、一个交叉是同源染色体对间正在发生物理互换的地方,即:它是交换(crossing-over)的位点(site)2、交换(crossing-over)是在同源染色体相应的染色体片段相互交换的实际过程,该过程包括对称的断裂和重接。(5.5)3、交换既是原核生物也是真核生物中导致连锁基因间遗传重组的产生的事情。现在是8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2)基因重组和染色体交换的作用Gene
Recombination
and
the
Role
ofChromosomal
Exchange
摩尔根的假设:在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间的物理交换导致遗传重组,直到1930年后才获得重组子与交换相连系的令人信服的证据。现在是9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玉米实验第一个证据:1931年B.Creighton和B.
McClintock
用玉米
材料的实验,证实了交换的发生。品系间的杂交实验,用两条带有标记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分析,No.chromosome
9两个等位基因决定种子颜色:有色C和无色c标准植株Wx决定植物的淀粉合成: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蜡质植株wx(waxy)
支链淀粉现在是10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5.6交换的发生。
一条染色体形态正常
:
基因型cWx
其同源染色体基因型Cwx,C基因末端有一大而染色深的染色组(Knob)(5.6)且在上一代时,第8染色体断裂后易位接到了第9条染色体靠wx的末端
象这些在细胞学上能够区别的特性叫做细胞学标记
(cytological
markers),而这些染色体上所带的基因称为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或基因标记(gene
markers)。
以上这种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在两个座位间出现交换。
两
种
类
型
的
重
组
子
:
CWx
,
cwx
在
F2
代
出
现
。
Creighton和Mcclintok发现一旦基因已被重组,其细胞学特
征(染色组和额外延长的染色体部分)也已经重组,而且子
代中属亲本类型的子代没有观察到细胞学标记的染色体物理现在是11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交换的细胞学证据:交叉及其产物的模式图可表示如下现在是12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遗传的第三定律
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定律(law
of
linkage),是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联合在一起伴同遗传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频率,重组体或重组子(recombinant)的产生是由于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局部交换。
(1)重组率的测定
判断某两对特定的基因是否连锁,通过对它们的杂交F1
进行测交来确定,如果测交后代的表型比率为1:1;1:1,或近
乎这个比率,则被认为是不连锁的,如果亲本组合类型高于
预期比率,而重组型的比率又显著地低于预期的孟德尔第二
定律的比率,则说明它们是连锁的。现在是13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①重组率(recombination
frequency,RF)
测交后代中重组型或交换型数目占测交后代总数目(亲本型数目+重组型数目)的百分率定义为重组率,其计算公式为:现在是14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②交换率(值)与重组率(值)的关系
交换是指遗传物质的局部互换,而重组则是交换后形成基因的重新组合。交换的遗传学效应体现在重组体中,但无法检测其实际大小,只能用重组率来估计,只有紧密连锁的基因间的重组率才是可靠的交换值,因为两个连锁基因间的相对距离越大,发生双交换或其他偶数次交换的可能性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重组率会低估交换率。遗传学校正的方法将在后续的内容中讲述。现在是15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③重组率的测定以玉米的测交实验为例:已知,支配玉米籽粒的两对基因是连锁的,其糊粉层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籽粒饱满(Sh)对凹陷(sh)为显性。取亲本植株互引相(couplingphase)C
Sh/C
Sh与c
sh/c
sh杂交,其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时,有如下结果:重组率(RF)=(149+152)/(4
032+4
035+149+152)=301/8
368=3.6%现在是16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如果杂交在互斥相(repulsion
phase)c
Sh/c
Sh×C
sh/C
sh间进行,测交后得到:重组率(RF)=1
310/44
595=2.94%可见,无论哪种基因组合(互引相或互斥相)的交配方式,测交的结果都是亲本型的频率很高,占97%左右,而重组型的频率很低,仅占3%左右。显然,测得的两个特定基因座的RF值越大,例如接近50%时,基因间的连锁关系越难以判断,因为与基因的自由组合时的测交比1:1:1:1很接近,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利用大量的测交后代的数据方可鉴别。如RF值越小,基因间的连锁关系越易鉴别,因为测交比率与1:1:1:1相差甚远。现在是17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5.6染色体作图
基因直线排列原理及其相关概念①基因定位(gene
mapping,gene
localization):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排列顺序的过程。②染色体图(chromosome
map):又称连锁图(linkagemap)或遗传图(genetic
map)。依据测交实验所得重组值及其他方法确定连锁基因或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线性图。③图距(map
distance)
两个连锁基因在染色体图上相对距离的数量单位称为图距。1%重组率去掉其百分率的数值定义为一个图距单位(map
unit,mu)。为纪念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T.H.Morgom,将图距单位称为厘摩(centimorgan,cM),1
cM=1%重组率去掉%的数值。现在是18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例如:a
—b
—
c
连锁
a-b
b-c
a-c要确定三个重组值,要做三次杂交试验
基因定位的方法
(1)两点测交与三点测交
摩尔根(1911)曾提出设想,重组值可能是由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决定的。研究重组值问题,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研究几个相互连锁的基因间的重组值之间的关系。现在是19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但摩尔根和他的学生sturtevant利用
三点测交(three-point
test
cross)
即三点试验:
用三杂合体
abc/+++
或
ab+/++c跟三隐性个体abc/abc
测交:abc/+++
×
abc/abc或ab+/++c
×
abc/abc这样可以把3个基因包括在同一次交配中,一次试验就等于三次“两点”试验。现在是20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两个优点:(1)一次三点试验中得到的三个重组值是在同一基因型背景,同一环境条件下得到的;而三次“两点试验”就不一定这样。重组值既受基因背景的影响,也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所以只有从三点试验得到的三个重组值才是严格地可以相互比较的。(2)通过三点试验还可得到三次两点试验得不能得到的关于双交换的资料。例:黑腹果蝇的三点试验三个突变基因
X连锁ec
(echinus
,棘眼)sc(scute
,缺少某些胸部刚毛)cv(crossveinless,翅上横脉缺失)三杂合体三隐性雄蝇ec
++
/+
sc
cv
×
ec
sc
cv
/Y
(其上基因次序未知)现在是21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表型实得数ec
++810scsc+sc++ec++ec合
cv
+
cv
+
cv计
828
62
88
89
1031980返回1现在是22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ec
+
++
sc
cvec
sc
+
+
+
cv810
828
62
88+
sc
+ec
+
cv
89
1031980表1
重组值计算(1)ec-sc的重组值。
在这里我们暂不考虑
+/cv将它放在括弧中,只考虑ec-sc这两个基因
亲组合:810+828+89+103=1830
重组合:62+88=150
RFec-sc=重组合/(亲组合+重组合)×100%
=150/(1830+150)
×100%=7.6%现在是23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Rec-sc=7.6%
∴根据图距的概念,去掉%后,就可以作为两基因在遗传学图上的图距现在是24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ec
+
+
810+
sc
cv
828ec
sc
+
62+
+
cv
88+
sc
+
89ec
+
cv
1031980RF
ec-cv=192/(1788+192)=9.7%(2)ec-cv的重组值这里暂不考虑sc/+的存在:亲组合:810+828+62+88=1788重组合:89+103=192现在是25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ec与cv在遗传图上的图距是:
ec-sc间的图距是7.6
,ec-cv间的图距是9.7这时对于ec
sc
cv这三个基因间的关系有两种画法:或现在是26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ec
+
ec
+
+
ec
+sc
sc
+sc
+
+
cv
+cv
+cv810
828
62
88
89
1031980图距是17.3,三个基因的线性关系我们可以画为:
(
3)最后看sc-cv间的重组值亲组合:810+828=1638重组合:62+88+89+103=342RFsc-cv=342/1980=17.3%现在是27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三个重组值间的关系十分明确即sc-cv的重组值等于sc-ec重组值与ec-cv重组值之和:7.6%+9.7%=17.3%
直线关系
本试验三个基因的直线顺序是sc-ec-cv。
根据摩尔根的假设,就是:
基因在染色体上按该次序作直线排列。现按照sc-ec-cv的顺序,将最初的资料重新排列,算出百分数,并注明重组发生在哪两个基因之间,这样重组值的计算就显得方便。现在是28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表型实得数
比例sc-ec重组发生在
ec-cvsc-cv82.7%+
ec
+sc
+
cv810828sc
ec
+627.6%√√+
+
cv88sc
+
+899.7%√√+
ec
cv103合计1980100%7.6%9.7%17.3%表:三点试验中,重组值的计算+
ec
+
/
sc+cv×
sc
ec
cv
/Y现在是29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上面的测交后代中只有6种表现,因此重组值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在多数三点试验中,回交后代可以有8种表型,请见下例:三个基因是:ec
(棘眼)、
ct
(cut,截翅)
cv(横脉缺失)把棘眼截翅个体与横脉缺失个体交配,得到三杂合体:ec
ct
+
/
+
+
cv然后进行:ec
ct
+
/
+
+
cv
×
ec
ct
cv
/Y现在是30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表型实得
数比
例ec-ct重组发生在
ec-cvct-cvec
ct
+212581.5%+
+
cv2207√ec
+
cv+
ct
+ec
+
+27326521710.1%8.3%√
√√+ct
cv2230.1%√√+
+
+ec
ct
v53合计5318100%18.4%10.2%8.4%ecct+/
++cv×
ec
ct
cv
/Y三点试验中,测交后代有8种表型,重组值的计算,见下表返回现在是31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根据上表:RF
ec-cv的重组值:10.1%+0.1%=10.2%RF
ct-cv:8.3%+0.1%=8.4%RF
ec-ct:18.4%RF
ec-cv
+
RF
ct-cv≠RF
ec-ct10.2%
+
8.4%=18.6%
>18.4%我们应该注意到,有8只果蝇(+++和ec
cv
ct),计算时用过两次,计算RF
ec-cv用到它,计算RFct-cv又用到它,但计算RF
ec-ct时却没有把它计算在内,虽然这些染色体在ec-ct间已进行过两次交换。如下图,对ec-ct来讲,双交换的结果,对它们来说等于不交换。只有当基因对cv/+存在时,我们才能认识出交换。这样RF
ec-ct
值在计算时,就会偏低,所以如有双交换存在时,在计算ec-ct间的距离时,一定要加上两倍的双交换值(2×0.1%),即:18.4%+2×0.1%=18.6%。现在是32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因为每个双交换包括ec-ct间发生过两次单交换,而这两次单交换是计算ec-ct间的重组值时所没有估计在内的ttt
t现在是33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从以上可知双交换有两个重要特点:1、双交换的概率明显低于单交换的概率。如果两次同时发生的交换它们互不干扰,各自独立,那么按概率定律,双交换发生的概率就是两个单交换概率的乘积,例本例:10.1%×8.3%=0.84%,而实际仅为0.1%。2、双交换的结果,三个基因仅中间一个位置变动,两边两个相对位置不变,但却同时发生了两次交换。图距实际上是按交换值决定的,所以在计算两边两个基因的图距时,一定要对重组值作校正,使其反映实际的交换值。校正的方法是把双交换类型加进去(2倍双交换类型的频率)。现在是34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三点试验中,两边两个基因对间的重组值一定等于另外两个重组值之和减去两倍的双交换值。在我们这个例子中,ec-ct间的重组值是:10.2%+8.4%-2×0.1%=18.4%,这个法则叫基因直线排列定律,是sturtevent在1913年最初确定的。在任何三点试验中,在测交后代的8种可能的表型中,个体数最少(甚至完全没有)的两种表型是双交换的产物。根据这一点,不必计算重组值,一眼就能正确无误地断定这三个基因的次序现在是35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本例ec
ct+2128+
+cv
220781.5%亲本型两边不变中间变+
++5最少的类型
ec
ctcv30.1%双交换型
将最多的亲本型基因型与最少的双交换型相比较,两者基因型相同的两个基因在两边,留下的一个不相同的基因则在中间,这里cv一定位于中间,而三基因的相对顺序是ec
cv
ct,这样,交配型[ec
ct
+/+
+
cv]
×[ec
ct
cv
/Y](括号表示基因次序未确定)可以改写成ec
+
ct
/
+
cv
+
×
ec
cv
ct
/Y现在是36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遗传干涉与并发系数
(
interference
and
coincidence
)
在发生交换的时候,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可能会影响邻近另一个单交换的发生,或者说,邻近也发生一次交换的机会要减少一些,这种现象叫做干涉(inteference)
。上面我们曾说过:如果两个单交换的发生是互不干扰的,从理论上讲,两个单交换同时发生的概率可用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来表示。现在是37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例:在ec-cv-ct
试验中单交换:
10.2%(RF
ec-cv),
8.3%(RF
cv-ct)三点之间发生双交换的理论概率:
10.2%×8.4%=0.86%但实验所得的双交换只有:
(5+3)/5310=0.15%又例如:
在sc-ec-cv试验中,预期双交换:7.6%
×
9.7%
=0.74%,但实验中一个双交换个体也没有,“干涉”是完全的。一般用并发率(Coincidence)来表示干扰(干涉)的大小现在是38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并发系数(coefficidence
of
coincidenceor
coincidence)CC=γ/(α)(β)•
交叉干涉(chiasma
interference)
Ⅰ
Ⅰ
=1-C
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两个单交换率的乘积并发发率=现在是39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当
C
=1,Ⅰ
=
0时,
表示无干涉•C
=
0,Ⅰ
=
1时,
表示存在完全干涉•1
>
C
>
0
时
表示存在正干涉(
positive
interference)•
C
>1,Ⅰ
<
0
时,
表示存在负干涉(negative
interference)•
负干涉仅在微生物中发生基因转变时才出现。现在是40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并发率愈大,干涉愈小;并发率=1,表示没有干涉,干涉为0,在ec-cv-ct的试验中,并发率=0.15%/0.86%=0.17,干涉=1-0.17=0.83或83%,干涉=1-并发率从一般实验结果来看,基因对间的距离缩短时,并发率降低,干涉值上升。所以三基因间起交换的距离短时,双交换的发生很少或没有。
是否染色体有某种物理学上的韧性,在某一距离范围内妨碍“弯曲”或交换的重复发生。现在是41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重组值、并发系数和干涉值的运算举例例题: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三个隐性基因的连锁图如下:α
β
γ0
10
20如果并发率是60%,在α
β
γ/+++
x
α
β
γ/
α
β
γ杂交的1000个子代中预期表现型频率是多少?现在是42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解:∵
∴实际双交换率=并发系数
理论双交换率依次,上述交配的子代预期频率可图示如下:
α
β
γ/+++
x
α
β
γ/
α
β
γ
观察到的双交换率
(实际双交换率)两个单交换率的乘积(
理论双交换率)并发发率
=现在是43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配子现在是44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关于遗传图
说明二点:(p73)(1)基因在遗传学图上有一定的位置,这个位置叫做座位。一般以最先端的基因位置为0,但随着研究进展,发现有基因在更先端的位置时,把0点让给新的基因,其余的基因位置,作相应的移动。(2)重组值在0到50%之间,但在遗传学图上,可以出现50单位以上的图距。例如玉米第一连锁群上,sr与bm2间的图距是172,但实际上sr与bm2间的重组值不超过50%,这是因为这两个基因间发生了多次交换的关系,所以由实验得到的重组值与图上的数值不一定是一致的。从而要从图上数值知道基因间的重组值只限于邻近的基因座位间。现在是45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5.6.4、作图函数(mapping
function)
两个基因座位之间距离很近时,它们的重组频率(重组值)代表着真实图距。但相隔较远的两个座位之间:重组值≠图距因为两座位之间有很多双交换或多次交换,算重组值时往往偏低,作遗传图时要将所有的双交换,多交换值都要加进去但在同一染色体上两个相距很远的基因,它们的重组值仍不会超过50%,为什么?对于任何测交来说,子代重组子的重组率百分数不能超过50%。如果这些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子代中可预期得到的相同数目的重组子和亲本型。重组频率=50%,这两个基因是不连锁的。现在是46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有两种情况说明这些基因可能是不连锁的
(50%重组子)(1)这些基因可能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2)这些基因可能是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但是相隔较
远,至少在它们中间出现一个交换。下图
证明在相同染色体上相距较远的两个基因间的重组频率不能超过50%。(a)单交换产生一半的亲本型和一半的重组型染色单体。(b)双交换(二线,三线和四线双交换)合在一起考虑,也产生一半的亲本型和一半的重组型染色单体。(5.8)现在是47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在同一染色体上相隔很远的基因座位(如图中a+和b+)由于在减数分裂中在两个座位之间至少总会出现一个单交换,单交换出现在一对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结果产生两个亲本型染色单体和两个重组型染色单体,即:两个座位50%的产物是重组子(注意交换出现在二基因间)双交换(第一个单交换位点固定后,第二个单交换位点变动),可能包括两条、三条或所有的四条染色单体中。5.8-1现在是48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对于二线(two-strand)双交换。
产生的四条染色单体对两个座位来说都是亲本型。对于三线双交换(three-strand
double
crossover
)(双交换出现在四条染色单体中的三条中),
产生两个亲本型和两个重组型。对于四线双交换(Four-strand
double
crossover)产生的四条染色单体都是重组类型。将所有可能的双交换类型综合在一起进行考虑,对于两个基因位点来说50%的产物是重组子。5.8现在是49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同样地,对于任一离得很远的两个座位间的多个数目的交换,经检测大量的减数分裂情况,结果显示产生的重组染色单体为50%,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位于相同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重组频率限制在小于50%的原因。基因紧密连锁时,在同一减数分裂染色体两个座位间不出现交换,产生四个亲本型染色体产物。因此,在作连锁基因图时,图距取决于两个位点间减数分裂没有检测的交换与检测得到交换的比率。现在是50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如果在一个杂交中,两个基因显示50%重组,这并不就意味着它们在不同的染色体上。需要更多的结果才能确定这两个基因是连锁还是不连锁。找出的方法之一是对该连锁群的其他基因作图。
上面我们知道两个基因的RF值不能超过50%,但它们之间的图距单位却可以远远超过50m.u。
作图函数可以表明图距与重组频率之间的关系。作图函数作为校正公式
应该满足于下列两个条件:(1)最大的重组频率不超过50%,因为这个数值已
是两个基因的自由组合了。(2)对较小的重组值应该大致上是加性的,现在是51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Haldane推导的作图函数:R=1/2×(1-e-2x)
R=1/2×(1-e-m)(-2x=-m)式中R代表重组频率,X代表交换率,e是自然对数的底,该公式表示重组频率与图距的关系,图距的单位是1%交换率。该公式将重组率RF和平均交换数m联系起来纵轴是R,代表重组百分数横轴是100X,代表图距而X是交换百分数
返回现在是52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Hadlane曲线的几点性质:(1)曲线的起始一小段基本上是直线,斜率接近于1,重组率可以直接看作是图距,所以重组率是相加的(加性的)(54)(2)在曲线的曲度较大的区域,重组率就不是加性了,当图距比较大,两端二基因的重组率就要小于相邻两个重组率之和,即Rab
+
Rbc
>
Rac例如:abc是三个连锁基因,两两间的重组率R如下:R=1/2(1-e-2x)注意:这里R值是非加性的,
0.23+0.32>
0.40现在是53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
求Rac的实际图距,将Haldane公式改写成:
X=-1/2
ln(1-2R)
(ln为自然对数)将上面的R值(0.23
0.32
0.40)代入公式,c求得X值,则有:
a
0.31
b
0.51
0.810.23=1/2
(1-e-m)0.46=1-e-m
e-m
=0.54
m=0.62
m.u=1/2
x0.62=0.31现在0.31+0.51稍大于0.81,X值大致上成为加性的了。现在是54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3)标记基因间的图距很大时,重组率与图距无关,接近或等于1/2。所以重组率大致代表交换率,但当重组率逐渐增大时,重组率往往小于交换率,而需要加以校正新的生物、连锁研究,标记基因很少,作图函数加以校正,接近实际的图距。现在是55页\一共有64页\编辑于星期六5.7人类的基因定位
系谱分析定位法
系谱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连锁遗传分析法。通过系谱法已
将人类的红、绿色盲、G6PD、血友病A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
体上。用系谱法定位人类的基因有下列3种情况:
(1)如果某性状只出现在男性,则可将决定该性状的基
因定位在Y染色体上。
(2)X连锁基因的定位
伴性遗传原理,男性的X染色体呈交叉遗传,总是来
自他的母亲,又总是传给他的女儿。正常情况下,X染色
体上的基因是隔代交叉遗传。如果两个性状都表现为隔代
交叉遗传,则可以判定支配这两个性状的基因都在X染色
体上,是性连锁的。但这种方法不能确定其排列顺序和连
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行业法律法规与标准考核试卷
- 玻璃涂层技术考核试卷
- 电气安装工程的监理与验收程序规范标准考核试卷
- 相机购买指南与消费建议考核试卷
- 玻璃太阳能集热器考核试卷
- 景区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考核试卷
- 玩具设计中的故事性与品牌塑造考核试卷
- 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考核试卷
- 粮油企业绿色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进展与创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店铺装修施工方案
- 2025火灾报警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
- 中考数学《数与式》专题训练(含答案)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查房
- 体外诊断试剂培训课件
- 《ICC概述》课件:揭秘国际刑事法院的职能与运作
-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 DB33T 1214-202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
-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 液体配制安全
- 《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