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一试题(含分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以下图的韦恩图中,若A={1,2,3,4,5},B={3,4,5,6,7},则暗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A.2,3,4,5,6,B.2,3,4,C.4,5,6,D.2,6,【答案】D【分析】【剖析】依据图象确立暗影部分的会合元素特色,利用会合的交集和并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暗影部分对应的会合为{x|x∈A∪B且x?A∩B},A∪B={1,2,3,4,5,6,7},A∩B={3,4,5},∴暗影部分的会合为

{1,2,6,7},应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会合的运算,依据

Venn图表示会合关系是解决此题的重点.2.若

a>b,则以下各式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答案】

A【分析】【剖析】由不等式的基天性质,逐个查验即可.【详解】由于a>b,因此a-2>b-2,应选项A正确,2-a<2-b,应选项B错误,-2a<-2b,应选项C错误,a2,b2没法比较大小,应选项D错误,应选:A.【点睛】此题考察了不等式的基天性质,意在考察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3.以下函数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A.B.C.D.【答案】D【分析】【剖析】利用零点判断定理以及函数的图象,判断选项即可.【详解】由题意以及零点判断定理可知:只有选项D可以应用二分法求解函数的零点,应选:D.【点睛】此题考察了零点判断定理的应用和二分法求解函数的零点,是基本知识的考察.4.以下选项中,两个函数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A.,B.,C.,D.,【答案】C【分析】【剖析】依据函数的定义域,即可判断选项A的两个函数不是同一个函数,依据函数分析式不一样,即可判断选项B,D的两函数都不是同一个函数,从而为同一个函数的只好选C.【详解】A.的定义域为{x|x≠0},y=1的定义域为R,定义域不一样,不是同一个函数;和y=|x|的分析式不一样,不是同一函数;C.y=x的定义域为R,y=lnex=x的定义域为R,定义域和分析式都同样,是同一个函数;D.=|x-1|,=x-1,分析式不一样,不是同一个函数.应选:C.【点睛】此题考察同一函数的定义,判断两函数能否为同一个函数的方法:看定义域和分析式能否都同样.5.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

AD1和

B1C所成的角是(

)A.

B.

C.

D.【答案】D【分析】【剖析】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对角线求出结果.

AD1和面对角线

B1C

所成的角就是直线

B1C和BC1的夹角,由此【详解】∵AD1∥BC1,∴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对角线AD1和面对角线B1C所成的角就是直线B1C和BC1的夹角,∵四边形BCC1B1是正方形,∴直线B1C和BC1垂直,∴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对角线AD1和面对角线B1C所成的角为90°.应选:D.【点睛】此题考察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仔细审题,注意空间思想能力的培育.6.已知幂函数f(x)=xa的图象经过点(2,),则函数f(x)为()A.奇函数且在上单一递加B.偶函数且在上单一递减C.非奇非偶函数且在上单一递加D.非奇非偶函数且在上单一递减【答案】C【分析】【剖析】依据已知求出a=,从而函数f(x)=,由此获得函数f(x)是非奇非偶函数且在(0,+∞)上单一递加.【详解】∵幂函数f(x)=xa的图象经过点(2,),a∴2=,解得a=,∴函数f(x)=,∴函数f(x)是非奇非偶函数且在(0,+∞)上单一递加.应选:C.【点睛】此题考察命题真假的判断,考察幂函数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察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7.已知函数

f(x)=

,若

f(f(-1))=6,则实数

a的值为(

)A.1

B.

C.2

D.4【答案】

A【分析】【剖析】利用分段函数的分析式,由里及外逐渐求解函数值获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函数f(x)=,若f(f(-1))=6,可得f(-1)=4,f(f(-1))=f(4)=4a+log24=6,解得a=1.应选:A.【点睛】此题考察分段函数的应用,函数值的求法,考察计算能力.8.函数

y=1g(1-x)+

的定义域是(

)A.

B.

C.

D.【答案】

B【分析】【剖析】可看出,要使得原函数存心义,则需知足解出x的范围即可.【详解】要使原函数存心义,则:解得-1≤x<1;∴原函数的定义域是[-1,1).应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函数定义域的观点及求法,考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意在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在以下图的多面体ABCDB11D1中,四边形ABCD、四边形BCC1B1、四边形CDC1C1都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则此多面体ABCDB11D1的体积()D.216【答案】C【分析】【剖析】把该几何体补成正方体ABCD-A1B1C1D1,此多面体ABCDB1C1D1的体积V=-,求之即可.【详解】如图,把该几何体补成正方体ABCD-A1B1C1D1,此多面体ABCDB1C1D1的体积V=-=63-=180.应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四棱锥体积的求法,考察化归与转变思想、数形联合思想,是中档题.10.函数f(x)=|x3|?ln的图象大概为()A.B.C.D.【答案】A【分析】【剖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和对称性,利用特别点的函数值能否对应进行清除即可.【详解】f(-x)=|x3|?ln=-|x3|?ln=-f(x),则函数f(x)是奇函数,图象对于原点对称,清除B,D,f()=ln=ln<0,清除C,应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函数图象的辨别和判断,利用函数奇偶性和特别值进行清除是解决本题的重点.设m,n是两条不一样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一样的平面,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γ,β⊥γ,则α∥β③若α⊥β,m?α,则m⊥β④若α∥β,β∥γ,m⊥α,则m⊥γ此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和B.和C.和D.和【答案】B【分析】【剖析】依据空间直线和平面平行、垂直的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若m⊥α,n∥α,则m⊥n成立,故①正确,②若α⊥γ,β⊥γ,则α∥β不可立,两个平面没相关系,故②错误③若α⊥β,m?α,则m⊥β不可立,可能m与β订交,故③错误,④若α∥β,β∥γ,m⊥α,则m⊥γ,成立,故④正确,故正确的选项是①④,应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命题的真假判断,波及空间直线和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断和性质,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2.若函数=()图象上存在不一样的两点,对于y轴对称,则称点对[,]是函数=yfxABAByf(x)的一对“黄金点对”(注:点对[A,B]与[B,A]可看作同一对“黄金点对”).已知函数f(x)=,则此函数的“黄金点对“有()A.0对B.1对C.2对D.3对【答案】D【分析】【剖析】依据“黄金点对“,只要要先求出当x<0时函数f(x)对于y轴对称的函数的分析式,再作出函数的图象,利用两个图象交点个数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知函数f(x)=2x,x<0对于y轴对称的函数为,x>0,作出函数f(x)和,x>0的图象,由图象知当x>0时,f(x)和y=()x,x>0的图象有3个交点.因此函数f(x)的““黄金点对“有3对.应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分段函数的应用,联合“黄金点对“的定义,求出当x<0时函数f(x)对于y轴对称的函数的分析式,作出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联合是解决此题的重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若,,则a、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连结)【答案】【分析】【剖析】简单看出,<0,>0,从而可得出a,b的大小关系.【详解】,>0,,∴a<b.故答案为:a<b.【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对数函数的单一性,考察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值域.意在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易剖析推理能力.1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以下图,此中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斜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半径为2的四分之一圆周和两条半径,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答案】【分析】【剖析】由题得几何体为圆锥的,依据三视图的数据计算体积即可.【详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圆锥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圆锥的高为.2∴V=×π×2×=.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了圆锥的三视图和体积计算,属于基础题.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接于球O,且AB⊥BC,AB=3.BC=4.AA1=4,则球O的表面积______.【答案】【分析】【剖析】利用三线垂直联想长方体,而长方体外接球直径为其体对角线长,简单获得球半径,得解.【详解】直三棱柱中,易知AB,BC,BB1两两垂直,可知其为长方体的一部分,利用长方体外接球直径为其体对角线长,可知其直径为,∴=41π,故答案为:41π.【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了三棱柱的外接球和球的表面积的计算,意在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易空间想象能力.16.已知偶函数,∈,知足f(1-x)=(1+),且当0<<1时,f()=ln(+),exRfxxxx为自然数,则当2<x<3时,函数f(x)的分析式为______.【答案】【分析】【剖析】由f(1-x)=f(1+x),再由偶函数性质获得函数周期,再求当【详解】由于f(x)是偶函数,知足f(1-x)=f(1+x),因此周期是2.

2<x<3时f(x)分析式.f(1+x)=f(x-1),因此f(x)当2<x<3时,0<x-2<1,因此f(x-2)=ln(x-2+)=f(x),因此函数f(x)的分析式为f(x)=ln(x-2+).故答案为:f(x)=ln(x-2+).【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函数的奇偶性,考察利用函数的周期性求分析式,意在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易剖析推理能力.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化简或求以下各式的值.(1);(2)(lg5)2+lg5?lg20+.【答案】(1);(2)2【分析】【剖析】(1)进行分数指数幂的运算即可;(2)进行对数的运算即可.【详解】(1)原式=;2)原式=lg5(lg5+lg20)+lg4=2(lg5+lg2)=2.【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分数指数幂和对数的运算,考察对数的换底公式.意在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易计算能力.18.已知会合={|x2-7x+6<0},={|4-t<<},R为实数集.AxBxxt1)当t=4时,求A∪B及A∩?RB;2)若A∪B=A,务实数t的取值范围.【答案】(1)看法析;(2)【分析】【剖析】(1)由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得,由会合的交、并、补的运算得,从而可得解(2)由会合间的包括关系得:由于,得:,议论①,②时,运算即可得解.【详解】(1)解二次不等式x2-7x+6<0得:1<x<6,即A=(1,6),当t=4时,B=(0,4),CRB=,因此A∪B=(0,6),A∩CRB=[4,6),故答案为:A∪B=(0,6),A∩CRB=[4,6),(2)由∪=,得:B?,ABAA①当4-t≥t即t≤2时,B=,知足题意,②B≠时,由B?A得:,解得:2<t≤3,综合①②得:实数t的取值范围为:t≤3,故答案为:t≤3.【点睛】此题考察了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会合的交、并、补的运算及会合间的包括关系,属简单题.19.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1)AB∥平面A1B1C;2)平面ABB1A1⊥平面A1BC.【答案】(1)看法析;(2)看法析【分析】【剖析】1)推导出AB∥A1B1,由此能证明AB∥平面A1B1C.(2)推导出BC⊥AB,BC⊥BB1,从而BC⊥平面ABB1A1,由此能证明平面ABB1A1⊥平面A1BC.【详解】证明:(1)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1B1,且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AB∥平面A1B1C.(2)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BC⊥AB,BC⊥BB1,AB∩BB1=B,BC⊥平面ABB1A1,BC?平面A1BC,∴平面ABB1A1⊥平面A1BC.【点睛】此题考察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证明,考察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地点关系等基础知识,考察运算求解能力,考察化归与转变思想,是基础题.已知函数f(x)=-,若x∈R,f(x)知足f(-x)=-f(x).1)务实数a的值;2)判断函数f(x)(x∈R)的单一性,并说明原因;(3)若对随意的t∈,不等式f(t2-4t)+(-k)<0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Rf【答案】(1)1;(2)看法析;(3)【分析】【剖析】(1)依据f(-x)=-f(x)代入求得a的值;(2)f(x)是定义域R上的单一减函数,利用定义证明即可;(3)依据题意把不等式化为t2-4t>k,求出f(t)=t2-4t的最小值,即可得出k的取值范围.【详解】(1)函数f()=-,∈,且f(-x)=-f(),xxRx∴-=-+,∴a=+=+=1;2)f(x)=-是定义域R上的单一减函数,证明以下:任取x1、x2∈R,且x1<x2,则f(x1)-f(x2)=(-)-(-)=-=,由(+1)(+1)>0,当x1<x2时,<,->0,∴f(x1)>f(x2),f(x)是定义域R上的单一减函数;(3)对随意的t∈R,不等式f(t2-4t)+f(-k)<0恒成立,则f(t2-4t)<-f(-k)=f(k),依据

f(x)是定义域

R上的单一减函数,得

t2-4t>k,设g(t)=t2-4t,t∈R,则g(t)=(t-2)2-4≥-4,∴k的取值范围是k<-4.【点睛】此题考察了函数的奇偶性与单一性应用问题,也考察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中档题.以下图,已知长方形ABCD,AD=2CD=4,M、N分别为AD、BC的中点,将长方形ABCD沿MN折到MNFE地点,且使平面MNFE⊥平面ABCD.1)求证:直线CM⊥面DFN;2)求点C到平面FDM的距离.【答案】(1)看法析;(2)【分析】【剖析】1)推导出DN⊥CM,CM⊥FN,由此能证明CM⊥平面DFN.(2)以M为原点,MN为x轴,MA为y轴,ME为z轴,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点C到平面FDM的距离.【详解】证明:(1)∵长方形ABCD,AD=2CD=4,M、N分别为AD、BC的中点,将长方形ABCD沿MN折到MNFE地点,且使平面MNFE⊥平面ABCD.由于长方形ABCD,DC=CN=2,因此四边形DCNM是正方形,DN⊥CM,由于平面MNFE⊥平面ABCD,FN⊥MN,MNFE∩平面ABCD=MN,因此FN⊥平面DCNM,由于CM平面DCNM,因此CM⊥FN,又DN∩FN=N,∴CM⊥平面DFN.2)以M为原点,MN为x轴,MA为y轴,ME为z轴,成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2,-2,0),D(0,-2,0),F(2,0,2),M(0,0,0),=(2,-2,0),=(0,-2,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