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型有效课堂探索与研讨活动讲座《基于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课件_第1页
初中历史新型有效课堂探索与研讨活动讲座《基于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课件_第2页
初中历史新型有效课堂探索与研讨活动讲座《基于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课件_第3页
初中历史新型有效课堂探索与研讨活动讲座《基于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课件_第4页
初中历史新型有效课堂探索与研讨活动讲座《基于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二、厘清设计思路一、基于标准内涵一、基于标准内涵二、厘清设计思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2.处理好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3.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4.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5.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一)留给学生一个惊叹号——“一课一个中心”“一课一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上海著名特级教师包启昌先生所最早倡导的。“一课一中心”的含义是指一课一个教学中心,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个中心开展,课堂始终有一个灵魂,教师搜集的资料、设计的问题、开展的活动都与这个中心有关,学生在学习中也就清楚这节课的灵魂。一节课如果缺乏教学中心,就会出现“庞杂的历史课堂”,这种课堂教学容量大而杂乱,课堂成了材料的简单堆积。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浪费必要的教学时间,而且导致了教学中心游离于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即使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获得的往往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历史信息,而不是明确的历史认识,更缺少心灵的震撼。这样的历史教学很难说是成功的。除了前面所说的知识、能力,“一课一中心”的“中心”最主要的是价值中心。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最终都是为了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采用的手段。历史教育最终目的是用价值引领来服务学生的人生——满足学习者健康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反观课堂,如果缺乏有力的价值中心,我们的课堂也许很丰富、很热闹,学生也许很有兴趣。但是,这样的历史课堂犹如过眼烟云,当时精彩纷呈,但过去后什么也没有留下来。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前不太考虑这个问题,而首先考虑的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其结果是,设计了很多内容,采取了很多方法,也实现了知识大搬家,但对本课知识背后要实现的教育价值,心里并不清楚,课堂缺乏灵魂和主线。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先寻找一课的价值中心,在价值中心的引导下再整合教学内容。案例:信念、意志、勇气——红军不怕远征难本课教学内容暗含一条红线,即不屈的共产党人为理想和信念不懈的探索和追求。所以,本课的教学主题可以确定为:“信念、意志、勇气。”红军长征对学生最有现实教育价值,最能突出体现这个教学主题。因为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军事斗争,是人类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于理想、信念、生命的追求和闪耀人性光辉的英雄史诗。为突出这个教学主题,教学资料的选择为:突出长征困难性的资料(如长征路线之艰险、红军物质之匮乏、红军战斗之频繁、红军战士年龄之年轻),突出长征的成就的材料,以及突出长征的信念、理想、勇气的材料。教学中对比设疑:这样一群没有既定目标的、力量弱小的青少年军队,造就人间奇迹,他们凭借的是什么?是顽强的信念,是对理想的追求,信念与理想使他们爆发出生存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他们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深信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变世间的不公。因此,他们随手抓起身边的锄头、铁锤甚至仅仅是一根木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跟随着那面红旗一路远去,他们坚信这条长征道路的尽头就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中国。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长征是信念和勇气的胜利!长征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其实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像一场长征,今天的我们要靠什么才能精彩地走完漫漫人生长途呢?任何时代的人和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理想、信念、智慧、勇气,这些永恒的东西。(二)用人物唤醒人、感动人——人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陕西省特级教师郭富斌老师在《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一文中写道:“什么是良好的历史教育?也许我们很难给它一个周全地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历史人物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人物传记;如果从来没有过一次和历史人物刻骨铭心的对话和体验,从来没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历史人物作为他的精神导师……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历史教育。”关注人物的方法很多,可以采取对话历史人物、演绎历史人物、探究历史人物等方式。但要让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在人物教学时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人物选择要与时代背景相联系。把历史人物放到相应的时代背景下,这样学生才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情境,体会出他们人生选择中包含的伟大与智慧。第二,人物选择要建立起与学生的联系。人物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应关注:一是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二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三是与学生情感体验相联系。要让历史人物活在学生心中,成为学生成长的一面镜子,并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中面临选择的时候能发挥作用。第三,人物选择要血肉丰满。第四,人物选择要个性独特。教师对历史人物要有自己的品评,有自己个性化的解释,要有自己独特的叙述方式。第五,人物选择要紧扣教学主题。案例:魏源个性的魏源

魏源的著作现存有700万字,2005年出版了全集,定价1980元。“学而优则仕”,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封建时代读书人一贯的做法。但魏源却不为仕途而学,更不沽名钓誉,与同时代醉心于功名利禄的读书人相比,魏源卓尔不群。(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缩短了魏源与学生的时空距离——魏源并不遥远,魏源就在身边。第二,一个有个性的学者形象进入学生眼帘。)爱国的魏源

鸦片战争结束于1842年6月,《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12月,先为50卷,后补为100卷。篇幅如此巨大的书,仅仅用6个月就完成了,可见魏源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急切,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书生形象跃然而出。《海国图志》中,魏源通过地图打开帝国的视野,对中华民族的自我认识起到了启蒙作用。他第一次把中国的位置、大小直观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入日本,被禁止。1853年,又有一部传入日本,同样被禁。但黑船事件后,《海国图志》在日本的命运发生了180度转变,1854年有15部《海国图志》传入日本。《海国图志》让日本知道欧美列强的存在,对日本起到了相当的警示作用,日本因此出现了受这一著作启发的众多开明人物,成为后来明治维新的倡导者。但《海国图志》在中国却长期受到冷遇。东亚国家中,中国最先受到西方侵略,也最先做出反思,可《海国图志》为什么在自己的祖国备受冷落?深度分析:本案例的优点在于把魏源与时代紧密结合起来,抓住了历史人物教学的三步骤:其人——其事——其时。将魏源放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去分析,通过魏源的爱国情怀、人生选择、深刻智慧和最终悲剧,揭示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痼疾依在,天朝大国依然没有清醒。在走进魏源的过程中,魏源卓尔不群的个性青年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共鸣,魏源泣血著述的爱国情怀感染了学生的热情,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深刻思想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但《海国图志》没有唤醒沉睡的中国却叫醒了邻邦,又让学生唏嘘不已,扼腕叹息。魏源的悲剧实际上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悲剧,学生的情感、理智在魏源这个人物身上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余思不止。(三)让细节为历史说话——历史教学中对细节的关注初中生年龄下、学习能力较低、社会阅历少,普遍地多形象思维能力、少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认知历史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多一些真实、具体的历史细节,少一点抽象的历史概念、定义和结论。历史教学的魅力在于历史的细节,细节往往是历史不经意的流落,是没有刻意装扮的历史,那种真实的力量和现场感最容易打动人。特别是娓娓道来的有故事情境的历史细节,更可以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宽容历史、善待历史、质疑历史、尊重历史、对话历史。案例2:数字化的细节——长征的伟大

长征年龄: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

长征路线:长征跨越15个省,长驱2.5万千米,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翻越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凶险的峡谷大江。

长征行军:在370多天征途中,红军只休整了44天,其余330多天都是在行军和战斗中度过的。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千米以上。

长征战斗:红军始终在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每3天就会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

长征损伤: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8.6万人踏上长征之路,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8000人;红四方面军近10万大军到达甘肃会宁时仅为3.3万人;红二方面军2.1万人到达将太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仅剩1.1万人。平均每走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历史课堂的教学缺乏细节,没有情境,就会缺少生气,往往成为“空泛的历史教学”,成了单纯的理论说教。一节课下来,学生获得的仅仅是一些干瘪的历史概念,就如冰凉的历史线索、枯燥的历史名词。而细节的选择要围绕教学主题,而且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与教学没有多少关联,这样的故事只是单纯短暂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既失去了教学的实际效果,也白白地占用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因此,在讲细节时应该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围绕教学主题,二是要生动,三是要简明。因为毕竟是历史教学,不是哗众取宠的故事会,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四)第三只眼看历史——多元的历史视角传统的学校历史教育,把本国历史的重心放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把世界历史的重心放在国际主义方面。这种单一历史视角,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虽多,但并没有达到“整体认识”的程度,人们很难给历史教育理应培养的“人类胸怀”给予应有的空间。因此,不仅本国史教学不易超越传统的视野,而且世界史教学也很难有现代的意识。案例1:从民主与法治的角度进行中西对比

片段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明清时期的历史。把它放到历史的坐标系中,这一时期有两个明显的发展变化:一个是纵向的,就是从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变化来看,它由盛转衰;一个是横向的,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由先进转向落后,由开放转向封闭,日益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有些同学可能注意到最近中央电视台同时播放的两部片子:一部叫《大国崛起》,它讲的是近代世界九强的发展;一部叫《明十一帝疑案》。这两部片子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同时播出也可能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但正是这些巧合却蕴涵了一些必然的信息:当西方大国崛起之际,不正是中国社会由盛转衰之时吗?西方上升的曲线和中国下降的曲线在历史的时空中交汇、重叠,这段历史或者说这两部片子无形中有意无意地形成来了强烈的对比,它揭示出了中西方不同历史命运的根源。因此,我们要走进的明清时期,不单纯是一段历史,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时期是我们今天发展中要时时引以为戒的资源宝库,它时刻提醒我们思考中国落后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案例2:从战争与和平角度进行正反对比麦哲伦——“英雄”还是“恶魔”1522年,菲律宾在麦哲伦遇难地点建造的纪念碑非常独特:在它的正面、反面刻着评价相反的两段碑文,麦哲伦和拉普拉普因同一件事件而亡。时过境迁之后,历史显得如此矛盾和丰富。正面碑文写着: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与马里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在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于1522年9月6日返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段碑文中的麦哲伦俨然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反面碑文写着: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入侵的第一位菲律宾人。(麦哲伦又成为一位可耻的侵略者!)案例:康乾盛世——传统的中华盛世白银帝国PK康乾衰世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36%,其耕地面积、人口数量、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加。但支持盛世的并不是先进的生产力,因为康熙和乾隆都缺乏国际战略眼光,看到不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互动,更看不到资本主义生产力会如何影响国家实力,如何改变人民生活!因此,这样的盛世,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古老的帝国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没落了!当然,康熙和乾隆也有对西方科技感兴趣的表现,并且更具有传统帝王所具有的聪明,但他们实施的政策和措施,对于时代的认识来说却是愚昧的,如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文化专制等政策。而且,乾隆皇帝视科技产品或为奇技淫巧,或为贡品拿来赏玩,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以致丧失了历史发展的绝好机遇。认知冲突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更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它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原有视野的局限,更全面、更客观地看待历史现象。因为传统历史教育往往把“德育”作为核心,或是把“情感”作为主要任务,导致学生视野的狭小与单一。作为教师,应该具有超越本土历史和文化的狭隘性,为历史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现代视角的意识。(六)充当历史的“福尔摩斯”——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用史实说话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史料的价值不仅在于佐证教材的观点、丰满教学内容,更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时空遥远、立场的差异,史料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史料中甄别选择,追根溯源,走进历史现场,最终引发深入的思考。

在教学中,史料的选择要服务主体、引用准确、使用有度、分析到位、引发思考,而其中围绕史料进行思想分析是最重要的。首先,选材要有针对性,选取的史料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依据《课标》的要求,要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案例:选择有针对性、效果强烈的史料——以北京大学为切入点帮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北京大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北京大学校徽设计的含义是什么?其次,史料运用要适量,尽量引用教材中的史料。教材中有大量的原始材料,文献资料、图表、照片等,这些材料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教师在备课时应把史料与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的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案例:选择学生容易接触的史料——天皇是怎样从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成为战争发动者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天皇的照片:从外表上看,与古达的天皇有何差异(如服饰、发式、表情、手里握的器物)?这种差异的背后反映的正是日本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分析明治天皇的画像,可以联系明治维新的内容、背景、结果来分析:他为什么穿西式军装、手握军刀、表情严肃而目光深沉,他在忧虑什么?他期待什么?第三,选择直观性较强的史料。因为初中生对于直观性较强的历史图表、文物图片和实物史料等非文字史料更感兴趣、更容易理解。案例:鸦片战争为什么失败在家门口?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什么在中国本土作战、军队众多的情况下,还伤亡较重,而英军却伤亡很小,并且还可自由地攻击从广州到浙江的中国沿海广大地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军事武器、军队调遣、国家管理角度等来分析清政府制度落后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战役名称时间中方伤亡情况英方伤亡情况厦门之战1840年7月牺牲9人,伤16人无伤亡舟山之战1840年7月牺牲13人,伤13人无伤亡虎门之战1841年1月牺牲282人,伤462人无死亡,伤38人沙角大角之战1841年1月牺牲292人,伤463人死亡30人,伤38人第四,选择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中国古代的文献史料,因为有许多需要教师逐字逐句地进行解释,这在初中教学中不易大范围采用;同时对史家著述的运用也应慎重,因为初中生很少会具备研读专业史的能力和兴趣,我们的史料教学,应该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案例:民国偶像的转变

材料一: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生也。在三百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材料二: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孙文473陈独秀173蔡元培153段祺瑞45胡适45梁启超29吴佩孚27李大钊25章太炎10冯玉祥7袁世凯5康有为3孔子1庄周1诸葛亮1汉武帝1引导学生分析两次民意调查差异的原因,揭示出人们偶像转变的背后是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偶像,从偶像选材非常贴近学生。(七)让问号追问问号——问题的有效设计科学始于问题,思考始于教师有效的提问。首先,课堂教学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和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其次,鼓励、诱导和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能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思考而提问”是设问的核心,所以问题要有内涵,要有思维含量;问题有引领,引领教学主题;问题有开放度,即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进行深度的思考。案例:在学生的兴趣点上设问

有位教师在讲述秦汉时期的历史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类问题答案不复杂,但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情境。解答时,首先得弄清楚这一问题所涉及的几个思路——秦始皇是什么时期的人?他住在哪儿?那时有葡萄吗?葡萄产在哪儿?学生对历史学科倍感头疼的问题是记忆繁多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如果提出一堆有关秦汉时空概念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是很难产生与这一问题相同的情绪的。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将若干有联系的概念寓于一个轻松活泼的问题之中,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达到最佳的效果。问题的设计,要防止三个倾向:(1)问题多而乱。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没有目的和主题地乱问。如果一节课全部变成了师生问答,学生最终将不知道教师想要干什么,以致造成课堂“乱”无章法。(2)问题的思维含量过低。这样的问题多为“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假问题”,答案一目了然,从课本上即可获取。(3)问题的假、大、空。问题缺乏启发性,无法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提问引起长时间的沉默,回应人数寥寥;或答非所问。因此,课堂提问要谨防假、大、空问题。“假”,是指不能成为问题的问题,如“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有获胜的可能吗?”“大”,是指问题太大,不是通过一节课能解决的,也不是通过历史知识能回答的,如法国大革命爆发和失败的原因等。“空”,是指问题过于模式化、公式化。如什么是辛亥革命。这样的问题很复杂,需要从内因、外因等多个方面来分析。而教材更多的是一种从历史过程的体现上得出结论的方式,重视的是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感受和分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材料创设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八)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导课的冲击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课虽然在一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是它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导课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强的冲击力让学生与所学内容零距离接触。好的导课很准确地把握学习主题,再加上语言优美,设疑奇特,观点高屋建瓴,就能一下子穿透学生的心灵,给学生强烈的刺激,激发学习的欲望。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热情、认知冲突、兴趣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是较好的导入方法之一。案例1:从中外对比中导入

——“她”的区别于出现

在讲述“新文化运动”这一节课前,导入这个一个问题:英语中的人称代词有she/he/it的区别,我们中国文字有吗?古汉语中怎样表述这个意思?今天我们使用频率极高的“她”字是谁首创的呢?——刘半农:中国新诗的先驱之一。在他的新诗《叫我如何不想她》中,除了抒发海外游子思恋祖国之情,还为中国汉字首创了“她”字。由此进入“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新文化”“新”的含义及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案例2:从时间节点中导入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公元1840年是中国农历的庚子年,这一年英国人凭借其坚船利炮敲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公元1900年又是一个庚子年,一群殖民者闯入了北京,用和着中国人民鲜血的炮火,把大清的威严狠狠地踩在脚下,从此古老的中国完全陷入屈辱的渊底。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那个干旱、焦躁的夏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案例3:从认知冲突中导入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投影:“马克思现象”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1996年4月,“社会主义学者研讨会”在美国纽约召开。同年,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名代表云集伦敦,参加“1996马克思主义大会”,前后共举行了260多场报告会和研讨会。1998年5月,“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在巴黎召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人参加。法国《人道报》特别刊文指出: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师:当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冷淡、他的著作被弃之一旁的时候,为什么在一向仇视共产主义的西方社会会如此之“热”?答案只有一个:他的理论依然没有过时,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案例4:从现实热点中导入

——日本明治维新

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出现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从地理环境上来看,日本可以是“上帝的弃儿”,自然资源贫乏,地质灾害频发。但是从人文经济角度来衡量,亚洲第一个诺贝尔奖、第一届奥运会、第一届世博会、第一个最高建筑物、第一个债权国、第一个成为发达国家等都出现在日本,简直是“上帝的宠儿”。那么,日本如何从“上帝的弃儿”变为“上帝的宠儿”,我们今天就来探根寻源,共同学习《明治维新》一课。案例5:从宏观知识架构中导入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从今天起,我们将开始西方文化之旅。这是一段全新的旅程,与我们在中国文化园地看到的风景大相径庭。我们旅行的起点是2500年前,终点是100多年前。我们将从西方文化的精神家园希腊出发,经过文艺复兴的故乡意大利、宗教改革风暴的中心德国,启蒙运动的圣地法国,最后到达近代科学太阳升起的英国,沐浴人文精神的阳光、科学理性的雨露。我们这次旅行,不是要用眼睛去看自然的美景,而是走进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他们精神成长和解放的历程。西方人有两次精神的酣睡:第一次是沉睡于神话世界之中。那是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与自然分离不久,所以在母亲的怀抱中不时的嗜睡,终被希腊人唤醒。第二次是沉睡在宗教的迷梦之中。一梦千年,此梦太长,先后由意大利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和英格兰人才把它唤醒。(九)让黑板靓丽多彩起来——板书的作用与创新设计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微型教案”,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能简练、系统地体现教学内容,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思维。板书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二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三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供记忆的框架结构,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记录和课后复习。虽然目前多媒体教学普遍,但板书的作用不可替代。板书不是一位始终板着面孔的老人,其设计也可以生动活泼,靓丽多彩!案例1:从教学内容角度设计板书——鸦片战争一、两个世界的碰撞——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二、一边倒的战争——解读鸦片战争三、沉沦于觉醒——《南京条约》与《海国图志》1.解读不平等条约2.开眼看世界3.鸦片战争的影响案例2:从知识归纳整合角度设计板书——新中国外交一、“两大突破”1.中美建交2.重返联合国二、“两个原因”1.中国:生存、发展2.世界:合作、发展三、“两大结果”1.中国:开放、发展2.世界:和平、发展案例3:从教学情境角度设计板书——春天的故事:伟大的历史转折1.乍暖还寒——中国需要改革吗?2.春风化雨——十一届三中全3.春回大地——凤阳小岗村的故事4.春风拂面——深圳崛起的故事5.感悟春天——我心目中的改革案例4:从史料关键词中设计板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前进,再前进……”(战时共产主义)(二)“再退,再后退……”(新经济政策)(三)“加速,再加速……”(斯大林模式)(四)思考,再思考……(十)特别的评价给特别的你——聚焦课堂即时性、生成性的评价一堂好的历史课是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环节都是按照教师事先的预设进行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激活,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并且有些问题不是马上就能作出回答的。应该说,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是思维真正活动的表现,比一问一答好,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表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过程中出自学生之口的任何问题,都是自然生成问题情境的天然沃壤,应该加以珍视,否则就会泯灭学生喜思爱问的天性,导致学生课堂沉默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出现课堂生成的问题,教师不必尴尬,更不能回避,应该坦然面对,并紧紧抓住这种时机,变学生的问题为自己的问题,适时开展讨论和有效引导。学生的“错误”和“差异”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和利用,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案例1:挖掘戏剧性细节的背景进行评价

——“军舰上怎么可以养狗呢?”这是在初二年级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一课的教学时出现的情况。师:致远舰被鱼雷击中后,渐渐沉没。邓世昌坠海后,部下用救生圈救他,但他看到舰上的官兵遇难,义不独生,推开了救生圈。邓世昌养的一只叫“太阳犬”的狗,游到他的身边,叼住他的发辫,欲救其主。但是,邓世昌抱着决死之心,毅然用手按住狗头入水,自己也随之沉入大海的波涛之中。这位爱国将领牺牲时年仅40岁。生:老师,军舰上怎么可以养狗呢?

师:对啊!军舰上怎么可以养狗呢?这位同学提到的问题看似很小,但关乎北洋舰队的存亡。按住现代海军条例,军舰上当然是不允许养宠物的。但是北洋海军是从清王朝水师演变而来的,当时虽然配备了洋枪洋炮等现代化武器,号称亚洲第一舰队,可是北洋海军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向西方学习,而是依然沿袭了清王朝军队管理松懈、业务不精、官员腐败等老老毛病,因而会出现北洋水师的官兵赌博、酗酒、私卖武器弹药等现象。而北洋水师存在的这些现象,也正是当时清王朝弊端的缩影。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