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人民选修三第1页/共74页经典照片欣赏
1918年11月,停战后德军回到柏林,市民热烈欢迎。内心的喜悦洋溢在士兵和姑娘的脸上。第2页/共74页第贰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战后二战前的世界、两次大战间的世界)(1919-----1939)第3页/共74页专题分析: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919—1922年:调整动荡时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斗争;干涉苏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暂时缓和了危机带来的灾难;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20世纪30年代:世界局部地区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但在英、法、美绥靖政策纵容下,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战争危机迫近。第4页/共74页知识回顾:
请大家回忆一下,1.在20世纪的最初二十年,发生了哪两件大事?
“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3.”一战”的性质是什么?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5页/共74页4.
“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什么?
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使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1)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处于两种制度并存的状况。(2)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①以德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战败,暂时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并沦为被宰割的对象, ②作为战胜国,英法实力也遭到削弱,但它们还分别在海军和陆军方面保持优势。 ③美日成为“一战”最大的受益者。 这必然形成什么样的矛盾斗争?第6页/共74页
第一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7页/共74页一.”一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及争霸计划 1.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
突出特点是英国的衰落和美国实力的膨胀.①以德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战败,暂时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并沦为被宰割的对象。②英法实力也遭到削弱,但它们还分别在海军和陆军方面保持优势。③日本实力有所增强.④美国实力的膨胀.第8页/共74页史料补充:
英国的衰落官兵伤亡近百万,财富损失达100亿英镑,国内外债务近200亿美圆,出口贸易锐减一半开始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国实力的膨胀:
美国在一战期间共赚380亿美元,黄金储备占世界三分之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工业制造品占世界的一半左右,超过英国法国德国苏俄意大利日本国的总和.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中心一开始由伦敦转移向美国纽约.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急剧膨胀第9页/共74页2各国争霸计划美国:实力:第一经济强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英国:第一号殖民强国,仍拥有世界最强海军;意图:保持海上的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不愿法独霸欧洲,推行”大陆均势”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德国牵制法国。法国:实力:第二号殖民帝国,拥有战胜国最强大陆军,在欧洲大陆占有军事优势;意图:竭力削弱甚至肢解德国,寻求建立共同防御德国的安全保障体系;称霸欧洲大陆意大利:实力较弱,扩大领土.(获取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土耳其部分领土),称霸地中海地区。日本:把从德国手里夺取的权利合法化,巩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优势.独霸中国。第10页/共74页
战胜国列强在这种新的实力对比基础上展开了新的一轮争夺。只不过这场争夺从战场转移到谈判桌旁。它们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定一系列条约,在西方和远东太平洋地区调整了他们之间的霸权、掠夺、重新瓜分等关系,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从而建立起战后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11页/共74页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骵系宰割·掠奪·分賘
第12页/共74页1背景(1)一战使旧的统治秩序被破坏,因此战后新的国际统治秩序要重建。(2)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要求重新分割世界。(3)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成立,各帝国主义国家要策划反苏。巴黎和会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制裁德国二、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1.18—6.28)
第13页/共74页2召开的目的:3召开的时间地点:1919年1月、巴黎
表面上:是战胜国为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谋求战后世界和平 实质上:是战胜国为瓜分战利品,分割战败国及其殖民地的领土,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4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5参加的国家:27个6有权对和会决策的,是由美、英、法、意、日五个大国代表组成的“最高委员会”,第14页/共74页巴黎和会的日英法美意五巨头:劳合.乔治(英)克里孟梭(法)威尔逊(美)奥兰多(意)牧野伸显(日本)有权对和会决策的,是由美、英、法、意、日五个大国代表组成的“最高委员会”,第15页/共74页美国总统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手拿十四点原则,人称“百灵鸟”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能言善辩。被称为“狡猾的狐狸”法国总理克里孟梭,78岁高龄,政治手段狠毒,发言咄咄逼人,曾以18次倒阁成功而著称。外号“老虎总理”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年轻的使节,据理力争,态度坚决。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
(“沉默的小伙伴”)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对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题谈起来滔滔不绝(“无足轻重的伙伴”)第16页/共74页牧野伸显巴黎和会日本代表,牧野伸显——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
(“沉默的小伙伴”)第17页/共74页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对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题谈起来滔滔不绝(“无足轻重的伙伴”)第18页/共74页巴列和会起操纵作用的只是英、美、法三个大国。7.会议主导者:英法美三国领导人: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劳合.乔治---“狡猾的狐狸”克里孟梭--“老虎总理”威尔逊—“百灵鸟”第19页/共74页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汉族,字少川。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年轻的使节,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919和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
权益作出了贡献。1922~1926年先后任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中国代表顾维钧天津顾维钧旧居第20页/共74页三、巴黎和会上的争夺与勾结1、各大国的打算(关键词)
:①美国:凭借经济实力和“十四点原则”,扩大国际影响,称霸世界。----想法颇多,踌躇满志②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在东亚利用日本牵制美国,维护既得利益。总之要维持世界殖民强国地位。
----利益分布广泛,意图复杂③法国:削弱和肢解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占领莱茵河西岸,夺取萨尔区,成为欧洲霸主。
----比较集中和单一④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占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合法化)
----比较现实和具体★各国“打算”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什么?英、美、法为何会成为会议的实际操纵者?材第21页/共74页二、巴黎和会上的争夺与勾结2、焦点问题:对德国处置问题(斗争)①法:②英:
③美:严厉制裁、肢解德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阻止法称霸欧洲给法国确实安全保障反对肢解德国,防范苏联★从三国的意图以及对德国的处置态度中,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贪恨惧第22页/共74页二、巴黎和会上的争夺与勾结3、重点问题:中国山东问题(勾结)⑴山东问题的由来:……⑵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是怎样的?英、美、法的态度如何?为何会有这样的态度?最终处理的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⑶从山东问题处理上,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据理力争的顾维钧:著名外交家,才气纵横,31岁任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全权代表,并向和会提出取消“二十一条”,要求收回山东权益。“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第23页/共74页山东问题的由来: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1898年3月6日(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与德国签订了《胶州湾租借条约》,条约的租期99年并允许德国修建胶济铁路;有权开采铁路两旁30华里内的一切矿产资源。(租借胶州湾.)
1914年8月,日本不顾中国反对,悍然在中国领土上对德宣战,夺取胶州湾,强行控制了山东,并占有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915年还迫使北洋政府签定了《二十一条》将其在山东的权益合法化。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
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会的巨头英、法、美三国根据日本提供的所谓“证据”——1915年中日签订的《关于山东条约》、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等不平等条约,作出决定:“德国在胶州及山东所有各项权利,一概放弃,交予日本,日本自愿担任将山东半岛连同完全主权交还中国”的责任,并将之写入《协约参战各国对德合约》中。实质:是将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第24页/共74页山东问题的解决: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两国于1922年2月4日在会外订了《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这样,山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在山东问题上作出不利于中国决定的根本原因是--“弱国无外交“。中国的反应: 中国代表团对此决定提出了强烈抗议,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发表声明,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中国国内也随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民众抗议浪潮—”五四“运动。第25页/共74页四、《凡尔赛和约》(即《对德和约》)1919.6.281、主要内容
:①疆土问题:②殖民地问题:③军事问题:④赔款问题:重划德国疆界(a西部、b南部、c东部)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a/..b/..)限制德国军备(a/..b/..c/..d/..e/..)未达成最后协议(a/..b/..)图第26页/共74页第27页/共74页凡尔赛宫第28页/共74页第29页/共74页签署《凡尔赛和约》第30页/共74页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上签定)摘要第四十五条:为补偿法国北部煤矿之损毁,德国将萨尔流域煤矿完全并绝对之所有权,连同独占之开采权让与法国。第五十一条:1871年5月10日法兰克福条约让与德国之领土(指阿尔萨斯和洛林),复归法国主权之下。第31页/共74页第32页/共74页第一百六十条:自1920年3月31日以后,组成德国之各联邦,其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十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第一百七十三条:德国之强迫普及征兵制度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第一百十九条:德国将其海外殖民属地之所有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第33页/共74页1.凡尔赛和约内容1)、德国承担发动大战的罪责。2)、重划德国疆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期满后经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内为不设防区。3)军事上限制: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德国只能保留陆军10万人,不能拥有重武器。4)战前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分别由英、法、日、比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5)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提供赔款。在1921年5月1日前由赔偿委员会确定总额和赔偿总数。第34页/共74页三、《凡尔赛和约》(即《对德和约》)1919.6.282、评价
:⑴性质:战胜国对德国的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和约⑵影响:①在对德问题上,战胜国大国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各自的目的,凡尔赛体系开始确立②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通过和约暂时得到了缓解③对于德国过于苛刻的压制,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史料精读:
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也有人认为“凡尔赛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和平体系。”
这幅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军元帅福煦材第35页/共74页四、凡尔赛体系的形成(自主阅读)1、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
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奥、匈、保和土五个战败国缔结和约,确定了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2、凡尔赛体系的构成(1919-1920)
:①《凡尔赛和约》(对德)
②《圣日耳曼条约》(对奥)③《纳伊条约》(对保)
④《特里亚农条约》(对匈)⑤《色佛尔条约》(对土)(1923年被凯末尔领导的新政府签订的《洛桑条约》所取代;《国联盟约》。★这些条约有何相似之处?(教材P.33“自我测评1”)(1880-1938)第36页/共74页五、如何认识凡尔赛体系?1、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
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奥、匈、保和土五个战败国缔结和约,确定了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牺牲弱小民族权益和相互妥协的基础上,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包含非洲、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3、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①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②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矛盾,
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1919-1929)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欧洲…,美、苏、日…第37页/共74页3、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五、如何认识凡尔赛体系?①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将民族自决原则应用于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奥匈分立;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建国,波兰复国等,顺应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②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矛盾,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二十年的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奥斯曼帝国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总之,凡尔赛体系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第38页/共74页五、如何认识凡尔赛体系?4、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
(体系下存在许多矛盾)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⑵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主要矛盾: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⑶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运动高涨)⑷欧洲新兴国家间的民族矛盾:
原因: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觉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提供条件)⑸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列宁◆“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军元帅福煦
第39页/共74页
德国国内反映:一军人:
“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凡尔赛和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一政府官员:
“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一工人:
“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灭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第40页/共74页1、首倡者及意图
:美国: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称霸世界)2、盟约内容
:⑴宗旨和任务: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⑵成员国之间发生争端,应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国联行政院审理;⑶对战败国面积共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的殖民地,由英法比日等国实行为委任统治。六、国际联盟的建立第41页/共74页3.建立过程:①巴黎和会讨论1920.1正式生效瑞士日内瓦②主要机构:全体大会、行政院、秘书处③成员:国联成员共44个,包括各战胜国和一些中立国;苏俄及德、奥等战败国被排斥;美国未参加(因英法的抵制未能实现称霸目标及孤立主义影响)六、国际联盟的建立第42页/共74页六、国际联盟的建立4、评价
:⑴性质:名义上维护和平的第一个国际性政治组织实质: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⑵积极作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以维护和平为宗旨,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为后来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教训。⑶局限:实质上是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真正制止战争,后来实际上成为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第43页/共74页国联总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第44页/共74页1、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和地点—1月18日、凡尔赛宫
当年德国在凡尔赛宫举行德国统一仪式的时间是1871年1月18日。法国人把巴黎和会的会址不仅选在了当年德国人耀武扬威的地方,还选择了德国人最值得庆祝的日子,但是所讨论的事情却是如何惩罚德国,法国人再一次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对德国人进行雪耻。2、会议结束和签字的日期—6月28日
正是5年前的这一天,奥匈帝国在得到它的强大盟友——德国的支持后,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今天,战胜国选择在5年后的同一天,让德国人接受协约国对它的审判,算是对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战争失败的羞辱。历史巧合?刻意安排!第45页/共74页精品课件1、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A.争当海上霸主
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练习D2、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02广东)
第46页/共74页
3、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次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次序不过比旧次序更加纠缠不清。他说的“新次序”指(05上海)
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精品课件C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
C.国联调查团公开支持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D.没有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进行制裁B第47页/共74页思维拓展1.◆美国首先倡导建立“国际联盟”,但为什么最终没有加入?反映了什么问题?原因:反映:①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的势力,反对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的事物中去②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目标未实现③英法的抵制①英美矛盾成为当时世界主要矛盾②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获得对世界的领导权③国际关系的中心仍在欧洲第48页/共74页思维拓展2.①实行民族自决原则②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③以会议的方式而不是战争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反对战争,以发展来保障和平。⑤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维和组织调节各国矛盾
……◆巴黎和会以及凡尔赛体系无法实现真正的和平,那如何才能真正的维护世界和平呢?从凡尔赛体系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呢?第49页/共74页
七.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921年11月---1922年2月)1.背景巴黎和会只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的矛盾,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激化。1.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加强在远东的争夺,2.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英国的支持(1902年英日鉴定同盟条约)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扩大侵略势力,占据了优势。3.战后英国也加强对远东太平地区的争夺。 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焦点。 因此,在亚太地区,美日矛盾美英矛盾和英日矛盾逐渐加剧。.英美日三国太平洋上掀起海军军备竞赛第50页/共74页3与会国:美英日法意中比荷葡九国2发起者:美国3性质:实质目的: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重新调整相互间的关系,重建亚太地区的统治秩序,性质:帝国主义性质的会议。4.华盛顿会议达成的条约:《四国条约》《关于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第51页/共74页《四国条约》(英.美.日.法)-------
规定:互相尊重,共同维护各自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以体面的方式埋葬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争霸的障碍。削弱了日本。《五国条约》--规定英、美、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比例为:5:5:3:1.75:1.175;这是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他使美国获得与英国相等的海军军备权利。日本海军力量的发展受到限制。《九国公约》主要确立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排挤英、日加强对华扩张准备了有力条件。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第52页/共74页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海军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主力舰航空母舰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52.552.531.517.517.513.513.58.16.66.6第53页/共74页
中日在会外达成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规定;日将德国旧租借地(胶州弯)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通商;驻青岛、胶济铁路的日军立即撤退;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路权由中国赎回等。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山东问题基本解决。第54页/共74页【延伸】如何理解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1)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2)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第55页/共74页课堂练习:1.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对国联的控制权
B、战争赔款的控制权
C、对德国的控制权
D、地区及世界霸权D第56页/共74页2.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最关注的问题是
A.向欧洲地区渗透
B.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C.远东地区的霸权
D.开拓印度的市场C3.战后美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是
A.协调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相互关系
B.削弱英法势力维持欧洲的均势
C.实现自由航行自由贸易的原则
D.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D第57页/共74页4.
“凡—华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在于
A、战后必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战胜国残酷处置战败国
C、帝国主义任意宰割殖民地
D、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D第58页/共74页5.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出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的是A.领土问题B.赔款问题C.军事问题D.殖民地问题A第59页/共74页6.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联盟盟约》是《凡尔赛和约》的组成部分
B、总部设在日内瓦,宣称“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C、实质上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D、美国提出设立并积极参与国联活动D第60页/共74页7.有关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的国际形势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美和日本三国之间军备竞赛激烈
B、美日之间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
C、日本利用一战时机企图独占中国
D、美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D——华盛顿会议召开前,海上优势仍在英国。第61页/共74页8.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建立国际联盟
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C、签订对德和约
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C第62页/共74页9.
“凡—华体系”的确立使帝国主义国家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B、列强对当时国际关系体系无异议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资本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A——国际格局的确立、维持是由列强实力均衡决定的。第63页/共74页1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对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
B.恢复了欧洲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C.加强了美国对欧洲各国事物的影响
D.激化了战胜国、战败国之间的矛盾A第64页/共74页11.凡尔赛体系的基础是()A,战胜国对战败国德国等的压制和勒索B,列强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妥协C,维护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D,惩办战犯和战后民主化A第65页/共74页12.下列条约,对英国打击最大,对美国有利的是
A,四国条约
B,中日协定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C第66页/共74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过程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1.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2.会议及会后签订了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和约,总称巴黎和约3.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凡尔赛体系”1.1921年美国召集.是巴黎和会的继续2.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中日协定》3.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华盛顿体系”第67页/共74页
材料一:“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一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冀少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智能泥工施工与设备维护一体化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重型工业门窗安装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铝合金模板工程安装与节能减排合同4篇
- 承包菜市场水沟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线上线下融合项目承包合同4篇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电影之创战纪》课件
- 社区医疗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方案
- 开题报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研究
- 《医院标识牌规划设计方案》
- 公司2025年会暨员工团队颁奖盛典携手同行共创未来模板
-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的世界各个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
- 夜市运营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接点 水位计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 国家职业大典
- 2024版房产代持协议书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