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人口与环境
¤
第一节
¤
第二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
化学工业出版社本章重点▲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Td=0.7/r)
▲2.世界人口发展史
▲3.中国人口发展特点
▲4.自然资源的分类
▲5.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6.人口容量.中国人口容量第一节人口变迁一、人口与人口过程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1000‰
年平均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Td=0.7/r
Td--倍增期,r--年增长率根据上式,若人口增长率为r=0.65%
,则108年后,人口增长一倍反映人口过程、人口增长规律的指标还有指数增长、倍增期等。指数增长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人口数量以固定百分率增长。倍增期是表示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1倍所需的时间(二)增长特点
1.随经济的发展而有所不同2.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3.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三)世界人口预测
按目前的年龄结构和增长率估计,到2005年世界人口将超过80亿,并继续增长。直到22世纪初世界人口才能达到稳定值。一、中国人口发展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发展规律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人口增长速度快
(二)农村人口比重大(三)人口城市化加快(四)人口老龄化(五)男女性别比偏高(六)人口分布不均(七)人口素质亟待提高(六)人口分布不均我国人口分布格局,从黑龙江省的瑷辉,到云南的腾冲划一条直线,该线的西北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但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而该线的东南,占总面积36%的土地上生活着96%的人口。这是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多方面因素造成的。(2)由于20世纪60--70年代剩余高潮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在1995年前后形成一个生育高峰,平均每年进入婚育年龄的人数在1100万对以上,生育率的降低较为困难。(3)中国目前人口死亡率在世界上属于较低的,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死亡率继续下降是有可能的。(4)人口城乡结构比较落后,乡村人口比重依然很大,且在相当长时间里降低乡村的人口生育率仍然较为困难。综上所述,以目前12亿人口为基础,人口增长率能继续得到控制,到21世纪中期将达到16亿。人口学家普遍认为,这是中国人口的极限,即中国土地可负荷和供养的最大人口数。第二节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
一、自然资源二、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三、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其通常所指的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自然资源按其生产的渊源及其可利用性,可分为:
1.非耗竭性资源
2.耗竭性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1.自然资源的地理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组合状况、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各圈层之关系等地理特性,常把自然资源分为矿产资源(岩石圈)、土地资源(土圈)、水利资源(水圈)、生物资源(生物圈)、气候资源(大气圈)、海洋资源六大类。耗竭性资源又可分为:①可更新资源,又称为再生资源。这类资源主要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只要开发强度不超过承载力,这些资源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永续利用的。
②不可更新资源,又称非再生资源。这类资源一般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逐渐减少以致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各种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这些矿物都是由古代生物或非生物经过温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因而它的储量是固定的,在开发利用中,只能不断地减少,无法持续利用。2.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我国疆域辽阔,就全国而言,东农西牧,南水(田)北旱(地),地平川农林互补,江湖海洋散布环集,在总体上呈现以农为主,农林牧渔各业并举的格局。在工业资源方面,除了农业为轻纺工业提供各种原料以外,能源、冶金、化工、建材都有广泛的资源基础。世界上中国和前苏联、美国、加拿大、巴西都是资源组合状况最好的国家。
但是,耕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整个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也将面临日益缺乏的局面;少数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个别化肥(钾)资源的保证程度很低等。3.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不论地面资源还是地下资源都存在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由于气候、地貌、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内部差别,资源分布不平衡是一个客观规律。这种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有利于进行集中重点开发,建设强大的生产基地;但另一方面也造成煤炭、石油、矿产、木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给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压力4.资源质量差别悬殊这种现象在耕地、天然草地和一部分矿产尤为突出。例如,在全部耕地中,单位面积产量可以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复种指数的差距可以达到3倍以上。二、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一)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使得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尖锐化。我国耕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0%。“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此话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农业取得的惊人成绩,另一方面却反映了人口与耕地的矛盾。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1)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2).为保证粮食供应,加剧开发土地,导致土质恶化日趋严重。(3)建筑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
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在逐年增加,但由于人口增长较快,而人均粮食量的增长却较慢,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重视。按照我国目前的生产力,需要人均0.2hm2的土地,才能最低限度地养活全部人口以及支持经济和工业四五适度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地人均土地面积只有上述面积地一半,加之土地质量和面积在不断减少,所以人口对土地压力地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国必须采取强有力地措施,力争把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从恶性循环状态向良性循环状态转变。(二)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使森林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化。我国目前人均森林面积为0.11hm²,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6。在世界160个国家中,我国近名列第120位。由于我国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很低,森林资源已经承受着过重的压力。加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诱发了过量开采;农村人口增长和能源缺乏,导致乱砍滥伐;这些都使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三)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人口增长使得水资源的缺乏日趋严重。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按年降雨量计,全国年降水量约为60000m3,相当于全球降水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按地表径流量计,我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225х108m3,多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m3。以上各项合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х108m3,居世军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国、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按人口和耕地平均计算的年径流量都不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每人每年2580m3,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资源量则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远低于印度尼西亚、巴西、加拿大、日本等国。因此,应该说,我国水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剧增,耗水量也随之剧增,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1972年开始的黄河断流现象就是水资源日渐枯竭的一个集中表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越来越严重,断流天数逐年增加,1992年为70天,1995年为122天,1996年增加至133天,1997年竟达226天,黄河下游几近干涸,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此外,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以及人类在用水过程中的浪费也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四)人口增长对能源的压力人口增长必然会对我国能源供给长期短缺的情况日趋严重。已探明,我国煤炭储量1х1012t,陆上石油储量(300∽1000)x108t,海洋石油储量53Χ108t;1994年原煤产量12Χ108t,占世界第一,石油产量1。46Χ108t,占世界第五位,可以称得上是能源大国。但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很少,特别是同农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21世纪初,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3亿,比现在增加2亿人。如按小康水平的人均能耗1.5∽1.6标准煤计算,每年要增加(3∽3.2)Χ108t标准煤。加上原有12亿人口的能耗,2000年需要(19.5∽20.8)Χ108t标准煤。这种逐年增长的能源消耗,加上中国以煤为主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对环境将产生巨大的压力.(五)人口增长对物种资源的压力我国是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额国家。据计算,中国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但在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为解决吃饭问题和发展经济,毁林开荒、焚草种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向荒野和滩涂进军,大批水利工程、交通设施和开发区兴建等等,破坏了生物栖息地,许多珍贵物种的生存环境缩小。
例如,白鳍豚、熊猫等珍贵物种分布区面积和群数量都显著减小。其中,属于中国特有的珍贵野生动物频危物种有312种,频危珍稀植物有354多种。生物资源的减少将损害中国的生态潜力,特别是对农业的打击可能是非常严重的。三、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
地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地球上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地球上的陆地是有限的,因此,地球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不可能是无限的。地球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或称人口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国际人口生态学界将世界人口容量定义为: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下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大小。这个定义强调了人口数量是以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并保证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二)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
对中国的人口环境容量问题,许多学者做过研究。马寅初先生早在1957年就提出中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7--8亿;同年孙本文教授也从中国当时粮食生产水平和劳动就业角度,提出了相同的看法。田雪原、陈玉光(1980年)从就业角度研究了中国适宜人口数量,认为100年后中国经济适宜度人口应在6.5--7.0亿之间。根据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认为我国的人口环境容量应在6.5--8.0亿之间。补充资料
1
2第三节影响人口总量与分布的因素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条件。
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比如封建社会以个体农业经济为主,人口聚集在农业发达地区,形成很多分散的居民点;早期文明都发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河谷、平原地带。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高山、严寒、酷热和沙漠地区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因此,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大
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说明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各大洲人口和人口密度(1997)
洲别全世界亚洲欧洲非洲拉美北美大洋州人口(亿人)57.6834.887.297.394.192.970.29人口密度(人/k㎡)43110322421153各洲人口比例圆饼图
各洲人口密度直方图我国人口分布图
分析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范围面积人口比重人口密度内蒙、青、新、藏50%4%9人/Km2其余50%96%220人/Km2目前,我国人口居前四位的省份是:河南(9256万),山东(9079万),广东(8642万),四川(8329万);后四位的是:西藏(262万),青海(518万),宁夏(562万),海南(787万)。
密度在500-700的有江苏(697)、台湾(598)、山东(561)、河南(554);大于700的有澳门(17696)、香港(5954)、上海(2313)、天津(843)、北京(738)。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2)、青海(6.9)、新疆(10)、内蒙(20)我国人口分布
分析结论:平均密度:128.8人/平方千米(1997年)我国的人口分布——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总结范文7篇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复习教案
- 玉溪师范学院《民事诉讼法学》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国际结算实务电子教案各章作业
- 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
- 2023年智能计量终端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ECharts数据可视化 教案 第1-3章 初识ECharts 教学设计-柱状图和散点图 教学设计
- 《黑神话:悟空》2025高中数学练习题含答案
- 2024届广西南宁市金伦中学高考热身训练数学试题试卷
- 餐饮招工合同模板
- 混凝土售后服务
- 盾构始发条件验收
- GB/T 6726-2008汽车用冷弯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4372.1-2014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氧化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 GB/T 30680-2014氟橡胶板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6830-2008商品条码储运包装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 GB 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GA/T 850-2021城市道路路内停车位设置规范
- 2023年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辅导培训课件PPT培训教程
-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习题
-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