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文明曙光教学设计_第1页
大河流域文明曙光教学设计_第2页
大河流域文明曙光教学设计_第3页
大河流域文明曙光教学设计_第4页
大河流域文明曙光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教学设计课程名称课时1学段学科初二历史教材版本北师大版作者逯英帅学校虹桥中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检索有效信息,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利用课件和地球仪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它们与亚非文明的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收集有关金字塔、佛教的图片、资料,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增强团队意识和每位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金字塔额建造中包含的智慧,认识古代埃及民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分析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其体现的阶级本质。通过了解佛教的产生及教义,了解是意识形态领域中对种姓制度的反抗。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都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难点

:佛教是如何在种姓的印度社会兴起,学生理解有难度。三、学情分析通过两年的课程改革学习实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调查,能进行初步的资料整理,能从资料中获取有用的历史信息,但用多种方式表现历史的能力较弱。因此在课前准备工作中的分工要明确,学生应做力所能及的调查访问,而教师要多准备一些文字、音像资料。四、教学方法利用白板进行情境教学,小组合作,辩论讨论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吗?图1(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们已经有所了解,那其他三个古国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们将共同完成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一起去揭开这些古老国度的神秘面纱!旅行主题: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目的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图2)“旅行说明”旅行任务: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2.通过《汉莫拉比法典》,初步了解两河流域文明。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旅行指南:历史课本第90页—92页我们全班的每一小组都是一个导游小团队,每一个国度都会由导游团队向大家做介绍以及回答各位游客的问题。首先请大家认真阅读我们的旅行指南,也就是教材90-92页内容,时间5分钟,然后小组交流整理,时间3——5分钟,最后介绍展示。请大家注意,我们这次旅行的第一站和第三站由同学们作为小导游来介绍。我们每个人现在都是双重身份,既是导游,又是游客。我们既要向大家做介绍,也可以准备回答以及提问关于这个文明国度的相关问题。好了,大家明确任务了吗?那就开始我们的旅行吧!板书: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新课讲授:第一站:神秘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古代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大体处于今天的埃及的地理位置。(图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条长长的河流从南到北横贯埃及全境,她就是著名的尼罗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提问:“为什么埃及是尼罗河的赠赐?”尼罗河不仅为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充沛的水利资源,而且由于它的定期泛滥,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罗河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在尼罗河的恩泽下,古代埃及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统一后的埃及法老(相当于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他代表了整个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古埃及留给我们最为著名的历史遗产就是金字塔。它是相传人类历史上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仅存的一个。因为它的形状很像中国的汉字“金”,所以我们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同学们知道金字塔是做什么用的吗?为什么要修建金字塔呢?金字塔法老们的陵墓,古埃及的法老们不仅仅满足于生前统治着人世,而且幻想死后复活成神,仍是阴间的统治者,他们深信埃及神话传说,只有保存好尸体,灵魂才有寄托的地方,才能复活。因此,他们把尸体挖去内脏,浸以盐水等防腐剂,填以香料,然后用麻布裹紧。这种可以保存很久很久的尸体叫做“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他死而“复活”后的“永世的城堡”。众多的金字塔中以第四王的第二代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规模最大。(展示图片,并介绍资料:它被称为“大金字塔”。金字塔约用巨石二百三十万块砌成,平均每块重约二点五吨。塔底占地约五万二千九百平方米。绕大金字塔一周,约有一千米。在胡夫金字塔旁边稍小一点的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比胡夫的大金字塔低八米。塔旁有一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高二十二米,长五十七米,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长。它是用一整块天然巨石雕成的,面部是哈佛拉的脸型。古埃及神话里,狮子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据说法老死后要成为太阳神的,所以就造了这样一个狮身人面像为法老守护陵墓。建筑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和威风凛凛的狮身人面像,其目的也在于使人们相信,国王凌驾一切的权威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妄图以此震慑人民的心灵,维护奴隶主专政。“世界真奇妙”——神奇的金字塔屹立几千年的金字塔,建筑之精准让我们叹为观止,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未解之谜。我们来看一组数据:1、用以砌塔的巨石达230万块之多,它们的重量从吨到50吨不等,石块间的接处密得连削铅笔刀也难插入。这些石块的总重量约684.8万吨。如果用载重7吨的卡车来装载,需要978286辆呢。2、以2倍的塔高去除塔的底面积,恰好等于圆周率…。3、穿越大金字塔(指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线,恰好把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分成相等的两部分。。4、其塔高乘上10亿,即×10亿,差不多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5、金字塔的塔基正位于地球各大陆引力中心。6、其塔底每边长230米,误差小于20厘米;塔高米,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误差仅厘米。这样的精确度,是现代建筑也望尘莫及的。

7、金字塔高度的平方和每面的三角形面积正好相等。8、把生锈的首饰置于塔内,过一段时间后,首饰锈斑全无,变得十分光亮。提问: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这么庞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成的呢?1.传统的说法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2.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3.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4.金字塔的石头是“人造的”,是由石灰石和贝壳混合而成的,类似于现在的浇灌混凝土。总结升华: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尽管多种理论都有它的依据,但不可否认,古埃及奴隶们从中所起的不可磨灭的功绩,因此从金字塔的建造,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的实质是:正面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反面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埃及法老实行奴隶主专政、残酷压迫农民和奴隶的最好见证。旅途劳累,我们来听一段音乐轻松一下《爱在西元前》大家听一听和哪一个文明国度有关系?第二站: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巴比伦过渡:离开了神秘的古埃及,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亚洲。在亚洲西部有两条大河。它们分别是东面的幼发拉底河和西面的底格里斯河。在两河间是肥沃的平原,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我们通称为两河流域。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在埃及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西亚的两河流域地区也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公元前3500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南部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制城邦,苏美尔人就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被称为苏美尔文明,后来苏美尔人建立的这些城邦逐渐衰落了。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来自叙利亚草原的游牧部落阿摩利人,来到两河流域,占据了巴比伦为都城,建立了政权,历史上称为“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中期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以巴比伦为首都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自称为“天下四方之王”。其实汉谟拉比为后世所熟知是因为,他在位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一部全国统一的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幻灯片显示)法典的全部内容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上,这根石柱高2.25米,它分为浮雕和文字两部分。上面为浮雕。太阳神沙马什端座宝座,正把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标授予站在他面前的汉漠拉比。从而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提问:《汉谟拉比法典》都把哪些方面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了?《汉谟拉比法典》有什么样的地位?(阅读课本)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即它用来维护谁的?(阅读法典节选: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二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二0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小话剧:“公正”的审判《汉谟拉比法典》较全面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专政的实质。但不可否认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知识拓展”——空中花园巴比伦也有世界七大奇迹建筑,那就是“空中花园”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第三站“种姓”的国度——古印度过渡:下面我们要进行今天文明之旅的最后一站——古印度(幻灯展示:《古代印度》图)提问:如果说尼罗河造就了古埃及,两河流域成就了古巴比伦,那么古印度文明是源于哪呢?(古代印度文明始于印度河流域)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一支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从中亚高原南下,他们征服了印度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而雅利安人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它是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重要的特征。提问:印度的种姓制度可分为几类?分别代表那个阶级?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掌握种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含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绝大多数为非雅利安人,世代从事各种递减的职业,以奴隶为主。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设置情境)提问:假如胡夫和汉谟拉比结伴来到古代印度旅游,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于哪一级别?我们如果生活在古印度,又属于哪个阶层?胡夫和汉谟拉比属于第二阶层刹帝利,我们属于第三阶层、第四阶层头脑风暴——小组讨论:作为种姓制度中占大多数的中下阶层,你对种姓制度怎么看?教师说明:古代印度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界限森严,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各有区别,相互的婚姻也受到限制。直到今天,在印度仍随处可见种姓制度的影子,贱民被高种姓人歧视,生活贫困。印度10亿人口中,贱民人数仍占亿,其中2/3的人目不识丁,只有7%的人能喝到洁净的水。虽然印度政府在法律上废除种姓制度,但很难根除沉淀几千年的思想,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提问“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教师总结: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不仅劳动人民对等级制度不满,刹帝利阶层也对婆罗门阶层不满,婆罗门和刹帝利之间的矛盾矛盾愈演愈烈。在长期的争霸战争中,刹帝利获得大量财产,政治地位也随着王权的加强而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一些婆罗门的地位开始下降,不得不靠劳动为生。刹帝利不再甘心屈于婆罗门之下,他们利用了吠舍和首陀罗对等级制度的不满,发动了对婆罗门特权的攻击。公元前6世纪,佛教便在这种情况创立了。请学生阅读P92页第二段,归纳佛教兴起的、创始人、教义。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教义:教义主要是“众生平等”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今天尼伯尔南部,他是释迦部落的王子,被称为,即传说他年轻时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人总是要老、要死,能不老不死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9岁那年,他离别双亲和妻儿,去深山访道,经过7年的冥思苦想,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成了“佛”。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一般专指。中国寺院的佛殿称大雄宝殿,殿里的大佛就是。小组探究:“佛教PK婆罗门”分析讨论:你认为佛教教义有哪些进步意义,有哪些局限性?针对这样的教义,如果你是古印度的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佛教?进步:教义主要是“众生平等”、“自己修行以求来世”,所有这些在当时充满不平等的奴隶制国家里,对于广大的群众是有诱惑力的。局限:宣扬的平等是灵魂上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也不反对奴隶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另外,教义中的“四谛”,以说苦为出发点,掩盖了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阶级压迫之苦;以脱苦为目的,却要人们消除欲望,放弃斗争,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