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的阳极过程第一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金属阳极活性溶解过程通常服从电化学极化规律,阳极电流密度ja与阳极过电位ηa之间服从巴特勒-伏尔摩方程:(8-1)在高过电位区,则符合塔菲尔关系(8-2)1、金属的阳极溶解理论公式当阳极反应产物是可溶性金属离子Mn+时,其电极反应可写成:第二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对于不同的金属阳极,交换电流密度j0的数值不同,因此阳极极化作用也不同(见表8-1)。金属阳极反应传递系数β往往比较大(如表8-2所示),即电极电位的变化对阳极反应速度的加速作用比阴极过程要显著,故阳极极化度一般比阴极极化度要小。表8-l某些金属的交换电流密度范围(金属离子浓度为lmol/L)低过电位金属j0≈10~10-3A/cm2中过电位金属j0≈10-3~10-6A/cm2高过电位金属j0≈10-8~10-15A/cm2PbCuFeSnZnCoHgBiNiCdSb过渡族金属Ag贵金属2、金属的阳极交换电流密度和传递系数第三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表8-2某些金属电极的传递系数电极体系α(或αn)β(或βn)Ag|Ag+0.50.5Tl(Hg)|Tl+0.40.6Hg|Hg2+0.61.4Cu|Cu2+0.491.47Cd|Cd2+0.91.1Cd(Hg)|Cd2+0.4~0.61.4~1.6Zn|Zn2+0.471.47Zn(Hg)|Zn2+0.521.40In(Hg)|In2+0.92.2Bi(Hg)|Bi2+1.181.76第四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多价金属离子的还原过程往往分为若干个单电子步骤进行,其速度控制步骤常为得到“第一个电子”的步骤[Mn++e→M(n-1)+]。阳极过程也可能是分若干个单电子步骤进行的,并以失去“最后一个电子”的步骤[M(n-1)+-e→Mn+]速度最慢。这一看法已为阳极极化时从溶液中检测出了中间价粒子的实验所证实。3、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控制步骤第五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4、金属的阳极钝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金属阳极会失去电化学活性,阳极溶解速度变得非常小,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
⑴金属的钝化状态可以实现的途径一是借助于外电源进行阳极极化使金属发生钝化,称为阳极钝化;一是在没有外加极化的情况下,由于介质中存在氧化剂(去极化剂),氧化剂的还原引起了金属钝化,称为化学钝化或自钝化。本节将主要介绍阳极钝化。第六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⑵金属的典型阳极极化曲线①恒电位法具有活化-钝化转变行为的金属的典型阳极极化曲线如图8-l所示。第七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②恒电流法用控制电流法测量出现钝化行为的金属的阳极极化曲线时,只能得到如图8-2所示的曲线。即正程测量得到ABCD曲线,反程测量得到DEA曲线。所以,对具有活化-钝化行为的体系,只能用控制电位法测量阳极极比曲线。第八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8.2金属的钝化理论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人们认识到金属发生钝化时,金属基体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而只是金属表面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发生了变化。所以,金属钝化只是一种界面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和溶液相互接触的界面上发生变化的现象。8.2.1金属钝化的原因⑴在金属的阳极过程中,阳极极化使金属电极电位正移,氧化反应速度增大;金属的溶解使电极表面附近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升高,这些变化有助于溶液中某些组分与电极表面的金属原子或金属活性溶解的产物(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金属的氧化物或盐类,形成紧密覆盖于金属表面的膜层。⑵由于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是金属离子从金属相向溶液相的转移,故其电极反应中的电荷传递是通过金属离子的迁移而实现的。当金属表面覆盖了膜层,且表面膜的离子导电性很低,即离子在膜中的迁移很困难时,金属阳极溶解反应就会受到明显抑制。第九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⑶不同的膜有不同的电性质,若表面膜具有电子导电性(电子导体),如以电子和空穴为载流子的半导体膜,则虽然依靠金属离子从金属转移到溶液的金属阳极溶解过程受到抑制,但依靠电子转移电荷的其他电极反应仍可进行;若表面膜是非电子导体,则不仅金属阳极溶解被抑制,而且其他电极反应也被抑制。由于钝化现象的复杂性,目前对产生钝化的原因和钝化膜的结构尚不完全情楚,看法也不统一,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钝化理论能够解释所有的钝化现象。本节仅扼要介绍目前认为能较好解释大部分实验事实的理论,即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通常,只把前者看作钝化膜,因此,把钝比膜定义为:如果在介质作用下,金属表面形成了能抑制金属溶解,而本身又难溶于介质的电子导体膜,使金属阳极溶解速度降至很低,则这种表面膜就是钝化膜。第十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二、成相膜理论
1、成相膜理论内容:⑴当金属溶解时可以生成致密的、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的固态产物,这些产物形成独立的相,称为钝化膜或成相膜。它们把金属表面和溶液机械地隔离开来,因此使金属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也就是金属表面转入了钝态。因此,阳极极化和溶液中存在氧化剂(如CrO42-,Cr2O72-,浓HNO3等)时,都会促进氧化膜的形成,使金属发生钝化。⑵所生成的钝化膜是极薄的,金属离子和溶液中的阴离子可以通过膜进行迁移,即成相膜具自一定的离子导电性。因而金属达到钝态后,并未完全停止溶解,只是溶解速度大大降低了。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2、成相膜理论的实验依据
⑴是在某些钝化了的金属表面上可以观察到成相膜的存在,并可以测定膜的厚度与组成。
①采用某种能够溶解金属而对氧化膜不起作用的试剂,溶解基体金属。就可以分离出能看得见的氧化膜。
②用比较灵敏的光学方法,则不用把膜从金属上剥离也可以发现钝化膜,并能测量它的厚度。
③从金属钝态的充电曲线上也可以求得膜的厚度。通过实验方法测量得到的金属钝化膜的厚度一般在零点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范围,有些钝化膜可达几个微米厚度。
⑵用电子衍射法对钝化膜进行分析的结果,证实了大多数钝化膜是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如铁的钝化膜为γ-Fe2O3,铝的钝化膜为无孔的γ-Al2O3,上面覆盖有多孔的β-Al2O3.3H20。此外,金属的某些难溶盐,如硫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组成钝化膜。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⑶对已钝化后的铁、镍、铬、锰、镁等金属,用机械除膜的方法可测量它们在碱性溶液中从钝态到活化的稳定电位,结果发现稳定电位移动很大,如表8-3所示。金属稳定电位/V机械除膜前机械除膜后铁-0.1-0.57钻-0.08-0.53镍-0.03-0.45铬-0.05-0.86锰-0.35-1.2镁-0.9-1.5表8-3在O.1mol/LNaOH中,表面机械修整对金属稳定电位的影响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⑷若将已经钝化了的金属电极进行活化,则在一些金属电极(如Cd,Ag,Pb等)上测得的活化电位与临界钝化电位很接近。这表明该钝化膜的生长与消失是在近于可逆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电位往往与该金属生成氧化物的热力学平衡电位相近,而且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的规律与氧化物电极平衡电极电位公式相符合,即与下述电极反应的电极电位公式相符:⑸由于大多数金属电极上金属氧化物的生成电位都比氧的析出电位要负得多,因此金属可以不必通过氧的作用而直接由阳极反应生成氧化物。以上实验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成相膜理论的正确性。虽然成相膜必须是电极反应的固态产物,但却远不是所有的固态产物都能形成钝化膜。固态产物如果是疏松的,附着力极差,不能直接导致金属钝化。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三、吸附理论
1、吸附理论内容吸附理论认为金属的钝化是由于在金属表面形成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层而引起的。这一吸附层至多只有单分子层厚,它可以是O2-或OH-,较多的人认为是氧原子,即由于氧的吸附使金属表面的反应能力降低而发生钝化现象。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2、吸附理论的主要实验依据
⑴是根据电量测量的结果,发现某些情况下为了使会属钝化,只需要在每平方厘米电极上通过十分之几毫库仑的电量。例如①在0.05mol/LNaOH溶液中,用1*105mA/cm2的电流密度来极化铁电极,只需通过O.3mC/cm2电量就使铁电极钝化了,而这一电量还不足以生成氧的单分子吸附层。此外,还测量了界面电容,如果界面上存在极薄的膜,则界面电容值应比自由表面的双电层电容值要小得多(因为)。但测量结果发现,在1Crl8Ni9不锈钢表面上,金属发生钝化时界面电容改变不大,表明成相氧化物膜并不存在。
②对铂电极表面充氧时,只有6%的表面被氧覆盖,就能使铂的溶解速度降低4倍;覆盖12%的铂表面时,其溶解速度将减慢16倍。由此可知,在金属表面上远远没有形成一个氧的单原子层时,就已经引起了明显的钝化作用。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⑵吸附理论还在其它地方解释了成相膜理论难以说明的实验现象。例如,在一些金属(如Cr,Ni,Fe及其合金)上为什么会发生超钝化现象。
解释:吸附理论认为,增大阳极极化可以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于含氧粒子吸附作用的加强而使金属溶解更加困难;一是由于电位变正而增强电场对金属溶解的促进作用。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可以在一定的电位范围内基本上互相抵消,从而引起钝态金属的溶解速度几乎不随电位变化。但在超钝化区的电位范围内,阳极极化达到可能生成可溶性高价含氧离子的程度,这时电场对金属溶解的加速作用成为主要因素,而氧的吸附可能不但不阻止电极反应,反而能促进高价离子的生成,因此出现了金属溶解速度再度增大的现象。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3、吸附理论的不足在吸附理论中,到底哪一种含氧粒子的吸附引起了金属的钝化,以及含氧粒子吸附层改变金属表面反应能力的具体机理,至今仍不清楚。有人认为金属表面原子的不饱和价键在吸附含氧离子后被饱和了,使金属表面的原子失去原有的活性;有人认为氧原子的吸附引起双电层中电位分布的变化,而使表面反应能力随之改变。两种钝化理论都能较好地解释许多实验现象,但又不能综合地将全部实验事实分析清楚,因此目前仍存在着争论。然而,研究钝化现象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钝态金属表面具自成相膜的结构,其厚度不少于几个分子层。但有些情况下,也确实存在单分子层的吸附膜。因此,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表面形成成相膜或吸附性氧化物膜,都有可能成为钝化的原因。弄清楚在什么条件下生成成相膜,什么条件下生成吸附膜以及钝化膜的组成与结构等问题,正是当前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四、钝化膜理论和吸附理论具体应用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8-3影响金属阳极过程的主要因素在阳极过程中,存在着金属的正常溶解和钝化两种状态。如何掌握这两种状态相互转化的条件,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防止金属钝化或利用钝化现象,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目前虽然对产生钝化的机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对影响钝化的主要因素有一定的认识,因而可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若干规律,应用于阳极过程的控制。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一、金属本性的影响二、溶液组成的影响1、络合剂的影响
2、活化剂的影响
3、氧化剂的影响
4、有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5、溶液pH值的影响
6、阳极电流密度的影响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8-4钝态金属的活化一、消除钝化因素后,金属阳极是否可以由钝化状态重新变为活化状态?2、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钝化状态与活化状态的转换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性,单纯消除或减弱某些钝化因素尚不足以使钝化金属活化。例如在碱性溶液中阳极极化而完全钝化了的铁,可以移到稀硝酸中保持钝态,而在稀硝酸中,铁本来是不会钝化的。1、在有些情况下,确实是这样的。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当金属阳极溶解时,钝化因素和活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旧房转让协议书
- 2024年度二手房产租赁维修合同3篇
- Unit3DatesMoreReadingandWriting(课件)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二零二四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合作开发合同
- 供货服务合同
- 苗木供需协议书2024年定制
- 失语症的治疗
- 2024年度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内容扩展
- 铝材质量检测与评估合同(2024版)
- 手术室感控知识培训内容
- 2022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课件
- 公诉书格式范文(推荐十八篇)
- 椿林麻辣烫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老年人能力评定总表(含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老年综合征罹患情况)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57张)
- 旅行社团队确认书
- Python入门基础教程全套课件
-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实践心得
- 正大集团标准化养猪及“四良配套”技术介绍课件
-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课后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