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和谐社区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2023年和谐社区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2023年和谐社区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2023年和谐社区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2023年和谐社区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谐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一、我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回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城市管理基础,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社区正在成为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市先后获得国家文明社区1个,自治区级文明社区3个,市级文明社区138个;XX县区荣获了“全国社区建设示范XX县区”,*市荣获了全国人居奖和联合国人居奖,归结起来,主要是坚持了“五抓好、五促进”。

(一)抓好社区基本建设,促进社区快速发展

为了保证社区工作正常运转,我们加大了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市财政对市区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每个给予两万元的启动经费支持,XX县区财政给予相应配套经费,用于完善新建社区居委会办公设备和配套设施。20*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拨出300万元专款重点改善城乡基层组织的办公用房条件。经过努力,市区192个社区全部落实办公用房。20*年,为了提高市区社区专职人员的待遇,及时出台政策,规定社区专职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每人每月生活补贴不低于550元,社区专职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每人每月生活补贴不低于530元,社区专职党支部委员、居委会员和专职工作人员(社工)每人每月生活补贴不低于510元,市财政每年划拨专款,解决了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参加法定社会保险的问题。20*年10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统一核定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和社区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生活补贴标准的实施意见》(南府办[20*]112号),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和社区组织专职工作人员生活补贴再次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经费按管辖户籍的数量的不同每月每个在700-1000之间;社区组织专职人员生活补贴统一核定为:工作岗位补贴、工作年限补贴、人口管理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四个部分,经过调整,正职每人每月约1100元、副职960元、其他工作人员910元。办公经费的保障和生活补贴标准的提高,调动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抓好创建文明社区,促进居民素质提升

为了推进全市文明社区建设,从20*年起,全市在150社区中全面启动“十个一”文明社区建设工程,即一个健全的社区党组织、一本党员为民服务联系卡、一系列群众拥护的社区公约、一本社区服务手册、一支青年志愿者工作队伍,一个社区文艺团体,一条宣传文化长廊(橱窗)、一套健全的社区工作档案、一间以上体育文化活动室、一个环境优雅的广场花园。“十个一”建设的经验,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和自治区文明办充分肯定。为了把文明社区建设引向深入,2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决定》(南发[20*]12号),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并把创建文明社区列为每年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我们还注意发挥各方积极性,发动社区机关单位、经济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文明社区建设,营造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会氛围,居民也通过参与提高了素质,通过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先后涌现了新竹社区、新兴苑社区、望州南社区、大阪二社区等文明社区典型。

(三)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核心凝聚力形成

第一,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强化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地位。为了发挥好街道党工委在街道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注重配强街道领导班子,选好一把手。注意从XX县区机关中层干部选派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组织能力强、40岁左右的优秀干部到街道办事处担任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目前全市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平均年龄41岁,10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二是创新社区党组织建设。我们在建立社区的同时,同步建设党的基层组织,目前全市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我们还采取“选派、招聘、留用”等多种渠道选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优化社区领导班子结构。

第二、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联建机制。一是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协商议事机构。我市分别在XX县区、街道和社区中建立了由XX县区、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牵头,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联络委员会等协调、协商议事机构,明确了议事机构职责和工作制度。各社区党建工作议事机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形成了“XX县区党建—街道党建—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志愿者队伍—党员责任区”纵向工作体系和“社区党建工作联席(联络)委员会—住社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志愿队伍—党员活动小组—党员社区服务联系点(责任区)”横向工作体系。二是实行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制度。20*年起,我市在各县区实行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即单位党组织对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职能不变,同时组织本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监督管理,目前,全市已有5万多名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通过开展“认岗服务”等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活动。

(四)抓好社区为民服务,促进密切政民关系

第一、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组织建设。从20*年起,我市把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列入财政预算计划,给予重点支持,目前市区145个社区建立了“五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场所”(即党建活动室、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老年活动室、青少年阅览室、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社区服务站、社区保障站、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社区居务公开栏、宣传栏、社区学校、健身娱乐活动场所)。20*年至2007年市政府共拿出32万配套资金作为“社区图书援建”活动的配套资金,各XX县区财政也拨出专款用于社区图书室建设,目前,全市社区居委会都建立了图书室。针对社区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服务范围的广泛性,我市社区普遍建立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自愿者、老年人志愿者、少年邹鹰队等不同年龄层次的自愿者队伍,目前全市共组建了1263支8*94人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常年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服务。

第二,大力开发社区服务项目。根据社区群众的需求,在各社区大力发展社区托老服务、托幼服务、残疾人服务、扶贫济困服务、治安调解服务的中介、信息、咨询培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20多种门类的社区服务,全市共有社区服务网5416个,社区服务项目1161多项。不少社区的居民群众实现了日常生活所需“十不出社区”,即:小孩读书、幼儿入托、理发美容、买日用品、读书看报、家电维修、房屋维修、就医取药、体育健身、文化娱乐不出社区。

第三,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我市结合抓好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方法。如20*年以来,我市开展了“爱心超市”建设活动,在政府关心、部门支持、企业参与经营的机制推动下,“爱心超市”覆盖面迅速扩大,目前已发展到111家,受惠群众近7万人,使大部分社区困难群众能经常性得到生活救助。开展以“四送”即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几年来,全市街道、社区共帮助27367年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比例达71.4%。为了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社区普遍建立了老年协会、老体协会等各种组织,有的还组建了腰鼓队、文艺队、合唱团、粤剧团等文化团体,利用节假日举办文体活动。

(五)抓好环境建设“五心工程”,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第一、实施“舒心”工程,为居民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我市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大力加强社区居民教育,营造了社区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宣讲,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围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推进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市文明公约》、《*市民“八不”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整合社区资源,大力发展和完善学前教育、老年人教育、公共卫生教育,构建学习型社区。配合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召开,在居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了东盟及“南博会”基本知识普及和“文明、礼貌、奉献”的系列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市民的首府意识。

第二,实施“顺心”工程,为居民创建民主自治环境。适应社区群众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的新变化,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广泛动员和组织社区全群众参与社区事务,支持社区群众当家作主。建立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居民委员会定期向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重大事项经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建立由社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等组成的社区民主协商议事会,对社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功能。建立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的“三公开一监督”制度,提高社区工作透明度。开展“民选民、民选官、民评政”的“三评”活动,让社区居民对居民委员会干部及其工作进行监督,建立社区事务民主听证会制度,由群众代表依法、民主协调解决本区域涉及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利益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调动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第三、实施“欢心”工程,创造社区良好人文环境。把“服务居民群众,构建和谐社区”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专家走进社区,促进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法律等活动进社区,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围绕凝聚社区共识,塑造社区形象、展示社区风采的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广场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培育了健康民主、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活动,打牢了文明社区创建基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了“老少共建”、“大手牵小手,共向文明走”等为主题的关心下一代活动。围绕服务“南博会”,开展模范户评比、公民道德建设“十佳”评选等创建活动。

第四,实施“称心”工程,打造社区良好生活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生态型”社区创建活动。完善城市居民区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比较规范的新建住宅区,都规划建设了社区公共服务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治安亭、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积极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开展拆违补绿、破墙透绿、荒地造绿、见缝插绿、户户植绿等活动,形成常年见绿、春色满园的优美环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整治脏、乱、差和各种环境污染,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建立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倡导绿色生活,开展环境保护和争创环保示范楼组、示范家庭等活动,创建绿色社区。

第五,实施“放心”工程,建设社区良好治安环境。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推动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在社区的落实,全力打造安全型社区。健全并完善动态防范网络,着力推进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社会巡逻防控体系、以社区警务和群防群治为重点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以强化责任制为基础的单位内部治安防控体系、以集市为核心的农村地区防控体系、以强化治安管理教育化解矛盾纠纷为主要内容的基础防控体系等五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筑群防群治的防控网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法制意识。

上述社区建设的成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市民政部门的牵头,各部门协调开展的结果,是全体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努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社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许多社区办公活动经费短缺,影响着社区功能的发挥。二是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能力不强、志愿活动不稳定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社区服务发展缓慢,服务项目比较单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影响着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四是社区建设工作合力不够,有的部门下派任务多,提供支持少,公共资源整合程度不高,影响着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功能培育。五是有些驻区单位和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六是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制约着依法推进社区建设的进程。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二、充分认识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为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大会的主要内容和今后的方向。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紧密相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绝不能忽视社区的作用。只有社区日趋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基础。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居民群体在社区。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少数无单位人才与居委会打交道不同,今天,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焦点。当前生活在各种社区中的各种人群都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外来务工人员。目前我国每年的人口流动量是1.4亿,这类人员多数是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他们生活在社区,有自己的利益需求,如何融入社区是个大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群体。目前我国城镇还有14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2200多万城镇贫困人群,需要就业的呼声强烈,他们中还有许多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居民,急需社会的各种救助;三是老年人和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目前我国已有4400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社区,老年化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老年人有许多特殊的生理、心理、文化和交往需求,老龄化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已经移交到社区的2600多万企业离退休职工,在切断与原有企业的关系后,迫切需要重新与社会建立新的关系;四是未成年人群。这类群体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可塑性强,但如果缺少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也很容易出问题;五是部分先富群体。他们在精神文化上有较高的追求,在物质生活、就业方式上也不同于一般社区居民,但他们如何保持发展活力,又富有社会责任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社区居民分化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只有高度重视保护困难群体的利益,重视不同群体的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社区建设,努力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缓和不同群体的矛盾,引导不同类型群体和谐相处,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构建和谐社区的矛盾汇集在社区。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各类矛盾出现多发现象。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改革中的许多矛盾。如国企改革的“4*0”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的去向以及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等交织在一起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XX县区面积日益扩大,不少城郊结合部的土地被征用,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也随之转化为市民,但这些新市民以往养成的生活习性难以立即适应现代城市的节奏和管理,但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尚不完善,一些群体的利益要求难以充分满足,由此引发了不少矛盾,改革深化利益层次调整,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复杂,贫富差距现象越来越成为热点,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复杂,极易诱发社会矛盾,旧楼区的综合整修,安居已成为居民群众的重要愿望,但一些XX县区动迁,又往往因不能满足动迁户的期望发生矛盾,甚至引发群体事件,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一些地方治安状况不好,黄、赌、毒屡禁不止,一些人道德失范、家庭不和、行为越轨,引发一些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矛盾。通过社区建设,努力使得社区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引导居民顾大局、重法治、讲道德、守秩序,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实在社区。社区是党在城市执政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在城市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都要靠社区去贯彻和实施,居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最终要靠社区去了解和反映,推动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区建设全面发展,最终要靠社区组织居民去实现。

总之,建设和谐社区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建设和谐社区是时代的呼唤,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任务。

三、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坚持以自治为方向,建设民主自治的社区。要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保证广大居民群众在基层事务中当好家,做好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建设和谐社区的积极性。推进居民自治,关键要从健全制度入手,落实好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一是进一步健全社区居民民主选举制度,不断扩大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覆盖面,把思想好、作风正、有能力、愿意为居民服务的人选进居委会成员,保障居民的选举权,二是进一步完善居务公开制度,常年性工作每季度公开一次,重大事务及居民普遍关心的事务及时公开,要按照居务、财务、政务、服务公开的分类,从办理结果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不断扩大公开的内容,丰富公开的形式,规范公开程序,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三是建立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通过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建立有效的社区成员沟通机制,保障居民的参与权。四是完善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居民会议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制度,社区重大事务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应由两委联席会议研究形成方案,提交社区居民会议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保障居民的决策权。五是建立健全“下评官”、“民评官”等民主评议制度,保障居民的监督权。

2、坚持以服务为根本,建设便民利民的社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需求,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使社区居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一是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重点发展面向社会群体的社会救助服务,搞好城市低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救助,在社区普遍建立“慈善超市”、“爱心超市”等。发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增强就业能力,要结合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管理等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服务领域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要针对社区居民多方位、多层次的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社区商业,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要发展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实现社区与驻区单位的互动,实现双赢。二要创新社区服务方式。要坚持把传统与现代服务方式相结合,继续推行、深化“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一条龙”等有效的服务方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热线电话,呼叫系统,网上服务的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使社区信息服务网络系统成为为民服务的窗口,社区服务的平台、居民生活的好帮手。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宗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无偿、抵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让社区服务组织有一定的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行,实现良性循环和自我发展。三是整合社区服务资源。要利用好区县、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中心(站)等社区公共资源,充分发挥其组织、带动作用,引导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开放服务设施,面向社会联合经营,提高经济服务资源的社会化程度。要发动和鼓励社区成员之间开展互助性服务,积极开展社区慈善活动,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提高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的能力。四要完善社区服务政策。社区服务需要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和政策监管,但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投资、谁所有、受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投入机制,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合伙经营等形式,开办服务项目,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行社会服务市场化运作,实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3、坚持以文化为活力,建设文明健康的社区。建设和谐社区,离不开先进文化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只有文化繁荣,才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社区。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站(室)、社区课堂、社区广场以及社团单位的各类文化设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大力弘扬邻里互助、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等传统美德,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加强对社区成员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素质。要花大力气改善社区文体设施条件,把增加社区图书室的藏书量、普及电子阅览室、增添体育健身器材,开辟居民社交场所为重点项目,满足居民终身学习,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和人际思想沟通的需要。要继续抓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活动,目前第三批援建任务已下XX县区区,一定要用好。要加强社区文化队伍的培育,壮大队伍,注重特色,打造精品,成立品牌。不断提升社区文化的品味和格调。

4、坚持以环境为形象,建设整洁优美的社区。整洁优美有序的社区环境,是社区的外在形象,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市有的社区脏、乱、差现象还存在,社区之间由于基础不同,在短时间内都达到环境十分优美的目标不现实,但是保持对社区环境的整洁有序,是每个社区都能做到的。因此,要加强对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噪声污染治理,整治违章建筑、乱贴乱发小广告行为,整治乱推、乱放、乱扔杂物、乱停放车辆现象,保持路、街、巷、场管理有序,为居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要不断绿化、美化社区环境,积极动员,组织广大居民义务植树、种草、护绿,建立社区绿化档案,做到绿树有人护、绿地有人管。要加强对社区公共设施的养护和监测,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确保居民使用社区公共设施的安全。要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广泛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社会环保活动,倡导绿树消费,使用环保型商品和清洁能源,按照打造节约型社会,积极倡导节水、节电、节地、节材等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5、坚持以稳定为条件,建设安定有序的社区。社区安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有了良好的社区治安,社区建设的其他工作才能有序开展,社区居民才能安居乐业。一要强化防范。要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治安和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群防群治网络。进一步规范社区警务工作,努力实现警民共建、资源共享,家园共管。二是强化教育,深化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大力倡导居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尤其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三要强化治理。加大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治理,积极创建“五毒社区”,净化社会风气。加强社区、学校内部以及周边区域的治安整治,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四要强化疏导。要畅通民情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居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充分发挥社区调委会、居民小组、楼栋中心户、居民中德高望重人员的作用,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把重点放在多发性、易激性的矛盾纠纷上,抓苗头,抓细微处,使社区内部矛盾得到及时、准确处理,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同时,还要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有非正常情况,社区应早知道、早发现、早报告,并及时介入做好工作。

6、坚持以党建为保障,建设协调发展的社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的社区党建目标,同和谐社区建设目标有机结合,积极主动地把社区党建工作融合到搞好居民自治,加强社区管理的活动中去,深入到拓展社区服务、搞好社区治安的具体工作中去,渗透到繁荣社区文化、改善人居环境的实践中去,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社区党组织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进一步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会议制度”和“社区党员议事会议制度”。要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在社区的覆盖面,创新组织设置。要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党员、流动人口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的管理和服务。要加强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力度,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7、坚持以学习为动力,建设学习型的社区。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深入开展向望州南社区学习的活动。

一是要学习望州南社区“能帮就帮,帮别人就是帮自己”的互帮精神,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

二是学习望州南社区“有样学样,跟着党员干部干”的榜样精神,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党员干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干群众所盼,办群众所需的公仆情怀,推动形成和谐的干群关系。

三是学习望州南社区“社区爱我,我爱社区”的关爱精神,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诚信、宽容、互谅的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四是要学习望州南社区“一花香不如百花香,一家好不如百家好”的团队精神,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促进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推动形成共享的生活局面。

五是要学习望州南社区“想到做到,争先创新”的创新精神,切实增强全民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六是要学习望州南社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自强精神,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不怕困难,迎难而进,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推动形成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价值观念。

8、坚持以创新为业绩,建设创新型的社区。

一是抓好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农村社区是一项新的工作,是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蓬勃开展,特别是一些先进发达地区。我市试点工作已在十二个县区展开,我们一定要把这一试点工作搞好,创出路子。

二是探索城乡社区互动工作。我市目前有城市社区192个,乡镇社区145个,总共337个。农村社区试点目前有72个。城镇社区建立多年,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要帮助指导农村社区开展工作,结对子,一帮一,相互促进,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推进城乡社区的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社区志愿者是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市目前约有10万人左右,近期国家民政部要求开展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这是对社区志愿者的关注,也是对这支队伍的规范。我们各XX县区要按照上级的要求,认真做好注册登记工作。

四、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

民政部门是各级政府具体负责社区建设日常工作的部门,担负着党和政府部门赋予的“指导社区服务,推动社会建设”的职能。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负起责任,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发挥职能作用,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主动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