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青壮年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病机一方面是肺脾肾三焦气化失司,另一方面则是水停、气滞、血阻,两者互相影响,从而构成本病正虚邪实的局面。肺脾肾三焦失司水停、气滞、血阻+正虚邪实第一页,共38页。慢性肾炎中医治法探讨1.扶正培本法
2.收涩固精法4.活血化瘀法6.祛风胜湿法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六种方法3.利水消肿法5.清热解毒法第二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
1.1健脾益气法1.2补肺益气法1.3温补脾肾法1.4滋阴补肾法1.5益气养阴法1.6气血双补法1.7阴阳双补法
扶正培本法第三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
1.1健脾益气法:用于慢性肾炎脾虚或肺脾气虚者。若脾虚不运,水湿停留之水肿;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疲乏纳差,腹满便溏,舌淡脉弱,常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
第四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1.2补肺益气法用于肺气不足,脾肺两虚证,肺脾气虚,卫阳不固,除脾虚症状外,又有反复外感,汗出恶风,气短胸闷等证,常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第五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
1.3温补脾肾法:用于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之水肿,或于水肿消退后,脾肾阳虚之证仍在,如畏寒肢冷腰酸乏力,舌淡脉沉等,常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黄芪、党参等药,或健脾益气药中加入温和的补肾通督之品,如鹿角霜,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等。第六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
1.4滋阴补肾法:慢性肾炎久用温补或应用激素,皆可耗伤肾阴,当用滋养肾阴之法。若阴虚内热,见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若热伤血络,出现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者,加小蓟,血余炭,生侧柏,茅根。如阴虚阳亢,见眩晕耳鸣,目涩肢颤,血压升高,宜滋阴平肝,用杞菊地黄丸,镇肝熄风汤,如是肾阴不足,兼挟水湿,水肿而舌光无苔,可用猪苓汤,心水散
。第七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
心水散组成:天冬首乌沙参车前子茅根泽泻滑石甘草第八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
1.5益气养阴法:水肿退后,阴液耗损,久用滋腻,反致脾虚,临证即见脾气不足,又有肾阴亏损之证,当健脾益气与滋养肾阴之法合用,如大补元煎、参芪地黄汤等。第九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
1.6气血双补法:水肿退后,或应用细胞毒药物,致脾虚气衰,化源不足,气血两亏,见面白不泽,心悸失眠,舌淡脉细,宜用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
第十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
1.7阴阳双补法:脾肾阳虚,日久伤阴,而成阴阳两虚之证,因其是阳损及阴,故临床以阳虚证为主,证见口干喜饮、舌胖淡红、脉细而数等阴虚证,宜温阳益阴,阴阳双补,常用地黄饮子、龟鹿二仙胶等。此时温阳之桂附,不宜量大过久,以免过于刚燥更伤阴液,而滋阴不宜过于寒凉、滋腻,以免伤阳或碍胃。第十一页,共38页。1.扶正培本法
龟鹿二仙胶又名『四珍胶』。处方来源《医便》卷一组成:鹿角
龟板人参
枸杞子第十二页,共38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均有蛋白尿,中医认为蛋白属精气的范畴,蛋白尿之产生与脾肾有关,脾精不守,肾精不藏,均可形成蛋白尿。应用收涩固精的方药治疗蛋白尿,为常用有效方法之一,常用方剂有水陆二仙丹、桑螵蛸散、金锁固精丸等,常用药物有芡实、金樱子、沙苑子、桑螵蛸、补骨脂、白果、覆盆子、赤石脂、龙骨、牡蛎等。
2.收涩固精法第十三页,共38页。2.收涩固精法水陆二仙丹处方来源《洪氏经验集》本方由芡实末、金樱子膏制为小丸,盐汤送服。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男子遗精白浊、女子带下,以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有益肾滋阴、收敛固摄之功。第十四页,共38页。3.利水消肿
慢性肾炎水肿阶段,治疗上以利水为主,攻泻逐水、宣肺发汗和渗湿利水为其主要方法。第十五页,共38页。3.利水消肿
3.1攻泻逐水法
慢性肾炎肾病型高度水肿伴胸水腹水、经其它各种渗利水湿之剂无效,正虚不明显者可用此法,如果久病正虚,血浆蛋白低,肾功能严重损害者不宜用此法治疗,攻泻逐水法常用方剂有舟车丸,十枣汤,疏凿饮子等。
攻泻逐水法能有效迅速排出体内过多水分及部分尿素氮,降低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以解危急于一时。但患者服用后常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反应,而水肿常不能全消,即便高度水肿完全消退,效果亦不巩固,需要用攻补兼施的方法来巩固疗效。所以攻泻逐水法仅作短期应用,而不可作为常规疗法。第十六页,共38页。3.利水消肿舟车丸
处方来源《景岳全书》组成:黑丑甘遂芫花大戟大黄青皮陈皮木香槟榔轻粉十枣汤
处方来源《伤寒论》组成:芫花甘遂大戟疏凿饮子
处方来源《济生》卷五组成:羌活秦艽大腹皮茯苓皮泽泻商陆赤小豆椒目木通槟榔第十七页,共38页。3.利水消肿
3.2宣肺发汗法
宣肺发汗法主要用于因受风寒或风热引起急性发作,伴有表证或肺气失宣者,常用方剂麻黄加术汤,越婢加术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水肿严重者配合渗利水湿之剂,如五苓散、五皮饮之类,以加强利水作用。汗出恶风还可以配合益气固表之剂,如防己黄芪汤之类。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杏仁、浮萍、防风、紫苏、藿香等。第十八页,共38页。3.利水消肿
3.3渗湿利水法渗湿利水法其功效不如攻泻逐水法猛烈,不如宣肺发汗法迅速,但其作用持久,而疗效巩固,因而是慢性肾炎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常用方剂有五皮饮、四苓散等,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车钱子、防己、滑石、通草等。由于慢性肾炎主要是因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水湿泛滥所致,因此渗湿利水常与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结合起来。
第十九页,共38页。3.3渗湿利水法3.3.1
温肾利水法: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不化水,水湿泛滥:脾虚衰败,日久及肾,脾肾阳虚,水肿加重,宜温肾利水,常用方剂如真武汤、济生肾气丸。
3.3.2健脾利水法:脾虚气弱,健运失司,水湿停留或湿邪困脾,脾运迟滞,也致水肿。前者宜健脾益气利水,方用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外台茯苓饮等。后者宜燥湿运脾利水,方用胃苓汤等。3.3.3行气利水法:治当理气行气与渗湿利水同用,使气滞水停祛除,三焦气化即可恢复。常用方剂有大橘皮汤、沉香散、茯苓导水汤等。
第二十页,共38页。3.3渗湿利水法外台茯苓饮
处方来源《外台》卷八引<延年秘录>组成茯苓人参白术生姜枳实橘皮大橘皮汤
处方来源明·方贤《奇效良方》组成橘皮滑石茯苓木香槟榔猪苓泽泻白术官桂甘草沉香散
处方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组成沉香石韦滑石当归瞿麦白术甘草赤芍王不留行茯苓导水汤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六组成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第二十一页,共38页。瘀血《金匮》:“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既是水肿产生的病因又是水肿的病理产物4.活血化瘀法喻嘉言:“瘀血化水,赤缕外观,其水不去,势必变瘀之血,亦化为水。”
在临床上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症往往因久病不愈,肾虚络损,气血瘀滞,表现面色晦暗,肾区叩痛,舌色瘀紫,脉来涩滞等瘀血见证。因而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疗效。
第二十二页,共38页。活血通络法--“通肾络”赵玉庸老师认为“脾肾气虚、水液泛溢”为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气虚致血瘀,水湿、瘀血深入肾络,导致肾络瘀阻不通。“肾络瘀阻”贯穿于慢性肾炎全程。据此以“通肾络法”为基础治法,以此为基础,结合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以活血化瘀通肾络。第二十三页,共38页。活血散结--“微癥瘕”大量研究认为慢性肾炎患者病久不愈,瘀血深伏于肾络,渐成微小癥积,使肾体受损,肾用失司。“瘀血癥积阻于肾络”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病机,其病位在肾在络。据此,以“活血散结消癥通络”为基本治法,以此为基础,结合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以活血散结。第二十四页,共38页。4.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此法用于慢性肾炎早期,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当归芍药散、血府逐瘀汤、益肾汤等。常用药物有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泽兰、益母草、虎杖、毛冬青、刘寄奴、马鞭草等。活血通络“久病入络”
可选此法,因瘀血久留,津枯血燥,隐伏深潜,唯虫类药物走窜搜剔,才能去其死血顽痰,常用方剂如大黄蛰虫丸、百劳丸。常用药物如山甲、水蛭、蛰虫,僵蚕、地龙、全蝎、蜈蚣等,此法常须配合扶正培本之剂。活血散结“若瘀血入络或挟顽痰”可选此法,常用方剂如海藻玉壶汤,消瘰丸等。常用药物如蝉衣、海藻、海带、昆布、夏枯草、牡蛎、海蛤粉、海螵蛸等,常结合辩证辅以益气、补阳、滋阴、清利之剂。第二十五页,共38页。
活血化瘀法对于侵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水肿、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均有良好效果,如与渗湿利水、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清利湿热、散风祛湿诸法配合应用,可疗效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一些伴有镜下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活血化瘀法尚可取得一定效果。4.活血化瘀法第二十六页,共38页。4.活血化瘀法百劳丸处方来源明·楼英《医学纲目》卷五引陈大夫传张仲景方组成:当归乳香没药人参大黄虻虫水蛭第二十七页,共38页。感受风热邪毒,或湿邪久郁化热口苦、咽干、咽痛、尿少、苔黄腻而干、脓疱疹、湿疹、皮疹等。5.清热解毒法湿热蕴结长期应用激素,气血痰湿郁滞经络湿热热毒柯兴氏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面部痤疮)抗原抗体反应引起非特异性炎症热毒系膜基质增生毛细血管肿胀炎性细胞侵润等第二十八页,共38页。
近年来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一定疗效。常用的方剂有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清利方等。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黄芩、黄连、黄柏、白花蛇舌草、金线重楼、鱼腥草、板蓝根、穿心莲、芥菜花、六神丸等。5.清热解毒法第二十九页,共38页。5.清热解毒法清利方组成:生地北沙参玄参墨旱莲荔枝草小蓟黄柏白茅根第三十页,共38页。
在应用清热解毒法时,须分清新病、久病并结合部位进行辨证治疗。
新病属热毒者用五味消毒饮
湿热者用龙胆泻肝汤
火热者用连翘败毒膏
急性发热、咽喉肿痛者,用银蒲玄麦甘桔汤
丹毒发颐用普济清毒饮。
久病则比较复杂,一般多属虚火,应结合临床症状及伴发阴虚、气虚、挟湿、挟瘀之不同情况,辩证施治。5.清热解毒法第三十一页,共38页。
5.清热解毒法连翘败毒膏处方来源: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标准1998年组成:大黄40g,连翘40g,金银花40g,紫花地丁30g,蒲公英30g,栀子30g,白芷30g,黄芩30g,赤芍30g,浙贝母30g,玄参30g,桔梗30g,关木通30g,防风30g,白藓皮30g,甘草30g,天花粉20g,蝉蜕20g第三十二页,共38页。“肾风”为中医病名。指:肾受风邪所致的疾患,以面部浮肿、腰痛、色黑为主证。《素问·风论》:“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王冰注:“冬壬癸水,肾主之。”《素问·风论》:“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害于言。”6.祛风胜湿法—“慢肾风”古代医家论述第三十三页,共38页。祛风胜湿法原理大量研究认为从风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因风邪入侵,潜伏于肾,再遇外风侵袭时,同气相求,内外相招,互为引动。邪闭肺气,水津无以四布;邪碍脾运,精微无以统摄;邪损肾精,气化开合失度,从而导致面肢浮肿,尿中蛋白长期不消。故“风、湿、瘀、虚”成为慢性肾炎病程缠绵难愈的病理因素。另外,叶天士“辛香可入络通血”及缪希壅“络以辛为泄”的理论,从而可达到祛风湿通络的功效。第三十四页,共38页。
风邪外袭,水湿不化是慢性肾炎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因素。治疗当祛风胜湿,唯祛风能使病邪越于皮肤,唯胜湿能使气化于腑脏,常用方剂如羌活胜湿汤,参苓白术散加羌活、独活、荆芥、防风、苏叶、豨莶草、威灵仙、徐长卿、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版标准写字楼租赁合同样本下载
- 2025年物流铁路运输的运输合同
- 2025奶牛选购合同书范文
- 2025电梯设备采购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合伙型联营合同范本
- 2025电商平台商家服务合同样本
- 新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内容解读
- 2025精简版商店摊位租赁合同
- 2025年某豆类种植购销合同
- 常见危险化学品
-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与实践Office2016全套完整PPT教学课件
-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高三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六篇
- 中石油职称考试俄语选读第01-27课
- 上海建设工程监理施工安全监视规程
- 沃尔沃发展史
- 流行病学 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
- 管理核心五任务原版
- 年度店长销售工作总结5篇
-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与疏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