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模式第1页/共89页区域发展模式
村落发展模式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华西模式南街模式大邱庄模式第2页/共89页区域和村落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考:农—工—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的比较:1.经济开放中的区际化与国际化2.模式的自我调适:“新温州模式”、“新苏南模式”华西模式、南街模式、大邱庄模式的比较:1.乡村工业化2.权威结构3.三种村落模式的特殊性与不可复制性及自身困境第3页/共89页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经济型式乡镇集体经济民营私有经济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纺织、机械、化工、建材等较“重”工业小商品“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工业化的发动者私人发动型政府(社区)发动型两者兼而有之工业化和市场化路径先工业化后市场化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并举苏南、温州和珠江三种模式特征分析第4页/共89页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筹资途径资金自给型(内生型)资金自给型(内生型)引进外资型(外来型)制度变迁与体制转轨的路径依赖自上而下体制内供给型强制性自下而上体制外需求型诱致性“外来冲击-内部回应”型政府的定位和作用政府强干预政府﹢公司自生自发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介于中间第5页/共89页苏南、温州和珠江三种模式问题、变化和趋势分析条件变化和模式局限模式变化与发展趋势苏南模式经济体制与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外部环境恶化;资源约束不断强化;“模糊产权”问题显现;利益和权力条块分割,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调整企业规模和结构;乡镇政府淡出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城市化进程加快温州模式松散合作和分散经营阻碍企业扩张;家族式经营管理对企业成长的不适应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激烈竞争股份合作制企业;民营企业质量和规模提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区域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靠拢珠江模式对外开放政策优势不再明显;资源约束矛盾尖锐;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明显;加工贸易下游企业竞争剧烈,企业利润下降巩固外商投资企业规模;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变政策优惠为配套产业以吸引外资充分运用市场规则,优胜劣汰第6页/共89页政府超强干预模式——“苏南模式”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强政府弱社会第7页/共89页第8页/共89页
“苏南模式”是指苏南地区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乡村工业和小城镇建设为主导,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基层政府行政推动的发展模式。其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发展于80年代与90年代初、中期。在这段历史期间,中国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以集体所有制为特征的苏南乡镇企业在新旧体制的夹缝中获得了生存的空间。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主要受供给的制约,坚持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苏南乡镇企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方面,姓“资”、姓“社”仍然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以集体所有制为特征的苏南乡镇企业,采用政企不分的制度安排,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敏感的政治问题,也有利于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因此,苏南乡镇企业在整个80年代得到了蓬勃发展,推动了苏南乡村工业化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第9页/共89页苏南模式的准备条件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大量技术工人节假日到苏州、无锡等地,给苏南带来了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历史上的积累和接受上海的辐射为苏南地区工业化的起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当时的短缺经济,以及一些偶然因素,如80年代中期的信用扩张,对工业化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至1989年,苏南乡镇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已经占到了60%。苏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方式。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种组织方式将能人(企业家)和社会闲散资本结合起来,很快跨越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实现了苏南乡镇企业在全国的领先发展。不可否认,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政府直接干涉企业,动员和组织生产活动,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因而成为首选形式。
第10页/共89页苏南模式的优越性第一,乡镇企业可以从不多的社区积累中获取原始资本,并可以依靠“政府信用”从银行取得贷款,还可以无偿或低成本占用社区内的土地资源,廉价使用社会区内的劳动力;第二,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其身份和信誉,为企业取得计划外的原料,促进产品销售和处理商务纠纷,并帮助管理人员规避来自于财产转移和国家政策歧视方面的风险第三,政府组织资源,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大,可以生产一些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第四,在这个时期,人们的产权意识、竞争观念比较淡薄,平均主义思想严重;此时兴办社区成员名义所有、地方政府实际控制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社会比较容易接受。第11页/共89页苏南模式所创造的成就
2005年苏南有7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前10名;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镇三大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100%;各地对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务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4.7年,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为100%,广播电视数字化程度达75%,村村开通了公交车;生态环境更加适宜人居,生态环境更加适宜人居,在全国第一批6个生态市中苏南就占有4个;“和谐苏南”和“平安苏南”建设不断前进,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推动着苏南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阔步前进。第12页/共89页苏南模式带来的问题1、在苏南模式中,经济形式单一、产权模糊、政企不分、小城镇建设的弊端日益凸显,苏南模式无论是企业规模、增长方式和产品结构,还是“离土不离乡”的城市化方式,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2、政企不分,加大了投资的风险,人们依靠政府大肆举债;3、没有改变市场化和政府主导的路径,整个苏南地区基本上是“强政府弱社会”的局面;第13页/共89页坚持“三个发展”、“四个优先”——新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孕育萌发于苏南模式,但却是在制度框架内的一种有方向、有目标的实践,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体制方面的突破让苏南成功地与市场和国际接轨,增长方式向又好又快转型,让苏南的国际竞争力有了大幅跃升。第14页/共89页新苏南模式的特点一、新苏南模式的发展机遇: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开放带动效应之后的国际产业向沿江集聚,以三次大的先发效应接续助推苏南转型升级。二、新苏南模式的路径特征:坚持“三个发展”、“四个优先”,实现经济结构成功转型。
三、新苏南模式的发展导向: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高水平全面小康“三条标准”,全面协调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第15页/共89页四、新苏南模式的体制框架: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比翼齐飞的混合互补型经济格局,成为苏南发展的强劲动力。五、新苏南模式的文化支撑:“四千四万”到“三创”精神发扬光大,熔铸并丰富了苏南的先进文化特质。六、新苏南模式的成长优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位一体,推动苏南迈入和谐发展之路。七、新苏南模式的实践之道:尊重基层实践、鼓励群众创造和借鉴他人之长三管齐下,新苏南模式在兼收并蓄中走向成熟。第16页/共89页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珠三角经济区概念小珠三角: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及周围的周边城市大珠三角:粤港澳地区泛珠三角:遍及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香港、澳门。即“9+2泛珠三角区域”珠三角经济区发展历史历史上农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较早。广州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发挥着重要作用。建国后,地区东部南海,加上远离中央,其工业发展并未受到中央中央重视,加上煤炭、铁矿资源缺乏,工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的兴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实行改革开放广东等珠三角地区得到放权和党中央特殊待遇。珠三角利用有利政策积极对外开放成立经济特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发展成就。成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先导。第17页/共89页第18页/共89页1979年,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飞速发展。人均GDP超过中高收入国家以农副产品到以工业制品为主的贸易结构转变以来料加工到以进料加工为主的贸易转变以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超越中高收入国家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向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结构演进产业结构逐步向重工业化演进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网络式发展演进区域内部差距虽然有但呈现缩小趋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珠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优化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第19页/共89页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动因分析四大动因分析区域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权制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进外资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乡镇企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第20页/共89页第一部分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外开放政策国家确立对外开放政策为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以区域开放为主,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向内陆推进。珠三角作为试验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经济特区的成立为其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国家实行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地方财权和减免税收。国家对珠三角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缴、五年不变”政策。广东省外资审批权、管理权也得到扩大。地方政府财权明显增强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投资政策投资政策的改革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通过增加投资发展经济实现地方利益的途径,再加上珠三角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城市和开放区等等,在进出口、外汇留成国家给予优惠,使其获得大量积累,经济增长迅速。第21页/共89页分权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央给广东省三个更加: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珠三角形成了市、县、区、镇、村政府主导经济的格局,地方政府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第22页/共89页引进外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外资的进入有效的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原始积累,资金、技术、劳动力以及市场在内的来外资源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珠三角工业化的发展,更使其一开始就面向国际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带动国内市场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外资的引进更加促进了管理经验和管理人员的交流和学习。第23页/共89页乡镇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珠三角与外部资源的引进想结合,通过内部组织的转型促进创新,也通过外部组织制度的引进、学习和移植进行创新,企业按市场导向原则对原有经济组织进行改造,引进制度的标准化和本土化,逐步走向以自主性为主的制度创新。第24页/共89页不同贸易方式的构成第25页/共89页珠三角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第26页/共89页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第27页/共89页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第28页/共89页珠三角第三产业未来展望第29页/共89页苏南模式VS温州模式1.苏南模式,也称“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温州模式,本质是一种“市场解决模式”、“自发自生发展模式”和“自组织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第30页/共89页2.简单地说,“苏南模式”是指乡镇企业以集体(乡、村一级)企业为主以中型企业(相对而言)为主、以工业为主依托大中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而”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以非集体(个体、私营或联户)企业为主多元化发展、专业化市场分工与专业化市场导向为特征的一种乡镇企业发展模式。3.苏州模式是以强势政府和高效率政府为基础,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以FDI带动出口加业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温州模式是以民营企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体,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VS温州模式第31页/共89页形成背景一.主要差异1.经济地理环境的差别。苏南地区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该地区毗邻上海、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大中城巾,水陆交通便利,接受经济、技术的辐射能力较强。并且,苏南地区位于沪宁铁路和长江航道一侧,交通便利,信息发达。而温州地区,只有温州一个中等商业轻工业城市,没有铁路,公路建设也很差,距最近的大城市上海有四百多公里之远,交通和通讯都不方便。温州虽然濒临大海,也有口岸,但海运业长期没有得到发展,主要靠公路维持与内陆联系,因而受城市工业的影响很小。第32页/共89页2.经济基础的差别。苏南农业发达,农业积累较多,国家对该地区的发展也给予较多的投资和贷款,但这也使得苏南地区受到较强的政治和经济控制,传统的人民公社体制相对来说比较牢固和稳定。而温州农业移累很少,国家对这个地区的投资也很少,从1949年到1981年投资总共才6.55亿元,平均每年只有0,2亿元。因而受政治和经济的控制较弱,人民公社的传统体制受到当地人民搞“包产熟户”的多次冲击,相当脆弱。3.形成时机上的差别。苏南模式的胚胎孕育于七十年杜初,起步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也就是说,是在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而温州模式则始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际,农业实行了家庭承包,家庭经营取代了传统的社队集体经营,因而它是在农业家庭承包的新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这时初上的一前一后,给两个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和所有制基础,使它们形成了差别较大的发展模式。第33页/共89页二.相同点1.苏南地区和温州地区在历史上都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较早的地方,苏南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著称。早在宋明时代,随着运河开通和海运兴起,苏南太湖流域盛产的丝绸和稻米等商品运销国内外,家庭纺织手工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有“日出万匹”之称。温州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在宋代和清末先后两次辟为对外商埠,是著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温州商人远涉重洋,手工艺人足迹遍国内。因此,这两个地区的人民从事商品生产和经商贸易的意识都很强,如温州钱库镇就有“十岁小儿会经商”之说。2.苏南和温州都是人多地少,有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苏南人均耕地0.8亩,温州更少,耕地面积每人平均只有0.4亩多一点。人多地少的状况给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带来很大压力,迫使他们向非农经济寻找出路。第34页/共89页
两种模式的差异比较形成背景的差异。工业化和市场化路径不同。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历史上的积累和接受上海等地的辐射为苏南地区工业化的起步创造了良好条件。温州地区因缺乏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走的是私人资本经营的发展适路,采取走出去闯市场的办法,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
资源组织方式不同。苏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的方式,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在温州地区,由于集体资源有限,人们通过市场自发组织资源的成本相对较低,因而主要采取家庭工业的形式配置资源。他们很注意专业化市场的培育,其中的民间资本市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5页/共89页
财富积累主体和方式不同。在苏南,由乡镇集体支配资源,他们同时也是则富积累的主体。而在温州,由个人积累则富和支配资源,但他们也通过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只不过这种资源共享的前提是个人财富的积累。财富积累主体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激励效果,这正是苏南经济增长乏力,而温州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根本原因。政府职能的定位和作用不同。苏南模式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始‘政府超强干预模式”。温州模式被概括为“市场解决模式”“自发自生的发展模式”和“自组织模式”,核心是自发和内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形成中,市场机制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制度环境和公共产品上,管理职能相对弱化。第36页/共89页
经济推动力不同。
投资、外贸、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苏州投资和出口的主体是外资企业。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118家落户苏州,苏州已成为国际商家在中国大陆投资的首选城市之一。同时,由于国内经济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人民收入水平较低,消费长期不足,大量外资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必然向海外寻求市场,从而扩大了出日贸易反过来,这此大量的出日又造成了贸易顺差,刺激资本市场对苏州投资的进步扩大。从具体的贸易模式看,苏州外资企业是一种“子公司承接国外订单”、“两头在外”的模式,处在高新技术产业链中的低端,主要从事的是出日加工贸易。2007年苏州外贸依存度高达240%以上。温州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依靠民间资本发展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温州的民营经济以小商品生产为主,但温州远离大城市消费市场,本地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温州人被迫走出去在境内外开办企业,构建商业网络,不断从世界各地为本地企业带来信息和订单,从而促进了温州民营资本的不断壮大和对外投资的日益扩大。与苏州比较而言,过去温州的出口贸易一直对经济拉动小够明显,但近几年来出日额有了很大提高。第37页/共89页
制度变迁路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引导、控制和调节作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制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制定的强制性执行的制度,另一种是市场自发创造的、民间遵守的行为力式和规章。两种制度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以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苏州制度变迁的路径明显带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苏洲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温州制度变迁的路径则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温州模式是市场推动的制度创新(股份合作制,政府“无为而治”)。第38页/共89页发展趋势——趋同性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诸如资源约束、企业成本上升、产品竞争力下降、利润率递减、产业升级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反放缓的形势下,政府的招商引资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解决这此问题和困难,单一依靠政府和市场都会遭遇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制约,因此,两种模式必须互相借鉴,优势互补,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苏州政府正在改变以前那种对企业的超强干预,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着力建立完备的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在继续引进外资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借鉴温州模式的经验,打造本地民营企业,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温州在继续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整体规划和战略引导,主动招商引资,个面吸引资本回流和外资进入,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第39页/共89页从温州模式——新温州模式新温州模式的产生是对原温州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考虑到市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原有模式中存在的小适应性。国际化趋向。在保持民营经济规模小变的情况下,加大对外资引进的速度。集团化趋向。新温州模式鼓励企业建立起符和国际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实现由家庭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改变投资趋向。资金投资由早期形成的专业市场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为管理”趋向。政府转向“有为管理”,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宏观调控,在遵循市场主导的同时,政府加强了在经济引导方而的积极作用。第40页/共89页从苏州模式——新苏州模式在新苏州模式中,政府更加明确了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政府己经处在由原先的“强政府干预模式”到将来的“市场引导模式”的转换的过程中。政府逐渐退出了直接的市场干预,让由政府、企业家主导的市场转变为由企业家主导的市场。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苏州开始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以减少有大量外向刑经济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当然,新苏州模式也利用了在苏的外资企业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巧来推动本地民营企业的技术升级,刺激本土企业的创新意识。新苏州模式加强了第三产业的建设。如今的苏州正在解决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改变苏州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局面。第41页/共89页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是一个面积仅1.78平方公里的中原村落。1984年,在人民公社制度土崩瓦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巨大效力时,南街村却在支部书记王宏斌的领导下,选择了重走集体化经济的道路,还将学习“毛选”、念毛主席语录、召开“批斗会”等原本几已消失的举动搬回到生产生活中来。通过回收耕地开设村办企业,1989年当地集体经济产值达到了2100万元。第42页/共89页以毛泽东思想为旗号,并获得巨额贷款的南街村迅速融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彼时,南街村集团已下辖有26个企业,其中5个是中外合资企业。1991年,南街村摘取了河南省首个“亿元村”称号,并树立起汉白玉的毛主席雕像,建起了朝阳门,仿天安门广场的“金水桥”及“八角楼”图为南街村东方红广场上用汉白玉打造的毛主席雕像,民兵24小时守卫。第43页/共89页清晨,村民们就在《东方红》的乐曲中齐齐走进工厂;又在下午的《大海航行靠舵手》乐声中走出工厂。村中领导与职工同工同酬,村党委书记的王宏斌(称“班长”)也坚持每个月只拿250元的工资。图为南街村宾馆服务员早上6点钟合唱革命歌曲。第44页/共89页1990年南街村集团产值是14亿。“16年增长2100倍。”王宏斌说。“南街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深圳的速度。”南街村将企业迅猛发展归功于“毛泽东思想”。王宏斌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毛泽东思想,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企业文化。”图为南街村职工参加五一劳动节升国旗仪式。第45页/共89页1994年,南街村已经实行了“低工资、高福利”,并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发展规划。自1993年起,村民几乎都住上了92平方米或75平方米的楼房,用上了村里统一配发的如电冰箱、电视机等各种家电,但他们拥有的仅仅是使用权。图为统一规划的村民住宅楼上都写有名人语录。第46页/共89页南街村实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如果违反了如“村规民约”上的规定就会扣星。星少一颗,就意味少一项福利。图为几间格局相同的村民住宅,或贴或摆有毛泽东像。(右下图)李笃浩,59岁,南街村人,村办彩印厂业务员,月工资600元+福利。南街村企业没有退休制,李笃浩60岁后还可以继续工作。第47页/共89页在南街村,食品实行的是供给制,村民的面粉、肉、鸡蛋都由集体统一发放。除了食品外,诸如住房、家电、医疗、求学等也属于福利供给的范围。据称,为保障3800多名村民的福利资金,南街村一年至少需要2500万元。图为村民凭票领面条处。第48页/共89页在南街村几乎看不到金钱的交易,只要村里生产的东西,都凭福利票证发放。图为南街村自己印制的福利供应票。第49页/共89页南街村14项福利还包括免费幼儿园到大学教育。图为幼儿园小朋友在做课间广播体操。第50页/共89页南街村的养老院以及老年医疗保障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图为南街村周围新建的城墙与朝阳门前,一群老人在晒太阳。第51页/共89页南街村企业开始大量雇佣外来劳动力。与南街村民不同的是,外来员工并不能享受到“低工资+高福利”的待遇,他们只能拿“低工资”,且绝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图为正在搭建的巨幅宣传牌——南街村第一届三好建设者光荣榜。这项荣誉是南街村村民最高荣誉,非本村民者获此荣誉可成为永久村民,获得各项福利。第52页/共89页村民完全依附于集体经济,如果不在集体内劳动,就丧失一切收入和福利待遇。为了体现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优越性,南街村修起了城墙,将自己与其他村庄隔开。王宏斌除了任南街村党委书记、南街村集团董事长外,王宏斌于1992年开始担任临颍县委副书记,这三个职务一直就任至今。第53页/共89页南街村像一个被急骤吹气的气球迅速胀大。1990年初,南街村集团雇佣员工已逾万人,方便面厂、啤酒厂、调味品厂、印刷厂等拔地而起。然而,除少数几个企业效益还行,其他企业绩效平平甚至亏损。从1991年开始,南街村的贷款额连续多年数倍于其利税,但即使多年未见效益,银行也愿意向南街村放款。图为南街村宾馆服务员打扫空地。第54页/共89页在连生产投资都主要靠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南街村仍然大量进行非生产性投资。1993年办南街学校投资5000万元,1995年办幼儿园投资1500万元。1998年之后,南街村经济发展开始连续下滑。2004年,多条生产线停工,甚至发不出员工工资。随着宏观经济调整紧缩银根,迅速扩张的南街村集团面临资金链断裂。第55页/共89页2003年王宏斌不顾“三大班子”所有成员反对上马“永动机”项目,损失超过2000万元。2004年,南街村集团由原来的5个法人股东(集体性质)变成了1名法人股东及12名自然人股东(均为“三大班子”领导成员),引起轩然大波。图为南街村热电厂。因经费不足,南街村热电厂项目也被认为是一大败笔,因为把煤运到这里来发电,远比用国家大电网的电贵。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金融部门没有向南街村注入一分钱贷款。漯河市政府以财政局名义,通过临颍县财政局给南街村注入了3000多万。第56页/共89页2003年开始,数家上市银行向宣传坚持“红色路线”的南街村亮起了红灯。为了增加收入,2004年南街村开始开发“红色旅游”,复制了毛泽东故居、遵义会议旧址、西柏坡等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景观。第57页/共89页一位72岁的黑龙江游客席地抄写巨幅标语广告牌上的毛语录。他最早在一本二手书摊杂志上看到这个村子的传奇故事。直到现在,南街村仍旧是不少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心目中的圣地。第58页/共89页多年来,南街村每年都要举行两次大型活动,就是9月9日纪念毛主席逝世活动和12月26日纪念毛主席诞辰活动。党员、团员、基层干部、先进工作者、教师、学生都要参加。图为一家毛泽东纪念品商店。第59页/共89页南街村的红色文化观光车。周赵霞,临颍县人,南街村方便面厂碗面车间职工,月薪千元,住集体宿舍,不享受福利。因为工人大量流失,南街非本村职工工资这两年有所上涨。第60页/共89页李强,20岁,南街村村民,随父母一起在本村清真饭店工作,月薪600+福利。因为南街村的福利分房政策,李强不打算出去打工。对追求安稳,又不愿意出外闯荡的人来说,他们愿意生活在村里,只要还有房住,有面粉发,免费上学,免费看病。第61页/共89页刘红伟,34岁,南阳人,1995年来到南街村,在养老院当保洁员,月薪500,不享受福利。她说,留在这里是因为丈夫和孩子都在南街村打工,自己有安全感。第62页/共89页2008年,南街村负债已高达17亿。面对困境,王宏斌认为,资本主义企业靠经济激励,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工程模板施工合同
- 橄榄球俱乐部急救药箱使用规范
- 救援设备租赁合同
- 汽车报废处理流程
- 高尔夫球场租赁经营合同
- 教育机构服务质量控制
- 教师劳动合同范本科研项目
- 果园管理服务租赁协议
- 信息技术公司员工班车使用指南
- 设计住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大学物理学》精美课件(全)
-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几何试卷(带答案)
- 网络安全保密教育知识普及培训课件
- 家长会课件:初二上期家长会课件
- 装饰公司与项目经理合作协议
- 接待上级领导工作总结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案 第9课 强化劳动安全意识
- 小学数学项目化教学这: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整体设计《测量》
- 着色渗透探伤检测报告
- ACC-AHA-HRSICD治疗适应证指南
- 共享单车电动车加盟城市代理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